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蚂蚁文档网 > 作文范文 > 国内外诗歌翻译研究现状9篇

国内外诗歌翻译研究现状9篇

时间:2023-05-01 09:30:05 浏览次数:

篇一:国内外诗歌翻译研究现状

  

  浅谈中国诗歌翻译的历史与现状

  摘要::中国不但创作了很多诗歌作品,而且引进和出口了许多诗歌作品。在这一过程中,翻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纵观这段历史,人们从不同角度,使用不同理论对诗歌翻译的各方面作了全面而系统地创新研究。本文陈述了中国诗歌翻译研究的特点、研究主题,分析了面临的问题和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翻译

  诗歌

  功能

  翻译原则

  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国古典诗歌代表着中国的文化。如何把中国古诗介绍到国外去,关系中国诗歌乃至中国的形象;学习英语的人熟悉、阅读英语诗歌,可以开阔文学视野,增长文学知识,提高审美能力,同时还可以增进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提高英语素养。因此,诗歌翻译在人们生活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一

  中国诗歌翻译研究的现状

  现存的中国古诗英译本,有外国译者译的,也有国内译者译的。外国译者的译本大多数在1889-1946年间问世,watson的译本可谓当代英译本的代表。国内译者的译本,大多是在近二十年间出版的。如今,国内外的译本,加在一起也不在少数,但真正好的译作仍然罕见,不少还是成仿吾在数十年前曾经指出的那样:“这样的译诗,除酿成一般人对于诗的误解与表示译者的肤浅之外,是丝毫没有益处的。”(罗新璋,384)。而粗劣的译品越多、越泛滥,则越有损于中国诗歌的灿烂形象。英译中国古诗本应是由英美翻译家来做的事

  情。国内翻译家之所以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和工作,主要原因是英译中国诗极难。后来者有借鉴先行者的方便,watson的译作的确改正了不少过去译本中的“误译”。然而,至少从现存译本来看,即使是出之国内译者之手,无论是对原文的理解,还是英语表达,也很难说一定超过外国译者,尤其是像herberth.giles那样的早期译家。换言之,尽管身为中国人,又可以借鉴外国人的译作,但并没有取得应有的进步,甚至还存在不少出于缺乏中国诗歌基本知识的误译。

  中国翻译文学最早面世的是诗歌,在我国数千年的译介长河中,这个历史并不算太长,但诗歌翻译及其理论研究经历了从晚清和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幼年期”到80年代的“成年期”后,发展至今,无论是在翻译诗歌实践还是在理论研究方面,可谓百花竞放,成果颇丰。

  从目前的状况看,越来越多的翻译研究者都在寻找语言学理论作为分析和研究的框架。在形式理论与功能理论的选择上,功能理论更加受欢迎,原因主要是它与翻译的目的相吻合,都是从交际的角度出发。据我们的观察,很多翻译研究者对halliday的功能语言学情有独钟,他们都试图用这个理论阐释翻译中的问题。

  二

  诗歌翻译研究的特点

  1古诗翻译研究为主

  诗歌翻译研究素材广泛,从古至今、由国外到国内,数以亿计,但通过阅读名家、学者的译著以及翻译批评,可以发现所用之例大

  部分选自古代诗人写的古诗,如英国诗人华兹华斯(williamwordsworth)的《黄水仙》(thedaffodils),克莱尔的《夜莺之巢》(thenightingale’snest),威廉·卡洛斯·威廉斯的《围成一圈玫瑰花,来跳舞吧》(ringaringofroses),雪莱的《西风颂》(odetothewestwind),威廉·布莱克(williamblake)的代表作《天真之歌》(songsofinnocence)与《经验之歌》(songsofexperience)等;中国古代诗人陶渊明的《饮酒》(有人译为drinkingwine),唐朝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等。

  2研究视角多样化

  在翻译研究的各个发展阶段,人们从不同的视角对翻译问题进行了研究,最有影响的研究视角有:

  (1)“译格律”研究

  诗歌翻译中的多元化格律观广义上讲,诗的格律包括节奏、音韵及其他乐感手段三大部分。它不仅是诗歌“音乐美”的具体体现,也是诗区别于其他体裁文学作品的形式特征之一。译诗虽非译格律如此简单,但“诗有别裁”,格律问题始终都是诗歌翻译中的一道难题。在格律问题上,译诗者及其研究者彼此间有共识之处,也不乏歧见。共识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还不曾有人成功且全面地否定过诗歌翻译中格律的审美价值和功能;二是译诗应追求节奏效果,这似乎不独为“格律派”所遵循,而是大家所普遍认可的。中国科研网上有关诗歌翻译的论文中,80%是有关诗歌格律翻译与欣赏方面的。

  (2)功能理论研究

  一般说来,语言是一种有规则的系统结构,是一种代码。它由不同的成分组合而成,可用来表达语义。同时,语言又是一个用于交际的系统,可以运用不同的代码形式来指称具体的和抽象的东西,并可创造具有交际价值的信号。语言可以用来描述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也可以用来建立和保持人际关系,还可以用来组织信息,这三种功能分别属于halliday所说的“概念功能”、“人际功能”、“语篇功能”(halliday,1985)。

  halliday在“anintroductiontofunctionalgrammar”(1985)一书的前言中明确指出,他建构功能语法的目的是为语篇分析提供一个理论框架,这个框架可用来分析英语中任何口头语篇或书面语篇(黄国文,2001)。

  目前,一些学者和专家也开展了用功能语法指导诗歌翻译的研究,如黄国文曾经对杜甫的诗歌从“概念功能”、“人际功能”、“语篇功能”进行评论;曾博曾经写过《从功能语法的角度看〈热恋的牧羊人〉及其和诗》。此外,还有刘美莲的《试评王维〈送别〉英译文的人际功能》、姚勇芳的《论诗歌翻译中的英汉语词义和语篇的结构差异及其表现》等论文。

  (3)诗歌研究呈现出明显的跨学科性质

  所谓诗歌翻译的跨学科研究是指不遵循单一的某种模式,而是结合其它学科,如认知心理学、语言学、社会学、交际学等。

  如在诗歌研究中将翻译同信息传播科学结合,运用信息科学研究

  的最新成果诠释翻译的过程,注重研究源语与译语间的信息传递,整个翻译过程包括阅读(解码)、分析、转换和译文输出等不同阶段的过程。

  再如,将美学原理应用于诗歌翻译,克罗奇在1936年出版的《诗论》中,明确地阐述了三种诗的区别:一为灵感和格律、表现和意象成功结合的“古典诗”;二为单纯诉诸感觉、情感和为了修辞而修辞的形式主义诗;三是重理智和说教的教诲诗。三种诗中,他认为第一种才是真正的诗歌。我国著名典籍翻译学者张保红在其《文学翻译的多角度及其美学效果》一文中,就曾提出将美学概念运用到诗歌翻译评论中来。诗歌翻译离不开“求美”,要再现美,就必须弄清什么是诗之美?在这一点上,人们似乎已形成了一种定势,常借助于一些审美概念来说明问题,如意境美、意象美、情感美、入神之美、和谐之美等,其结果都是字眼的“空转”。如果我们用一个命题来表述,就是诗之美乃x之美。这里的x不仅包括审美客观层概念,如诗之结构、韵律等,而且还包括主观层和审美评价层概念,由此可见,诗美内涵的开放性、模糊牲和非理性特征是十分明显的。笔者认为,诗歌翻译中的“求美”问题恰如曾虚白所言:“因为我们不应该相信原文在我们内心的弦线上所拨出来的声音会同别人一样的……他(译者)的笔若能把他所认识的‘神韵’巧妙地表现出来,他就尽了翻译的能事”(1984:153)。

  3研究的主题

  (1)诗歌翻译标准

  翻译标准问题一向是翻译界研究的中心问题,并通过研究学者提出了许多标准,如严复的“信”、“达”、“雅”;傅雷的“神似”;钱钟书的“化境”;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奈达的“功能对等”等等。目前对诗歌翻译标准出现了以下两种新的观点:①诗歌翻译标准是由诗的意象结构中的意蕴与审美价值所决定的,至近而意远,意境成了诗歌翻译的灵魂。境生于象外,使象与象之间互相规范涵盖,互相融通生发并超越自身的限定性而获本真的生命。这一本真生命之象,流光溢彩,”意味生”而“神境出”,无画处皆成妙境;②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

  (2)诗歌翻译的方法

  译诗应当也是诗,译诗应当忠于原诗。首先,必须保留原诗的意义和意境;其次,在此前提下,还应该字斟句酌地使译诗具有诗的形式和韵律、节奏。要根据我们的入诗原则,入于诗,出于诗,真正再现出原诗形神兼备的艺术风格。

  (3)诗歌翻译的欣赏

  诗歌欣赏是一种再创造,没有想象,是没有这种再创造的。诗歌欣赏的方法很多,如:对比欣赏法、背景分析法、语言学习分析法、艺术分析法、“翻译欣赏法”,每个读者的人生经历与艺术修养不同,其欣赏的角度则各有侧重。

  4形成了几个有影响的研究中心

  中国有几个机构在出版的文献的数量和对诗歌翻译研究产生的影响方面成绩显著,堪称诗歌翻译研究中心。如:南开大学翻译中心,刘士聪教授任翻译研究中心主任,崔永禄和王宏印教授任副主任,成员包括翻译专业教学人员和在读博士生近40人;华中师范大学翻译研究中心,该中心是集学术研究和翻译教学于一身的科研教学型单位。翻译理论研究是该中心的研究重点与特色。该中心有提出“翻译研究与文化对比研究、符号学研究相结合”的陈宏薇教授,有研究变译理论的黄忠廉教授。除此之外,国内还有很多翻译研究中心,如北京大学翻译研究中心、上海外国语大学翻译研究中心、广州外语外贸大学翻译研究中心等。

  三

  存在的问题及趋势展望

  诗歌翻译研究经过了近千年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然而也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突出的有:

  1研究对象太狭隘

  诗歌翻译研究要真正做到科学、规范、严密,必须扩大它的研究范围,不能局限于研究有限的古典诗歌,而要扩大到所有诗歌类型;不能局限本国,或两国诗歌的研究,而要扩充到世界各国诗歌的对比研究。这样才能成为“放之皆准”的研究成果。

  2缺乏相关学科的理解与支持

  诗歌翻译虽然经过长期的发展,有了飞速的发展,从单一的翻译学分支研究进入了系列跨学科研究,但同其他发展更为成熟、学术地位较高的学科相比,仍有一定的距离。因此,研究人员要与时俱进地学习并应用其他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来丰富和发展本领域的研究发展。

  3缺乏研究的动力

  翻译研究领域十分广阔,有翻译实践、翻译教学、翻译理论研究,而诗歌翻译属于后者。此外,由于诗歌翻译研究所得的经济回报远远低于其他类的翻译研究,因此,很少有人敢于或者愿意问津该项研究。然而,正如上所述,翻译研究正朝着更具科学性和跨学科性发展。要使跨学科研究不至于成为一句空洞的口号,真正做到学科交融,诗歌翻译界不但要增强自身的科研能力,同时要竭尽全力帮助其他相关学科研究人员加入到自己的研究行列中来。

  “我们正处在译学研究的分水岭,各种思想得以不断重估和修订”。在研究中,笔者始终感觉到,面临着译论流派异彩纷呈、此消彼长的局面,诗歌翻译迫切需要一个方向。这不仅是诗歌翻译研究与时俱进的前提,也是综合创造的基础。一言以蔽之,对传统诗歌翻译理的总结和深刻反思,对当代译学研究成果的借鉴与运用对译诗理论的多元化探讨和体系构建,是我国诗歌翻译研究的必由之路,也是历史赋予每个诗歌翻译研究者的使命。本文对我国诗歌翻译研究的回顾和展望只不过是浅尝辄止,稍作涉猎,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注:本文系河南工业大学科研项目《基于语料库的“中式英语”成因分析及应用研究》(09xsk013)的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余富斌、卢艳丽:《诗歌翻译应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中

  国翻译》,2005年第5期。

  [2]张保红:《谈诗歌翻译批评的再批评》,《外语与翻译》,2002年第1期。

  [3]刘世聪:《汉英英汉美文翻译与鉴赏》,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

  [4]张保红:《外语语言与教学研究》(论文集),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5]韩礼德,彭宣维等译:《功能语法导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5年版。

  [6]罗新璋:《翻译论集》,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作者简介:沈国荣,男,1977—,江苏苏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口译理论及教学,工作单位:河南工业大学外语学院。

篇二:国内外诗歌翻译研究现状

  

  李白诗歌英译现状研究

  19世纪以来,许多学术著作着和专家学者们对李白诗歌的英译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在英译李白诗歌的过程中,探索了许多有效的英译方法和标准。

  从长期来看,英译李白诗歌虽然有不少研究,但把传统诗歌文化和抒情语言以及精神艺术翻译成英文仍尚未完成。此外,由于李白诗歌依赖大量文化背景,大量神话和古典历史,使英译过程更加复杂。

  进入20世纪以来,现代英文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完善的翻译观念和方法,英译李白诗歌进入了新阶段,更加看重诗歌的翻译的韵律性、形象性和艺术性。

  首先,要考虑语言差异,尽可能准确地翻译李白的句子,具有有效的忠实性翻译原文意义。其次,要思考较宽的文化背景,尽量使语法、句式和句子承载原意。最后,使用诗歌性翻译手段,运用押韵结构、形象转换、绘画效果和替换原字等多种艺术手段,努力做到忠实于文学作品原意的同时,也要保持英文版本的完美性和审美感。

  以上就是英语翻译李白诗歌的研究现状,英文译本不仅要求忠实于原文,还应增加诗歌层次,发挥其特有的韵律、艺术性和绘画效果,捕捉精神内核,最终使译本更加完整充实,具有独特和原创性。

篇三:国内外诗歌翻译研究现状

  

  李白诗歌英译现状研究

  李白,唐朝浪漫主义诗人,擅长乐府、歌行及绝句,后世尊称其“诗仙”。他性格奔放,游遍祖国大江南北,诗歌多描写山水,抒发内心情感。李白不仅是中国著名诗人,更是世界文化名人。早在唐代,他的诗便流传到朝鲜、日本等国家,到了18世纪中期,由法国人钱德明带入西方。同时,英国诗人索姆·詹尼斯将李白的诗编译成英文,自此开启了李白诗歌英译历史。国内对李白诗歌英译始于1991年,盛行于20世纪80年代。本文试图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李白诗歌文化英译历史、策略和存在的问题三个方面系统总结李白诗歌英译现状。

  一、李白诗歌英译历史

  (一)国外李白诗歌英译历史

  18世纪中期,英国诗人索姆·詹尼斯首次将李白的诗歌翻译成英语,开创了李白诗歌英译的先河。接着,约翰·弗朗西斯·戴维斯对李白的诗歌做了具有很高价值的研究和英译。19世纪初,很多英国诗人开始翻译李白的诗歌,其中P.K.道格拉斯影响力最大,他不仅关注诗歌语言特征英译,为了方便读者理解和吟诵,他还提供李白诗歌汉语拼音版。20世纪前,西方作者对李白诗歌英译数量少,所译诗歌没有统一标准和固定体裁。从20世纪开始,国外译作者对李白诗歌的英译开始盛行,许多译者开始从自由体和律诗两方面对李白的诗歌进行英译。其中,小畑薰良、宾纳、洛威尔、庞德、韦利和艾思柯等主张将李白诗歌译成自由体诗歌。他们认为自由体不拘泥于外在韵律和音节,白话译作更能在英译形式中体现诗人的情感和思想,有利于读者接受和理解。公开出版含有李白诗歌自由体英译作品的著作有《中国古诗选一百七十首》《玉山:中国诗集》《李白诗集》等。以律诗形式英译李白诗歌的代表译作家有

  H.A.翟理斯和W.J.B.弗莱彻,其收录李白诗歌律诗体英译作品代表作有

  《中国文学选珍》《中国文学史》《英译唐诗选》等。20世纪中后期,美国开始主导李白诗歌英译。美国译作者对李白诗歌的英译一般是中美两国译作者携手合作,作品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要优于英国。代表作有刘师舜的《中国古诗一百零一首》、阿瑟·库珀的《李白和杜甫》、柳无忌和罗郁证的《葵晔集:中国诗歌三千年》等。

  (二)国内李白诗歌英译历史

  国内对李白诗歌英译较晚,始于1991年裘克安《送友人》的英译研究。自1991年以来,李白诗歌英译在国内走过了滥觞阶段(1991-1995)、起步阶段(1996-2000)、发展阶段(2001-2005)和繁荣阶段(2006-2012)。起初,大多数译者只是针对李白的某一首诗展开英译和研究,例如《静夜思》《长干行》《送友人》《望庐山瀑布》《月下独酌》等,不成完整著作,多以论文的形式发表。后期逐渐出现了李白诗歌英译大家,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北大教授许渊冲的《唐诗三百首》《李白诗选》、徐忠杰的《唐诗二百首》等。

  二、李白诗歌英译策略

  (一)从不同文化语境角度进行翻译

  李白诗歌独具浪漫主义风格,文化语境和文化底蕴丰富,国内很多译者会从历史、地理、社会三个主要文化语境入手英译李白诗歌。例如,英译李白诗歌《蜀道难》中的“蚕丛及鱼凫”,许渊冲老先生翻译为“the

  two

  pioneers”,而不是直译蚕王和鱼老鸹,遵从了李白诗歌的历史文化语境。其对李白诗歌中长安翻译是“the

  capital”,不是简单地使用汉语拼音,也是考虑了诗歌中的地理文化。同样,在对《子夜吴歌》中“捣衣”的英译,老先生采用的是“beating

  the

  clothes”,而不是“washing

  the

  clothes”,也充分体现了对原诗历史文化语境的尊重。

  (二)从功能对等角度进行翻译

  对李白诗歌英译,译者既要表达诗歌意境,也要注意诗歌体裁对等,做到字词和句子结构对等及文化层面意象及修辞手法对等。字词对等主要体现在对诗歌叠词的翻译,如“萧萧班马鸣”中“萧萧”就使用了“adieu”,用“adieu”来表示友人的离别。李白在《独坐敬亭山》中,以“众鸟”对“孤云”、“飞”对“去”、“高尽”对“独闲”写出了“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许老先生用“all

  birds”对“lonely

  cloud”、“have

  flown”對“drifts”、“away”对“on”、“so

  high”对“so

  free”。这句话英译为:“All

  birds

  have

  flown

  away,so

  high;lonely

  cloud

  drifts

  on,so

  free.”既完美表达诗意,又体现句子结构对等。为了渲染气氛,营造写作意境,寓情于景,李白诗歌的核心要素是意境。英语理性,看重事物内部特征和事情发生先后,有规范的时态和语态。汉语感性而含蓄,喜欢寄情于景、寄情于物,各种形容词、副词千差万别。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李白诗歌,做到文化对等,中国译作者往往会把诗歌中的静态事物动态化、虚拟事物具体化。例如,许老先生对《望庐山瀑布》中的“飞

  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翻译是“As

  if

  the

  Silver

  River

  fell

  from

  the

  blue

  sky”,让虚拟的九天变成了具体的“the

  blue

  sky”。这样即使不了解中国文化,也能很容易理解诗歌意境。

  (三)从艺术表现手法角度进行翻译

  李白崇尚自由,诗歌也不受体裁和章法的束缚,往往根据表达需要选用形体和功能各异的句式,因而译者在译注李白诗歌时,为了全面表达诗歌意思和诗人情感,也会采取灵活的局部顺译和句式替代。如许老先生译《宜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的“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时就采用了局部顺译法。这句诗很长,诗人用昨日之日与今日之日对比,暗指功业无成而岁月蹉跎,既弃我去,又不可留;既乱我心,又多烦忧,生动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愤怒,心烦意乱,不可抑制的感情状态。如果按照原诗把此句译成含有多个从句的英语长句,则很难表达诗人的情感,老先生的翻译是“What

  left

  me

  yesterday

  can

  be

  related

  no

  more.What

  trouble

  me

  today

  is

  the

  times

  I

  deplore.”用局部顺译,排比的两句话,既简单易懂,又利于西方读者理解诗歌意思,同时完美阐释了诗人的情感。

  三、李白诗歌英译存在的问题

  (一)李白诗歌英译只着眼于诗歌语言层面翻译,意义缺失

  语言是丰富多彩的,一词多义、一意多词无处不在,译者在选词造句时有多种选择,这就可能造成有的译者只关注到诗歌语言层面的翻译,意义缺失。例如,李白诗歌《子夜吴歌》中的“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对“捣衣”的翻译就有“pounding

  the

  clothes”“washing

  the

  clothes”“clubbing

  their

  laundry”“beating

  the

  clothes”等多种翻译方式。我们都知道,捣衣是中国古代服饰民俗,妇女们在秋夜时,把织好的布帛铺在平滑的砧板上,用木棒敲平,使其柔软熨贴,利于裁制。在古典诗词中,凄冷的砧杵声被称为“寒砧”,一般用来表现征人离妇、远别故乡的惆怅情绪。由此可见,许老先生的翻译“beating

  the

  clothes”才是诗歌意义最恰当的表述。

  (二)李白诗歌英译缺乏深入的文化研究,文化传递缺失

  李白诗歌的英译必须在译文中塑造诗歌、诗人和汉语言的文化形象,这是中国文化构建的主要途径之一。例如,在译注李白诗歌《蜀道难》中的“蚕丛及鱼

  凫,开国何茫然!”这一句时,许老先生的译文是“Since

  the

  two

  pioneers,put

  the

  kingdom

  in

  order”,传达了传说中蚕丛和鱼凫建立蜀国的中国文化,并没有简单从字面意思来译注。同文“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先生的译注虽然是“Above

  stand

  peaks

  too

  high

  for

  dragons

  to

  pass

  oer”,但注释了六龙回日的中国神话故事,翻译同时不忘塑造中国文化,这才是李白诗歌英译之根本目的。

  (三)李白诗歌英译着重表现诗歌表面意思,忽略诗人心境和诗歌意境

  李白擅长把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寄情于山水,有些譯者在译注李白诗歌时,过于追求句式正确,意思完整,从而忽略了诗歌意境。例如《秋风词》,这首诗用秋风、秋月、落叶、寒鸦烘托悲凉氛围,后两句表达诗人心中的孤独悲伤。有的译文对“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的译注是“We

  long

  to

  meet,when

  can

  we;

  this

  time,this

  night,hard

  to

  bear.”这种平铺直叙的英译,根本不能充分表达原诗的意境美和诗人的忧伤无奈。

  总之,李白诗歌是中国古诗词中璀璨的明珠,我们有义务下大功夫去研究、译注,并积极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李白诗词,爱上中国文化。

篇四:国内外诗歌翻译研究现状

  

  作者:廖志勤;文军作者机构:西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出版物刊名:外语教育研究页码:73-77页年卷期:2013年第1期主题词:李白诗歌;英译研究;数据分析;译文批评摘要:本文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1-2012年国内发表的有关李白诗歌英译研究学术论文为数据样本,以历时的统计方法,对李白诗歌英译研究进行剖析考察。结果显示:国内李白诗歌英译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论文数量呈急升态势,但存在译文篇目研究不多、研究角度缺乏创新等问题。提出今后李白诗歌英译研究应该坚持"文本内与文本外"并重原则,拓展理论视野及其研究方法。

篇五:国内外诗歌翻译研究现状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中国古诗词英语翻译研究综述

  作者:杨姝

  来源:《速读·上旬》2017年第02期

  摘要:中国古诗词是具有高度审美性的一种文学形式,其内容、形式、音韵三方面的特色融合成独特的魅力,经过翻译的中国古诗词也必须具备其原有的艺术美感,本文通过对古诗词翻译的问题提出和古诗词特点分析,比较全面的对中国古诗词英语翻译做了一个总结。

  关键词:中国古诗词;英语翻译;研究综述

  一、中国古诗词翻译问题提出

  动静结合、意境顿生便是古诗词的一大美学特色,对这一特色的再现在翻译中的意义以及如何实现等问题尚需有全面、系统的研究。翻译活动充满复杂性,而中国古代诗歌这一特殊的文学形式更为翻译增添了困难障碍。针对中国古诗词业已存在的翻译文本是对诗歌可译性的有效证明,但由于诗歌本身的独特性造成的翻译的变形使得译作总是无法让人十分满意。中国古诗词歌曲是古诗词与音乐的结合,它的歌词源于古典诗词和近代以来的古体诗词,文词优美、声韵和谐是它独有的艺术特点。翻译作为沟通英汉两种语言的桥梁,其重要性不言自明。文化的交流是沟通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古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精粹更是文学翻译领域的重中之重。值得注意的是,在众多中国古诗词中有很大的一部分作品中包含了对话成分,这些直接或间接的话语统称为引述部分,它们对增添诗词的真实性和生动性起到了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然而,目前针对这一部分的翻译研究却并不多见。

  二、古代诗词特点

  中国古代诗词每句都字数相等,两句一组,其中常常嵌入对仗的组句。对仗是中国古代诗词的一大形式特征,上下两句对应的字或词在意义、词性和结构上都严格对称。对仗不仅使句子看起来更加平衡,也让诗词更加朗朗上口,并能上下呼应,起到强调的作用。我国古代诗词中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的感受性语义特征都具有模糊性,具有“主观的”感受性语义特征。模糊语言的不确定性带来了无限性、灵活性和多样性,提供了联想想象的充分条件,提供了审美的广阔空间。模糊语言的审美特征集中体现了精确美、含蓄美、幽默美以及形象美,价值无限。不同的人对这些词可以有不同的理解、诠释或感受。比如,英文home表示一个人的“家”,但不同的人对它却有不同的“个别的”和“内涵的”感受,大多数人看到这个词都有安全舒适的感觉。可见,语言本身具有模糊性,感受性语义特征方面同样具有较强的模糊性。作为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学作品,中国古代诗词具有极强的文学模糊性,主要体现在意象模糊、句法模糊和语用模糊。

  三、中国古诗词国外研究综述

篇六:国内外诗歌翻译研究现状

  

  诗歌翻译出版的现状和期待(2)

  三、关于诗歌翻译与新诗的关系

  唐晓渡援引诗人翻译家黄灿然的统计指出,大量外国诗人没有被介绍到汉语中,这种局面必须被打破,因为汉诗的进一步发展离不开翻译,译诗拓宽诗人的视野。至于“转译”问题,他认为从原文中直接翻译当然好,但是目前能从原文直接翻译的小语种诗歌译者极度匮乏。

  诗人、翻译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树才认为,百年新诗历史与译诗历史犬牙交错,新诗受翻译冲击而产生,诗歌翻译也是新诗自身发展的需要,为新诗成长提供语言和思想资源。诗歌汉译应更多地关注当代需要。他还观察到,随着越来越多汉诗被翻译成多国语言,汉语当代性已经影响到其他语种,如在座的一些诗人的诗歌。

  新诗研究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刘福春认为翻译文学包括译诗应该属于中国文学的组成部分。1949年以前出版的有影响的译诗集绝大部分是由诗人翻译的。“诗人译诗”的传统由来久远,从新诗草创期就开始了,诗人译者比一般普通译者有着明显的优势。

  著名诗人蓝蓝谈到译诗对其阅读和创作的影响时,把译诗比作饭菜,译者是大厨,厨师端什么,她就吃什么,多几个译本才有比较,对原作的了解更全面或更准确,有助于学习和借鉴。青年诗人、批评家王东东则以穆旦为例,具体探讨了创作与翻译的关系。

  西川谈到翻译对当代诗歌的塑造作用,并以泰戈尔翻译为例,指出读者读到的是“一个小资产阶级的泰戈尔”,作为一个大诗人的泰

  戈尔没有被以前的翻译展现出来。许多诗歌翻译还停留在20年代、30年代那种趣味,读诗和写诗完全没有现场感。

  九叶派老诗人、翻译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郑敏建议学术界展开对中国译诗和外国诗歌的平行研究。她认为中国读者比较容易接受浪漫主义,但她本人接触到英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诗歌后受到很大触动,意识到浪漫主义遮蔽了事物更复杂的一面,这就是她为什么要翻译美国当代诗。她认为很多中国读者尚未认识到后现代诗歌和哲学的重要意义。

  四、关于诗歌出版和教育

  郑敏针对国内文学教育长期忽视诗歌教育的现象,建议高校中国文学专业课程应提高译诗鉴赏的比例,高校外国文学专业课程设置则应补充汉语诗歌欣赏内容。另外,她指出国内诗歌教育往往只强调诗歌的抒情功能,诗歌中的哲学思考和诗歌与人类命运的关联常常被遗忘。

  多多认为出版界对外国当代诗歌引介不够重视,太多重要诗人等待被中国读者发现,出版界应该对中国读者对当代外国诗歌的接受程度抱有信心。他还批评了古典经典的重复无效出版。

  诗人欧阳江河和胡续冬针对目前诗歌读者需求,对诗歌翻译和出版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唐晓渡倡议发动社会力量建立诗歌翻译基金,保证诗歌出版免于因资金匮乏和商业风险而难以持续之忧。高兴指出诗歌翻译队伍青黄不接的根本原因是,文学翻译没有得到基本尊重,还没有建立起独立的文学翻译评估机制、奖励机制和学术机制,一些重要的文学奖项沿用中国文学评估标准评估翻译文学,翻译活动主体和翻译文学的主体性均被漠视。

  湖南文艺出版社社副社长龚湘海在发言中回顾了老版“诗苑译林”的出版过程及其影响,诗人韦白介绍了新版“诗苑译林”的策划动机。“诗苑译林”责编傅伊在在发言中谈到“诗苑译林”是彭燕郊、杨德豫等老一辈文化人理想、智慧和心血的结晶,在参与“诗苑译林”再版工作的过程中,唯恐因为我们的懈怠而减损它的光芒。她认为当代诗歌翻译出版最突出的变化有三点,一是诗歌读者早已不满足于阅读外国古典诗歌,对现当代诗歌翻译的需求日益增长,尤其是那些没有被引介到国内的重要诗人越来越受到关注;二是诗歌读者对译文质量有了更高的期待,外语教育的发展,尤其是英语的普及,使越来越多的读者可以直接阅读原文,他们阅读译诗的主要目的是借助译者的帮助加深对诗歌的理解、欣赏;三是加入伯尔尼版权公约后,版权购买使得外国当代诗歌翻译出版面临更大的成本压力和商业风险,出版社再也不能像80年代那样想出版哪个诗人就找人翻译,对作品出版价值的评估更加严格。此外,她也谈到对古典经典的重新认识问题,古典经典的翻译出版应朝纵深发展,避免重复出版,谈到外国诗歌尤其是小语种诗歌原文直译本和转译本(主要是从英文转译)的出版价值比较,希望诗歌界和翻译界对这个问题更多关注,给翻译出版提供更客观公正的参考。

  (欣桐

  傅伊

  整理)

篇七:国内外诗歌翻译研究现状

  

  外国诗歌在我国出版和翻译的若干问题分析

  摘要:诗歌的翻译追求的是一种信、达、雅的意境,“信”是指译文要准确无误,“达”是指译文要通顺畅达,“雅”就是指译文要优美自然,诗歌的翻译反映的是异域的风土人情,诗歌翻译对加强地区的文化交流有着重要的意义。但诗歌翻译过程中在诗词风格、文化意境、形体比喻及表现的手法上均存在很大的差别,外国诗歌在我国出版和翻译上存在不少的难点,将外国诗歌的意境在翻译的文体中体现出来是艺术性较高的一项工作。

  关键词:外国诗歌;翻译;出版;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中国无论在经济还是文化上都加强了与外国的联系和沟通。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发展使得中国对外的包容性增大,中国的文化逐渐走向世界并被世人所认可,而国外的文化也悄悄地走进中国。诗歌是诗者用于表达内心感受的文体,是世界上最基本、最古老的一种文体形式,它需要作者拥有娴熟的艺术技巧、深度的社会阅历和丰富的内心感受才能将诗歌的意境用艺术的方式表达出来,它对言语、音节、韵律、感情、意象都有着特殊的要求。外国诗歌由于语言、文化背景、音节、韵律上都与我国诗歌有很大的区别,因此对其翻译存在着一定的困难。[1]经济的发展迎来了我国诗歌翻译、出版、创作的最佳时期,如何克服外国诗歌翻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将直接影响我国诗歌翻译以及出版工作的开展,因此本文将对外国诗歌翻译及出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和分析,并值此提出一些解决方法,以应对当前外国诗歌在我国出版和翻译中遇到的问题。

  一、外国诗歌的特点及与

  中国诗歌的区别诗歌是民族文化结晶及智慧的最高体现,同时也反映某一时期的历史文化,是时代与历史进步的见证。由于各民族的文化传统的不同影响,外国诗歌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把握外国诗歌的审美特征是进行外国诗歌鉴赏的前提,而对各个不同时期的外国诗人诗作的了解也是进行外国诗歌鉴赏的必备条件。犹如中国诗歌是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一样,外国诗歌也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进行外国诗歌的鉴赏,我们首先应该以历史的、美学的眼光考察外国诗歌,把握外国诗歌的审美特点。由于世界各民族在语言文字、历史传统、文化背景等各方面的差异,所孕育产生的文学也有很大的差别。

  中西方诗歌无论在文化、美学、艺术、文论、内容、结构上都是迥然不同的。西方诗歌中强调的是资本主义社会里人物内在心理的描写,诗人在表达自己的想法时都是比较直率的,直接将内心的感受抒发出来,毫无造作,语言描述结束时其所表达的意思也就结束,值得回味的空间较小。这与西方人的思维习惯、语言习惯以及心理特征有关。外国诗歌在主题上更多的是反映人神之间的关系,如大型诗歌《荷马史诗》。外国诗歌时代感意识较强,以艺术的方式对个性主张、时代精神以及诗人的愿望、情绪进行高度的概括。外国诗歌的表达方式较中国诗歌单一,直接是以修辞方法及表现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艺术想象大胆而夸张。

  而我国诗歌在表达上则采用较含蓄的表达方式,常常是借物抒情,这与我国的文化及风土人情有关,我国儒家文化中就教导我们在语言中应尽量含蓄,避免话语太直接而伤害别人。不同民族、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文化特征,因此外国诗歌在我国翻译过程中存在着文化地域、语言习惯、语言风格等的差异。[2]

  二、外国诗歌在我国出版过程中

  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一)外国诗歌在我国的出版历程

  纵观我国的外国诗歌出版的过程,可以粗略地将其出版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探索阶段:在1914年中华书局涉外国文学译注出版社成立,中华书局首次试水外国诗歌的翻译和发行。这年中华书局刊载了大量的外国翻译诗歌,例如刊载在《中华教育界》上的教育小说《纪念之纽扣》,刊载在《中华学生界》上的历史小说《三百人》等等。这一时期称为外国诗歌出版翻译的探索阶段。

  第二,发展阶段:自1919年以后,中华书局在外国文学翻译出版事业上趋于繁荣,这一时期翻译的作品相对冷落市民文学,重视翻译外国进步文学作家的作品,共翻译了新书15多种。到了1934、1935年外国文献的翻译达到全盛时期,出版业内称这两年为“翻译年”。

  第三,衰退阶段:随着1937年“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这一时期国民党政府西迁,上海沦陷,中华书局的主营业务基本全部转到了重庆分局,这一阶段,外国诗歌的译著出版数量急剧下降,中华书局基本集中于教学图书的发行,外国诗歌的译著出版工作整体趋于低迷,新版书骤减,只有大概45种。

  (二)外国诗歌在我国出版中遇到的问题

  1外国诗歌出版存在缺席的现象

  尽管诗歌是民族的文化和智慧的结晶,但是外国诗歌在我国的出版工作一直被边缘化,外国诗歌在我国的出版处在零散、分系统的状态。相对于其他的文学作品,外国诗歌由于其内容及意境艰涩难以理解,加上我国现在真正懂诗、爱诗的文学爱好者甚少,因此,外国诗歌在我国变得很难畅销,出版社对外国诗歌的出版量也随之大量减少,导致我国文学市场上外国诗歌所占的比例少之又少。

  2出版社对国外诗人介绍甚少,导致观众对诗人及其作品缺乏认识

  中国的出版社对国外诗歌的介绍比较滞后,语种与诗歌的翻译不能做到同步,在国外比较热销的诗歌,来到中国后反而不被认识和了解,中国很多出版社忽略了对外国诗歌的介绍,导致中国的诗迷对诗歌缺乏认识而错过了阅读,这严重影响了我国当代诗人的视野。同时,我国一些研究者及诗人出于对外国诗歌的爱好及兴趣,翻译出来的作品无法找到出版社出版,只能压在手里,严重影响了

  外国诗歌在我国本地的传播。对于一些著名的诗人的作品,尽管诗歌爱好者能熟悉他们的作品,但是在市场上却很难找到相应的文学书籍。[3]

  3存在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地位的问题

  中西审美习性及倾向不同产生很大的差异,这些与各民族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文化氛围以及民族思维有关。任何一种其他民族的东西在进入一个陌生的民族内部时,不可能完全不发生变异,这种变异既是其融入其他民族文化的必要条件,也是自身发展吸收的结果。而这种变异的结果有两种:一是消灭其他文化,特别是落后民族的文化,一是两者的结合,最后融为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中国古代前一种现象经常发生,而到了近现代,由于每个民族的文化沉淀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后一种情况司空见惯,而且世界文化交流的趋势客观上也要求异文化之间的融合。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文化融合是不以消灭一方文化为代价的,毕竟每个民族的发展都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消灭文化的现象是不可能发生的,文化一体化的论点是不可能成立的,因为文化存在的不可通约性决定了文化的个性。偏激一点,我们不妨提出这样的一个论点:文化一体化等于没文化,消灭文化。我们实在很难想象全世界所有的民族只共同拥有一种文化那是怎么样的一种情景,每一种文化的产生发展甚至灭亡都有客观规律的支配,如果以非客观手段强行消灭一种文化必然会受到惩罚。在中外历史上这种教训不是不深刻。因此我们并不能提出单纯的融合要求,中西的交流不能以消灭一种文化为目的,否则后悔的必然是我们自己,我们的民族。很多中国人自称是为了保护中国的本土文化,只是学习研究中国的文化,对于外国文化有所排斥,所以本土文化总是占据主导地位,而外来文化入驻中国的现象却很少见。

  (三)外国诗歌出版过程中问题的解决方法

  针对上述的问题,笔者认为要想让外国诗歌在我国本地上能被广大的诗歌爱好者熟悉和了解,出版商需准确把握读者的地位,了解读者的所需,在对外国诗歌选编时,应该考虑读者对诗歌的喜欢程度,而不是盲目地、随意地对诗歌进行选编,最后出版出来的东西就会变成大杂烩的形式,缺乏可读性,造成诗歌爱好者难以选择到适合自己的外国诗歌,使得我国诗歌爱好者对外国诗歌的认识受限。加强出版界对诗歌读物出版工作的重视,主要是加强对外国诗歌出版宣传的力度,把诗歌出版作为出版的义务。媒体方面应该加强对诗歌文化的宣传,而不是一味地进行商业炒作。加强国人对诗歌的认识,让国人了解诗歌是一个民族文化和智慧的结晶,加深国人对诗歌的热爱程度。[4]

  三、外国诗歌出版翻译的难点及对策

  (一)外国诗歌翻译的难点

  1对诗歌描述主体的认识不够

  在中国诗歌中,“我”通常是指作者本人,但是在外国诗歌中“我”所描述的主体不一定是作者本人了,在外国诗歌中抒情的主体常常出现缺席的现象,因此确

  定外国诗歌抒情的主体是对外国诗歌翻译的第一步。外国诗歌中的主体形式多样,既可能是景色、生活,也可能是人物、事件,确定诗歌中的“我”对于发掘作者的内心是很重要的,确定了诗歌的主体,也就是了解了诗歌的内涵。诗中表达的思想也是围绕着主体进行的。但是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思维方式不同,因此国内翻译者对外国诗歌主题的把握存在一定难度,主体表现形式多样化也使得翻译工作变得艰辛。

  2作者的情感难以把握

  中国诗歌的特点就是通过形象来说话的,即诗中用意境来表达作者的想法和体会。诗人的情感和思想是通过生动具体的形象体现在诗歌中的,诗歌的意象饱含着作者的情感、观念及意识,这些无形的情感意象在诗歌中将会被化为有形的物体或画面。与中国诗歌不同,外国的诗歌在表达上不一定是以抒情的方式对自身的感受、体会进行表达的,外国诗歌在情态形象上反映的是诗人内心的体验、生活的经历。但人的感情和生活体验是复杂和多样化的,因此,在翻译外国诗歌过程中能否正确把握作者的情感,将直接影响到诗歌所表达的意思。但是人的情感是复杂的,很多时候就连当事人都很难将自身的体验完全准确地表达出来,何况是局外人,因此翻译者对作者的情感难以准确地把握。[5]

  3对诗中象征手法容易混淆

  外国诗歌擅长对象征手法的使用,象征是指借甲事物来暗喻乙事物。象征在外国诗歌里是一种重要的表达手法,是一种谋篇立意的手法。由于象征在一定程度上与比喻相似,如果翻译者对诗歌的意象把握不准确就很容易出现混淆,将象征的手法翻译成比喻的修辞方式,这样就与作者的立意相违背了,因此对象征意象的把握是否准确,将影响外国诗歌的整体表达。

  4诗歌语言风格的把握难度较大

  外国诗歌的词语大都包含一些特殊的含义,这与各国的文化历史有关,在中文里难以找到合适的词语将其进行还原,因此在内容和形式上看其翻译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若对其把握不够准确,翻译出来的作品就会与作者作品原意大相径庭,因此,这给翻译者对外国诗歌的翻译带来很大的困难。

  5两种诗歌的表现形式、语言声调不同

  不管是中国的律诗还是中国的词,都非常讲究形式美。表现中国诗词的主要形式有两种:外在形式,即篇章;内在形式。中国诗词的篇章分为七律诗、五律诗、词牌等;内在形式主要要求对仗、押韵、平仄等。中国诗词正是通过这种内在形式和外在形式的完美结合,才使得中国的诗歌读起来有一种特殊的美感。所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诗歌的形式传递着一种信息,而这种信息无法用其他语言来表达。虽然外国诗歌也有押韵格律之美,但英语讲究的是语调语言,想用汉语的声调语言表达出来是存在很大困难的,有时候就会造成虽然用汉语翻译出来了外语诗歌原文的意思,但在内在形式和外在形式上我们的译文则表达不出

  来。因此,由于中外诗歌在形式和声调存在较大的差异,就使得外国诗歌在翻译成中文时遇到了极大的困难。

  (二)外国诗歌翻译的对策

  1了解原作者的背景,有助于对诗歌中主体的把握

  外国诗歌通常反映的是作者的生活体验,因此了解作者的出生背景、教育背景及生活经历,可有助于对诗中主体的把握。外国诗歌体现的是社会大环境的各方面及人身处复杂多变社会中的内心感受,因此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及相关的背景,对于了解作者诗歌的立意都是很有帮助的,了解作者诗歌的立意后就能揣摩诗歌中所描述的主体了。

  2通过意象来把握作者的情感

  在外国诗歌翻译中,把握意象对于把握作者的情感是尤为重要的。意象就是诗人将自己的感情生活化作具体的事物进行表达,是一种具有主观色彩、与生活原态明显不同的艺术形象。外国诗歌中,作者往往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具体的事物上。因此,翻译者可以根据自身的经验知识、心灵体会、意象联想来对作者的情感进行把握,设身处地、推己及人对诗中的意象进行把握。

  3对修辞方法理解透彻,可以避免对诗歌修辞方法理解错误

  外国诗歌通常是以修辞手法及表现手法来对生活进行反映,风格多元化,题材丰富多彩,因此对修辞手法熟悉,有助于避免对修辞方法理解错误。象征写作手法与比喻修辞方法有相似之处,很容易将这两者混淆。要想对象征手法理解准确,首先是需要将象征和比喻区分开来。与象征不同,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而象征是统筹整篇诗歌的,比喻只是在某段语句、语段中起作用的。对诗歌象征的把握除了区分与比喻的区别外,还可以从形象下手,一些典型的形象本身就富含着丰富的情感,作者会在这细节上着重笔墨进行描绘,因此可以通过作者对细节的描写来把握诗歌中象征的意象。[6]摘要汇编.2008.

篇八:国内外诗歌翻译研究现状

  

  校园英语/翻译探究英语世界中国现当代文学翻译的现状与对策邵阳学院外语系/李爱【摘要】当前,随着我国当代文学作品在海外的广泛传播,让我国在国际文坛树立了良好形象,在增强国家软实力方面做出不菲贡献。通过中国当代文学作品与世界各国对话、交流,使中国赢得了尊重与地位。因此,英语世界的中国当代文学翻译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已成为保障我国强国策略的重要途径。但是从英语世界中国现当代文学翻译现状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亟需改善,本文将对此进行探讨与分析。【关键词】英语世界中国现当代文学翻译当前我国已经将“走出去”作为传播文化的重要战略,而中国现当代文学翻译的水平则对文化传播成果产生重要影响,这一课题目前受到国内外出版界与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以下将对英语世界中国现当代文学翻译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今后发展的优化对策。一、翻译选材现状与对策目前英语世界翻译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有很多,题材范围宽广,但是普遍缺乏系统性,具体问题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选择的作品大多受到作家所处学术地位的影响。例如,夏志清在《现代小说史》中表扬了张爱玲的文学作品具有艺术美感,所以张爱玲作品被广泛关注并大批量翻译,如《金锁记》、《色、戒》等均被翻译为英文版本,知名译者包括JulieLovell,KarenKingsbury等;再有,瑞典汉学家马悦然对我国山西作家李锐和曹乃谦的作品予以肯定,英国国家大量翻译他们的作品;其次,英美出版商大多关注我国被贴上“禁书”标签的作品,忽视了我国文学作品的质量水平。虽然一些作品翻译成英文,但是没能体现出文学价值与艺术价值。再有,目前翻译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以小说和诗歌为主,剧本翻译较少,究其原因很多外国读者阅读中国文学作品,主要目的是了解我国社会学著作,而真正关注我国文学的读者非常少。解决翻译选材的问题,应该从改进选题方式着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翻译选题应该着眼于全球目光,体现当今主流价值观,如人性、权利、自由、环保、尊严等,这些能够引起全球读者兴趣的话题,更易产生共鸣。通过选择翻译作品,体现了我国的独特文化,也表现了我国融入世界文化的意识,因此选材要体现我国的民族精神、民族气派。二、国际市场接受现状与对策英语世界中国现当代文学翻译的水平将直接影响我国作品在世界的传播效果,而文学作品的销量则是最好的反馈。但是从调查结果来看,目前我国文学作品在国外的销售情况并不理想,尤其是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的图书馆中鲜有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分析原因主要为:首先,大多读者对亚洲国家尤其是中国的了解较少,对我国的研究有限,缺乏兴趣;更有一些西方专家学者对我国的文学作品存有偏见,往往以西方国家的眼光评判其他国家作品,认为我国文学作品的艺术性欠佳,缺乏美感;其次,我国本土作家也应针对作品翻译的现状从自身查找原因。过去,我国作家的创作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与制约,始终围绕“服务与政治”展开,而很多作家根本不懂外语,写作时过于随性,没有从国际发展角度选择写作题材,写作的内容不具备国际化视野,写作技巧与国际作品需求不相符,作品略显粗糙。再有,翻译不精准,缺乏专业的汉英译人才,也是阻碍我国现当代文学作品进入世界文学领域的重要原因;即使我国有很多优秀的现当代文学作品,但是无人有能力翻译,影响了翻译质量水平,不仅无法还原作品本意,还可能导致外国读者对我国文学作品产生误解和负面看法,例如,Eoyang认为一些译者在翻译中国现当代文学时类似于基督教中“说方言”的形式:“scholarlyglossolaliaoracademicspeakingintongues”,认为很多时候翻译并不是以交流为目的,而是单纯的直译。这是由于国外读者本身对我国的文化、政治、发展等不了解,他们只有通过文学作品认识中国,如果不能如实翻译作品内容,必将影响我国文学作品的水平。我国现当代文学作品走入世界,必须迎合海外读者的风格,适应国际文学作品的接受环境,这就需要针对国外文学环境、国外读者需求等进行深入分析。我国对西方文化的引入与翻译经过了多年历史,但是西方国家主动翻译我国文学作品却时间较短,由于文化基础薄弱,导致西方国家的读者难以接受我国的文学作品。尤其西方国家的普通读者对我国作品的认知度不足,仅能从浅层次了解我国文化发展,对我国文学作品的接受水平和接受程度偏低;过去,西方国家的作品为了迎合我国读者需要,将作品中的很多章节删减、修改,并将小说以章回体的形式表达,便于我国读者理解和接受。因此,我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对外翻译也要考虑西方读者实际情况,不能过于贪婪,而是注重作品的质量。鉴于西方国家的读者对我国作品认识有限,可减少全译本的数量,适当推出改写本、节译本,循序渐进地过渡到全译本,则更利于国外读者的接受与认可。另外,我国文学作家也要提高国际发展意识,了解国外的文学研究水平、文学研究方向等,向国外输送更多专业的汉学家,了解国外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评价情况,加强与国外汉学界的合作,翻译出更多适合国外读者的译本作品。中国现当代文学走入世界文化领域,是全球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翻译与对外传播,应秉持“润物细无声”的原则,综合考虑国际市场的文化传播倾向与需求,从选材、翻译、出版等多角度优化,与国际市场对话、交流,寻找适应中国现当代文学全面推广的渠道,将对我国实现文化传播目标起到积极作用。参考文献:[1]骆萍.中国当代文学英译与出版路径探索——以毕飞宇《青衣》与《玉米》英译出版为例[J].科技与出版,2015,08:118-120.[2]王建开.走出去战略与出版意图的契合:以英译作品的当代转向为例[J].上海翻译,2014,04:1-7.-231-Copyright?博看网.AllRightsReserved.

篇九:国内外诗歌翻译研究现状

  

  中国古典诗歌翻译研究十余年综述

  中国古典诗歌作为我国优秀的文化瑰宝,受到了越来越多国内外学者的重视与关注,诗歌翻译也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加之相关的理论及方法的不断发展,知识的不断积累,中国古典诗歌翻译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从最早的严子翔《古典诗歌翻译研究》和杨春霞的《英汉古典文学翻译》等理论基础研究入手,进而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后史蔡范陆《译诗学》等定性研究,以及李明杰《英汉诗歌翻译之禅》等定量研究,中国古典诗歌翻译研究取得了不少成就。

  在翻译理论方面,可以从认识论、生动性理论、实践型理论、新和谐理论等几个主要方向进行梳理,其中有些是继承传统理论,有些是开拓新空间,为中国古典诗歌翻译研究奠定了坚实理论基础。

  另外,在翻译方法方面,比如一些外文翻译家、文学翻译家、诗歌翻译家等,都提出了自己非常明确的翻译方法,不仅影响了古典诗歌翻译,也为翻译实践指明了方向,在这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成就。

  当前,在中国古典诗歌翻译研究中,迁出国外的英汉互译和法德译林翻译的相关研究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入,逐步形成了自身的叙述方法和表达形式,为未来古典诗歌翻译研究打下基础;同时,跨文化研究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也得到了显著提升,为我们更好地翻译古典诗歌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而在以后的古典诗歌翻译中,我们还需要更多的实践与研究,让文化之间的沟通更顺畅、更透明,从而让更多的世界读者有机会欣赏

  -1-

  到我国传统的古典诗歌之美。

  综上所述,中国古典诗歌翻译研究在过去的十余年中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理论及方法上也有了较大的提升,但也仍旧存在很多不足,需要及时进行相关的补充和改善。希望未来的几年,古典诗歌翻译研究能够得到更多的关注,以有力的翻译将更多的古典诗歌之美带给世界读者。

  -2-

推荐访问:国内外诗歌翻译研究现状 诗歌 现状 国内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