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蚂蚁文档网 > 述职报告 > 一则关于对对子的教学案例

一则关于对对子的教学案例

时间:2022-05-23 13:20:03 浏览次数:

一、问题的产生

问题一:05年12月,学校高三学生参加了一次月考,其中语文试卷第23道题是这样的:某先生为一图书馆撰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藏古今学术瑰宝”,下联是“聚——文化精神”。请于空缺处填上恰当的词语,使之工整。后来阅卷时碰到了形形色色的答案,有填“四海”的,有填“天下”的,有填“中外”的……当然,我们知道,该以填“中外”最恰当。而“四海”、“天下”皆不能算对。为什么?因为不符合对联最基本的特点之一:对仗。

此题当属简单,难度并不高,只要稍具对联知识并能灵活思维的话,该不会错,可是现实情况并非如此,得分率并不高,那么该如何应对?我开始思考。

问题二:有一次,本人带学生去参加一项语文知识竞赛,其中一道试题是这样的:

根据所给上联:独角兽

请从下列选项中择其一作为它的下联。

A、比目鱼B、九头鸟C、两头蛇D、百脚虫

试题一亮出来,除了参赛同学之外,许多相关老师也都参与了答题。是A?是B?是C?老师们意见不一,但选择B项的较多,本人也选了“B”,以为“独”该对“九”(少对多)。后来答案出来了,竟为A(比目鱼)!不由得大惑,见少识浅的我经几年琢磨而不得解。后来终于偶然于一份杂志中翻到相关的资料,曰:

“鲁迅在三味书屋读书时,一天晚上寿镜吾先生望着房脊上奇形怪状的脊兽,口占一联要学生对,联云:‘独角兽’。有的学生对‘两头蛇’;有的学生对‘九头鸟’;只有鲁迅思索片刻,对曰:‘比目鱼’。

寿先生大加赞赏,他说:独不是个数词,但含有单的意思,不能对数词的‘两’或‘九’。‘比’也不是个数词,但含有双的意思,两者相对,词语相称,词性相同,恰到好处,无懈可击。”

看了之后,恍然大悟,从此便认定对学生进行对联知识的教学是很重要的,让学生学学古人的“对课”,进行对对子活动是有益而必要的。它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也是锻炼学生思训活动的一种好方式。

二、问题的应对(教学过程)

为了增进同学们对对联知识的了解,培养他们语言运用和思维创新能力,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碰到的相关于对联的问题,本人确立了以下几条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安排了语言活动,进行了较为有效的训练:

(一)确立教学目标:

A、了解对联的基本知识和特点,初步学会如何对对子;

B、培养学生驾驭语言和思维创新能力;

C、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感受祖国语言博大精深的无穷魅力。

(二)教学步骤:

1.对联知识介绍

“对联”顾名思义就是对称的联句,雅称“楹联”,俗称“对子”。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的独特的艺术形式。可以说,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它是从律诗的对仗演化而来的,作为独特的文字艺术形式,它雅俗共赏,向来为人们所喜闻乐见。无论是皇宫大殿,还是农家小院;无论是楼台馆所还是商业小店;无论是名胜古迹还是寻常茶园;无论是婚丧嫁娶还是满十过年……在我们中国大地上,时时处处都能看到它,它蕴含着历史的沧桑,蕴含着时代的变迁,蕴含着智慧的思考,蕴含着美好的祝愿和永恒的纪念……

对联起源很早,可追溯到唐以后的五代时期。 最早的“对联”何时出现?据《宋史·世家·西蜀孟氏》载后蜀之主孟昶(chǎn g)“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末年学士幸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到清代,对联发展到纯熟的全盛阶段,它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行业,各个方面。

对联的种类约分为春联、喜联、寿联、挽联、装饰联、行业联 、交际联和杂联等。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

明清时,读书专门有“对对子”一门学科;古代文人也喜欢吟诗作对,对对子成了读书人之间一件平常又高雅的活动。

2.对联的形式特点分析:

对联在形式上就是对偶句。由于它的上下联要求对仗,所以在形式上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A.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B.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C.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D.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

E.音韵相对,音韵相对即平仄协调,声律和谐。上下两联,平仄互对,吟诵起来,抑扬顿挫,铿锵有力,优美悦耳。

此外,张贴的对联,传统作法是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

与对联紧密相关的横批,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中心。好的横批在对联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相互补充的作用。

3.对联的创作和交流活动

A.提出楹联创作的基本要求是:

平仄合律,对仗工整,文意切题。三者相互依存,不可偏废。平仄合律是基础,不合律的对联就是不合格的对联。对仗工整是关键,对仗不工整,即使平仄合律,也只能滥竽充数。文意切题是目的,平仄合律、对仗工整而文意不切题,就是无的放矢,甚至会产生相反的效果。

B.让学生熟记对联平仄口诀:

“平对仄,仄对平,平仄要分清;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例:白居易《忆江南》中的三四句,即是一副工整和谐的对联:

日出/江花/红/胜火(仄仄平平平仄仄)

春来/江水/绿/如蓝(平平仄仄仄平平)

C.创作和交流

(1)老师念上联,学生口头齐答下联:(多媒体展示内容如下)

锦上添花福如东海明枪易躲

有心栽花花不开酒逢知己千杯少良药苦口利于病

近水楼台先得月沉舟侧畔千帆过春潮带雨晚来急

(2)出上联,求下联:

a.栽数盆花,探春秋消息;

b.千里为重,重山重水重庆府;

D.分析:

1.这项训练,第一部分,学生很快就答出来了,因为都是名句名联,是耳目能详的。第二部分求下联可遇到一些困难。第一道“栽数盆花,探春秋消息”难度不大,尚好对一点,大家你一言我一句,纷纷攘攘的。有对“读万卷书,通古今变化”的;有对“拾一片叶,忆冬夏故事”的;有对“挂一弯月,看离散人生”的,都有相当的欣赏价值,也体现了学生的智慧和思维创新能力。另外还有好多,像:

走万里路,阅南北风情

逢一知己,诉悲喜人生

育一代人,尽天地风流

掬一捧水,啜天地冷暖

演一场戏,看善恶人生

饮一杯茶,品一二滋味

……

也都挺有味,思维触角伸得很宽阔。

第二道“千里为重,重山重水重庆府;”有同学对“日月为明,明日明月明心堂”,相当不错;有同学对“女子为好,好人好事好心桥”,亦颇值称道。

2.典型的错例分析

这里要提一下的是:对于第一道题,有个同学对了句“育一代人,强中华实力”,还有个同学对了句“投数粒石,知河塘深浅”——这样行不行?我让同学们讨论。有些同学粗粗地看不出什么问题,但细一推敲,就明白了:1.“中华实力”与“春秋消息”不对仗,“河塘深浅”与“春秋消息”也不对仗;2.“数”与“数”显然重复。那么可以“化腐朽为神奇”吗?“这好办!”同学们说。于是他们就把“数”改为“一”,将“强中华实力”改为“系兴衰中华”;将“河塘深浅”调整为“深浅河塘”。

(3)布置课后作业

1.给自己的书房拟一幅对联,可让读者从中读出你的人格修养和志趣抱负来。(每联字数最少为5个)

2.调查收集路桥区一处名胜古迹的对联及与之相关的历史掌故,下一次上活动课时在班上交流。

3.学校要开运动会,请替学校宣传组写一副对联。

三、几点启示:

从这次“对对子”教学的语文活动课中,我得到了以下几点启示:

要求学生平时认真积累课内外文章里典型的骈偶句,认真品味,养成良好的欣赏习惯,提高欣赏能力;

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写作实践中,注意锤句炼字,以优美的句式去表达内容;

可组织一些专项训练,如收集楹联活动,对对联趣味活动,古代名联欣赏活动。

只要我们重视平时的积累与能力的提高,一般的对子还是能应付得来的。

四、教后小结

《语文教学大纲》这样说:“对学生的评估要重视语文积累、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语文水平发展的评价,激励和引导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发展。” “对对子”是一种文字游戏,也是一种智力大比拼,它让我们在娱乐中学会谴词造句,学会驾驭语言。当赋予对联这种形式以恰当内容的时候,它就有了生命力,这是拼音文字所不能比拟的。“对联千古事,老树逢春发。”对联这种千年文学艺术,具有永恒的探索价值,今天,随着的时代的发展,对联的内涵和作用将更丰富和广泛,我们同学要好好去研究它,去发掘我们的汉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

(黄金君 周薇 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金清中学)

推荐访问:教学案例 对对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