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蚂蚁文档网 > 述职报告 > 服务人才技能提升助推区域经济转型

服务人才技能提升助推区域经济转型

时间:2022-05-13 19:40:02 浏览次数:

摘 要:为适应长三角区域经济转型,满足地方企业人才技能提升的需要,无锡职业技术学院以继续教育示范基地建设为契机,组建继续教育联盟,面向社会开办不同层次基于“云计算”的技能培训项目,探索了一条“政行企校”合作培养技能人才的新途径,为拓展继续教育示范基地的功能进行了有效的尝试。

关键词:示范基地;联盟;技能提升

中图分类号:G72 文献标识码:A

一、项目背景

无锡市位于长江三角洲平原腹地,是我国民族工业的发源地之一,素有“小上海”之称,是全国15个经济中心城市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无锡市凭借经济、地理和文化等优势,通过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优化,已形成物联网信息技术、现在制造、服务外包、创意设计、旅游度假等支柱产业。据无锡市“十一五”统计数据显示,三大产业就业人员比重由11.8:55.1:33.1调整为6.2:54.8:39.0。三大产业中,第一产业的从业人数下降5.6%,降幅较大,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基本相当,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增幅较大。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的45.7%,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崛起,微电子、新能源、软件与服务外包等产业发展达到国际国内领先水平。

目前,发达国家产业工人结构优化程度已达到较高水平,不仅其产业工人基本是技术工人,而且其初、中、高技能等级的技工结构比例为15:50:35,布局比较合理。而无锡城镇职工中,技术工人约占55%,其中初、中、高技能等级的技工结构比例为30.2:54.3:15.5,这与发达国家的技能型人才结构相比,初级技工所占比例过高,而高级技工的比例又严重偏低。根据无锡市“十二五”发展规划,到2015年,实现新增城镇就业人数50万以上;规划纲要还提出,创新农村经济发展体制机制,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当前,无锡市各产业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整体不高,而且各行业、职业之间严重不平衡,特别是三类产业人员中技能型、技术型人才紧缺。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无锡市已经处于从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转变的阶段。这一阶段的经济发展需要有一支掌握现代技术的高技能型队伍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相适应。因此,培养该类高技能人才队伍是无锡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的任务,无锡市政府对在职从业人员技能培训的任务也是紧迫而艰巨的。

二、项目的运营模式

(一)组建继续教育联盟,探索继续教育基地建设的创新模式和机制

坚持开放办学,联合政府,依托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高职与中专教育分会、江苏省机床工具工业协会、江苏省电器工业协会、江苏省汽车职业教育集团等,以“无锡太湖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无锡制造业服务网”为载体,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强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等单位的合作,充分整合各方面资源发展继续教育。完善非学历继续教育平台体系建设,多层次、多规格、多形式办学,满足学习者多样化的需求。主要包括: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或职业资格考核培训;政府指令性培训(高技能培训、再就业培训、失地农民技能培训);外来务工人员岗位培训;企业委托培训(普训、专训、重训、轮训等)。

(二)联合开发行业企业认可的区域性系列职业资格培训证书

为解决目前职业资格证书不能很好地针对本地区、行业、企业技术发展需要的问题,继续教育学院紧密结合区域内行业企业要求,联合政府部门、行业企业共同开发职业资格培训证书和培训课程,并为行业企业在职从业人员和学生提供培训服务,如数控和机电设备维修人员从业资格证书、机动车维修技术人员从业资格证书、用友ERP应用资格证书、全国工业自动化人才IAAT认证等。

(三)创新教育教学和培训质量保证体系模式

针对继续教育对象的特点,进行以“完全学分制”为突破口的教学服务制度改革,建立“学分银行”制度,推行数字化学习,实施“面授+网络教学+实操”教育教学模式。定制教育和自主学习相结合,探索有效的自学辅导模式和网络教学模式。借用“云世界”互联网教学平台,把学员、学校、企业、政府管理者在内的社会群体都整合起来。在“云世界”里,学员是这个世界的主角,学习的过程和学习的轨迹将全部直观地表现出来,而且用透明的可量化的“云币”来记录学员的成长。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真正实现了以学员为中心、以综合素质培养为前提的教学模式变革,并且实现了教学过程透明化、学习成果可视化、就业薪资类计划的教学目标。

借鉴IS9000管理思想,加强“过程控制”,完善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按运行机制类文件、评价机制类文件和激励机制类文件的总体框架进一步完善教学文件与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构筑质量保证与监控的组织与管理网络,以本级为保证、上级为监控,层层管理、步步落实,形成以保证质量为主的部门(或个人)自评价系统和高一层次的以质量监控为主的外评价系统。

三、项目建设典型案例

项目在实践过程中,继续教育学院紧紧依托政府,配合企业,积极开展社会培训,切实提升服务能力和社会影响力,使学校示范校建设成果惠及同类院校和地方经济建设。近年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培训、政府项目培训(高技能人才培训、职教师资培训、外来劳动力转移培训、退役士兵技能培训等)、企业委托培训等项目数和培训量稳步增加。2010年至2013年四个年度的培训数量分别为:18214人次、28665人次、25632人次和20708人次。

(一)借助“技能绿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2011年7月,根据《关于印发无锡市大学生引育就业“技能绿卡”工程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锡人社发〔2011〕第169号)精神,继续教育学院利用学校现有“无锡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资源,结合企业就业岗位信息和要求,积极组织申报并实施大学生引育就业“技能绿卡”工程。通过对大学生技能培训,使其掌握新兴产业领域所需知识和技能,并在市相应企业实现就业。学院成功申获9个项目,2011年共培训562人,获证并实现就业410人;2012年共培训1203人,获证并实现就业721人;2013年共培训1695人,获证并实现就业946人。

(二)配合“春风行动”,扶持“草根”升级

根据《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5号)精神,无锡市于2007年正式启动跨省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同年学院与无锡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签订了“开展跨省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协议书”,近几年项目进展顺利,具体培训规模详见下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以政府要求和企业需求为中心,实施“订单”培训,形式上强调一个“活”字,处处以方便农民工参训为前提,确保农民工学有所获、学有所用并尽快掌握实用技能,保证外来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

(三)“政行企校”深度合作,助推区域经济转型

技能型人才作为企业职工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引导和拉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和关键要素。加强企业一线员工技能培训、促进技能人才培养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提高核心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政府引导,学校和企业搭建职工的培训服务平台,整合好现有培训资源,打造贴近企业和职工需求的技能培训基地。

无锡市滨湖区结合本区产业发展实际,建立起“培训、练兵、比武、晋级、展示”为节点的职工技能素质提升“五级递进工作链”机制。由无锡市滨湖区总工会牵头,各街道分工会配合,联合区内100多家大中型企业,在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了“无锡市滨湖区职工技能培训基地”,2014年计划培训高技能人才1000人次,各类高端讲座、比赛等活动20项。这些项目的深入开展,必将为职工的个人素质提升、地方经济发展做出新的贡献,搭建起新的舞台。

四、项目发展前景

随着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调整,针对无锡市新兴产业、创新型企业的继续教育会越来越受到相关行业的重视。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将构建覆盖城乡、灵活开放、沟通衔接、质量一流的继续教育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基于“云计算”的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教育培训服务平台,形成完整的具有示范性的教育教学规划,充分发挥高等学校继续教育示范基地“社会服务”和“技能传承”的功能。

【责任编辑:郭延彬】

推荐访问:助推 技能 提升 区域 经济转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