当前位置:蚂蚁文档网 > 述职报告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问题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问题研究

时间:2022-05-15 11:05:04 浏览次数:

【摘 要】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 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高校作为国民教育的前沿阵地,必然要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文章试图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途径和载体及保障机制的研究,为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生党员;教育管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四项内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等学校学生党员教育和管理工作,可以有效解决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高校党的建设能力。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途径和载体

(一)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教育培养的全过程

一是在日常培养和考察中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融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标准对学生积极分子和党员进行要求,考察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入党动机和现实表现。通过组织谈话、跟踪培养、理论学习、“三会一课”等载体,加强学生的教育和引导。二是在学生的组织发展过程中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融入。要在学生递交入党申请书开始,在重点积极分子的确定与考察、团校推优、党校培训、培养人组织谈话、预备党员接收、預备党员教育考察和转正等各个环节,加强对学生政治理论素质、先锋模范作用的教育培养。三是在学生党员的教育培训中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融入。在具体的教育培训中,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理论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等方式,采取讲座、座谈、讨论、竞赛、走访等灵活多样的方法手段,增强教育的生动性和感染力,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和引导。

(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理论教学中,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一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的“两课”教学中。加深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和认识,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加强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改革创新意识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二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两课”教师、各级党校教师、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教师队伍建设,逐步形成一支专兼结合、结构梯队合理、政治理论素质过硬的师资队伍。三是不断丰富教学方法和内容。在方法上,要突破以往填鸭式的一味灌输,结合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互动教学、实践教学等形式,增强理论传授的生动性和技巧性,使理论知识不再晦涩难懂,更容易接受。在内容上,除了社会主义相关理论知识的讲授,还应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党史回顾、先进人物事迹学习、时事政策学习、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的学习等,拓展学生知识容量,增强思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获得更多更大的收益。

(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路径中,彰显学生党员价值追求

一是以提高专业技能为目的,在实习和实践中深入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学生党员通过开展教学实习和实践,在生产一线进一步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强化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同时,进一步锻炼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团结协作意识、集体主义荣誉感和互敬互谅的美德,从而更便于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二是以贡献社会为责任,在社会调查与社会服务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学生党员利用寒暑假的社会调查,开展党日活动走近社会、了解国情世情,从现实中斩获新的知识和信息,进一步开拓眼界,转变思维。在这一过程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可以进一步增强学生党员的社会责任感,国家和民族观念,进一步明确自身的历史使命和人生价值,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三是以服务他人为宗旨,在社会实践中体现模范作用。学生党员通过“三下乡”、志愿者服务、党员示范岗、党员结对帮扶等活动载体,深入基层开展志愿活动,对于服务三农、贡献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在实践中进一步彰显自身价值,对于个人成长和价值实现也具有重要意义。

(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中,全面推进党的建设

一是融入思想建设。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学生党员思想教育的始终,学生能够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解决自身政治信仰问题,理想与现实问题,理论与实践问题,价值追求问题等。在思想建设的融入过程中,教育内容要注重贴近社会现实、贴近高校实际、贴近学生生活,使受教育者容易理解,便于授受。二是融入组织建设。规范党支部设置,开展丰富的组织生活和支部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党员参与党组织活动的积极性,在活动中进一步解决思想和实际问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要求。三是融入作风建设。以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带动优良校风、学风及教风的形成,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树立公仆意识,改革创新、拼搏进取、率先垂范,在学生中时刻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保障机制

(一)协调配合的教育机制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是一项长期复杂、影响深远的工作,它不单纯是党组织和党务工作人员事,涉及更为广范的工作部门和人员,需要各单位、各部门及各类人员的统筹协调、支持配合才能取得显著成效。高校各基层党组织要在学校党委的统筹领导下,凝聚各方力量,形成科学规范、科学运转的教育管理体制。一是确立党政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形成领导合力,在组织领导层面达成共识。二是各部门协调配合,统一步调共同参与。党务部门、基层党组织、教学、科研、学生工作及后勤保障等部门要通力合作,防止各自为战,资源内耗。

(二)有效运转的秩序机制

要不断探索科学有效有工作运转机制,既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中,又能切实解决实际问题。一是改变以往上传下达的单一工作运行机制。充分调动基层党组织的活跃因素,改变其上面布置任务、下面落实工作的被动局面,根据自身实际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二是改变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突破以往的机械地说教、缺乏个性化的教育、只提要求而忽视个性需求的教育管理模式,尊重学生党员的主体地位和个性成长,采取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方法。同时,全面应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开展工作,如开展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案例教学、参观考察、志愿服务等,积极做好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进一步增强教育的实效性和时代感。

(三)全方位的组织保障机制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全方位的组织保障必不可少,这是融入教育取得实际成效的重要条件。一是有力的师资保障。要建设博学广识、能力突出的专兼职理论教师队伍,建设素质过硬、躬亲示范的思想政治教师队伍,建设政策精通、业务熟练的基层党务教师队伍。二是充足的条件保障。高校要在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时间、空间、场所等方面给予充足保障。同时,为开展教育活动提供必要的载体,如组织开展党日活动、志愿服务活動、三下乡活动等。三是有利的政策保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提供相关政策依据,保证各项工作的组织实施在制度层面有章可循。

(四)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

建立党员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使党员在社会服务中树立宗旨意识,实现价值追求,进一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和内在要求。一是加强宗旨意识教育,强化宗旨观念,强化党性修养,进一步转变作风,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己之责。二是开展丰富的主题实践活动。如党员联系点帮扶结对、科技支农、科技兴企、义工活动等,将这些主题实践活动固化下来长期坚持,不仅使学生党员受教育、长才干,其社会影响也辐射广泛,是党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效行动。三是树立典型,发挥典型带动作用。对长期践行党员宗旨,在服务他人、贡献社会中表现突出的优秀学生党员,要树立典型,宣传典型,利用典型,发挥先进人物的榜样作用,使其他党员学有榜样,赶有方向,做有目标。

参考文献

[1] 冯刚.着力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高校理论战线,2012(9):4-8.

[2] 郝明宇,朱嘉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生党员培养教育全过程[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0(2): 19-20.

[3] 谢余松.大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探索——以贵州大学科技学院为例[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 (11).

作者简介:张家铱,吉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职业教育发展;付建波,吉林农业大学党委组织部,法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党史党建

推荐访问:教育管理 融入 学生党员 核心 体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