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蚂蚁文档网 > 述职报告 > 试述改革开放前中共对农业现代化目标的探索

试述改革开放前中共对农业现代化目标的探索

时间:2022-03-28 10:03:07 浏览次数:

[摘要]通过对改革开放前中共农业现代化目标探索历程的详尽考察,可以发现,探索经历了一个正确与错误交错、成功与挫折同在的历史过程;尽管目标体系不完善、不成熟、影响严重,但其方向是正确的,为此后继续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目标体系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目标认识过程

实现农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共一贯追求和不懈的奋斗目标。而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具体为何,改革开放前中共曾进行了长期而又艰辛的探索,综观其认识和阐述的历史过程,大致可分两个阶段。

(一)建国前后的目标提出时期

1945年,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指出,“在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条件获得之后,中国人民及其政府必须采取切实的步骤,在若干年内逐步地建立重工业和轻工业,使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中国工人阶级的任务,不但是为着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国家而斗争,而且是为着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而斗争”①。此后,毛泽东在不同场合、不同论著中论及未来新中国建设时,都屡屡提及这些目标。1949年3月,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他强调,“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百分之九十的分散的个体的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是可能和必须谨慎地、逐步地而又积极地引导它们向着现代化和集体化的方向发展的,任其自流的观点是错误的。”同年6月,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又说:“没有农业社会化,就没有全部的巩固的社会主义。农业社会化的步骤,必须和以国有企业为主体的强大的工业的发展相适应”②。

关于建国后中国农业的前途和方向,刘少奇在把合作社作为“无产阶级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国家用以帮助、领导和逐步改造广大小生产者的主要工具”,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制度”的同时,也指出,“今天我们对农业合作社不能有过高的要求,只有在有了农业机械时,生产合作社才可能发展和巩固”③。“只有在重工业大大发展并能生产大批农业机器之后,才能在乡村中向富农经济实行社会主义的进攻,实行农业集体化”。④

由此可见,当时中共认为现代化的目标就是把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而这一“工业国”目标则包含了“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社会化”、“集体化”等方面的内容。于此,毛泽东在1957年时也曾说,“过去我们经常讲把我国建成一个工业国,其实也包括了农业现代化”⑤。

建国后,中共在继续强调工业化这一等同于国家现代化目标的同时,也开始单独地提出了“农业现代化”的概念和目标。

1949年12月,周恩来在《当前财经形势和新中国经济的几种关系》中认为,“必须把城市工业组织起来发挥领导作用,才能使农业现代化、机械化”⑥。而1953年过渡时期总路线学习和宣传提纲则认为,“必须按照社会主义的原则来逐步改造我国的农业,使我国农业由规模狭小的落后的个体农业进到规模巨大的先进的集体农业,在农业中采用拖拉机和其他农业机器,采用化学肥料和科学耕作法,采用机器来进行灌溉和发展水利事业,扩大耕地面积,并在人口稀少、土地辽阔的地区进行移民垦荒”⑦。1954年6月,毛泽东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上指出:“我们的总目标,是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我们是一个六亿人口的大国,要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要实现农业的社会主义化、机械化,要建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大概经过五十年即十个五年计划,就差不多了”⑧。同年9月,周恩来则在全国人大一届一次会议上从摆脱贫困所应具备的条件角度强调,“如果我们不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我们就不能摆脱落后和贫困,我们的革命就不能达到目的”⑨。

应该指出的是,此时中共已放弃把农业集体化和机械化统一起来的最初构想,开始采用主要依靠农业来启动工业化的战略,但农业现代化中的技术进步问题仍受到了中共的高度重视。毛泽东认为,“中国只有在社会经济制度方面彻底地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又在技术方面,在一切能够使用机器操作的部门和地方,统统使用机器操作,才能使社会经济面貌全部改观。由于我国的经济条件,技术改革的时间,比较社会改革的时间,会要长一些。估计在全国范围内基本上完成农业方面的技术改革,大概需要4个至5个五年计划,即20年至25年的时间。”{10}薄一波也认为,“农业技术的改造也应当大体上和合作化的发展步骤相适应,从新式农具和农业技术上的各种初步改革,逐步发展到农业全面机械化、电气化和化学化”{11}。

由上不难发现,这一时期的农业现代化是在服从国家工业化目标的同时,作为发展方向和任务提了出来,至于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具体内容为何,尽管在制度方面提出要实现规模巨大的先进的集体农业,在农业生产条件和手段方面要实现农业的机械化、电气化和化学化,但就整体而言,只是处于摸索阶段,未能形成系统全面的认识。

(二)50-70年代的目标渐成体系时期

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全面展开,毛泽东认为,“我国人民应该有一个远大的规划,要在几十年内,努力改变我国在经济上和科学文化上的落后状况,迅速达到世界上的先进水平”{12}。在农业方面,中共中央政治局在1956年1月拟定通过了《1956年到l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1957年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纲要的修正草案,并在全国公布实行。这个纲要是中共对发展农业进行全面规划的第一份文件,它要求在农业合作化的基础上,迅速地、大量地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业和农村各项文化教育事业。应该说,这部纲要目标尽管比较全面,但不切实际,贪大、求快、求全。可是,随着改造的顺利完成,中共已不满足于此,更趋于急功近利、急于求成了。

1958年初,毛泽东在他亲自主持制定的《工作方法60条(草案)》中提出,“从今年起,要在继续完成政治战线上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的同时,把党的工作的着重点放到技术革命上去”,“以便在15年或者更多一点时间内赶上和超过英国”。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通过“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并认为,“只要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这条总路线”,“实现全国农业发展纲要所规定的各项指标的时间,更将大大地缩短”。会后,中共提出了“以粮为纲”的口号,并掀起了“人民公社化”和“大跃进”浪潮。

人民公社这一全新组织形式的出现,无疑影响了中共对农业现代化目标的认识。中共已经乐观地认为,人民公社已基本解决了农业现代化目标在制度方面的问题,剩下的就是实现以机械化和电气化为代表的技术革命问题了。为此,毛泽东多次在讲话中强调农业生产要实行“水肥土种密保管工”的“八字宪法”,1959年4月还提出“农业的根本的出路在于机械化”,要求农业机械化“四年内小解决,七年内中解决,十年内大解决”。此后,农业机械化几乎成为农业现代化的同义语。对于农业机械化,当时中共认为总的目标是农、林、牧、副、渔五业都实现机械化,农业方面的耕作、排灌、防治病虫害、田间运输和农产品初步加工等也都要逐步实行半机械化和机械化。与此同时,围绕实现机械化的问题,中共也对农业现代化目标的其他内容继续进行了探索。1960年4月,谭震林在全国人大二届二次会议上说,农业机械化“必须与‘农业八字宪法’的各项措施相结合,与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相结合,从而使实行农业机械化的结果不仅能够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而且能够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机械化和园田化相结合,就是我国农业技术现代化的标志”{13}。王任重在《红旗》杂志1961年第1期上亦撰文指出,“积极地进行技术改革,为实现农业的水利化,机械化,电气化,化学化,为建立现代农业而斗争,这是我们坚定不移的目标”{14}。

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大跃进”受挫后,中共对现代化的认识开始逐步清醒起来。这突出表现在开始确立“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国民经济发展总方针,并逐步把实现农业现代化置于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首位。

1963年1月,周恩来在上海科技工作会议讲话中完整阐述了“四个现代化”思想,即“我们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们祖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强国”{15}。对于农业现代化,同年8月9日,他在接见索马里总理舍马克时也提出了“四化”:①机械化,包括耕种、收获、排灌、运输和加工。美国差不多在近40年才在这方面实现了机械化。所以这需要的时间很长。②化肥化,现在主要靠人畜类肥、绿肥和河泥,但这些都不够。③水利化,我们有一亿三千万公顷耕地。其中只有一半是有灌溉的,另—半是靠天收。④电气化,水利化、机械化都必须靠电力。现在我们农村许多地方都还没有电力。为了使农业现代化,我们必须实行“四化”。{16}这一提法是建国后中共对农业现代化目标体系第一次较为完整的表述。1964年12月,根据毛泽东的提议周恩来在三届人大《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正式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的奋斗目标,以及“两步走”发展战略,即:第一步,用15年时间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使经济走在世界前列。这实际上就意味着以农业现代化为首要目标的“四个现代化”目标取代了国家工业化这一单一目标。

“文革”期间,中共仍继续关注了农业现代化问题。1971年12月,“为了进一步贯彻执行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英明指示,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国务院组织召开全国农业机械化会议,并讨论和拟定了1980年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的目标,也就是“使我国农、林、牧、副、渔的主要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70%以上。全国农用拖拉机拥有量达到80万台左右,手扶拖拉机达到150万台左右。排灌动力达到6000万马力左右。平均每亩施化肥80市斤左右。”1975年,全国第一次农业学大寨会议提出“为普及大寨县而奋斗“,“普及大寨县,就是要把全国每个县都建成坚持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战斗堡垒”;就是要“大搞农业基本建设,基本上实现农业机械化,以粮为纲,全面发展,使粮棉油猪和各项经济作物、林牧副渔各业的生产超《纲要》、超计划。”为此要“苦战5年,到1980年,要求全国三分之一以上的县建成大寨县,其他的县也都要建成更多的大寨式的大队和公社”。

显然,上述机械化和普及大寨县目标也是脱离实际、贪大求全、盲目乐观,表明中共在“文革”期间对农业现代化目标的认识和探索,就总体而言,未能也不可能取得多少实质性的进步。

“文革”结束后的前两年,中共在农业现代化目标问题上的认识仍在原有的轨道上滑行。1977年,十一大除继续重申要在世纪内实现四个现代化任务外,还第一次把它写入了党章。同年12月18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指出,到1980年,全国要基本上实现农业机械化;并且全国1/3的县要建成大寨县,粮食和经济作物都要超过《纲要》,其余的2/3的县,主要农业生产指标也要上《纲要》、超计划。1978年1月,第三次全国农业机械化会议召开,尽管有的部门提出1980年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的目标不可能实现,但会议仍然坚持了原有的目标。可是,这些目标的实现很快便遇到了重重“阻力”。

回顾改革开放前中共对农业现代化目标的探索历程,具有正确与错误交错、成功与挫折同在的特点,留下了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其主要经验是:

(一)中国要实现的农业现代化目标是社会主义的农业现代化。也就是说,要把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有机结合起来,农业现代化的目标模式就是农业的社会主义化。

(二)农业现代化是一个独立的目标体系,对于中国这样贫穷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应置于国家现代化目标体系中的首位。

(三)必须高度重视农业现代化目标中技术方面的内容,积极探索适应中国国情的具体目标。如提出了要实现生产工具的现代化,也就是实现机械化;要实现生产技术的现代化,提出了农业生产的化肥化或化学化,尤其是农业“八字宪法”的提出体现了“科技兴农”的进步思想;在农业生产条件方面,提出要实现水利化和电力化;在农村社会经济全面发展方面,提出了要实现公社工业化,以及农村文化、教育、卫生等方面事业的发展等,这些方面都是应该充分肯定的积极成果。

但是,由于中共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弊端和中国国情,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农村经济发展规律缺乏深刻的认识,使得对农业现代化目标的探索也出现了重大偏差,发生了严重失误,留下了值得警惕的教训。

(一)未能摆脱苏联模式的束缚,没有完全搞清“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农业现代化”。众所周知,在马克思主义传统理论中,社会主义不存在农业现代化的问题。尽管1956年中共已开始“以苏联为戒鉴”探索新路,但由于在总体上缺乏对苏联模式根本弊端的深刻认识,缺乏对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一些设想全面、辩证的理解,探索出现重大偏差。表现在微观层面上就是最终选择了人民公社这一组织形式,并认为人民公社的建立,一方面,小社并大社,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和规模上进行生产、经营和管理,从而体现现代农业必需的社会化、集约化和大机械化的特征;另一方面,所有制和分配制的革命,可以更彻底去除私有经济的残余,从而体现社会主义必需的公正和平等的特点,因此,人民公社模式比合作社模式更具优势,是“加速社会主义建设和过渡到共产主义的一种最好的组织形式,并将发展成为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基层单位。”{17}表现在宏观层面上就是把社会主义与计划经济等同起来,迷信计划经济的超强能力,未能提出农业生产专业化、产品商品化和服务社会化的目标体系。

(二)国情认识出现重大偏差,未能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目标体系。二战以前,国际上农业现代化主要是机械化,此后又增加了“化学化”、“水利化”、“良种化”等目标,但这是发达国家的经验总结。中国作为一个典型的二元结构的农业大国,对农业现代化目标的探索应借鉴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经验,但中共却未能如此,目标制定的明显教条化、理想化、简单化,过大、过高、急于求成,超越了现实的可能。一是未能把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协调起来,还发展到牺牲农业来实现工业化,农业主人通过“集体化”自我实现现代化。二是认为只要实现了机械化、化学化、水利化和电气化就实现了农业现代化,缺乏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合理安排,局限于农业生产部门的现代化。三是缺乏从城乡统筹发展的角度来有效地消除城乡差距的目标设计,自然也缺乏明确合理的城镇化目标安排。四是“地大物博”、“资源丰厚”的认识错觉使中共未能认识到人口、生态、环境、资源危机的来临,自然也未能注重生态目标的认识和安排。

总之,改革开放前中共对农业现代化目标的探索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但很不完善,也不成熟,使这一时期农业现代化建设蒙受了巨大损失,与世界上发展较快国家相比,特别是与周边一些国家和地区相比,失去了20年宝贵的发展时间,但其基本方向是正确的,探索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也为此后中共继续探索奠定了基础。

注释:

①《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81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432、1477页。

③《刘少奇论合作社经济》,中央财政经济出版社1987年8月版,第2、27、23-24页。

④《刘少奇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12月第1版,第430页。

⑤《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上),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10月版,第753页。

⑥《周恩来经济文选》,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2月版,第29页。

⑦《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上),第206页。

⑧顾龙生编:《毛泽东经济年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第339页。

⑨《周恩来经济文选》,第176页。

⑩《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上),第374页。

{11}《薄一波文选》,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28-229页。

{12}《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上),第526页。

{13}《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下),第1-2、20、112、184、307—308页。

{14}王任重:《领导农业生产的几点经验》,《红旗》1961年第1期。

{15}《周恩来经济文选》,第503页。

{16}《中国农业现代化之路》,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5年8月版,第70页。

{17}《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下),第907-908、914-922、68页。

责任编辑梅宏

推荐访问:改革开放 中共 探索 农业现代化 目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