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蚂蚁文档网 > 述职报告 > 窦娥形象与主人翁意志分析

窦娥形象与主人翁意志分析

时间:2022-05-22 12:45:03 浏览次数:

摘要:《窦娥冤》是元代大家关汉卿之作,戏剧中的主人公窦娥以及蔡婆婆、张驴儿、赛卢医等等一系列人物,都塑造的有血有肉,十分生动。尤其是窦娥的形象十分饱满,而其的主人翁意志都体现在其形象中。所以,我将通过分析窦娥形象,来谈谈窦娥的主人翁意志。

关键词:窦娥;主动性;温柔孝顺;坚强反抗;主人翁意志

《窦娥冤》是中国古典戏剧中的经典悲剧之一,更是关汉卿的优秀戏剧作品。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中曾经写到:“明以后传奇,无非喜剧,而元则有悲剧在其中。其最有悲剧之性质则如关汉卿之《窦娥冤》。而其赴汤蹈火者,仍出于主人翁意志,即列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王国维所说的“主人翁之意志”接近于一种人格和信念力量。蒂拉希提出:“凡是从一个人的人格中心紧紧掌握住这个人的东西,凡是一个人情愿为其受苦甚至牺牲性命的东西,这就是他个人的终极关怀,就是他的个人宗教。”窦娥的主人翁意志正是这种终极关怀。

世人眼中的窦娥,是一位具有悲剧的人物,她的性格是温柔、孝顺与坚强、抗争的对立与统一。她原来还幻想着官府清明如镜子,含冤后才认识到了“衙门自古向南开,就中无个不冤哉。”在她身上,看到了中国封建社会下劳动妇女的悲惨命运。作者在刻画窦娥这个形象时,具有真实的社会基础,也具有积极的意义。所以,在分析窦娥的主人翁意志之前,我将先分析窦娥的人物性格与逾期人物形象。

一、人物性格与形象

(一)主动性

在戏曲的开头,首先出场的窦娥,她在诉说自己的身世。但是,值得大家注意的是,窦娥对于自己前世是否作恶产生了怀疑,因为今生的命运并不好。窦娥的悲剧是从其幼年开始的,她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家庭,她三岁丧母,七岁由于父亲无法偿还蔡婆婆的四十两银子,又想换上进京赶考的路费,便把她当作抵押品一样送到蔡婆婆的家中做童养媳。接着,窦娥十七岁结了婚,不幸的是, 结婚不到两年,丈夫就去世了。她对命运的反思,体现了其自身的主动性。换句话说,就是窦娥认为命运是他自己选择的。她有自己的价值观念,这就推动了之后剧情的发展需要。

(二)贞孝善良

淳朴善良是普通劳动人民的本质。窦娥面对一系列的不幸,没有计较,所以决定侍奉婆婆,为丈夫守节终生。这些事实,反映了她贞孝的特点。窦娥的贞孝,并不是愚忠愚孝,这里边体现了窦娥的价值观念。她为丈夫守节,以及之后对张驴儿和婆婆的抗争,都突出了她对自己价值观念的维护。

窦娥善良贞孝的本质在第二折中得到了体现。蔡婆婆放债来收取高额利息,无力偿还高额债务的赛卢医便起了杀人之心,好在在危难之际被张驴儿父子救出,可是张驴儿父子不安好心,张驴儿为了霸占窦娥,孝顺蔡婆婆,不料尽然毒死了自己的父亲。他以诬告窦娥杀害他的父亲为要挟,强迫窦娥嫁给自己,窦娥不同意,结果便进了官府。结果被打得皮开肉绽,但是,她看到昏官要连婆婆一起打得时候,她却毅然决然的挺身而出。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窦娥的孝顺。为了救婆婆,她勇于自我牺牲,这种悲壮的精神值得我们慨叹,也值得我们敬重。她深知自己是被冤枉的,也深知自己招供后是死路一条,但为了婆婆她甘愿做此牺牲。窦娥被押赴刑场时,她和刽子手说从后街走,因为她不愿意让婆婆看到,也不愿意让婆婆伤心。已经是面临死亡,却依然顾忌婆婆的感受,真可谓是善良孝顺。

(三)坚强与反抗

正是因为为了使窦娥的形象更加丰满,所以关汉卿在描写他的善良品质外,又著重的描写了其坚强的性格以及极具热情的反抗精神,歌颂她面对黑暗势力不屈服的反抗精神。

在第一折中,窦娥从小遭遇了诸多不幸,对于这些不幸,窦娥发出了“命好苦”的慨叹,黑暗的社会将窦娥一步步逼上绝路。当她被逼无奈时,必然会爆发出反抗,面对张驴儿父子强行无耻的逼婚行为,窦婆婆妥协了,可是窦娥没有一丝妥协的意思。她一面批评窦婆婆的软弱行为,另一面喊出了“我全然不要女婿”的话,表现出了对于张驴儿的憎恨。她在拜堂时将张驴儿推到在地,更表现了她的不甘受欺凌的反抗精神。因此,尽管窦娥受到了封建体制的毒害,但她身上体现的贞洁品质是值得高度赞美的。孟称舜说“逼真烈孝女口气”她虽然尽孝道,但不在忍受顺从,对婆婆冷嘲热讽,把婆婆改嫁他人视为“可耻可悲”。窦娥在反抗张驴儿父子上是坚强不屈的,是极富有斗争精神的。

在第二折中,张驴儿杀害了父亲,却将罪名反诬陷给窦娥,她提出“官休”的解决方法,也体现了她的反抗精神。

集中体现窦娥的反抗精神的是第三折,窦娥在公堂上“捱千般拷打,万般凌逼,一杖下,一道血,一层皮”,但她硬是宁死不屈,在绑赴刑场的路上,她对昏天暗地的社会发出猛烈的抨击,对于主宰世界的天与地发出强烈的指控和抨击:“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延寿。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元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堪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这样一段话出现在封建社会是不可能的,但恰恰窦娥将其变为可能,这突出了窦娥的反抗性格,也使其反抗性格发展到了高潮,发生了质的飞越。

在临刑之前,窦娥的反抗性性格发展到了高潮,她决心让老天服从自己的意志,洗刷自己的冤屈,窦娥将满腔的怒火和悲愤化成了三桩誓愿。作者以浪漫的笔调,将这三桩誓愿在现实都无法实现的事都一一实现,这就造成了强烈的悲剧氛围,突出了正义的不可战胜性,集中反映了窦娥的反抗意识,使窦娥的艺术形象更加感人。三桩誓愿以传统的“天人感应”为基础,通过其应验以及主人公的冤案得以平反,对世间作恶者给予了严厉的警告,其中表现出了深刻的“警戒”目的。

总之,窦娥因为恶势力紧逼,她逐渐表现出了坚强反抗的性格。

(四)以自己的牺牲来换取别人的生存

除此之外,窦娥用自己的牺牲来换取亲人的生存。窦娥替婆婆接受了一切刑法,到最后还替婆婆被砍头。这体现了窦娥的高尚品质。宁愿自己牺牲,也要保全婆婆的生存。

二、窦娥主人翁意志

王国维所说的“主人翁之意志”内涵接近于一种信念和人格力量,并且这种意志是生命个体不自觉的、自觉的行为,这种意志似乎更不注重连续的过程,而是更关注于某一阶段的迸发。而《窦娥冤》中窦娥所承受的一切的苦难以及其最终的毁灭,是“处于其伦理信念和理想的准则,不是愁云笼罩,而是充满着热烈的生命激情,在恶势力面前,表现出强大的人格力量。”这正与蒂利希的“终极关怀”的观念所一致。

是黑暗的社會造就了窦娥的“主人翁意志”,中国封建社会强调“三纲五常”和“三从四德”,这些陈旧的教条压迫着窦娥,迫使她对于这些弊端做出反抗。起初,她认为自己一身清白,在“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握着生死权”朗朗乾坤之下,还有天理和王法。但是,天理不是她的天理,王法不是她的王法。无钱无势的自己就是贪官污吏钱权交易的牺牲品,所以清白无辜的她便成了牺牲品。但窦娥最终的“三桩誓愿”以及她一系列的反抗,都表现出了强烈的“主人翁意志。”窦娥其实代表了广大劳动人民的时代情绪和愿望,表现了广大人民群众对于假、恶、丑的反抗,以及对于真、善、美德追求的执着信念与追求。

三、结语

窦娥,是关汉卿塑造的众多悲剧人物中极其成功的一个,也成为关汉卿在戏剧上举得辉煌成就的基石。总体来说,窦娥的主要应该倾向于其贞洁孝顺、坚强反抗的正面形象。与生俱来的孝顺,让读者体会到了她是一个善良的小女子。面对恶势力的坚韧,又让读者体会到坚强与反抗精神。她所表现出来的“主人翁意志”凝结着着广大人民对于美好的向往和追求。

参考文献:

[1]葛琦.元杂剧人物形象研究——在民族文化交融背景下[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3.

[2]李健梅.浅析《窦娥冤》中的女性人物形象[D].首都师范大学,2013.

[3]赵芊.品味元杂剧的窦娥形象与艺术特征[J].戏剧之家,2016,05.

[4]毕裴裴.《窦娥冤》中窦娥悲剧意蕴[J].赤子(上中旬),2015.

[5]蒋乃珺.《窦娥冤》窦娥形象分析——兼谈元剧形象塑造中的人物矛盾[J].南京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0.

[6]张红娇.《窦娥冤》中的窦娥形象分析——兼谈中国古代女性悲剧命运之根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5.

推荐访问:主人翁 意志 形象 窦娥 分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