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蚂蚁文档网 > 述职报告 > 中国汽车缺失产业融合战略

中国汽车缺失产业融合战略

时间:2022-05-24 08:05:05 浏览次数:

一个汽车产业,往往带动100多个产业的发展。从上游看,汽车可带动钢铁、机械、橡胶、有色金属、石化、电子、纺织等几十个大产业特别是加工业的发展;从下游看,可带动保险、金融、销售、租赁、培训、维修、加油站、餐饮等众多服务业。在日本,生产一辆汽车,仅在制造业内的关联系数就达2.67;而在美国,60%的工业机器人40%的机床、70%天然橡胶、11%的钢材、20%的玻璃、20%的铝用于汽车生产,汽车产业的波及效应由此可见一斑。

通过对2005年中国62个部门的投入产出流量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国内汽车制造业每增值1元,将可以有效带动其上下游关联产业2.64元的增值,从对关联产业的拉动作用来看,在全部62个部门中排名第11位。而随着产业链条的不断完善和相关产业的发展,中国汽车产业对关联产业的促进拉动作用还将进一步加大。但中国汽车业与相关产业总体上的战略合作仍较为缺失。

1.与电子信息产业的融合:

汽车产业和信息产业的融合不仅是指一般性的介入或渗透,融合也不仅是指汽车产品上应用,而是一种产业融合。通过这种融合,可以发现汽车产业各个领域的各种新科技,实现突破性发展,从而创造出大规模定制生产方式。但目前中国汽车电子信息产业面临核心技术空心化问题。虽然汽车电子市场逐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但由于国内汽车电子业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内乘用车汽车厂大多是中外合资企业,由外方掌握着技术的决策权,所使用的电子产品也多由外方传统配套商提供,国内自主开发的电子产品很难进入其配套体系。核心汽车电子系统的国产化进展甚微,核心技术始终为博世(Bosch)、西门子(Siemmens)、德尔福(Delphi)等国外汽车电子巨头牢牢控制。即使国内已成规模的汽车电子供应商的产品一般也为非核心的子系统、模块为主。国内汽车电子供应商一般选择为国际著名汽车电子供应商提供配套或发展相对要求较低的如汽车音响、娱乐、汽车通讯、汽车导航等产品等作为切入点。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国内汽车电子产业的发展。

2.与装备制造业的融合:

近十几年来,中国汽车产业已经成为装备制造业消费的主体,约消费了全社会40%的机床装备。同时,汽车工业投资的一半以上又用于购买装备,其中进口装备约占80%。各汽车企业,特别是零部件企业,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必须不断改进制造技术与装备。但目前中国汽车业与装备制造业在和谐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技术相对落后,严重依赖进口。国内70%~80%的制造轿车零部件的金属切削机床生产线依赖进口,而制造发动机的柔性生产线,进口产品占据了90%的份额。在绝大多数合资汽车厂建设中,往往只有土地和厂房是中方提供的;汽车生产的冲压、模具、焊接、涂装、总装等主要生产线和重大装备,基本上按照外方要求从国外进口。

3.与钢铁制造业融合:

钢材是制造汽车的主要原料,据粗略统计,生产一辆汽车的原材料中,钢材所占比例约为72%-88%,制造一辆轿车的实际钢材消耗至少1吨左右,载重汽车所用的钢材更多。近几年,全国钢材产量的逐年攀升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国各类汽车产量的迅速增加,同时由于中国汽车市场近年来的高速发展,也带动了钢铁企业的生产。

当前中国汽车用钢材已经能够支撑国内自主品牌及合资品牌汽车企业的需求,而且有部分产品出口欧洲。但国内尚有一定比例汽车钢板、关键零部件用钢依赖进口,因此国内汽车用钢材生产需要进一步加快技术进步和工艺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国际竞争力。

4.与石化产业的融合:

目前中国汽车消费增长已成为石油消耗增长的主要动因,而中国目前的汽车排放污染也是相当严重的。造成目前的高能耗,低效益,高排放的根本原因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和过低的能源使用效率。面对近几年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能源的需求将上升为一个国家战略问题,仅是中国汽车使用对能源的消耗量便是一个天文数字。针对目前已经发生的全球能源问题,中国作为汽车大国,如果纯粹用依赖进口石油的方法来解决日益膨胀的能源需求是很不现实的。因此大力推广节能型汽车是大势所趋。

(据中汽协2009《中国汽车产业现状、问题及政策建议》整理)

推荐访问:中国汽车 缺失 融合 战略 产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