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蚂蚁文档网 > 述职报告 > 青少年科普环保教育领域的拓荒者

青少年科普环保教育领域的拓荒者

时间:2022-05-14 15:30:02 浏览次数:

zoޛ)j馟iiwѨky演讲团专家、中国科协青少年部专家、中国青少年辅导员协会理事、北京市特级教师,出版科技及环保书籍30多套,计有600多万字。辅导学生科普活动50多项获全国奖,8项获国际奖。

在一张以比赛会场为背景的照片中,周又红笑靥如花。她和大徒弟闫莹莹各自辅导的学生都取得了佳绩。镜头里四人并排而立,老中青三代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相映成趣。镜头的瞬问定格了师徒三代同堂的美好光景,也承载着周又红30多年科普环保路的酸甜苦辣和风风雨雨。灿烂微笑的画面背后,却蕴藏着一串串普通却不平凡的故事。

扬帆启航,科普环保教育的拓荒者

周又红,北京西城区青少年科技馆特级教师,全国环境教育先进个人获得者,全国地球奖获得者,全国十佳科技教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在环境科普的青少年教育领域辛勤工作了30多年,是中科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专家、中国科协青少年部专家、中国青少年辅导员协会理事、北京市特级教师,出版科技及环保书籍30多套,计有600多万字。辅导学生科普活动50多项获全国奖,8项获国际奖。

作为西城区青少年科技馆环保组的教师,周又红获得广泛的社会认可和赞誉。多年来,她辅导过的学生换了一拨又一拨,佳绩不断,而她始终如一奔走在教育一线,享受科普环保教育所带给她的平实快乐。

周又红出生在一个教师之家,受到当老师的姥姥和妈妈的熏陶和影响,从小就抱定了长大后当老师的梦想,即使在“文革”时曾亲眼日睹社会对知识分子的迫害,她还是放弃了铁饭碗,毅然决然地参加了高考,被首都师范大学化学系录取。进入大学后,她经常做化学实验和测量,开始接触到与环境相关的知识。这对她后来的工作很有用,使她能很快理解和认识到开展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大学毕业后,周又红在石景山金顶街中学教了3年化学,机缘巧合,来到西城区青少年科技馆,进入了面向青少年升展环境教育的领域。但是她的肩航,却起起伏伏。

自1985年升始,周又红正式做环境教育教师和科学教师。当时全国还没有大范同地倡导环保问题,环保局刚成立也没几年,因此做环境教育人的也不多。当领导让她负责环境教育工作时她感到很奇怪,环境保护,什么是环保?领导说,这里有个首钢,大家都感觉特别脏,环保局就是管理这些有污染的企业的,如果你不知道什么是环保,建议你去环保局问问。如果不知道什么是科技教育,建议玄科协问问。于是,周又红就赶紧去了环保局,跟着工程师一个一个屋子转,看他们都在干什么,这才明白了许多问题。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三四十年前,人们的思想观念里还缺乏环境保护的意识,因而当年环境教育不被重视,资金困窘,领导不支持,校方不理解。周又红就像是一个拓荒者,在荒原中开路,一路摸索着前进。

为了促使青少年能够开展一些环保活动,她认为要尽快在四城区中小学校成立环保小组。但因为刚刚起步,许多中小学校负责人对环境教育的认识不足,她对学校相关人士说:“我准备给你们成立环保小组,不要钱。”学校感到很奇怪,他们说我们每星期都大扫除,我们每个学生都搞卫生,我们不需要你来教我们搞卫生。周又红只能反复说:“我不是搞卫生的,我是来做环境保护的。”但是,学校还是说,难道环保、环卫不是一回事吗?我们真的不需要你来帮忙。她走了七八个学校,竟然没有一所学校让她进校。受到许多挫折后,当时她真想撂挑了不干了。

周又红说:“细想起来,我之所以能够克服种种困难走到今天,其实就是自己凭着对科普环保认识的一腔热情和执着。说实话,当时我的思路也不是很清楚,学校也没有接受过这方面的知识,他們当然就更不知道了,所以我就进不玄。其实,越是这样就越应当进去,但是到底怎样才能进去呢?”

后来,她突然想了一招,因为她在大学里是学化学的,而且还当过三年的中学化学老师。她就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利用自己所学的化学知识准备了10多个化学实验,放在一个小筐子里,这些实验都是跟环保有关的。例如,她用pH试纸制作出好多花,然后拿一个放有酸性或碱性液体的小喷雾器喷花,用花变色的现象来说明酸雨问题。

这样,周又红再次来到学校说明,她是区科技馆派来给他们表演化学实验的老师,不收费。学校觉得化学实验不错呀,他们很需要,就这样,她终于进到学校里面了,开始给学生表演实验,学校老师也跟着听。终于,他们发现既有实验,又有环保知识,觉得挺好的,原来这就是环境教育,原来环保小组开展的是这样的工作。他们终于明白了,也就同意她为学校成立环保小组。最终,周又红得到四个学校的同意,允许其在校内开设环保小组,得以破冰突围。这样,一共成立了四个小组,她的第一批环保小组就这么建起来了。

从无到有,可以说开头的过程很艰难。在不厌其烦地“推销”自己和环保意识的过程中,周又红百炼成钢,被磨练得很有耐心和毅力,并凭着巨大的热忱和让更多人认识环境、认识环保的意志,一直坚持了下来。

改革开放后,随着人们市场意识的逐渐增强,社会上很多人开始追求经济效益。与收入较高的教外语、奥数的教师相比,教授环境保护的教师却只有那点儿死工资。很多从事环境教育的同事就跳槽去开设补习班,另谋财路,但周又红却“一根筋”的雷打不动;几乎所有的周末她都放弃了和家人休闲娱乐的机会;工资不高,加班加点也没有报酬,她却享受和孩子们在一起的美好时光。

周又红说:“如果说当初我从一个化学教师,比较偶然地走入环境教育的行列,那么,能够扎扎实实坚守在环境教育岗位上,则是我非常清醒和正确的选择,无怨无悔。”

科普环保教育,自有一套

在进驻学校问题解决以后,家长问题又来了。曾有一个学生跟着周又红在什刹海做了一个很辛苦的水质调查。看到后海有好多洒吧,他们就想调查哪个洒吧会排放污水,会对环境破坏得比较厉害,学生们都跃跃欲试,积极性很高。但是,这个孩子的家长觉得活动一定会耽误他孩子的学习,死活不让孩子参加活动。她当时特别郁闷,心里很不服气。

周又红认为,自己的教育理念是对的,引导孩子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引导他们用理性的思维,科学的方法,去研究身边的事情,不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习。但是,无论周又红说什么,那个孩子的家长也听不懂,她只能退让,随后一年多这个孩子就像失踪了,一点信息也没有。

直到一年后的一个夜里,周又红在网上写东西,突然来了个邮件,就是这个学生发来的。那个邮件写得特别感人。他说虽然他一年半的时间没参加他们的环保小组活动,但他还是没有考上大学。十分生气的家长给他报了一大堆的辅导班,他也没去。

在邮件里,这位学生说:“我一直在用您教给我的研究性学习方法研究高考,用了半年时问对全国各地的高考题进行分析,研究为什么出这样的题曰?怎样出题?想达到什么效果?后半年,我开始做相关的高考题,发现一通百通,十分容易。最后,再次参加高考,我的分数提高了200多分。”他说,特别感谢在当时的教育体制下,能遇到像周又红这样的老师,教他们研究自己身边的问题,科学地看待环境问题,让他们日艮界大开。而补习班和当时的学校,没有教他这样的学习方法。

这样的事情,让周又红明白,她的科普环保的教育思路是对的,符合教育原则,孩子、学校都认可,最终家长也认可了。那个她当时没有说服的家长还笑眯眯地找到她,承认自己的错误,感谢她对自己孩子的帮助。

在报纸上,偶然看到一条大量盐溶雪被堆放到树坑的消息,周又红继而启发学生思考盐溶雪对树木生长的影响。她带领学生做了长时问的观察研究,实验结果一经《北京晚报》刊载后,就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1998年1月14日,北京市政府公布2号令《禁止将撤过盐的雪堆到树坑里》。像这样生活中的细节和实事,总能成为周又红和学生的研究课题。

周又红的科普环保教育以小见大,善于启发孩子们注意身边的环境问题,告诉他们“生活中处处有科学”。面对学生的好奇和疑问,她不是“填鸭”式的知识填充,而是启发学生自己思考,鼓励他们亲手操作。将化学实验、科学研究与环境教育结合起来的方法,让学生不但能通过化学实验巩同课堂上的知识,还能发现并解决身边的环境问题,进行自我教育。周又红辅导的学生拥有独立钻研的能力,获得过多项市级和国际奖项,很小年纪,写出的小论文却很见水平。

周又红有一双慧眼,善于发掘学生的创造力。她曾发现一个沉迷于游戏成绩却倒数的男生的聪明劲,让他研究一款从英国刚引进的软件。男孩禀赋非凡,不久就开发了软件测量地光的功能,周又红又鼓励他坚持观察、记录和分析,最后他寫出的论文获得北京市一等奖。随着能力的被认可,这个学生逐渐自信起来,后来考入北京信息学院,还作为领头人负责十几个课题项目。

周又红这种春风化雨般的教育方式,深得学生和家长的赞扬。对学生,她像父母对孩子一样呵护,外出测量经常给学生买吃的。实验考察中的脏活累活,她也首当其冲。她经常和学生交心,分担苦乐。受她的影响,她的五个徒弟在大学毕业后都继承师业,与她一起奋斗在科普环保教育的一线。

除了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的科普环保教育,周又红还经常奔忙于四面八方的社区,举行环保讲座、开展环保考察、举办教师培训、进行环境保护宣传。多年来,她的行迹遍布各地,茫茫戈壁的新疆马兰基地有她讲学的身影,雪域高原的拉萨中学,也留下了她的足印。每到一地,她都对当地的教师进行科普环保教育方法的指导。

“教师必须无私奉献,具备真心、爱心、热心和责任心。”30多年来周又红践行着自己的教育理念,为了让更多的孩子们喜欢学科学、用科学,让科技、环保、科学研究更加深入人心,始终默默地奋斗在教学一线。

她说,自己适合搞教学,所以多次拒绝晋升领导的机会。“领导容易寻找,有着二三十年丰富经验的一线老师却难觅啊!”说这话时,周又红开心地笑着,嘴角浅浅的洒窝很是迷人。

推荐访问:拓荒者 科普 青少年 领域 环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