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蚂蚁文档网 > 述职报告 > 黄颡鱼“裂头病”病因调查

黄颡鱼“裂头病”病因调查

时间:2022-05-28 16:00:08 浏览次数:

【摘要】 黄颡鱼“裂头”病是近年来发生的黄颡鱼的新型病害,对广东顺德地区(龙眼、勒流、锦丰、杏坛等)黄颡鱼发病池塘进行采样分析,经流行病学调查、组织病理检测、病原分离等,对黄颡鱼“裂头”病的病因进行筛查。在所患病鱼脑部和浓汁中均分离出一种生长缓慢、透明的针尖状菌落。经鉴定为鲶爱德华氏菌。

【关键词】 黄颡鱼 裂头病 鲶爱德华氏菌

黄颡鱼是一种名贵的淡水经济鱼类,俗称黄腊丁、黄骨鱼等,其肉质细嫩,无肌间刺,多脂肪,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深受消费者喜爱。由于自河流湖泊中捕捞的产量难以满足市场需求,黄颡鱼的人工养殖在全国各地悄然兴起。由于养殖规模的扩大、养殖密度的提高,黄颡鱼病害的发生逐年增加。黄颡鱼“裂头”病(北方称红头病)是近几年黄颡鱼养殖过程中出现的新型疾病。广东、辽宁、天津、浙江等地均有发生。具有难发现、难治疗、死亡大等特点。给广大养殖户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鲶爱德华氏菌主要引起斑点叉尾鮰肠道败血症,最早于1976年在美国亚拉巴马州和佐治亚洲的河鮰鱼(鲇鱼)中首次发现,后来成为美国南部鮰鱼养殖业危害最大的传染病。1987年,我国引进斑点叉尾鮰后,就有该病相继报道。但并未在其他鱼上有报道,近几年,黄颡鱼的发病规律和症状与其相类似,并在发病的黄颡鱼头部分离出鲶爱德华氏菌。除此之外,长吻鮠也有该病的发生,但并未有报道。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黄颡鱼。试验用黄颡鱼来自广东顺德地区黄颡鱼养殖池塘,选取不同池塘,不同发病规格,不同发病程度的黄颡鱼。病鱼采集共同的特征为头部发红、溃烂或裂头。

1.1.2试剂。营养琼脂培养基、MH琼脂培养基、波恩固定液、酒精、二甲苯、石蜡等。

1.1.3仪器。超净工作台、恒温培养箱、高压灭菌锅、石蜡切片机等。

1.2 方法

1.2.1自然病例检验。 对自然病例进行发病情况、临床特征及主要病理变化的检验,同时取其病变材料进行细菌分离和组织病理切片。

1.2.2黄颡鱼头部骨骼的观察。 “裂头”是该病发生的最后特征也是最直观的特征,采取不同发病时期的病鱼以及健康鱼,将其头部皮肤剥离,观察发病鱼和健康鱼头部骨骼的变化。

1.2.3病原菌的分离。从顺德地区(龙眼、勒流、杏坛、锦丰等)发病的黄颡鱼养殖池塘选取具有“裂头”症状的黄颡鱼,无菌条件下,取患病鱼的脑、脑部浓汁、肝脏、肾脏、脾脏等组织,在营养琼脂培养基平板上划线分离,28℃培养48小时,挑取优势菌落在营养琼脂培养基平板上划线纯化。

1.2.4形态观察。分离纯化后的菌种进行革兰氏染色,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大小。

1.2.5菌种的鉴定。 将分离纯化后的菌种进行生理生化实验及16SrRNA序列测定。细菌鉴定委托大连水产学院病害实验室进行。

1.2.6组织病理学观察。分别取患病鱼和健康鱼的脑、肝脏、肾脏、脾脏等组织,用波恩固定液进行固定。经脱水、石蜡包埋、切片、染色等步骤后,显微镜观察各个器官的病理变化。

2.结果

2.1 发病情况及临床特征

“裂头病”多发生于土池高密度养殖池塘,主要危害黄颡鱼、吻鱼等鲿科鱼类。从苗种到成鱼均有发生,苗下塘一个月内该病就开始发生,一两到三两之间的鱼种发病较多,尤其是二龄鱼发病率较高,半斤以上的鱼几乎不发病,发病水温在18—30℃之间,在25—28℃发病较严重,每年的6—8月为发病高峰期。9—10月也有发生。温度降低时,可不治而愈。池塘水质恶化时(pH偏低、氨氮、亚硝酸盐偏高)易发病。裂头病的发生多伴随其他疾病的发生,最常见的是败血症发生后,易出现裂头病。该病病程长短不一,短的几天,长的可达20天至一个月以上。

头部“裂开”是“裂头”病的主要特征,但并不是发生“裂头”病的黄颡鱼都会出现“裂头”症状。有些在未“裂头”之前便死亡。

“裂头”是发病的末期症状,早期时,头部凹陷,出现红肿,表面皮肤向上隆起,外观看呈红色脓包状。后期皮肤破裂有白色或血红色脓汁,最后皮肤脱落,浓汁流出,露出额骨。也有的发病过程头部骨骼直接裂开,并不发生脓包。

2.2 头部骨骼构造

黄颡鱼的头骨—脑颅,由中筛骨、侧筛骨、围眶骨、鼻骨、额骨、蝶耳骨、上枕骨和颞骨等9块骨骼构成。其中额骨位于颅顶中央脑颅背面最大的一对长形膜骨。左右额骨中央前后皆具纵长裂缝,前隙与中筛骨后隙合并成前卤;后隙与上枕骨前隙合成后卤。外观看,前、后卤呈两个细长裂缝。较长的前、后卤,标明其进化上的原始性,这也是鲶形目鲿科鱼类较其他鱼类所特有的一个头部特征[1]。

发病鱼末期所观察到得裂头症状,是头部皮肤破裂脱落,露出的前后卤。

2.3 细菌分离

不同规格、不同发病过程的病鱼对脑、脑部浓汁、肝脏、肾脏、脾脏进行细菌分离,结果,在脑和脑部浓汁中均分离到较纯的单一菌落。其他组织并未分离出细菌。

2.4 形态及菌落特征

分离出的细菌在普通营养琼脂上生长缓慢,28℃,48小时培养后可见细小透明的针尖状菌落,纯化后挑取单菌落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结果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

2.5 细菌鉴定

分离出的菌种经大连水产学院病害实验室鉴定为鲶爱德华氏菌。

2.6 组织病理学变化

对发病黄颡鱼的肝脏、肾脏、脾脏、脑等组织进行石蜡切片,经HE染色后,观察各组织的病变情况,并未发现明显的病理变化。

3.讨论

爱德华氏菌为水中常见细菌,也是水产上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在池水中可存活8d,在底泥中18℃可存活45d,25℃可稳定存活90d以上[2]。当环境改变,水质恶化,鱼体抵抗力降低,可侵袭鱼体诱发疾病的发生。此外,“裂头”病在长吻鮠上也有发现,但并不常见。在其脑部分离出的细菌与黄颡鱼“裂头”病所分离出细菌相类似。该病目前仅在黄颡鱼上有报道[3],发病池塘其他品种鱼类并不感染,这与黄颡鱼所属的鲿科鱼类不同于其他鱼类的头部构造直接相关。

通过大量的临床观察发现,黄颡鱼“裂头病”单纯发生的几率很小,多伴随其他病害出现。出现裂头症状的鱼塘,前期均发生不同程度的病害。由此推断黄颡鱼“裂头病”并非原发性疾病,而是一种继发性疾病。裂头症状只是一种表现。早期时不易发现,鱼出现异常甚至开始死亡,才能引起注意。死亡的鱼中并未全部有裂头症状,亦有很多未死亡的鱼存在裂头症状,说明裂头并不是引起死亡的病因。只是明显直观的裂头症状掩盖了其他疾病的病因。

鲶爱德华氏菌只在患病鱼的脑部分离出来,说明其只作用于黄颡鱼的头部。根据临床上两种不同情况的裂头症状,将裂头病的发生过程分为两种情况。(1)外部感染:表现为头部皮肤直接脱落。感染途径可能为机械损伤导致头部皮肤破损,病原菌入侵,或者由于鱼体感染气泡病,造成病原菌入侵。(2)内部感染:表现为头部由红肿再到皮肤脱落。病原菌通过水传播,鼻孔是其入侵门户。病原经神经系统感染到脑部。最初病原菌通过鼻腔侵入嗅觉器官嗅囊,再经嗅囊由嗅脑到大脑,感染迅速经脑膜到颅骨,最后到皮肤,使皮肤溃烂,骨骼外露。

发病池塘通过药物治疗可以控制死亡量,但是出现裂头症状的病鱼,死亡率是百分百。原因在于该病发生于脑部,普通的药物很难通过血脑屏障到达脑部。所以对该病的发生还是建议以预防为主。保持良好的水质,防治其他疾病的发生,增强鱼体抵抗力,是预防该病发生的主要手段。

[注释]

[1]Hawke JP,McWhorter A C,Steigerwalt A C,ct nl.Edwardsiella ictaluri np.nov.the causativeagent of enteric septicemia of catfish[J].

[2]杨家云 黄颡鱼头骨的研究[J].重庆山峡学报,2005,21(3):92.

[3]梁万文等.斑点叉尾鮰肠败血症病原菌分离与鉴定[J].西南农业学报,2007,20(5):1129.

[4]叶仕根.黄颡鱼“红头病”一种新的细菌性传染病[J].科学养鱼,2006,(1):56-57.

陈保立 (1973.8—),男,汉,山东微山人,疾病与药物研究所,执业渔医。

李丹 (1983.11—),女,汉,辽宁鞍山人,疾病与药物研究所, 助理渔医。

推荐访问:病因 调查 黄颡鱼 裂头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