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蚂蚁文档网 > 述职报告 > 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切入点

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切入点

时间:2022-05-23 10:45:05 浏览次数:

[摘要]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并被全体党员广泛认可的工作态度、行为习惯和道德规范。通过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优良传统和作风 党风廉政建设

党的作风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重要体现。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她有着优良的传统和作风。中国共产党人的长期奋斗培育了优良传统和作风

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形成的优良民族道德传统和风尚,是中国共产党人优良传统和作风的思想渊源。

从孔子的“仁者爱人”,到孟子的“舍生取义”,到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再到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些优良道德传统和风尚的数千年流变,化育而成中国共产党人“大公无私、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使命感,“艰苦奋斗、求真务实、克己奉公、廉洁守法”的道德修养准则,“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人际和谐原则,“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刚健精神和“厚德载物、海纳百川”的宽广胸襟。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无数志士仁人就怀着对共产主义的必胜信念,以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英雄气概,成就了关于中国革命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南泥湾精神”、“西柏坡精神”等,是优良传统和作风的最好写照。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列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的建设实践相结合,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大庆精神”、“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求真务实精神”等,是优秀传统和作风的鲜明体现。多年来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使中国共产党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又形成了如“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作风,“发扬民主、依法办事”的作风,“清正廉洁、甘于奉献”的作风等。特别值得称道的是,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亲民作风,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深深信赖和衷心拥戴。

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成就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丰功伟业,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柱,是取得执政地位并能长期执政的根本保证。也成为区别于其它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当前存在的党风廉政建设问题

陈云曾指出,“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当前情况下,党风廉政建设存在的问题有:

扭曲的市场价值观引发的党风廉政问题。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党的理论创造也是实践创新。但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处在建立和完善之中,其利益驱动机制在促使人们追求正当物质利益的同时,也容易使人们产生拜金主义等腐朽观念。党员队伍中有少数宗旨观念淡薄、思想意志不坚定者,出现“见物不见神”、“见钱不见人”、“见利不见义”的问题。特别是极少数党员领导干部违法乱纪,侵害群众利益、国家和集体利益,甚至沦为不法利益的代言人,堕落为地方黑恶势力的“保护伞”。

分化的社会利益观引发的党风廉政问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条件下,共产党员作为劳动者依靠自己的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富起来无可厚非。但有些党员特别是一些党员领导干部,看到别人富起来,特别是看到学识、能力比自己差的人富起来了,心理不平衡之下就想方设法利用手中的权力谋取不正当利益,逐渐由小捞成为大贪也富了起来。而由于转型期的社会反腐机制尚未健全,少数违法致富的人未得到及时而应有的打击,从客观上又刺激了一些人的赌徒心理,以至出现了知法犯法、铤而走险的“前腐后继”现象。

错误的对外开放观引发的党风廉政问题。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但少数党员仍把对外开放误解为单纯的照搬、照抄和引进。这种错误认识,造成不少地方竞相出台相关政策,开展地区性的恶性竞争。在先污染后治理、先赚钱后规范的错误思想指导下,只考虑眼前政绩,不顾长远利益和群众利益,不注重科学发展,热衷“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盲目地招引落后甚至被淘汰的污染企业。更有极少数党员领导干部利用招商引资以权谋利和权色交易,甚至不惜出卖集体和国家利益。

偏差的思想文化观引发的党风廉政问题。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是重义轻利,而西方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以个人为中心的自由主义。受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没落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腐蚀,有的党员理想信念丧失,思想境界颓废,工作敷衍了事,生活腐化堕落,整日奔走于饭店歌厅舞池。更为严重的是,西方腐朽思想与封建残余思想的结合,形成新形式的“家长制”、“一言堂”。独断专行、随心所欲的官僚主义作风和“蜻蜒点水式”的形式主义作派,最终引发各类群体性事件。

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必须努力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胡锦涛指出,“切实抓好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使领导干部始终保持振奋的精神和良好的作风,始终坚持党的根本宗旨,是我们党在执政情况下必须面对的考验。”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情况下,我们要带领人民共克时艰,转危为机,就必须清醒认识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对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推进作用。

努力加强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对党风廉政建设的领导作用。党风关系到党的形象,关系到政风和社会风气,关系到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早在上世纪50年代,邓小平同志就指出:“共产党的领导够不够格,决定于我们党的思想和作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上一些大党、老党未能摆脱“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执政周期率,西方的西化、分化战略只是外因,而内因则是这些党在执政后逐渐放松了思想建设,丢掉了好的传统和作风,从而失去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因此,优良传统和作风实质是是一种巨大的领导力量,是赢得广大人民群众支持和拥护的根本条件。雷锋、孔繁森、郑培民、任长霞、牛玉儒、祁爱群……这些优秀的共产党人之所以在人民群众中具有号召力、凝聚力和影响力,正是他们坚持和发扬了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努力体现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对党风廉政建设的导向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我们应通过优良传统和作风的发扬,克服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使每一个共产党人都能成为社会成员学习的榜样。从这个意义上说,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对党风廉政建设具有广泛的示范性和重要的导向性。“一个党员一面旗。”现实生活中,正是由于少数党员干部缺乏党性修养,工作作风粗暴、生活腐化和违法犯罪,败坏了党的形象,才使得人民群众对他们横眉冷对。系统论原理告诉我们,如果系统内部各要素间的关系处于紊乱状态,就会产生混乱甚至引起严重冲突。和谐社会建设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开展党风廉政建设的目的之一,就是要使全社会导向到一种和谐发展的有序状态。因此,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不仅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巩固,而且关系到党的执政任务和执政使命完成。

努力促进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对党风廉政建设的创新作用。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对新的困难与挑战,我们要针对不断变化的客观实际,努力实现优良传统和作风对党风廉政建设的创新作用。一是要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党性修养,把“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作为自己的立身之本,努力实现党风廉政建设的根本好转。二是要大胆实践,创造性地回答和解决党风廉政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实践创新,是中国共产党人先进性本质和优良作风的体现。它要求我们勇于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式和行为范式,以创新的思维和理念,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不断创造鲜活的、符合实际变化的理论,并用于指导新的实践。胡锦涛同志指出:“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全面加强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干部生活作风建设,弘扬新风正气,抵制歪风邪气,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努力实现领导干部作风的进一步转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保障。”我们每一个共产党人都要牢记党的根本宗旨,坚持科学发展观,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多做順民意、解民忧、增民利的实事,最大限度地增进社会和谐,并带领全国人民一起奋发图强,迎难而上,从而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发展先机。

推荐访问:切入点 党风廉政建设 推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