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蚂蚁文档网 > 述职报告 > 重庆承接外来服务业转移分析

重庆承接外来服务业转移分析

时间:2022-05-21 09:20:05 浏览次数:

摘要:在当前东部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大潮中,中西部地区承接外来产业转移是否成功,首先要看其是否具备承接基础和空间。研究表明,重庆市作为中西部最大的产业转移承接地,要充分利用承接外来服务业转移的历史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大力培育电子信息、外包承接、金融服务、总部经济等新兴的服务业,着力提升重庆服务业的整体水平。

关键词:服务业;产业转移;承接空间;重庆

中图分类号:F062.9;F127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39(2009)01-0062-05

Analysis of Chongqing’s taking outward service industry

ZHU Shu-fang, RAO Guang-ming, HUANG Xiang

(Yangtze Upriver Economic Research Center, 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67, China)

Abstract: In the tide of east industries transferring to west part of China, whether middle and west taking outward industries is successful depends on taking space. Research shows that Chongqing, as the biggest site for taking outward industries, should fully make use of the historic opportunity to take outward service industry, deepen reform, enlarge open-up, greatly cultivate new service industry such as electronics information, outsource, financial service, headquarter economy, and raise the whole level of Chongqing service industry.

Keywords: service industry; industry transfer; taking space; Chongqing

一、引言

產业转移分为国际产业转移和区域产业转移,前者指的是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产业转移,后者指的是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产业转移理论以不平衡发展规律为基础,承认区域间不平衡的现实,主张发达地区应首先加快发展,然后通过产业和要素向欠发达地区的转移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1]

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地区利用其区位优势,率先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但经过多年的发展,随着其产业发展从初级工业化转化为高级工业化,其资本相对饱和,土地、劳动力、资源等生产要素价格上涨,要完成从规模扩张到结构提升的转变,需要将加工工业和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而且,随着技术创新与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进,东部地区向中西部转移的产业也必然从劳动密集型产业扩展到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这对作为产业转移承接地的中西部地区在人才、信息、技术等方面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因此,考察这些地区是否具备承接产业转移的相关条件和发展空间,显得异常重要和迫切。

本文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对重庆市与其他15个省市区(即四川、贵州、云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的服务业进行对比,应用区位商和竞争力指数这两种方法,考察重庆市在服务业各行业里具有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

二、服务业、服务业竞争力及评价方法

一般意义上的服务业即第三产业,包括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以及政府公共服务等诸多行业和领域(乔忠、瞿振元,2005)。[2] 第三产业是英国经济学家、新西兰奥塔哥大学教授费希尔在1935年首先提出的,是指除了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行业。第一产业包括农林牧渔业;第二产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和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则是提供各种服务的产业,也称广义服务业。

因受到不同因素的制约,服务业在各个地区的分布状况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不仅存在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或相似的国家,而且存在于一个国家内部各个地区之中(李江帆,2005)[3]。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金碚博士给产业竞争力的定义为:“在国际间自由贸易条件下(或在排除了贸易壁垒因素的假设条件下),一国特定产业以其相对于他国的更高生产力,向国际市场提供符合消费者(包括生产性消费者)或购买者需求的更多产品,并持续地获得盈利的能力” (金碚,2003)[4]。把这一定义引用到服务业,可以将区域服务业竞争力定义为:一个国家内部某个地区的服务业在该国市场竞争中,取得有利的生产条件和市场份额,提供服务性产品和服务,获得最佳收益的能力。它可以表现为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前者指服务业比较优势,后者指服务业竞争优势。

国内外关于区域服务业竞争力的评价方法研究较少,大多采用模糊评价方法进行定性分析。本文认为,服务业竞争力表现为静态上的比较优势和动态上的竞争优势两个方面,因此采用定量的研究方法,应用区位商和竞争力指数两种评价指数,对区域间的服务业竞争力进行评价(黄志亮、饶光明,2006)[6]。

(1)区位商,表示服务产业的比较优势,即静态的服务业竞争力,计算公式:Q=NiA/NAi。其中:Ni为研究区域某部门产值;Ai为研究区域所有部门产值;N为背景区域某部门产值;A为背景区域所有部门产值。区位商越大,则该地区该部门所占比例相对越高;一般认为,区位商大于1,则该地区该部门可能是专业化部门或具有比较优势。

(2)竞争力指数,指各地区各行业总产值占全国总量的比重的变化,可以反映其在全国同行业竞争力的大小。比重增加越快,在全国市场的份额增加越快,竞争力也越强;反之,比重减少越多,越不具有竞争力。因此,用竞争力指数来评价服务业的竞争优势,即动态的服务业竞争力。计算公式:RQ= Ni2 Gi1/ Gi2 Ni1,RS= Ni2 Si1/ Si2 Ni1。其中:RQ为全国范围内的竞争力指数;RS为考察区域的竞争力指数;Ni2为所研究时间段的考察区域某部门产值;Ni1为基年的考察区域某部门产值;Si2为所研究时间段考察区域的某部门总产值;Si1为基年的考察区域某部门总产值;Gi2为所研究时间段的全国某部门总产值;Gi1为基年的全国某部门总产值。

三、重庆与十五个省市区服务业竞争力比较

1.考察范围。2003年国家统计局对三次产业作了新划分,规定第三产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但是,由于2003年前后国家和地区的统计年鉴对服务业的统计口径不一,本文将服务业的考察范围主要界定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其他服务业6个行业。

2.规模比较。通过对比2005年和2006年重庆市和其他15个典型省市区的服务业人均总产值,发现短短一年时间,人均总产值增长很快。重庆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与批发和零售业这两个产业的人均增加值分别从782.59亿元增长到924.47亿元、从992.42亿元增长到1 119.41亿元,均大于全国的人均水平的增加值,这恰好说明了重庆打造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可喜进展。这些数据也充分说明了重庆具有较大的承接服务业产业转移的基础优势。

3.比较优势比较。通过计算重庆和15个典型省市区的服务业总体和每个具体行业的区位商,我们发现,重庆市整体服务业的区位商为1.04,与湖南并列第四位,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区位商为1.20,仅次于山西1.41;批发和零售业的区位商为1.01,位于第九位;住宿和餐饮业的区位商为0,94,处于比较劣势,但比较接近于1;金融业为0.80,房地产业为0.96,处于比较劣势;其他服务业为1.10,具有比较优势。

4.竞争优势比较。从竞争力指数来看,重庆市和15个省市区整体服务业在全国范围内的竞争力指数分别为:1.00,1.00,0.99,0.97,1.00,1.07,1.03,1.05,

1.08,1.03,0.99,1.02,0.99,1.05,1.05,1.05,可以看出重庆市整体服务业恰好处于竞争优势的边缘。而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竞争力指数为1.01,具有竞争优势;批发和零售业的竞争力指数为1.00,处于竞争优势的边缘;住宿和餐饮业为0.99,处于竞争劣势;金融业为0.92,房地产业为0.93,也处于竞争劣势;其他服务业为1.02,处于竞争优势。

四、重庆与十五省市区服务业优势行业分布

如图1所示,重庆市整体服务业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点位于X轴上,并且其比较优势大于1,这说明重庆市整体服务业处于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边缘,要提高重庆市整体服务业的竞争力,需要提升它的竞争优势。因此,促进外来服务业在重庆集群化发展是重庆市服务业整体提升的重要手段。

图2显示,重庆市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处于第一象限,也就是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兼有。但同样,它的比较优势较显著,而竞争优势不明显,需要加大其竞争优势。这充分说明了重庆具有较好的承接外来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这一服务业的基础。要进一步提升重庆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发展,除了承接外来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还要进一步打通物流通道,完善基础设施,从而可以创造更大的利润空间。

图3显示,重庆市批发和零售业位于X轴上大于1的位置,说明其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但是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均不明显,尤其是竞争优势仅仅处于边缘。重庆可以承接一部分外来的批发和零售业,比如可以引进一些相关的批发和零售业,带动整个重庆的批发和零售业的发展,进而促进整个重庆的经济发展。

图4表明,重庆市的住宿和餐饮业处于图表的第四象限,这说明重庆市的住宿和餐饮业与其他省市区相比处于劣势的地位。但综合考虑重庆的餐饮业,可以发现诸如重庆火锅等已经在全国很多地方开有分店,这充分说明了重庆的餐饮业市场还是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

对于金融业这一新兴的服务行业,由于重庆经济不发达,我们可以预想其一定处于劣势地位。而且从图5中我们发现确实如此。不过随着改革开放以及重庆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其金融业也会蓬勃发展。特别是有中央的政策支持,重庆将打造长江上游金融中心,可以吸引重庆以外的一些金融业进入重庆金融市场。

由于重庆市的整体经济较落后和房地产业并没有出现泡沫,其房地产业如图6所示,处于劣势地位。针对这一问题,重庆市可以引进一些房地产的龙头企业,打造优势品牌,从而带动重庆市房地产业的发展。

图7显示,重庆市的其他服务业处于优势地位,这与其地域文化分不开,如娱乐业;这也与其劳动力相对便宜有联系,如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等。因此,重庆可以将其处于优势地位的其他服务业发扬光大,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来重庆投资其他服务业,从而带动重庆市整体经济的快速发展。

五、结束语

在当前东部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大潮中,中西部地区承接外来产业转移是否成功,首先要看其是否具备承接基础和空间。研究表明,重庆市作为中西部最大的产业转移承接地,服务业的产业基础薄弱,在全国处于劣势地位;产出水平和技术水平也不高,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并且在国内市场上竞争力较弱。因此,要借承接外来服务业向重庆转移的历史机遇,着力提升重庆服务业的整体水平。

一是充分发挥商贸服务、劳务输出、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的优势,并不断发掘其发展潜力;大力培育电子信息、外包承接、金融服务、总部经济等新兴的服务业。

二是深化服务业体制改革,对内对外开放服务业市场,合理发挥政府的协调监管作用,增加政策透明度。尤其是进一步打破行业和部门垄断,打击各种不公平竞争和恶意竞争行为,为服务业的成长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

三是强化竞争意识,对服务业进行产业整合。鼓励国内外一些有实力的企业发挥其在服务手段和管理经验方面的优势,通过兼并、联合形成大型服务企业集团或成为跨国公司,提高企业规模,整合资源,减少浪费。

参考文献:

[1] 国家统计局.重庆承接产业转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R].

[2] 乔忠,瞿振元.中国小城镇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3] 李江帆.中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3-15.

[4] 金碚.竞争力经济学[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

[5] 黄少军.服务业与经济增长[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36-86.

[6] 黄志亮,饶光明.西部大开发中成渝筑邑经济走廊建设研究[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6.

[7] 保罗·R·克鲁格曼,茅瑞斯·奥伯斯法尔德.国际经济学:理论与政策[M].

[8] 姚永玲,陈卓咏.服务业分类方案探讨——以北京市为例[J].经济管理,2008(6):86-91.

[9] 王小平.服务业竞争力——一个理论以及对服务贸易与零售业的研究[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120-139.

[10] 饒光明,吴忠俊,丁思颖.重庆科技进步贡献率增长中的直辖效应[J].软科学,2008(1):42-46.

[11]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6[DB].统计出版社,2006.

[12]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7[DB].统计出版社,2007.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推荐访问:重庆 服务业 承接 转移 分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