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蚂蚁文档网 > 述职报告 > 整合内容构建高效课堂

整合内容构建高效课堂

时间:2022-03-05 09:51:34 浏览次数: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 要】在教学过程中依赖教科书来选择教学方法,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对知识记忆,这种教学模式不能满足学生的独特需要,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理念。本文从开展非线性主干循环活动型单元教学模式阐述教学创新,编写单元教学学案是开展的前提,小组合作探究是开展组织形式,开展非线性主干循环活动型单元教学,构建高效课堂,使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

【关键词】整合内容;小组合作;非线性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课题“初中数学‘三段六步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编号:ZC201525)的阶段成果。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21-0007-02

一、过去教学模式

笔者初登讲台,为了上好每节课,会认真阅读教科书,因为教科书提供了很多明确遵循程序的教学方法。尽管笔者讲解得很详细,课上心力交瘁,课后改大量作业。从作业情况来看,学生掌握得很好,可是单元测试的成绩仍不尽如人意。学生抄作业的情况严重,难以判断出学生的掌握情况。

分析原因,数学教材以阶梯连贯的“线性”排列知识点、以“演绎叙述”的形式呈现内容,采用满堂灌方式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老师讲得吃力,学生学得辛苦。这样的课堂,学生的情感得不到交流,思维得不到碰撞,智慧得不到启发。老师便是知识传递中心,学生是接受知识的容器。学生没有学习数学的兴趣,长期如此,成绩一直落后,这是传授式教学带来的恶果。

二、非线性主干循环活动型单元教学模式

1. 开展的趋势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第三中学(简称“我校”,下文同)是一所学生不到1000人的农村中学,一直以来生源质量不高,学生成绩与市平均成绩差距很大。如何教学可以解决现代课堂复杂的问题?近年听闻林少杰老师的非线性主干循环活动型单元教学,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模式,“非线性”第一次朦胧地进入我们的视线。正遇增城中学和番禺区钟村中学帮扶我校,我科组老师前往参观学习,尤是钟村中学早在10年前就采用非线性单元教学模式,小组合作模式开展取得很好教学成绩,让我们肯定了“非线性”,有改变教学模式的冲动。自2013年开始,笔者参加我校开展的“非线性”课题实验,通过听取林少杰老师讲座,阅读他有关“非线性”的理论文章,外出听课交流等,对模式的思想实质、实施的操作方式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非线性”教学就是建构主义教学组织形式,这种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截然不同。

2. 编写学案,整合教学内容

(1)加强集备,分工合作。2015年,笔者任教七年级。虽然钟村中学把他们难度高、容量大的“非线性”学案给了我们,教研室也提供第二次修改不成熟的“非线性”学案,但是不能生搬套用,我们三位数学老师还是加强集备,以一章为单元分工,坚持每周集体备课一次,集体讨论构建本单元内容的结构,知道哪些知识点是本章的主干、本节课的主干,有些知识点不讲或略讲;某个知识点可以拼在哪里讲,整合教学内容。集备时先做一次学案,主要检查学案题目是否有错,难度是否符合我们学生的认知水平,怎样改进效果会更好。

(2)学案构成,内容呈现。我们在“非线性”实验阶段,没有这方面经验,主备人时刻要保持清醒头脑,防止编成过去模式的学案,编好下一周学案形成初案并打印出来。学案包含复习创设问题情境、知识点归纳、例题、练习、总结等。教研室张河源老师曾多次提醒不要脱离教材,所以我们在编写学案时,题目要覆盖课本所编排的。笔者深刻体会到“非线性”非常注重为学生搭建学习的“脚手架”,提供解题思路,学生通过笔答解决问题,构建知识体系。练习要有分层,满足不同水平层次学生的需要。

笔者在编写第九章不等式第1课时,先复习等式、方程,然后用式子表示几道等量关系,再指出有哪个等式一元一次方程。在新知识构建,先认识“不等、大于、小于、大于等于、小于等于”符号,然后类比用不等符号表示数量关系认识不等式,再指出哪些一元一次不等式。这里淡化了不等式概念教学,把一元一次不等式合编提前来讲,做到了削枝强干,形成符合我们学生的定案,再印发给学生。只有好的学案才能上好课,好的学案必须创新、巧妙地设计。

(3)学案处理。提前一天把学案只发给小组长,要求小组长们合作完成。对于其他学生,根据知识内容不同,有些学案当节课发,有些学案提前一天发,做到人手一份。凡是提前发的学案,要求学生课前先完成复习和知识点,其余的习题在课堂上完成。讲完课后再收上来,老师查一遍,一来督促学生完成任务,二来反馈学生易错题。

3. 课堂组织形式创新

小组合作学习是在建构主义指导下的学习活动,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为基础的研究性学习,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做数学,小组成员之间争论互相启发,先学后教,促进认知的重组和精制,不断创造出新的“最近发展区”。这是开展“非线性”教学课堂组织形式创新。

为了实施小组合作,笔者将全班40人按成绩和男女人数合理搭配分成6个小组,每个小组选出一名成绩好的学生为组长。首先对组长进行课堂要求,小组管理,组长教组员等等培训。上课时,小组6名成员坐在一起,方便合作学习交流。

实施“非线性”小组合作学习,对于新授课,要营造一种有利于开展创新教学的氛围,从创造性地创设问题情境开始,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下产生求解问题的愿望,独自领会或小组讨论合作探求解的途径。在过程中积极开展双向交流,鼓励探究,积极构建知识体系。

练习课一开始,小组长先集中到讲台对答案,寻异同,其他同学先试做学案。小组长成绩较好,一般能先构建知识体系解决一般问题,对于不同点,他们会讨论,相互质疑、相互教学。这一环节,笔者有时会在组长们那里,指引他们在质疑中分享思维成果,实现不同认知结构和不同思维方式的互补,帮助他们完成知识体系的整体构建,以便成为全班同学的“小老师”。笔者有时会在学生之间进行交流,耐心对学生辅导,参与学生之间的讨论。

笔者在讲到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时,有一题练习:如图1,EB∥DC,ED∥AC,请说出∠C=∠E的理由。有些学生很快由EB∥DC推出∠C=∠ABE,由ED∥AC推出∠E=∠ABE,从而推出∠C=∠E。我没有及时评价,而是要求看看其他同学的做法如何,有些学生由EB∥DC推出∠E+∠EDC=180,由ED∥AC推出∠C+∠EDC=180,推出∠C=∠E,他们积极讨论,各自说出自己的依据,评价对方做法。这样学生在宽松氛围中自由发展,思维得到碰撞,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参与解决问题,不局限于一种思路、一个答案。

材料,课堂才能充满生命的活力和斑斓色彩。

参考文献:

[1] (美)坎波伊.课堂问题分析与解决:成为反思型教师[M].赵清梅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2] 朱训林.教师的德艺双馨之路[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编辑:张 婕)

推荐访问:高效 构建 课堂 整合 内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