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蚂蚁文档网 > 述职报告 > 天然药物化学理论课教学方法探讨

天然药物化学理论课教学方法探讨

时间:2022-03-23 11:36:40 浏览次数:

摘 要:天然药物化学是中医药院校药学专业中一门重要课程。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根据教学实践经验、结合天然药物化学的课程特点,探讨了天然药物化学理论课的五种教学方法。

关键词:天然药物化学 教学方法 为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a)-0101-01

天然药物化学是高等医药院校药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在整个药学教育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我校药学、药物制剂和制药工程专业都开设了这门课程。由于天然化学成分结构类型多样、复杂,分离原理、波谱特征抽象,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吃力,普遍反映较难掌握。因此,如何讲好这门课程,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值得思考和探讨的问题。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 讲好总论,激发学习兴趣

天然药物化学的教学内容分为总论和各论两大部分,其中第一章和第二章为总论部分,概括了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内容、研究进展和研究方法[1],是以后各章学习的基础。第一章为总论中的绪论,是天然药物化学课程的开场白。此部分如果完全按照教材中有关内容讲授,学生必会觉得枯燥乏味。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天然药物化学就在身边,笔者选取了人参、鹿茸、雄黄和青霉素等来自于自然界的典型药物,通过PPT以图片形式展现出来,紧接着围绕我国丰富的天然药物资源,以一线抗癌药物紫杉醇和抗疟药物青蒿素为例,介绍了它们发现的曲折历程,同时介绍一些新药研发方面的知识,扩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第二章为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研究方法,是总论中的重点和难点,讲解该部分时应注重对原理和规律的总体梳理。可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抽象的内容做成生动、形象的课件,并可加入一定的动画模拟其动态过程,如分离方法中的水蒸气蒸馏法、升华法,色谱法中的分子筛色谱和离子交换色谱法的原理等,给予学生强烈的感官效果,印象深刻。

2 重点突出,化繁为简

现在学校全面实行学分制,并且每门课程的学时数都相应减少。学时的缩减使得教师需要抓住重点,化繁为简,遵循少而精的原则把课讲好。以第十章“三萜类化合物”为例,其结构类型按照环数可分类四环三萜和五环三萜两大类,每一大类又可分为若干小类,学生普遍感觉较难掌握。在讲授中要求学生掌握每一小类的前两种即可,比如四环三萜,可重点讲解羊毛脂烷型和达玛烷型四环三萜的结构特点,并以人参皂苷的结构特征为例,让学生逐步熟悉掌握。后面的几种类型可做成一张PPT,并以羊毛脂烷为参照物,让学生分析比较出它们之间的区别。再如第三章“生物碱”,可重点讲授苦参碱、麻黄碱、小檗碱和吗啡等重要的代表性化合物的结构,其它结构可让学生自学了解。

3 总结规律,学会融会贯通

天然药物化学是系统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应在熟悉教材内容上的基础上总结知识点及其内在联系,及时总结规律,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从而带动学生全面思考,培养学生归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学会融会贯通。例如醌类化合物的结构类型可分为苯醌、萘醌、菲醌和蒽醌四种,要想掌握好后面三种的结构特点,重点是记住萘、菲和蒽的概念,可概括为2个苯环稠合为萘,3个苯环角型稠合为菲,3个苯环直线稠合即为蒽,学生既容易理解又印象深刻。再如pH梯度萃取法,在醌类、黄酮、生物碱等章节均有涉及,老师应及时总结规律,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所升华,使学生认识到该法不仅可以用于酸性化合物的提取,对于碱性化合物同样适用。还有内酯环的性质,“碱化开环,加酸闭环”,这一规律在讲授香豆素时应总结得出,等到后面讲解强心苷的内酯环的性质时,学生自己就会运用这一规律了。

4 引入日常生活实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天然药物化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师应根据教学目的和内容的需要,在课堂中引入现实案例。例如在讲授“糖和苷类化合物”中的苦杏仁苷时,可结合生活中吃生杏仁的例子,即刚买来的生杏仁一般要放到温水中泡一晚上才可食用。原因是若直接食用生杏仁,苦杏仁苷可在人体内缓慢分解出一定量的氢氰酸,造成人中毒甚至死亡。倘若在食用前在温水中泡一段时间,苦杏仁中的苦杏仁酶会首先把苦杏仁苷分解,释放出氢氰酸而溶于水中。再如很多同学都知红花在不同花期具有不同的颜色,原来是由于所含的黄酮类化合物发生变化引起的。通过分析讲解这些实例,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增加了所学知识的趣味性。

5 精选习题,活学活用

各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显色反应、提取分离及波谱特征是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多数学生在每章内容学完之后只能从表面上理解,但深度和广度不够,如果布置适当数量和难度的习题,让学生经过分析、推理,必可加深印象、巩固记忆、活学活用。例如黄酮类化合物的显色反应,设计的反应类型较多,较难理解和记忆。因此,可以以常见的黄酮类化合物—芦丁的显色反应为例设计一道习题,让学生判断哪些显色反应它能发生,哪些显色反应不能发生。再如在讲述利用pH值梯度萃取蒽醌类化合物时,可设计从某中药中分离到若干个不同结构的蒽醌类化合物的习题,先让学生判断所列举的化合物的酸性大小,然后设计pH值萃取流程[2],引导学生思考分析,然后进行讲解学生就较容易理解掌握。又如在讲述生物碱中氮原子的杂化程度等因素对碱性强弱影响的时候,均可结合具体的实例来详细阐述,并让学生进行相应的习题练习。

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内容是不断发展的,作为教师应积极探索和尝试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从全方位提高教学水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受益终生。

参考文献

[1] 曹蔚,张雅,王四旺.天然药物化学教学改革的几点体会[J].基础医学教育,2011,13(2):133-135.

[2] 苏娟,单磊,柳润辉,等.天然药物化学课的课堂教学[J].药学教育,2009,25(6):35-55.

推荐访问:药物 课教学 探讨 理论 化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