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蚂蚁文档网 > 述职报告 > 全面从严治党视域下群众路线的当代价值

全面从严治党视域下群众路线的当代价值

时间:2022-05-23 11:50:06 浏览次数:

[摘要]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中国化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体和历史创造者的理论做出的创新和重大发展。十八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决定,在《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旗帜鲜明地规定了要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再一次将坚持群众路线上升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原则,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党的宗旨的切实践行、对执政使命和奋斗目标的深刻认识、对人民主体地位的高度尊崇。

[关键词]群众路线;从严治党;宗旨

[作者简介]李攀(1986-),男,汉族,湖北当阳人,中共中央党校,博士研究生,中共党史专业,研究方向:党史党建。

[中图分类号] D2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8031(2017)12-0016-03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全会对从严治党这一关乎执政党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做了全面部署,会议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为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完善党内监督作了一系列制度安排。其中贯彻了群众路线的重要原则,体现了遵循党性和坚持人民性的高度统一。

一、坚持群众路线体现了党中央对历史和执政规律的深刻把握

得民心者得天下,中国共产党能取得执政地位,归根到底在于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而坚持群众路线,是建党伊始就坚持的重要原则。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坚持了一条走群众路线的方针。1922年7月召开的党的二大通过的《组织章程决议案》就指出:“党的一切运动都必须深入到广大的群众里面去。”1928年6月—7月召开的党的六大也作出了“党的总路线是争取群众”的重要论断。抗日战争时期,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开始不断完善和成熟。1943年6月,毛泽东在为中央起草的《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一文中,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高度,对党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进行了精辟概括,毛泽东指出:“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说,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做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①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还进一步阐述了党的群众路线的核心内容,他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②毛泽东还从党的根本性质和宗旨出发,提出把“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作为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这就使党对群众路线的认识进一步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面临新形势和新任务,对群众路线又作了新的丰富和发展。1956年9月,在中共八大上,邓小平在《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对党的群众路线作了新的概括,系统阐述了党的群众路线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人民群众必须自己解放自己,党的全部任务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必须密切联系群众和依靠群众,每一个党员必须养成为人民服务,向人民群众负责,遇事同群众商量,和群众同甘共苦的工作作风;二是党的领导工作能否保持正确,决定于它能否采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党必须根据群众的实践来检验自己的工作。1964年,毛泽东在谈到学习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问题时,再次阐述了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同时还论述了群众路线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致性。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对群众路线进行了开创性继承和发展。邓小平指出:“群众路线和實事求是这两条是最根本的东西”,“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特别重要”。邓小平把“三个有利于”作为衡量各方面工作成败的标准,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党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

90多年来,无论是革命年代“唤起工农千百万”,筑起“真正的铜墙铁壁”,无论是体现党和人民血肉联系的“沂蒙红嫂”、淮海战役中群众自发支前的小推车、“锦州城外不拿群众一个苹果”,还是改革时期“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开放特区,创造出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国奇迹”,最根本的就在于党始终把群众路线作为自己的生命线予以坚持和贯彻。历史证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爆发了惊人的智慧和力量,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一个又一个胜利。保持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是过去、现在、将来必须坚持的优良传统,更是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和力量源泉。

毛泽东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党和人民群众如同鱼水,水离开鱼可以,但鱼离了水就不能生存,党的执政地位是由人民群众赋予的,一旦失去人民群众的支持,党就会失去执政根基和执政的合法性。

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但这个选择不是一劳永逸的。历史上许多大党、老党在执政伊始,都得到群众的普遍支持,但因为违背宗旨、脱离群众,为群众所抛弃,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这些国家的执政党严重的脱离群众,苏共在拥有20万党员的时候夺取了政权,拥有200万党员时打败了法西斯,拥有2000万党员时却丢失了政权,教训深刻,发人深省。习近平在建党95周年纪念大会上告诫全党,要不忘初心,这颗初心,就是要永远牢记党的立党之本、力量源泉,永远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二、坚持群众路线是新时期加强执政党建设的必然要求

新形势下,世情、国情、党情都发生着深刻变化,党面临的执政考验和外部环境是极为复杂的。在奋力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历史进程中,强调“群众路线”这一法宝,重申党群干群之间的血肉关系、鱼水情谊,具有重要意义。

在市场经济、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工作条件改善了,获取信息便捷了,容易形成不深入群众、不深入基层的思想误区。有一些党员干部忘记了自己的身份,慷公家之慨、谋一己之私,贪污腐败损害群众利益。还有干部政绩观偏差,漠视群众疾苦,对百姓感情不深。在一些部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较为突出,“舌尖上的浪费”、“车轮上的腐败”令百姓深恶痛绝。凡此种种,在群众和执政党之间,筑起了一道无形的鸿沟,长此以往,必将严重损害党在群众中的形象。

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关键在于群众支持和拥护。党的领导坚强有力,就能继续带领群众实现伟大复兴。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警惕脱离群众的危险,打虎拍蝇,建设社会主义廉洁政治,为百姓办实事解难事,赢得了群众衷心拥护。习近平指出,“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要始终保持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党来自人民,失去人民拥护和支持,党就会失去根基。”习近平的重要论述,为新时期做好群众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三、在新的伟大征程中继续坚持和贯彻群众路线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十八大以来,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了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使党员干部受到了深刻的党性教育。在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历史进程中,要一以贯之地坚持群众路线,既要遵循基本原则,又要根据形势任务的变化赋予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实践特色。

一是继续强化思想引领,筑牢宗旨意识。江河万里总有源,树高千尺也有根,人民群众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力量源泉,牢固樹立为民服务的观念,是保证党的事业根基稳固、历久弥新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指出:“我们要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保持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切实把工作做好。”新形势下,党的各级组织、全体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做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当好人民公仆。焦裕禄、杨善洲、谷文昌等共产党员之所以被群众久久铭记,就在于他们始终把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真正做到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只有真正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才会让你坐在台上。

二是持之以恒抓作风建设,赢得群众衷心拥戴。民主革命时期,用“延安作风”打败了“西安作风”,赢得了百姓支持,新时期新阶段,要继续用优良作风取信于民。习近平指出,“大量事实证明,一个地方的工作,成在干部作风,败也在干部作风;一个地方的事业,兴在干部作风,衰也在干部作风。”作风问题至关重要,党中央从贺卡、月饼、会员卡等小事抓起,长抓不懈,让群众感受到社会风气为之一变,赢得了群众衷心拥护。习近平强调,“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必须抓常、抓细、抓长,持续努力、久久为功。”各级党委要把作风建设紧紧抓在手上,持续抓好各项整改任务的落实,绝不允许出现“烂尾”工程,决不能让“四风”问题反弹回潮。在这个问题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着清醒认识,持续用劲,以作风建设的新成效取信于民。

三是坚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始终和群众同呼吸、共命运。习近平在2015年6月到贵州考察时说的:“党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笑还是哭。如果乡亲们笑,这就是好政策,要坚持;如果有人哭,说明政策还要完善和调整。”各级领导干部要摆正心态、放下架子,始终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坚持谋划思路向群众问计,查找问题听群众意见,改进措施向群众请教,落实任务靠群众力量,衡量成效由群众评判。

做好群众工作,掌握正确的方法很重要。习近平指出,“调查研究是做好领导工作的一项基本功,调查研究能力是领导干部整体素质和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为探索中国革命道路,毛泽东开展了系统的调查研究,对他指导革命工作提供了直接参考。新时期做好群众工作更离不开调查研究,习近平高度重视调研工作,在中央党校做了《谈谈调查研究》的重要讲话,要求领导干部要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从而更好的为群众服务。要善于利用传统媒体和互联网等各种渠道了解社情民意,倾听群众呼声,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着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四是积极稳妥推进改革,确保群众利益至上。习近平指出,“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这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保证。”改革说一千道一万,是为了增加百姓的长远利益和福祉。改革要坚持群众利益至上,要关注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只有这样,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就会更密切,党的执政地位就会更牢固。要善于从社会关注的焦点、日常生活的难点中,寻找改革的切入点。要坚持眼睛向下,脚步向下,改革的思路、决策、措施才能接地气、有人气,更好满足群众诉求。

五是有甘当小学生的态度,切实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习近平强调:“要学习和掌握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紧紧依靠人民推进改革。”在群众中蕴含着巨大的创造力,从小岗村的分田到户到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都是群众创造力的生动体现。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是和人民群众发挥创造力和积极性分不开的,要尊重群众主体地位,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充分调动群众在改革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用来自基层和群众的新经验、新做法破解改革难题,上升为执政经验,要以群众是否满意为标准评估改革成效、改进工作,努力使全面深化改革符合客观实际、经得起群众检验。

习近平在建党九十五周年纪念大会上指出,“我们要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要始终秉承对人民的赤子之心,怀着对人民的深厚感情,坚持群众观点、践行群众路线,坚决为了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奋力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注释]

①毛泽东选集[M].人民出版社,第899页.

②毛泽东选集[M].人民出版社,第1094-1095页.

推荐访问:视域 群众路线 当代 治党 价值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