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蚂蚁文档网 > 述职报告 > 略论李渔的戏曲文本趋同阅读及身份认同

略论李渔的戏曲文本趋同阅读及身份认同

时间:2022-05-22 11:15:03 浏览次数:

摘 要:趋同阅读是戏曲身份认同过程必然的客观体现。在戏曲文本趋同阅读的审美价值取向方面,李渔以丰富的实践和创新的理论,为戏曲身份认同做出了难以磨灭的卓越功绩。一是通过创作戏曲文本,向人们提供戏曲文本趋同阅读的对象,丰富与认同戏曲本体及其身份内涵;二是通过撰著戏曲理论,帮助人们戏曲文本趋同阅读,建构与认同戏曲本体及其身份内涵;三是为戏曲文本趋同阅读的特点张目,公开彰显戏曲本体的艺术个性,阐明戏曲身份“结构第一”的独特内涵。

关键词:李渔;戏曲;趋同阅读;身份认同

中图分类号:I207.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558(2016)02-0089-05

在古代中国,“身份”是指人的出身,人在社会上的地位、资格、资历,等等。“认”是认为、认作、认可、承认的意思,“同”就是齐一、一样、一致、没有差异的意思。“认同”就是认作同一、认为与……一致、赞成与……一致、承认与……一致等的意思。在当代中国,借鉴西方文化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将身份认同范畴运用于古代戏曲研究,是二十世纪末以来方兴未艾的一种态势。

众所周知,戏曲是以演员舞台搬演为主体及核心的“以歌舞演故事”的综合艺术。按照审美文化哲学的理论,古代戏曲身份就是戏曲在中国古代审美文化大家庭中的地位,与文学如诗、词、散文、小说,以及音乐、舞蹈、雕塑、建筑、绘画,包括中国传统的武术、杂技等身份相区别。中国古代审美文化创造了戏曲主体,也创造了戏曲本体、戏曲实体。戏曲身份隶属于戏曲主体,与戏曲本体、戏曲实体密切关联,互渗互融,体现为戏曲确证自己圆融自足并固有的与众不同的构成、本质、特征和客观规律。按照审美文化哲学的理论,戏曲认同是某一个人或群体自觉地对戏曲与众不同的构成、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对与戏曲的关系以及戏曲的审美文化价值和意义的一致性追求和承认,而不论这种身份认同是理性思辨的还是感性直觉的。

从文学文本的角度而言,戏曲文本是戏曲身份的重要载体之一,是戏曲身份认同的主要对象之一。戏曲文本阅读是戏曲身份认同的重要路径之一。中国古代文学素来有雅文学和俗文学身份之别。总体上,古代文学发展的趋势是雅文学与俗文学共同的、相近的艺术成分日益增多和强化,各自的弱点不断克服,相互影响,相互借鉴,取长补短,雅文学和俗文学之间的差别逐渐缩小,以至于身份认同分歧完全消失,最终发展并回归为本质上是同一内涵的身份认同,即“文本同而末异”也。相对于诗、词、散文等雅文学而言,俗文学的戏曲文本阅读的审美价值取向是不同的。戏曲文本阅读的多种审美价值取向表现出来的身份认同,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戏曲文本趋同阅读就是戏曲文本阅读的多种审美价值取向不断相互靠拢,最终发展为本质上是一致内涵的戏曲身份认同。

戏曲自从宋代形成以来,文本阅读的多种审美价值取向始终朝着一条争取戏曲跻身文学大雅之堂、为广大市民百姓认同的道路行进。所谓戏曲文本趋同阅读的多种审美价值取向,首先是指包括南戏、元杂剧、明清传奇、以及花部乱弹在内的各种戏曲声腔剧种都向“戏曲”范畴趋同;其次,由于各种戏曲文本形态既遵循艺术发展的共同规律,也遵循自身发展的特殊规律,逐步走向戏曲本体的内容与形式的完善,趋同阅读因此产生了进一步衡量戏曲本体的标准,即王国维所说的“以歌舞演故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戏曲文本趋同阅读的多种审美价值取向是一个漫长的、连续的、不断发生的过程,彼此有消有长、互渗互促,在内容上是对应的,戏曲身份认同的目标是一致的,它们之间趋同的程度也大致相同,一旦趋同就不会再偏离本质。

趋同阅读是戏曲身份认同过程必然的客观体现,从南戏到元杂剧,到明清传奇,到花部乱弹,戏曲文本趋同阅读的审美价值取向路线图脉络明晰。明代中叶以后,王阳明“心学”的积极影响和有力推动,对后学滥化导致程朱理学走向极端的状况形成前所未有的冲击,具有近代意识的个性解放思潮风起云涌,以诗、词、散文为代表的雅文学传统被各个突破,以戏曲、小说为代表的俗文学发展势头迅猛强劲,呈现出厚积薄发、后来居上的不可阻遏的态势。为了改变戏曲长期以来受到鄙视、被目为“小道”“末技”的社会地位和身份偏见,众多剧作家、戏曲理论家不遗余力地为构建戏曲艺术本体、争取戏曲身份认同而撰述、疾呼。例如,茅一相从戏曲文本阅读价值入手,说:“夫一代之兴,必生妙才;一代之才,必有绝艺:春秋之辞命,战国之纵横,以至汉之文,晋之字,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是皆独擅其美而不得相兼,垂之千古而不可泯灭者。”{1}这是把戏曲与诗、词、散文相提并论,将戏曲看作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提高与认同戏曲的文学身份地位和社会身份地位。

戏曲文本趋同阅读的多种审美价值取向还可以李渔为例。李渔适逢明清鼎革之际,在不能立德、难以立功的境况下,生无一锥土,常有立言心,殚精竭虑、义无反顾地把终身献给了俗文学和文化事业,所创作的数以百千万字的文本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其中许多方面都显露出不同凡响的创造才华和真知灼见。尤其是在戏曲文本趋同阅读的审美价值取向方面,李渔以丰富的实践和创新的理论,为戏曲身份认同做出了难以磨灭的卓越功绩。李渔的重要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是通过创作戏曲文本,向人们提供戏曲文本趋同阅读的对象,丰富与认同戏曲本体及其身份内涵。戏曲作为一个独立的艺术门类,其本体形而下的主要部分是由无数戏曲文本建构而成。李渔在杭州和南京生活期间,先后共创作了十部传奇,即《怜香伴》(1651年)、《风筝误》(1652年)、《意中缘》(1653年)、《玉搔头》(1655年)、《奈何天》(1657年)、《蜃中楼》(1659年)、《比目鱼》(1661年)、《凰求凤》(1665年)、《慎鸾交》(1667年)、《巧团圆》(1668年),后人合刻称《笠翁十种曲》。这十部戏曲均以喜剧见长,既巧妙谐谑令人捧腹大笑,又劝善惩恶裨益世道人心,思想性和艺术性有机结合辩证统一,达到了被人们赞誉为“上下千古,能摹绘君臣、父子、兄弟、朋友之情,而与夫妇无间,令人忘倦起舞者,唯湖上笠翁乎”{2}的美学高度,素来为世人喜闻乐见。钱泳在阅读李渔的戏曲文本之后,评价其代表了清朝戏曲创作的最高水平,说:“我朝圣德巍巍,右文稽古,儒林辈出,著作如山,虽里巷小民,亦听弦歌之化,是以文章巨公,山林墨客,莫不有赋颂典策之文,以鸣国家之盛,即词曲亦多于前代,皆足以发扬徽美而歌咏太平,若国初之尤侗、毛奇龄、吴伟业、袁令昭、冯犹龙、洪昉思、李渔及蒋士铨,其最著者也”{1}。中山大学著名戏曲专家王季思先生阅读李渔戏曲之后,在主编《中国十大古典喜剧集》(1981年)时,将李渔创作的《风筝误》列入其中,推崇其为中国古代戏曲经典的翘楚之一。《中国十大古典喜剧集编后记》说:“一九八○年春,教育部委托中山大学举办了中国戏剧史师资进修班。来自全国各高等院校的十六位同志,在王季思教授的指导下,应上海文艺出版社之约,承担了《中国十大古典喜剧集》和《中国十大古典悲剧集》的编选工作。在编选过程中,我们和上海文艺出版社的同志,分别在上海、北京和广州等地广泛征求意见,这次选出的十大剧目,在颇大程度上是集体意见的产物。”{2}这种身份认同确乎名符其实,李渔的戏曲文本代表作入选《中国十大古典喜剧集》乃众望所归。

二是通过撰著戏曲理论,帮助人们戏曲文本趋同阅读,建构与认同戏曲本体及其身份内涵。明清两代,随着中国封建社会进入晚期,古代传统文化也逐渐进入了大总结的时期。清廷调动了大量的人力,花费了大量的物力,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对几千年来浩如烟海的文献典籍进行收集、整理、钩沉、订正、考辨和编纂,许多私家文化人也纷纷自觉解囊为之付出了毕生的精力与心血,学术文化和科学技术领域相继承古发新,涌现出了一批批集大成的不同专业的总结性著作。例如,在学术文化方面,明代有解缙、姚广孝主持编辑的庞大类书《永乐大典》。清代有官修类书《古今图书集成》。清代的《康熙字典》共四万七千零三十五字,是世界上最早的字数最多的字典。清代乾隆年间开馆纂修有丛书《四库全书》。在科学技术方面,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编著的《本草纲目》全面总结了古代药物学的成就。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是农业百科全书,也是最早传播西方科学知识的书籍。明代潘季驯的《河防一览》是治理黄河的专书,总结了历代治理黄河的经验。明代徐霞客的地理著作《徐霞客游记》,对河道地理的考察和记录做出了重要贡献。明末清初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全面反映了当时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发展状况,被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其余如明末清初方以智的《物理小识》等都达到了封建社会末期科学成就总结性专门著作的高峰。明清两代,尤其是清代,在整理与总结古代学术文化和科学技术方面所做的工作不可不谓是空前的,显示了强盛、统一的封建帝国晚景的博大气象。与此同时,李渔在历代及同时代戏曲创作经验和理论构建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戏曲创作经验与指导家庭戏班的艺术实践,于康熙十年(1671年)出版了专著《闲情偶寄》,其中的《词曲部》《演习部》和《声容部》的一部分是古代戏曲理论的集大成,所建构的戏曲理论体系全面、完整,达到了古代戏曲理论的最高峰,创造性地填补了古代戏曲理论的空白,成为古代文化总结时期在戏曲艺术理论方面的珍稀硕果。

《闲情偶寄》通过戏曲理论总结,指导人们戏曲文本趋同阅读的审美价值取向,对戏曲身份认同的意义主要体现在:

第一,从戏曲文本趋同阅读的审美价值取向出发,建构与认同戏曲本体的全面性和完整性。李渔的戏曲理论体系有周密的逻辑,阐发内容几乎囊括了戏曲文本艺术本体和身份内涵的各个主要方面,如强调剧作家“凡作传奇者,先要涤去此种肺肠,务存忠厚之心,勿为残毒之事”,强调剧本创作“填词之理变幻不常,言当如是,又有不当如是者”,如强调戏曲搬演“演剧之际,只作家内想,勿作场上观……妆龙象龙,妆虎象虎”,强调戏曲音乐“戏场锣鼓,筋节所关”,强调戏曲舞美要戒除“衣冠恶习”,强调戏曲导演“口授而身导之”,强调戏曲剧场“歌台色相,稍近模糊”,强调戏曲观众“传奇不比文章,文章做与读书人看,故不怪其深,戏文做与读书人与不读书人同看,又与不读书之妇女小儿同看,故贵浅不贵深”,强调演员培养“技艺以翰墨为上,丝竹次之,歌舞又次之”。这种戏曲理论体系的全面趋同、建构不仅使戏曲本体成型,而且为后世戏曲身份认同奠定了必要的理论基础。

第二,以戏曲文本写作为趋同阅读基础,直截了当地阐发戏曲身份认同的见解,大胆否定社会对“填词一道,文人之末技也”的鄙视。李渔站在戏曲发展史的高度,采取明道、宗经、征圣的论证方法,指导戏曲文本阅读的思维方式,说:“孔子有言:‘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博弈虽戏具,犹贤于‘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填词虽小道,不又贤于博弈乎?吾谓技无大小,贵在能精;才乏纤洪,利于善用;能精善用,虽寸长尺短亦可成名。否则才夸八斗,胸号五车,为文仅称点鬼之谈,著书惟供覆瓿之用,虽多亦奚以为?填词一道,非特文人工此者足以成名,即前代帝王,亦有以本朝词曲擅长,遂能不泯其国事者。……由是观之,填词非末技,乃与史传诗文同源而异派者也。”这种将戏曲与孔子之言、雅正文学、史传诗文相提并论,援经阐理,据史力争,为戏曲身份认同挥臂疾呼、高声呐喊,在封建社会不失为空谷足音,具有振聋发聩、廓清文宇的积极现实作用。

三是为戏曲文本趋同阅读的特点张目,公开彰显戏曲本体的艺术个性,阐明戏曲身份“结构第一”的独特内涵。李渔说:“填词首重音律,而予独先结构者,以音律有书可考,其理彰明较著。自《中原音韵》一出,则阴阳平仄画有塍区,如舟行水中,车推岸上,稍知率由者,虽欲故犯而不能矣。《啸余》《九宫》二谱一出,则葫芦有样,粉本昭然。前人呼制曲为填词,填者布也,犹棋枰之中画有定格,见一格,布一子,止有黑白之分,从无出入之弊,彼用韵而我叶之,彼不用韵而我纵横流荡之。至于引商刻羽,戛玉敲金,虽曰神而明之,匪可言喻,亦由勉强而臻自然,盖遵守成法之化境也。至于结构二字,则在引商刻羽之先,拈韵抽毫之始。……故作传奇者,不宜卒急拈毫,袖手于前,始能疾书于后。有奇事,方有奇文,未有命题不佳,而能出其锦心,扬为绣口者也。尝读时髦所撰,惜其惨淡经营,用心良苦,而不得被管弦、副优孟者,非审音协律之难,而结构全部规模之未善也。”自有戏曲以来,在剧作家一直把戏曲当作诗词来创作,一味注重戏曲按谱填词、格律依腔的情况下,李渔第一次申明把戏曲结构放在第一位的主张,突出“戏”在戏曲创作中的核心价值,首次真正摆正了戏曲本体的身份地位和形态。这种自觉的戏曲文本趋同阅读的审美价值取向,自觉建构戏曲身份认同,在戏曲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中国古代戏曲形成于宋金时期,此后,无论历代封建统治阶级如何贬抑戏曲的身份地位,戏曲毕竟顽强地遵循自身的艺术规律发展,不断自我调适与完善身份的本质构成,按照有识见的文人士大夫文本创作的审美驱力推引,广大市民百姓文本阅读的审美趣味取向,在20世纪初以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问世为标志,构建了戏曲身份认同的审美价值旨归,确立了戏曲学科的独立性,戏曲身份认同获得一致。这种状况说明戏曲文本趋同阅读的审美价值取向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正因为此,李渔的戏曲作品《笠翁十种曲》从未脱离人们的审美视野。1992年,李渔的戏曲作品《笠翁十种曲》由浙江古籍出版社正式收入出版的《李渔全集》。而且,其中的《风筝误》(昆剧)、《怜香伴》(昆剧)、《奈何天》(昆剧)、《意中缘》(蒲剧)、《巧团圆》(莆仙戏)等,迄今仍然活跃在戏曲舞台上,不断地满足并且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审美文化需要。所有这些不啻可以反观李渔的戏曲文本趋同阅读及身份认同,对明末清初以来人们的戏曲文本趋同阅读及身份认同产生了积极的重要的深广影响。

当然,毋庸置疑,包括李渔戏曲文本在内的种种趋同阅读的过程并非单一的、纯粹的,具体表现是多样性的,其中,共时性与历时性二者相互兴发、相互渗融、相互促进。笔者认为,戏曲文本多样阅读就是指戏曲文本阅读的多种审美价值取向趋同,趋同的实际结果是戏曲身份认同差异缩小。差异是指不同戏曲文本阅读的审美价值取向并不完全一致。戏曲文本多样阅读的差异表现可谓异彩纷呈。

而对于李渔戏曲文本的多样阅读及身份认同,笔者将另文论述。

(责任编辑:黄建华)

On the Convergence Reading and Identification of Li Yu’s Drama Text

LUO Bing

(Ji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Nanchang 330013, P. R. China)

Abstract: Convergence reading necessarily and objectively reflects the process of drama identity. In the aesthetic value orientation of opera text convergence reading, Li Yu eiched the practice and innovation theory for opera identity and made an indelible outstanding achievements. Firstly, through the creation of opera text, he provided people with opera convergence reading object, and eiched and identified the opera body and its rich connotation of identity; secondly, he helped the text convergence reading of people to build and identify the opera body and the connotation through writing the drama theory; thirdly, he advocated the features of opera text reading convergence, and publicly demonstrated artistic individuality of the opera and expounded the unique connotation of "structure first" of drama identity.

Key words: Li Yu; drama; convergence reading; identity

推荐访问:李渔 略论 趋同 戏曲 认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