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蚂蚁文档网 > 述职报告 > 95后生源变化背景下高职学生心理问题研究

95后生源变化背景下高职学生心理问题研究

时间:2022-05-17 12:35:06 浏览次数:

摘 要:近年来,随着95后作为大学校园的主力军,不同于以往的、层出不穷的新型心理问题逐渐浮出水面,传统的一套处理方式已經无力应对,对于高职院校而言,着实是一个棘手而又不得不直面的问题。同时,受环境和政策等多方因素影响,高职院校的招生方式也在逐步变化,由此影响着95后生源:以高考为基础的传统考试,单独(自主)考试、对口单招、中高职贯通三种改革后的考试招生方式,以及技能拔尖人才免试入学、综合评价招生两种新型招生录取渠道。六种招生方式相结合,导致生源结构复杂,这就对高职院校心理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更严峻的挑战。

关键词:生源变化;高职学生;心理问题

一、高职院校生源变化的原因

招生是每个高职院校谋求发展的命脉,招生的数量与质量将直接影响高职院校的生存与发展,在足以保证数量的前提下,质量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高职院校逐渐形成的六种招生方式,直接影响了目前所形成的生源结构。这种变化所产生的原因,归根结底可以归纳为四类:

(一)高考生源数量逐年减少

自20世纪90年代我国全面实施计划生育以来,家家户户只生养一个孩子,以此控制了快速增长的人口增长率。加之,受国外开放思想的影响,近年来不婚、晚婚、不育、丁克的男女青年比例在逐年上升,导致了人口出生率呈现严重下滑趋势,人口出生率的下滑又直接影响了二十年后参加高考的生源数量。随着2016年二孩政策的全面放开,预计高考生源数量将有所回升。

(二)本科院校持续扩招

随着我国办学层次和办学规模的提升,本科院校大规模扩招,抢占了大批专科生源已是不争的事实,导致专科院校生源不足现象严重。在高考生源数量下降的情况下,原本就已经供不应求,而本科院校持续扩招,对生源市场的冲击就显得更为严重,进一步加剧了生源的争夺,使高职院校在招生中长期处于弱势地位,甚至有的家长直接将孩子送到国外读本科。高职院校所获生源,很大一部分是本科院校淘汰下来的,甚至是远远没有达到本科分数线的,生源质量堪忧。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当年的招生战绩不佳,又将直接影响次年的招生宣传,由此恶性循环,部分高职院校生存堪忧。

(三)学历提升形式多样

“条条大路通罗马”,全日制高考已经不再是上大学唯一的途径了。高起本、成人教育、自考等学历提升形式已经被更多家长和学生所熟知。一些家长认为全日制读专科还不如函授读本科,节约的时间和金钱就是资本。对于高考落榜生或中职学生而言,这些渠道同样可以帮助其圆一个大学梦。一些三四线城市,就业对学历要求相对不高,这些可以边工作边实现求学愿望的升学形式,甚至更受年轻人的青睐。

(四)就业形势日益严峻

随着高校扩招,大学毕业生的数量逐年上升,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经济波动对各行各业的冲击在日常方方面面都体现的淋漓尽致。受专业对口率、职业稳定性、收入待遇等因素影响,不少毕业生寻求不到合适的工作,用人单位留不住需要的人才。专科毕业生与本科毕业生竞争,就业又不占优势。当今社会早已不是大学毕业包分配工作的年代,找工作看能力,也看机遇。受学生成绩和家庭条件等因素制约,一些家长和学生认为,与其辛苦读完大学,毕业难找工作,不如节约时间,直接上社会历练,等需要的时候再选择成人教育提升学历。

二、高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表现

正因为种种原因,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高职院校生源紧张,质量堪忧。当这部分95后生源来到高职院校,高职院校教育和培养的义务和责任则更加艰巨。为了防患于未然,未雨绸缪,高职院校通常在新生入校的首月就会进行身体体检和心理普查,主动关注新生动向,筛查出需要重点关注的群体。就新生心理普查结果,往往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一)适应困难方面的问题

随着环境变化,面对全新的人事物,新生在新奇的同时,也会暴露出一些不适应,饮食不习惯、难以入眠、独立能力欠缺、想家等,大部分新生在调适一周到半月后逐渐趋于适应,另一部分则迟迟无法进入状态。

(二)学业压力方面的问题

在经历了紧张的高三,初入大学突然褪去枷锁,学习靠自觉,一些新生会感到格外自由,将更多的精力放到社团、恋爱、玩乐中,放松了学习,缓过神来突然面对考证、考试的压力,就会无所适从。

(三)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

面对过去20年没有交集,来自五湖四海的新同学,生活习惯、方言行为、兴趣爱好各不相同,新生会不自觉形成一个个小团体,当他人的言行与自我意志发生冲突时,就容易产生宿舍矛盾、班级矛盾。

(四)网络成瘾方面的问题

网络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对过早接触信息化的青少年造成负面影响。一些社交软件、网络游戏层出不穷,吸引力巨大。一些学生放弃学习、睡觉、吃饭的时间玩电脑、玩手机,不仅影响学业、影响社交,甚至对身体造成负担。

(五)恋爱困扰方面的问题

相比初高中的交友氛围,大学就显得宽松许多,男生女生谈恋爱的现象也较为普遍。但学生毕竟处于未成年和刚成年的年龄段,面对爱情懵懵懂懂,无法合理排解情绪,甚至一些学生在失恋后容易出现过激行为。

(六)经济贫困方面的问题

随着精准扶贫政策的推进落实,高职院校无不具备完善的奖勤助贷机制,帮助家庭经济贫困的学生完成学业。尽管高职院校已经极力保护这部分学生隐私,甚至在对这部分群体的称呼上也较为含蓄,但仍有一些贫困家庭的孩子原本就自卑,生怕受他人歧视,低人一等,宁可受苦,也不愿接受资助。

(七)就业压力方面的问题

大学生就业已然成为全民关注的热点话题。临近实习,不少学生忧心忡忡,突然从安逸的校园生活中苏醒,感觉自己什么都不会就要踏上社会了,也不清楚自己能做什么。尽管高职院校已经开设了相关心理课程及就业指导帮助学生调适心理,但仍有一部分学生会产生焦虑、恐慌的情绪,甚至影响饮食和睡眠。

三、高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进入高职校园后,很大一部分新生会先后表现出以上问题,而这些问题从心理健康角度来看,大多是能找到原因的。

(一)自身原因因素

个人心理素质是衡量一个人心理是否健康的基本标准,学生个人心理素质跟认知理解能力、明辨是非能力、抗压能力有关。从小一帆风顺,一旦遇到新的挑战、新的局面,对当下的问题不能做出正确的处理,就无所适从,容易崩溃。

(二)社会环境因素

社会对高职学生存在一定偏见,认为专科学生学识、能力、素质普遍低于本科生。大学生的三观初步形成,尚不完善,很容易受到各种社会矛盾影响,一些拜金、尚权等负面现象极易传播,导致学生理想信念缺失。

(三)家庭环境因素

众所周知,家庭是每个孩子的启蒙发源,幼年时无论过分溺爱,或是缺少关爱,都会对这个孩子的成长造成长远的不利。经调查发现,家庭失和、有留守经历的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产生心理问题的概率相对更高,这部分人群出现敌对攻击、自杀念头的比率也更为明显。

(四)学校环境因素

学校在每个学生成长成才的道路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也有一些学校管理松散,师资队伍有待完善,学生素质不高,一些学生在小初高学习阶段,因同学或师长的一句话、一个行为对其造成的伤害、创伤,甚至在其成年后仍无法磨灭。

四、针对高职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习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思维底线”,不回避矛盾,不掩盖问题,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爭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也必须严格坚持“思维底线”,提前把工作做在前面,做细做牢,才能从根本上帮助学生应对心理问题。

(一)开展丰富的心理活动,引导学生自我调适

高职院校应积极推进3.20、5.25等系列心理主题活动的开展,结合线上线下,定期召开适应性教育、身心健康、人际交往、恋爱关系、铸造梦想等各类主题讲座、团辅、摄影、绘画、演讲、趣味运动会等,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将活动推向广大学生,在活动中帮助学生全面认识自我,引导其正确面对困难,实现自我调适。

(二)加强心理健康教师团队建设,提高师资素养

高职院校大多都设有专门的心理健康中心,但师资仍普遍不足。高职院校应尽快落实相关专业人才的引进,同时加强对辅导员、班主任等与学生接触频繁的师资队伍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知识和实操能力培养,面对突发情况做到敢处理、能处理、处理妥。

(三)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让每个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善于帮助自己和他人判断是非、了解应对程序,遇到困难及时排解情绪或寻求专业帮助,提高心理素质。

(四)深入强化家校沟通,及时反馈学生情况

针对学生的一些异常反应和行为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了解来龙去脉,开展思想教育工作,以便于更有针对性地为学生和家长提供帮助,情况严重的,尽早就医。

(五)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定期约谈,防患未然

高职院校在进行心理普查的同时,对于心理异常库里的学生应定期开展约谈,建立系统完善的心理健康档案,实时跟踪思想动向。尤其春季、季节更替等心理疾病高发季节,要特别关注异常群体,发现问题立即上报处理,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1] 杨文艳.高职学生心理问题探析及对策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2,25(04):60-61.

[2] 顾卉.高职院校生源现状分析与应对策略[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05):63-67.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8年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名称:95后生源变化背景下高职学生心理问题研究,项目代码:51800021812。

作者简介:翟佳宁(1986- ),女,江苏常州人,硕士,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研究方向:学生管理、财务会计。

推荐访问:生源 高职 心理问题 变化 研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