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蚂蚁文档网 > 述职报告 > 民族高校教学实践中的几个问题

民族高校教学实践中的几个问题

时间:2022-05-23 13:55:03 浏览次数:

摘 要:本文在结合民族高校历史学学科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初步分析了《中国历史地理学》的教学目标以及课程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第一,注重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考核方式的一致性。第二,针对不同需求的学生,教学方法上应具有灵活性。第三,配合民族高校的历史学学科建设,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关键词:民族高校;中国历史地理学;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识码: A

一、民族高校历史专业建设现状

“民院有历史专业?”在笔者接触的人群中,这类疑问并不少见,一定程度反映了普通高校与民族高校历史专业设置的隔阂,人们对民族高校教育的不了解。2011年1月由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发起,举行了首届全国民族院校历史系主任联席会议,其间随机问卷调查的数据,颇能反映目前民族高校历史专业设置与历史学科建设的现状。

“据会议不完全统计,参会的13所学校有专职历史老师约200人,在读本科学生约3569人,本科专业主要有历史学、历史师范、博物馆学3类。有11所学校有硕士点,在读人数约709人;2所大学有博士点,在读博士47人。各学校历史系教师队伍特点均是规模小、职称高、学历高。办学以本科为主,研究生为辅,办学规模相对本校其它人文类专业要小,但就业率较高。硕士研究生非专业报考比较多,生源质量普遍较差。本科培养方案的制定,各学校有不同的特色,有学校比較强调学科的边界,有学校充分利用本校相关学科的资源办学并不特别强调学科边界。各学校办学目标大多定位在培养中学师资、公务员等,培养方案设置中加入了教育学、行政学课程,并注重教学实习和其它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

其中,历史专业主要分布在历史文化学院(2)、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4)、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1)、人文学院(2)、民族研究院(1)、文史学院(1)、法学院(1)、历史与民族学学院(1)、政法与历史学院(1)。且历史专业所在院系大都经历了自20世纪50年代建校初至今,名称和师资的不断更改、重组,以适应新形势下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培养高级专门型(应用型)人才,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总体而言,各民族高校办学各有个性,历史专业隶属院系不尽相同,但历史专业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在遵循与普通高校历史专业设置、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规律一致的基础上,突出“民族”的办学特色方面,仍要面临一些共同话题。一是在目前高校历史学学科发展和历史学学科目录调整,中国史、世界史和考古学将成为一级学科的情况下,加强与普通高校的学习和借鉴,能够与历史学专业的同人对话,交流历史研究的新方法和新成果;二是在保持学科建设必要的师资力量的前提下,发挥研究民族历史文化的优势,坚持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培养。

二、民族高校《中国历史地理学》课程的重要地位

历史地理学属于现行历史学一级学科体系下八个二级学科之一,具有较强的历史学与地理学交叉、综合的学科性质。本科《中国历史地理学》课程教学体现的知识体系和能力训练,是历史学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历史地理学是研究我国历史时期地理环境演变及其规律,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的科学。在按照不同时间层面复原和描述其现象的基础上,人地关系是核心内容。依托考古学和地理、环境科学的不断发展,“历史时期”的研究时段从原囿于有人类文字记载以来,可以上溯到有人类出现以来的新石器时期,约1万年前,再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国近代地理学科体系的形成相衔接,中国历史地理学对于探索中华民族地域文明的起源、产生、发展的地理环境演变规律,人类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经验和教训,能够从空间组织历史变化的层面,提供独到的、有益的参考。

民族作为人类共同体的聚合方式之一,其本身具有空间组织的自然和社会属性。“民族教育”的概念出现较晚,有学者认为可以追溯到国民政府时期的“边疆教育”。“边疆教育”是国民政府出于政治的、文化的目的及国防的需要,在抗日战争时期提出的,指的是处于国防边境和边远地区的教育,其概念界定的标准和依据是地域和地区特征。在新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少数民族的教育以及民族地区在战略发展上的重要影响与优势,并没有减弱,各民族与汉族“大杂居,小聚居”,各族人民之间的交流、融合与发展,仍在不断深入。因而,在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发展上,承担民族高等教育的民族高校所发挥的作用尤其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通过《中国历史地理学》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国自然环境变迁的大势,国家疆域的形成过程,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训练阅读和利用文献资料的能力;培养区域分析和比较的能力,从而增强学生维护祖国、民族的统一,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深厚感情,树立古今变迁和空间差异的意识,能够用辩证的、发展的和全面的目光思考问题。这是本门课程应该实现的教学目标。

三、民族高校《中国历史地理学》教学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注重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考核方式的一致性

教学实践中,教师主要通过课程知识体系的传授,与受教育主体-学生之间产生互动和作用,再由考核、评估的反馈方式,检验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就掌握《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方面,教学内容应该大体呈现基本的学科体系和框架,包括历史地理学学科发展史、学科性质、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等,让学生在原有知识储备的基础上,对学科知识有较为系统、全面的认识。一般而言,目前历史地理的学科体系中,主要分为历史自然地理和历史人文地理两大类。除了传统的沿革地理中河湖水道变迁、地名、行政区划演变的前人考证成果讲授之外,对应现行地理学科体系,历史时期气候、植被、动物、人口、交通、城市、文化等方面的地理变化内容,均应予以介绍。

课程考查和评估方式,是实现教学目标必要的反馈机制。具体的考查要求教师在学期伊始就应该明确告知学生,一般由平时(10%)、作业(30%)和期末闭卷考试(60%)三部分组成。平时含考勤记录与课堂积极思考、参与讨论的表现;作业主要以写作小论文的形式进行,论文题目不宜单一,多拟几个题目,让学生根据兴趣任选其一,完成作业。强调学术规范的要求,如写作格式中的引文注明出处等。鼓励学生根据论文需要,配附考察图片或亲自绘制的历史变迁示意图。比如,历史地理文献是学生获得历史时期自然与人文地理环境变迁信息的主要来源,这类文献应该是《历史文选》课程的补充与专题讲授,尤其是本民族语言和文字掌握较好的学生,鼓励他们通过阅读本民族文献,分析其中的历史地理问题,补充汉语文献之不足。题目可以是“请选择一部著作(古籍或现代名家作品均可)进行阅读,考证其中的历史地理问题”。从学生作业反馈的情况看,通常选择这类题目的学生对历史地理的兴趣较浓,但问题的难度也比较大,从资料的鉴别,问题的发现、分析到解决,都不断挑战着学生的求知欲。这个方面对学生的要求重在问题的提出,能初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教师应该适时启发,作必要的指点。

通过以上学科知识的系统传授,形成对学生练习的积极反馈机制,无论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训练都有极大的提高,师生互动与交流中,教学相长,教师自身也能从中不断丰富、不断成长。

(二)针对不同需求的学生,教学方法上应具有灵活性

现代教学法中重视学生为主体,强调在活动中学习。知识式的习得与问题式的讨论法比较常见,相得益彰。前者要求学生理解并储备知识,后者激发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校《中国历史地理学》课程历史专业和民族学专业一般在第二学年开设,博物馆学专业在第三学年开设,讲授的内容要根据不同专业学生、不同阶段的知识储备和专业特点,作必要的补充与扩充,教学上采取灵活方式。历史专业学生要有意识增强他们空间观察能力的训练,结合历史文献的阅读,落实到地理空间中去理解影响事件、人物发展的相关因素,如引导学生思考先秦地域文化与秦朝统一六国的地理环境条件,新旧函谷关的选址所反映的社会历史状况;博物馆学专业学生侧重以考古学的成果,结合多种科技手段对历史地理的研究法,启发学生对已有知识体系的扩充和利用,如考古发现中,孢粉分析、碳14测年等科技手段运用所反映的历史气候、植被、动物的分布与迁移,结合现场观摩金沙遗址博物馆内大批祭祀用的象牙、年轮累累的枯树遗存,学生能直观感受古蜀国到今天成都自然环境的巨大变化,印象深刻;民族学专业学生更偏重历史地理学理论与方法的传授,鼓励他们结合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多种知识,在田野调查中关注微观自然和人文环境对民族文化的影响,如通过汶川灾后重建中北川新县城、萝卜寨的选址考察,考虑应该关注哪些环境问题。

教学手段上,全面采用多媒体教学,以课件形式传授知识,信息量较黑板板书,增加了数倍以上。纪录片、科教片影像资料,形象生动,能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如中央十频道《地图上的故事》,每集5分钟左右,揭示一张张历史地图背后的故事,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侯仁之、谭其骧等老一辈历史地理学家的纪录片,则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史,对学习前輩严谨治学、执着求真的高尚情怀,对学生人生观、事业观和价值观的陶冶,有潜移默化的效果。

(三)配合民族高校的历史学学科建设,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为培养服务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实践性人才,民族高校十分重视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专业设置需要学科建设,学科建设需要完善相应的课程教学体系,课程教学的核心在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而这一效果的体现则检验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实践活动。

我校在本科生实践课程的平台上,规定有课程教学实习,以及每年至少有一至两次假期的社会实践活动,毕业实习等内容,学生综合成绩评定中,实习分值占了一定的比例。笔者所在的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与成都近郊多个历史文化古镇、博物馆和旅游景区建立了教学实习基地的联系,创建师生实践的平台。比如,《中国历史地理学》的课程实习对象主要是历史文化古镇、历史街区、不可移动的文物古迹等。对学生的要求包括实习前的准备工作,了解考察点的基本情况,收集、查阅相关资料,明确教学实习的目的和基本任务,现场观摩或参与实践,考察报告的撰写,考察报告的评分,教师对实习的反馈意见等方面。

如大邑县安仁古镇及建川博物馆群聚落,是四川省乃至全国颇具特色的历史文化名镇、知名民间博物馆(附简介),也是我院历史、博物馆学、民族学、旅游管理各专业学生实习的重要基地。当地的历史街区保护和建川博物馆群聚落(如建有首家民间5.12地震博物馆)的建设都很有独到之处。实习要求学生进行文物古迹调查之前,需要进行必要的文献查阅和资料收集,包括古今方志和地图、气候资料、地名知识和政区沿革地理等方面的知识。在调查过程中,用心观察文物古迹所处的微观自然和人文地理情况,如所在位置是山麓还是山坡,河谷台地,还是阶地,温度、降水、土壤、植被、动物分布与影响怎样,当地居民的族别、人口数量,从事何种生产方式,特产有哪些,有何信仰和仪式、活动等,综合多学科知识了解文物所在环境,及其可能受到的各种影响,这些成为提出文物古迹保护规划和方案的基础,同时能让学生得到切实的锻炼,发展才能。

参考文献

[1]马戎.中国社会的另一类“二元结构”[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

[2]欧以克.民族高等教育学概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钟铁军】

推荐访问:几个问题 民族 高校 教学 实践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