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蚂蚁文档网 > 述职报告 > 避灾安置场所建设规划国内研究综述

避灾安置场所建设规划国内研究综述

时间:2022-04-01 10:05:43 浏览次数:

摘 要: 由于自然灾害的频发多发,避灾安置场所的需求也日益增长。但我国避灾安置场所还存在着设计盲目、规划不科学、功能不完善等诸多问题。文章从避灾安置场所规划研究、避灾安置场所评价研究、避灾安置场所专项研究等三个方面对近10年内的避灾安置场所建设规划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并为后续研究提出了建议,这对于今后研究者进行相关研究,构建符合各地区实际的避灾安置场所规划体系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避灾安置场所; 建设; 规划; 综述

中图分类号: C 97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1-2153(2017)02-0095-06

0 引 言

近年来,国内自然灾害呈现多发频发态势,台风、洪涝、滑坡等重大自然灾害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产生了严重影响。避灾安置场所作为公众面对自然灾害事件的避难场所,为灾民提供基础的安全需求、生活需求,能有效地避免更大的损失,近年来也逐渐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关注。但是,由于我国避灾安置场所建设起点低、基础差、资金不足、各地区重视程度各不相同,很多地方的避灾安置场所建设出现了不符合避灾标准、规划不科学、人均占有量严重不足等问题,为将来的城市发展和防灾减灾工作埋下了严重的隐患。因此有必要对近年来避灾安置场所建设规划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期总结当前研究经验为后续研究提供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1 研究方法、文献来源

为尽可能将避灾安置场所建设规划相关研究成果纳入综述范围,研究者以“应急避灾(避难)场所”、“临时避灾(避难)场所”、“紧急避灾(避难)场所”、“中长期避灾(避难)场所”、“中长期避灾(避难)”、“避震疏散场所”、“地震应急避难场所”、“避难疏散场所”、“防灾避难场所”等作为关键词或标题,通过对国内主要数据库CNKI、维普、万方等进行检索,形成初始文献资料,并以“建设”或“规划”作为关键词进行二次搜索然后逐篇进行筛选,剔除非学术研究成果,并对引用频次较高的文章认真阅读,最终得到文献230篇。从文献年份来看,2008-2016年的文献占所有文献的93%,保证了综述文章的前沿性。

2 研究框架

本研究从避灾安置场所规划研究、避灾安置场所评价研究、避灾安置场所专项研究等三个方面对避灾安置场所建设规划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其中避灾安置场所规划研究分别从选址研究、备选场地布局优化原则、避灾安置场所需求量预测、功能和技术规范研究等四个方面进行综述(研究框架见图1);避灾安置场所评价研究从应急能力评价指标研究、灾后评估研究、可达性相关研究三个方面进行综述;此外还从山地城市避灾安置场所研究、避灾安置场所的管理与维护研究等角度探讨了避灾安置场所的专项研究成果。文章最后还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未来研究的三个方向,以期对后续研究者有所启示。

3 避灾安置场所相关概念及其内涵

避災安置场所也被称为“应急避灾场所”、“地震应急避难场所”“避难疏散场所”、“防灾避难场所”等。称谓的不同也反映了各自预防灾害类型和功能等级的不同。一般来说,避灾安置场所是指由相关组织经过科学建设和规范化管理,为受洪涝、风雹、台风、地震、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和突发公共事件影响需要转移安置的当地群众及外来人员,无偿提供安全避难基本生活保障、救援、指挥的场所。避灾安置场所建设对防灾减灾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其完善程度是衡量一个地区防灾能力的重要标准[1]。

根据使用功能和内部配置设施完善程度的不同,避灾安置场所可分为三种类型:(1)紧急避灾安置场所:灾害发生后能满足附近居民临时紧急避难需求并帮助灾民转到固定避灾安置场所的过渡性场所。(2)固定避灾安置场所:灾害发生后能为灾民提供较长时间避难安置和医疗救助的场所。(3)中心避灾安置场所:规模较大、功能完善、担当救灾指挥中心和伤员转运中心的固定避灾安置场所。

4 避灾安置场所规划

避灾安置场所规划包括整体规划和具体场所的选址、建设规划等。避灾安置场所的建设规划须符合当地实际和相关的建设标准,包含以下几项内容:(1)统计该区域内的主要灾害类型,确定气象型和地质型避灾安置场所的建设比例;(2)通过受灾人口预测、建筑密度、历年受灾人口等数据预测避灾安置场所需求量;(3)分析现有的避灾安置场所的数量、类型、总面积、人均面积、存在的主要问题等信息;(4)确定符合地方实际的避灾安置场所技术指标、场所等级、设施配置等内容;(5)确定避灾安置场所规划的规模、数量、等级、地理分布等内容的评价与调整。

也有学者认为避灾安置场所的建设规划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人员组织、教育等多方面,而不仅仅涉及避灾安置场所规划本身。比如朱枫(2016)[2]、金敏(2013)[3]认为组织作用规划、疏散道路规划、设施物资管理规划、教育文化机制构建、灾情分析、资源现状或现有资源、规划策略、需求预测等内容也应纳入规划布局。张建(2016)[4]则认为随着城市规模日益扩大和交通工具的日益便捷,应将人口分布的时间因素纳入城市避灾安置场所规划当中。

4.1 避灾安置场所选址

避灾安置场所规划首先要选址,而作为特殊时期保障公众安全的公共服务设施,其选址必须满足一定的原则和要求。众多学者提出在规划设置避灾安置场所时应满足以下标准:(1)应主动避让分洪区和地质断裂带,远离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频发区200 m以上。(2)设置至少2条疏散通道。(3)内部地形坡度应小于7°。(4)距离易燃易爆物、毒气储存点、高压输变电线路等危险源应不小于200 m。

选址决策模型是国内该领域学者研究热点。吴健宏、翁文国(2011)[5]针对城市避难场所选址和避难人员分配问题,开发了基于GIS和多目标规划模型的决策支持系统。刘强、阮雪景(2010)[6]针对环境脆弱、基础设施贫乏、经济欠发达的高山丘陵地区提出了巨灾应急避难场所选址的原则,并构建了相关模型。另外代岚、雷莎莎(2016)[7],徐志远、王山东(2016)[8],马丹祥、苏幼坡(2015)[9]等人也分别从不同角度纳入多种因素研究了避灾安置场所评价指标因素,力图使评价指标更好地反映实际情况。

4.2 备选场地布局优化原则

根据使用功能和内部配置设施完善程度的不同,避灾安置场所可分为紧急避灾安置场所、固定避灾安置场所、中心避灾安置场所。避灾安置场所布局时应考虑到人口密度、区位交通因素以及与医院距离等因素。于书媛、陈靓(2015)[10]在ArcGIS的基础上搭建了地理空间数据挖掘应用模型,并对空间数据进行处理,实现了应急避难场所的可视化。林晨、许彦曦(2007)[11]提出在应急避难场所规划中从宏观角度划分防灾分区,从中观角度划分防灾单元,在微观角度划分避灾安置场所的结构功能。

4.3 避灾安置场所需求量预测

避灾安置场所需求量=受灾人口数量×人均避难面积,因此确定了受災人口数量和人均避难面积即可知避灾安置场所需求量。避灾安置场所需求预测主要有四个影响因素,分别为人口密度影响因素、区域地质条件因素、用地功能(性质)因素、建筑质量因素。此外避灾安置场所需求量还与避灾需求时间相关,临时避灾需求量小,中长期避灾需求量大[12]。不同类型的避灾场所其人均避难面积要求不同。人均避难面积确定后,主要看受灾人口数量。而受灾人口数量受到避灾安置场所的功能类型的影响。目前避灾安置场所需求量的相关研究较少。戴慎志、赫磊(2013)[13]认为需明确相应的应急避难场所类型,以及应急避难场所供给与需求关系和主要矛盾,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规划对策和建设方式。汪鑫、吕萧(2013)[14]提出以区位地质条件、人口密度分布、危旧房面积和不同性质用地面积四个因素构建应急避难场所需求量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受灾系数、人口规模、人均占有面积等因素,求得应急避难场所的需求量。

4.4 避灾安置场所功能与技术规范

我国的避灾安置场所建设标准多数借鉴了日本、新西兰等国外[15]经验,但由于国情差异,我国应当因地制宜制定一套符合自身实际的建设标准。避灾安置场所场地的选择应遵循“就近避难”和“平灾结合”的原则,一般来说公园、学校、体育馆、人防工程等场所内部设施完善,条件便利可以成为备选对象。应注意的是备选对象应当经过安全性评价方能成为正式的避灾安置场所[16]。

根据避灾安置场所功能区别可划分为紧急、固定、中心3种类别。备选场所的条件决定了其功能定位的类型。确定了场所类型定位后可根据现实情况对其进行改造。避灾安置场所应当兼顾室内和室外建设[17],其内部设施应配置:(1)应急供水、排水系统。(2)应急供电系统。(3)应急广播系统。(4)应急消防系统。(5)应急厕所。(6)应急物资储备。(7)应急疏散区。(8)应急避难指挥中心[18]。也有学者按照提供服务时间长短对避灾安置场所开展研究。陈志芬等人(2010)[19]认为临时避难场所主要作用是灾害初期时为公众提供疏散、转移到更高级避灾安置场所的服务,其持续服务时间不超过7天。

5 避灾安置场所评价

目前在避灾安置场所评价相关研究当中,避灾安置场所应急能力评价指标研究以及避灾安置场所可达性研究是评价研究当中的主流。

5.1 避灾安置场所应急能力评价指标

灾害的发生具有突发性,这就对避灾安置场所服务的应急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因此,避灾安置场所的应急能力评价也就成为了判断其优劣的重要方法,这一细分领域的研究也逐渐成为热点。黄典剑、吴宗之[20](2006),熊焰、梁芳[21](2014)、王旭坪、张娜娜(2016)[22]等学者各自分别根据调研实际情况挑选避灾安置场所评价指标,构建综合评价模型。此外还有潘安平(2011)[23]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评价模糊矩阵方法应用于台风避灾安置场所的规划设计当中去。王江波、戴慎志(2014)[24]提出以安全性、可达性、规模容量、应急配套设施和应急管理等5个方面构建城市避灾安置场所应急服务能力评价体系。魏东等人(2015)[25]以均匀度指标为基础,构建了服务重叠率等评价指标。

5.2 避灾安置场所灾后评估

避灾安置场所应急能力评价研究成为研究热点,而灾后其后续服务能力如何,如何进行评价也同样重要。孙天威、吕荧等人(2016)[26]提出灾害对避灾安置场所的电力、供水、通讯设施等会产生不同程度地破坏,建议展开灾后避灾安置场所评估程度指标和标准研究。但目前相关研究较少,还有待后续研究者继续开拓。

5.3 避灾安置场所可达性

避灾安置场所的可达性是指灾民从其他区域到达避灾安置场所的便利程度,这取决于两个方面:(1)公众对避灾安置场所熟悉程度和吸引程度。(2)公众到达避灾安置场所的难易程度。在服务资源有限并且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情况下,可达性主要取决于需求和供给空间分配关系。因此避灾安置场所的可达性是评价其服务效率的重要指标。

现实的避灾安置场所周边的空间、人口分布并不是均质的,灾害发生后,公众到达避灾安置场所通常要经过交通网络中心,而交通网络中心此时往往很容易成为阻隔因素,影响人们快速到达目的地。这就要求:第一,避灾安置场所的布局应在主干道路周边,方便公众快速到达;第二,灾害发生后,根据灾害程度、遇灾人数等情况对交通进行适当控制。第三,在设计交通网络中心时,应将突发灾害应急疏散情况考虑进去,减少阻隔因素。在实际运用中,高颖玲(2014)[27],冒艳、欧晓昆(2013)[28]分别运用两步移动搜寻法、GIS技术,测量杭州市、昆明市地区的紧急避难场所、公园的空间可达性程度。

6 避灾安置场所建设规划专项研究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灾害类型、地质地貌条件、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分布等情况千差万别,因此有必要对各地避灾安置场所的建设展开专项研究。

(1) 山地城市避灾安置场所。我国山地和丘陵占国土面积较大,恰恰这些地区又是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发生较为频繁的地区。山地城市由于地形地貌较为复杂,往往也是经济发展水平更为欠缺的地区,因此建设避灾安置场所具有地理上、财政上的特殊困难,如何在山地城市做好避灾安置场所的建设规划成为一个重要命题。国内有学者施益军、王培茗(2014)[29]等人专门研究山地城市避灾安置场所设计的合理性,并将避灾安置场所的可达性评价应用于应急避灾安置场所评价的实际案例中,为其他地方山地城市避灾安置场所的可达性研究提供了一种模式和参考。杨珺珺、陈建伟(2013)[30]则提出山地城镇避震安置场所应注意防止交通拥堵、提高防灾设施的防灾能力,并根据山区城镇的特点提出避让次生灾害威胁区、防火设计、设置直升机坪等设计要点。左进、苏薇(2010)[31]提出利用校园土地空间结构优化以及合理建设校园设施从而促进山地城市的综合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总的来说,目前国内相关研究尚未成为一个热点,还有很多问题亟待研究。

(2) 避灾安置场所管理维护。国内有学者赵岩(2016)[32]提出避灾安置场所的建设过程中要注意将“平灾结合”的理念贯穿其中,让避灾安置场所的日常娱乐休闲活动和避灾安置功能相融合。在避灾安置场所相关立法研究方面,孙骥(2014)[33]从法律角度研究了社会大众参与应急管理体系问题。

(3) 其他专项研究。其他方面的专项研究有丁琳、翟国方(2015)[34]从张家港面临的主要灾害地震和洪水角度出发提出综合性避难场所的概念,提出有必要建设综合性避难场所以应对复合型灾害,认为需要统筹安排布局综合性避难场所。廖曙江、江宁(2011)[35]從社区级防灾疏散避难场所角度分析了防灾疏散避难场所缺乏的区域,提出外迁繁华地区一定数量的人口以降低风险。吴德龙、潘华(2014)[36]研究了清源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避难场所相关问题,建议将村落改造为避难场所。

7 结果与展望

避灾科学作为融合了城市规划学、景观学、社会保障学等多学科背景的交叉学科,日益成为研究热点。以下是国内避灾安置场所建设规划相关研究的几点总结:(1)国内相关研究中,避灾安置场所的概念五花八门,称谓各异,“避震疏散场所”、“地震应急避难场所”、“避难疏散场所”和“防灾避难场所”等各种说法各自有其局限性,也给相关研究互相借鉴造成了一定困难,不利于沟通交流。(2)国内研究中避灾安置场所规划研究文献较多,其中对于避灾安置场所的选址、功能和技术规范研究较为深入,但关于避灾安置场所需求量研究较少。(3)避灾安置场所评价研究多数集中于评价避灾安置场所安全性、可达性、规模容量、应急配套设施和应急管理、应急能力等相关评价,却忽略了极为重要的灾后评估研究。(4)按照应对灾害类型来分,避震安置场所是相关研究中最为成熟和深入的,避震安置场所的规划建设得到了国家从经费到立法等多方面的大力支持。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地形地貌、气候类型、经济水平大相径庭,其避灾安置场所规划也必然各有特点,避灾安置场所专项研究如山地城市避灾安置场所研究、沿海“避台”安置场所研究有着极大的实际需求,但目前国内相关研究还较少。

随着我国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避灾安置场所研究也必将越来越受到学界重视。建议后续研究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相关研究:(1)从避灾安置场所设置的意义以及灾害发生类型的特点和现实出发,统一避灾安置场所称谓,避免沟通交流障碍。(2)后续研究者需认识到科学合理地配置避灾资源对于建立快速高效的避灾安置场所体系的重大意义,加强在避灾安置场所需求量、建设标准等方面的相关研究。(3)山地城市与沿海台风地带避灾安置场所规划、灾后评估、专项法规等相关研究具有很强的理论和实践需求,是未来避灾安置场所建设规划研究的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 叶明武,王军,黄静,等. 城市应急避难所建设的理论探索与实证分析[J]. 资源环境与发展,2010(3):28-30.

[2] 朱枫. 城市地震应急避难所的规划研究[J]. 城市地理,2016(14).

[3] 金敏. 上海应急避难场所规划中若干问题的思考——以徐汇区为例[J]. 上海城市规划,2013(4):63-68.

[4] 张建. 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探讨——以徐州市为例[J]. 现代经济信息,2016(4):453.

[5] 吴健宏,翁文国. 应急避难场所的选址决策支持系统[J].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5):632-636.

[6] 刘强,阮雪景,吴紹洪. 重大自然灾害应急避难场所选址原则与模型建构[J]. 海洋地质动态,2010(5):45-50.

[7] 代岚,雷莎莎,周维雅. GIS和灰色决策法在应急避难场所选址中的应用[J]. 中国应急救援,2016(3):21-25.

[8] 徐志远,王山东,征程,等. 洪水灾害应急避难场所选址规划研究[J]. 地理空间信息,2016,14(6):25-27.

[9] 马丹祥,苏幼坡,初建宇,等. 基于双层规划的避难场所选址与责任区划分模型[J]. 世界地震工程,2015(4):139-145.

[10] 于书媛,陈靓,王伟. 基于空间数据挖掘的合肥市应急避难场所选址[J]. 地理空间信息,2015(1):93-95.

[11] 林晨,许彦曦,佟庆. 城市应急避难场所规划研究——以深圳市龙岗区为例[J]. 规划师,2007(2):58-60.

[12] 蔡庚洋,贺俏毅. 城市应急避难场所需求量预测研究——以杭州市为例[J]. 规划师,2011(12):67-71.

[13] 戴慎志,赫磊,束昱. 上海市应急避难场所规划与建设问题剖析[J]. 上海城市规划,2013(4):40-43.

[14] 汪鑫,吕萧. 武汉应急避难场所空间分布特征及需求分析[J]. 中外建筑,2013(03):42-45.

[15] 赵媛静. 城镇室内地震避难所设置规划研究——以新西兰地震为例[J]. 世界地震工程,2016(1):182-187.

[16] 刘少丽,陆玉麒,顾小平,等. 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空间布局合理性研究[J]. 城市发展研究,2012(3):113-117.

[17] 曹金龙. 应急避难场所应坚持室内与室外并重建设的原则[J]. 防灾博览,2014(01):60-63.

[18] 钱洪伟. 城市应急避难场所规划环境评价理论及应用研究探析[J]. 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10(2):59-63.

[19] 陈志芬,顾林生,陈晋,等. 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层次布局研究(Ⅰ)——层次性分析[J]. 自然灾害学报,2010(3):151-155.

[20] 黄典剑,吴宗之,蔡嗣经,等. 城市应急避难所的应急适应能力——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评价方法[J]. 自然灾害学报,2006(1):52-58.

[21] 熊焰,梁芳,乔永军,等. 北京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减灾能力评价体系的研究[J]. 震灾防御技术,2014(4):921-931.

[22] 王旭坪,张娜娜,富佳. 基于直觉模糊AHP和灰色关联法的应急避难所选择[J].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6(2):15-19.

[23] 潘安平. 沿海农村台风“避难所”的配置合理性评价模型[J]. 自然灾害学报,2011(01):10-18.

[24] 王江波,戴慎志,苟爱萍. 城市避难场所应急服务能力评价方法与规划应对[J]. 规划师,2014(10):104-109.

[25] 魏东,唐楠,徐姗. 基于均衡原则的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布局合理性评价——以西安市中心城区为例[J]. 现代城市研究,2015(5):43-50.

[26] 孙天威,吕荧,刘亦斌. 灾后避难场所评估的重要意义[J]. 科技资讯,2016(13):148-150.

[27] 高颖玲. 紧急避难场所空间可达性分析——以杭州市上城区为例[J].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14(4):68-79.

[28] 冒艳,欧晓昆,张志明. 昆明市城区公园应急避难场所可达性研究[J].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3(1):106-110.

[29] 施益军,王培茗,刀认. 山地小城市应急避难场所交通可达性研究——以云南剑川为例[J].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4):329-333.

[30] 杨珺珺,陈建伟,苏幼坡,等. 山地城镇地震灾害防灾避难场所的安全设计[J]. 安全与环境工程,2013(5):6-10.

[31] 左进,苏薇. 山地大学校园应急避难场所安全建设思考——以重庆大学操场为例[J]. 自然灾害学报,2010(2):74-79.

[32] 赵岩. 突发灾害应急避难场所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J]. 美与时代(城市版),2016(10):61-62.

[33] 孙骥. 论城市应急避难所的立法完善[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3):125-130.

[34] 丁琳,翟国方,李莎莎. 多灾种应对的城市综合避难场所规划研究[J]. 城市规划,2015(9):107-112.

[35] 廖曙江,江宁. 重庆市城市社区级防灾疏散避难场所规划研究[J]. 消防科学与技术,2011(2):106-109.

[36] 吴德龙,潘华,陈建炜. 景中村避难场所规划浅析——以清源山水流坑为例[J]. 福建建筑,2014(1):101-103.

Abstract: This paper reviews the related research findings in the past 10 years from the three aspects:The planning of shelters, The evaluation of shelters, and The special study of shelters. This paper also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future research, which will guide the follow-up researchers and has a certain guiding effect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lanning system which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local shelters.

Keywords: shelter; construction; planning; review

(責任编辑:徐兴华)

推荐访问:安置 建设规划 综述 场所 国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