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蚂蚁文档网 > 述职报告 > 脑梗死86例临床表现与预后分析

脑梗死86例临床表现与预后分析

时间:2022-05-18 11:30:04 浏览次数:

关键词 脑梗死 临床表现 预后 CT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02.024

资料与方法

2003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脑梗死患者86例,男47例,女39例;年龄49~83岁,平均63.2岁,其中53~68岁之间为多发,占70.6%。发病至CT检查时间为3小时~7天。

临床表现:86例中,急性起病45例,缓慢起病41例;活动状态下起病34例,安静状态下起病52例;有意识障碍者12例,头昏65例,头晕32例,头痛21例,言语障碍27例,肢体瘫痪51例,恶心呕吐37例,吞咽困难24例,呛咳26例。

伴发疾病及并发症:高血压69例,糖尿病19例,脑萎缩23例,肺部感染 31例,心房颤动25例,心肌缺血47例,电解质紊乱32例,慢性阻塞性肺病18例,血脂紊乱29例。CT表现:①隐匿型11例;②腔隙型29例;③小脑型6例;④单脑叶型19例;⑤多脑叶型18例;⑥出血型3例[1]。

结 果

全部予住院治疗,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扩血管、活血、改善循环、营养神经治疗,同时予降血压、抗炎、纠正电解质紊乱、保护胃黏膜、控制血糖、降血脂等对症支持治疗。疗程10~14天。经治疗,本组86例中治愈26例,好转42例,恶化11例,死亡7例。

讨 论

脑梗死是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膜损伤使脑动脉管腔狭窄,进而因多种因素使局部血栓形成,使动脉狭窄加重或完全闭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引起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脑血管病[2]。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脑梗死的发病率致残率逐渐上升。随着CT的问世,脑梗死的诊断率大大提高,而且其快速、准确、无创伤等优点使之成为不可缺少的诊断工具的同时,也为判断预后提供了一定的依据。现对我院内科收治的经CT确诊的86例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系统回顾及分析,以探讨脑梗死的CT、临床表现与临床预后的关系。

发病速度与预后:缓慢逐渐发病者,较易形成侧支循环,脑缺血可逐渐代偿,预后较好。急性起病者,未能建立侧支循环,预后较差。合并症与预后:如合并褥疮、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糖尿病、冠心病、心律不齐、心力衰竭等,预后较差,无合并症者,预后较好[3]。

阻塞的血管大小与预后:如阻塞的是小血管,脑缺血范围小,侧支循环易形成,恢复较快,预后较好。如阻塞的血管大,脑缺血范围大,脑组织受损严重,临床症状恢复慢,预后较差。

梗死的次数和数量与预后:首次发作,预后较好。但一次大面积梗死,预后较差。发生≥2次梗死,特别是两侧脑血管均受累预后较差。梗死灶越多,预后越差。梗死灶单一者,预后较好。

梗死的次数和数量与预后:年龄大,体质差,预后较差;年龄小,体质好,预后好。

局灶定位症状轻重与预后:发病后偏瘫失语等定位症状较轻,预后较好;反之,偏瘫失语程度较重者,预后较差。

昏迷程度与预后:昏迷程度严重,持续时间越长,预后越差。起病时无昏迷,以后进入昏迷,且昏迷程度逐渐加重者,预后较差。病人神志始终处于清醒状态,预后较好[4]。

脑梗死患者早期进行CT检查可以大大提高其诊断率,减少误诊的发生,使患者得到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恰当的治疗,并可根据CT及临床表现,初步判断及评估预后,以便尽早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提高本病的治愈率,降低病死率,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及社会负担。

参考文献

1 王维治.神经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30-131.

2 刘向今,赵福康,等.经CT扫描诊断大面积脑梗死25例临床分析.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1993,10(1):46.

3 姬恒梅,贾艳辉,等.进展性脑卒中36例病因分析.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5,8(5):58.

4 芮德源.脑血管病的基础与临床.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5:692.

推荐访问:预后 临床表现 分析 脑梗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