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蚂蚁文档网 > 述职报告 > 小儿咽扁颗粒抗急性咽炎药理作用研究

小儿咽扁颗粒抗急性咽炎药理作用研究

时间:2022-05-21 14:50:06 浏览次数:

zoޛ)j馐׏>[tӞLO4mM춶yb۝^j'}^&zjڞ^r^x[tӓM5 ܖ"ujaۉƭ]jkkyrبǬzwji}-(~.aj+bݦ-ymajkƭ&ymz{j+vjaۉƭr^x"+j')'(~Vh#jrh$Z&/-t޽8}z~m9m?׏oit]umw^9םziV"http://www.jszgctd.com/zl/cailiao/"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动物 Sprague-Dawley大鼠共70只,雌雄各半,体质量180~220 g(合格证号11804700015201,许可证号SCXK(京)2016-0010)。

1.1.2 药品 小儿咽扁颗粒(华润三九(黄石)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1803007Z),以无菌生理盐水配制成混悬液。阿司匹林肠溶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生产批号BJ38903),研磨成粉末以纯水制成混悬液。

1.1.3 试剂与仪器 用生理盐水配制成25%氨水溶液。ELISA试剂盒TNF-α、IL-1β和IL-6试剂盒(欣博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溶血剂,稀释液,清洗液(江西特康科技有限公司,赣食药监械生产许20110014号)。

喉头喷雾器(购于江苏平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江西特康三群血细胞分析仪(江西特康科技有限公司,赣食药监械生产许20110014号),显微镜(Nikon Digital Sight DS-U3),酶标仪(SUNRISE 16039400)。

1.2 方法

1.2.1 分组与模型制备

正常组和模型组,每组10只。依照参考文献[17-18]的方法制备大鼠AP模型。用喉头喷雾器25%的氨水向其咽部喷雾,2次/d,上、下午各1次,每次喷3下,连续喷3 d。

1.2.2 给药方法

设正常组(生理盐水10 mL/kg),模型组(生理盐水10 mL/kg),阳性药阿司匹林组(200 mg/kg),小儿咽扁颗粒高剂量组(12 g/kg),小儿咽扁颗粒中剂量组(6 g/kg)和小儿咽扁颗粒低剂量组(3 g/kg),每组10只。于实验第4天开始,灌胃给药,1次/d,连续给药7 d。

1.2.3 检测指标与方法

1)表观指标:分别于连续造模第3天和连续给药第7天肉眼观察各组大鼠咽部情况,进行表观指标评分,并按下述评判标准记录,具体评分标准见表1:积分3,频繁搔抓口部,饮水,并出现咽部充血、肿胀,鼓膜呈鲜红色;积分2,咽部肿胀,部分充血;积分1,咽部肿胀,无充血;积分0,无上述情况。

2)病理学指标检测:咽黏膜下的结缔组织是否正常、黏膜下腺的炎细胞浸润是咽炎模型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模型制备成功后,光镜观察可见咽黏膜下结缔组织增生情况、黏膜下有无大量炎细胞浸润。通过AP模型观察比较致病动物表观指标、血常规(白细胞分类)及咽部局部炎性反应病理组织学情况,对药物的作用效果进行评价

1.3 统计学方法 指标评分结果以中位数表示,其余结果以(±s)表示,表观指标评分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分析,其余指标多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结果统计。

2 结果

2.1 小儿咽扁颗粒对大鼠表观指标评分改善作用

25%氨水连续造模3 d后,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表观指标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连续给药7 d后,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表观指标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小儿咽扁颗粒低剂量组可显著性降低表观指标评分。

2.2 小儿咽扁颗粒对体质量的影响

连续给药7 d后,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大鼠体质量显著下降;阳性药阿司匹林组和小儿咽扁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大鼠体质量增加程度均高于模型组,但无统计学意义。

2.3 小儿咽扁颗粒对大鼠咽部病理改善作用

取材时观察大鼠咽部病变,咽黏膜充血肿胀,血管扩张及浆液渗出情况。取会厌软骨附近咽部黏膜及其下组织进行切片,HE染色,观察组织病变形态如下。如图4所示正常组上皮下结缔组织无炎细胞浸润,模型组咽黏膜下結缔组织出现增生,细胞排列略为致密,提示有结缔组织增生;模型组细胞间质出现空泡化表现,提示存在组织水肿;并且在细胞间质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炎细胞浸润。如图5所示,正常组腺体间细胞间质增生不明显,且无炎细胞浸润,而模型组腺体之间细胞间质明显增生,且出现大量炎细胞浸润;阳性药阿司匹林组、小儿咽扁低剂量组、小儿咽扁中剂量组、小儿咽扁高剂量组结缔组织增生有所改善,且无明显炎细胞浸润,且组织水肿不明显。如图6所示,正常组在肌层肌纤维排列致密紧凑规则,模型组肌层肌纤维排列疏松紊乱,且出现皱缩,细胞间隙增宽,提示有水肿的发生。阳性药阿司匹林组、小儿咽扁低剂量组、小儿咽扁中剂量组、小儿咽扁高剂量组水肿程度和细胞增生程度均不明显。

2.4 小儿咽扁颗粒对AP大鼠血清炎性因子影响

2.4.1 小儿咽扁颗粒对血清中TNF-α的影响

2.4.2 小儿咽扁颗粒对血清中IL-1β的影响

2.4.3 小儿咽扁颗粒对血清中IL-6的影响

3 讨论

实验采用氨水咽部喷雾的方法制作的AP的模型,其原理是采用化学因素刺激咽部黏膜,生物学特征与临床AP有一定的相似性。

25%氨水连续造模3 d后,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表观指标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连续给药7 d后,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表观指标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小儿咽扁颗粒低剂量组可显著性降低表观指标评分。这说明小儿咽扁颗粒可以显著降低表观指标评分。

连续给药7 d后,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大鼠体质量显著下降;阳性药阿司匹林组和小儿咽扁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大鼠体质量增加程度均高于模型组。

病理学指标结果显示,阳性药阿司匹林组与小儿咽扁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可不同程度改善咽部病理情况。模型组的上皮下、肌层、腺体层均有不同程度的炎细胞浸润,组织间隙排列疏松、紊乱、有不同程度的增宽,表明组织水肿的发生。各给药组炎细胞浸润程度有所降低,组织排列紧密规则,水肿发生程度不明显。这表明小儿咽扁颗粒对组织炎细胞浸润和组织水肿有一定作用。

通过检测血清中的炎性反应标记物TNF-α、IL-6、IL-1β来判断评价小儿咽扁颗粒的抗炎作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是主要由活化的巨噬细胞分泌的参与全身炎性反应并构成急性期反应的细胞因子[19]。实验结果显示,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血清中TNF-α水平显著上升(P<0.05),说明造模后组织内的炎性反应发生。小儿咽扁颗粒低中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TNF-α水平显著下降(P<0.05),说明小儿咽扁颗粒对炎性反应有一定的作用。白细胞介素-1β(IL-1β),是一种由巨噬细胞分泌的前体蛋白经半胱天冬酶1(CASP1/ICE)蛋白水解而成的一种细胞因子,具有致热和介导炎性反应的作用,可造成人体组织破坏、水肿形成等多种病理损伤过程[20]。通过实验测定IL-1β的含量,来判断炎性反应的严重程度。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IL-1β水平显著上升(P<0.01),说明模型组炎性反应的发生,提示造模成功。小儿咽扁中剂量药组与模型组比较,IL-1β呈现明显下降(P<0.05),说明小儿咽扁颗粒对咽部急性炎性反应有一定的作用。白细胞介素-6(IL-6),是一种由IL6基因编码的细胞趋化因子,主要由巨噬细胞分泌,可穿过血脑屏障作用于下丘脑,改变体温调定点,引起机体发热[20]。另外,IL-6作为一种促炎因子,可以刺激急性期蛋白质合成,以及骨髓内中性粒细胞的产生。实验发现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小儿咽扁低剂量组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小儿咽扁中剂量对AP有一定的作用。

综上所述,小儿咽扁颗粒对AP大鼠从症状改善、抗炎及咽部病理状态改善等方面均显示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由于实验采用的模型是化学刺激的模型,为了更进一步接近临床病理过程,今后会采用细菌、真菌对实验动物进行造模[21],继续观察小儿咽扁颗粒的治疗作用。

参考文献

[1]田勇泉.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28.

[2]漆浩,张瑞贤,王发渭,等.二十世纪中医药最佳处方(五官科卷)[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38.

[3]姚冰,潘洁,王远光,等.儿科用药现状与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1,11(1):41-44.

[4]郑天瑛,杨小琼,蓝丹,等.中药方剂联合超声波雾化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5,5(12):38-39.

[5]国家药典编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中药成方制剂卷[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774.

[6]Ma WW,Zhang AH,Sun H,et al. Metabolomics Deciphering Therapeutic Effects and Mechanis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J]. World J Tradit Chin Med,2016,2(3):17-24.

[7]于兴娟.清凉消暑金银花[N].中国中医药报,2018-7-23(7).

[8]马云,王尧尧,王蕾,等.忍冬花发育期间形态与13种活性成分含量变化[J].中药材,2018,41(7):1559-1565.

[9]覃文格,罗试计,杨文进,等.西名壮医杨顺发应用金果榄治疗疾病经验[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7,23(7):12-14.

[10]胡奇志,贾宪生,胡成刚.金果榄质量评价[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5,21(15):57-60.

[11]许福泉,旭东,陈士林.玄参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中药,2013,15(9):753-759.

[12]刘芳,周小江,袁志鹰,等.玄参药材等级质量标准研究(Ⅰ)—基于肉桂酸含量的差异性[J].湖南中医杂志,2018,34(7):181-185.

[13]童菊华,庞小存,王威,等.杭麦冬与川麦冬中高异黄酮类成分和抗氧化活性的比较[J].中草药,2015,46(20):3091-3095.

[14]谭玲玲,侯晓敏,胡正海,等.不同产地桔梗药材中桔梗总皂苷和桔梗皂苷D的测定[J].中草药,2015,46(11):1682-1684.

[15]张宇静,夏晶,仇佳思,等.牛黄中胆汁酸的药理作用及定量分析方法研究进展[J].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16,43(2):268-274.

[16]滕毅,杨海玲.冰片在药代动力学方面的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15,20(4):469-475.

[17]急性咽炎动物模型制备规范(草案).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实验药理专业委员会[J].中药药理与临床,2018,34(1):175-178.

[18]张凯,杨晓瑞.小儿喉痹方治疗急性咽炎药理作用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7,13(8):6-9.

[19]Masters SL,Simon A,Aksentijevich I,et al.Horror autoinflammaticus:the molecular pathophysiology of autoinflammatory disease[J].Annu Rev Immunol,2009,27:621-668.

[20]Walsh LJ,Trinchieri G,Waldorf HA,etc.Human dermal mast cells contain and release 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which induces endothelial leukocyte adhesion molecule 1[J].Proc Natl Acad Sci USA,1991,88(10):4220-4424.

[21]Banks WA,Kastin AJ,Gutierrez EG.Penetration of interleukin-6 across the murine blood-brain barrier[J].Neurosci Lett,1994,179(1-2):53-56.

[22]梁璐,樸晋华,马建丽.急性和慢性咽炎的发病机制与动物模型建立的研究现状[J].临床医药实践,2012,21(7):540-542.

(2018-10-09收稿 责任编辑:徐颖)

推荐访问:咽炎 小儿 颗粒 药理作用 研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