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蚂蚁文档网 > 述职报告 > 规范管理高要求净化旅游环境

规范管理高要求净化旅游环境

时间:2022-05-21 19:55:03 浏览次数:

为了提高服务质量,不断完善健全旅游服务体系,澄江县开展了以禄充景区为重点的沿湖旅游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重点在景区景观、旅游基础设施、管理服务能力、旅游安全四个方面下功夫,严厉打击拉客宰客等不文明经营行为,营造良好的旅游市场环境。

2015年12月28日,澄江县召开禄充风景区旅游环境综合整治启动会,要求全县各级各部门及领导小组成员要充分认识开展禄充景区旅游环境综合整治的重要意义,举全县之力、铁腕整治,统筹规划、先易后难、逐一突破。随后,及时制定各项工作推进时间表,将各项整治任务逐一分解落实。并且利用电视台、景区广播等平台展开多形式、多方位的宣传活动。4个综合整治组深入农户、经营户进行拉网式排查摸底,广泛听取群众诉求,支持率达90%以上。同时,在开展整治工作的同时,有效结合了“城乡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计划”,组织街道、社区党员干部及群众200余人,出动垃圾清运车20多辆,对景区内杂物乱丢、占道经营、价格欺诈等进行集中整治,并联动交警等部门确保景区无喊客拉客现象出现。

随着整治工作有序推进,景区外道路两旁饭馆搭建的遮阳棚被拆除,没有占道经营现象出现,人行道宽敞起来;景区内沙滩上商家搭建的更衣室也全部拆除,沙滩车集中停放,整个景区变得整洁有序,景区旅游环境改善明显,获得了游客的一致好评。

同时,澄江县还全面实施旅游品牌升级的发展战略,对非法乡村旅游景点和不具备营业条件的经营场所全部依法关闭,有效控制同质开发、低端开发问题,铲除高额回扣、恶性竞争根源,切断高额回扣利益链条,这些举措使得澄江县旅游投诉量大幅下降,景区景点无序开发、低价恶性竞争基本消除,市场秩序全面规范。

宣传造势

高规格打造旅游品牌

澄江历史上曾是路、府、郡、县治地,明隆庆四年(公元1570年)经御批府城从金莲山迁至凤山南麓。凤山左右势如展翼,中段状如凤首,远望犹似盘旋丹凤,而城池方正整齐,以北正街为中轴,宛若一本翻开的大书,故澄江县城有“丹凤衔书”的美称。城东南西北建有拥晖、澄波、揽秀、仪凤四道城门,街道由横三条、竖三条主街组成,形似九宫格。城内凿水井七口,按北斗七星的形态分布在东南西北四门所属领域,整个府城的设计、兴建别具匠心,具有较强的人文特色和美学风格。

澄江文化底蕴浑厚,素有“文风不让中原盛,民俗还如太古淳”的美誉。为了进一步挖掘内涵,提升文化旅游软实力,澄江县不仅编制完成了《澄江旅游导游图》《行游澄江》等8本旅游宣传册。还成功举办了中国世界遗产30周年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70周年暨国家公园体制专题研讨会、2014中华(玉溪)生态环保影像周、环抚仙湖自行车赛等大型活动。

2016年5月1日至11日,以27届立夏节为主题的澄江夏季旅游系列活动在澄江县举办,该系列活动包括第二届澄江傩戏文化节、抚仙湖铜锅美食旅游文化节、玉溪市首届乡村旅游美食大赛等内容。

据了解,立夏是澄江县的传统节日,每逢立夏,澄江县万人狂欢,农户们提前安排好农事,挤出时间唱滇戏、演花灯、耍龙、舞狮、跑驴,祈求风调雨顺,现场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此次澄江夏季旅游节期间,前来游玩的游客看到了民间歌舞表演、乡村大舞台歌舞表演,品尝了铜锅鱼、洋芋焖饭、盐水鱼等美食。其中,5月9日至11日三天,以“梦系关索·灯颂太平”为主题的专场文艺演出每晚7点在澄江县体育馆举行,该文艺演出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关索戏和玉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太平花灯为主要演出形式,上演了关索戏傩面变脸绝技、七唱太平灯、盾牌铁流舞等精彩演出。秀美的山文化,浪漫的水文化、渔文化,神秘的古生物文化和古滇国文化共同编织成一幅美不胜收的民俗文化长卷,这也凸显了澄江文化的包容性、开放性和创造性,是澄江发展旅游的特色所在。

此外,为满足游客多元化需求,澄江县委、县政府围绕产业发展和功能配套,按照把每个景观和节点做成彰显生态旅游元素、城市特色文化、田园山水情怀的靓丽风景的理念,将景点串联起来,打造了县城老城区—金莲山学山—水下古城的古滇文化线路,澄江化石地—天头山科研科考科普线路品,老虎山—梁王山极限运动休闲观光线路,万家欢蓝莓庄园—玉溪庄园—荷藕庄园生态农业休闲线路,抚仙湖精华十景游旅游线路以及以仙湖锦绣、月亮湾湿地公园、太阳山为核心的环湖旅游线路,让广大游客全方位、多角度地感受澄江文化和民俗风情,打造出了具有澄江特色的旅游品牌。

决策指引

美丽澄江扬帆再远航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理念影响着行动和行动的成效。2015年12月24日,中共澄江县委十一届七次全体会议召开,全会描绘了澄江未来五年发展的美好蓝图,规划了澄江未来五年的发展。

其中,针对澄江旅游产业提出了紧紧抓住桥头堡、昆玉一体化、昆玉红旅游文化产业经济带、云南省十大历史文化旅游项目建设等发展机遇,深入贯彻落实2016年云南省旅游产业发展推进会议精神和玉溪市委、市政府“产业强市”的重大战略决策,以全域旅游为发展目标,以“生态+”为理念引领,瞄准旅游发展高端化、国际化、特色化的方向,坚定不移地实施“旅游兴县”战略,积极推动生态建设与旅游产业、城镇建设、乡村建设融合发展,着力构建生态观光、休闲度假、健康疗养、户外运动、文化体验五大产品体系,实现旅游资源由全域开发向局部开发转变、无偿使用向有偿服务转变、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不断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在生态+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方面,围绕抚仙湖、帽天山、梁王山为主的生态保护与开发,建立健全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运行机制,加大环境综合治理和生态建设力度,大力发展资源集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生态旅游。深入开展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工作,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能力、加强信息化建设。突出文化底蕴,挖掘特色符号,大力发展集生态湿地、乡土风情、旅游休闲于一体的文化游、生态游、乡村游,进一步提高澄江旅游的总体水平和服务质量,推动抚仙湖旅游向国际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在生态+旅游城镇建设融合发展方面,深入贯彻玉溪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一城五镇多村”的要求,按照“生活品质城市化,生活情调乡村化;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的要求,在继续完善乡村基础设施、融入旅游元素、健全产品体系的基础上,加快特色旅游村镇建设。重点抓好广龙古滇国小镇、帽天山寒武纪小镇、海口仙湖古镇、路居航空小镇、立昌艺术小镇和啰哩山、松元、大湾、明星、孤山、海关、胡家湾、小凹等特色旅游村建设,逐步形成“一镇一景、一村一韵”。打造“湖清诚美、湖城共融”的特色旅游城市格局,营造文明舒适的旅居环境。

在生态+美丽乡村建设融合发展方面,结合城乡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计划、“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和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加快建设特色旅游村。采取以奖代补方式,鼓励、引导和扶持农家乐提档升级,选择条件具备的农家乐提升改造,按照打造“抚仙湖及周边地区一流品质农家乐”的标准,重点加强对啰哩山片区农家乐提档升级,着力打造更高档次和水平的庭院旅游产品。在每个镇发展2至3个民宿客栈,逐步形成一院一特色、一院一精品、一院一故事、一院一传说的庭院旅游经济体。

在生态+文化建设融合发展方面,不断加大对水文化、渔文化、古生物文化和人文历史文化的保护、挖掘、整理、包装,把文化内涵的提升和文化元素的注入贯穿于旅游产业建设发展的全过程。以澄江化石地、金莲山学山古墓葬、抚仙湖鱼水、文庙古建筑群和赵仕麟、罗佩金等历史文化名人为重点,深度开发集体验性、参与性、娱乐性为一体的文化主题园区。选择知名工艺美术企业,加工生产、营销文化旅游纪念品,形成品牌化、系列化和规模化开发,逐步使代表澄江形象的产品进入文化旅游商品市场。

在生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方面,把旅游开发与发展现代高原特色农业结合起来,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和体验农业,加快开发生态农业旅游、特色水果旅游等特色农业旅游产品。研发土特食品和植物花卉等特色农业旅游商品,扶持旅游商品加工业的生产发展,以蓝莓庄园、荷藕庄园、大樱桃庄园为重点,规划发展旅游农庄,着力打造庄园餐饮,扶持县内旅游商品企业通过生产流程创新、市场开拓等手段实现企业化运作和产业链延伸,支持旅游食品生产企业在搬迁入园中通过技术改造提升企业生产经营水平。

在生态+互联网建设融合发展方面,以“农产品+互联网”为主题,依托澄江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加强农业种植与互联网合作共赢模式的运作,通过电子商务带动蓝莓、荷藕、樱桃、纯绿色有机蔬菜的赏花食果,为它们插上互联网的“翅膀”。以“生态+互联网”为主题,逐步带动澄江当地餐饮、民宿和景点景区的发展。通过线上线下、APP预订“蓝莓、樱桃采摘游”、“餐饮、住宿、门票购”把生态旅游、农产品销售与互联网紧密结合起来。

此外,中共澄江县委十一届七次全体会议还提出了建设“三条精品旅游环线”,即“昆明(新机场)—阳宗—帽天山—抚仙湖—昆明(新机场);昆明—石林—阳宗—帽天山—抚仙湖—昆明;昆明—抚仙湖—星云湖—玉溪”,确保到“十三五”末,实现接待游客4834.4万人次,年均增长10%,旅游总收入251.64亿元,年均增长15%;旅游产业占第三产业比重为20%,全县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11.7:28.3:60的目标。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指导工作时,作出“云南旅游资源丰富,要大力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指示,进一步明确了旅游业在云南省产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坚定了整个云南省发展旅游产业的信心和决心。在云南省委、省政府和玉溪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澄江县委、县政府的努力下,澄江“山更青、地更绿、水更碧、天更蓝”的美丽图景在澄江县的旅游产业发展的蓝图中翘首绽放。

推荐访问:净化 高要求 规范 环境 旅游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