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蚂蚁文档网 > 述职报告 > 头舌针联合言语康复训练对脑梗死运动性失语语言功能的影响

头舌针联合言语康复训练对脑梗死运动性失语语言功能的影响

时间:2022-05-18 12:10:03 浏览次数:

【摘 要】目的:通过观察头舌针联合言语康复训练对脑梗死运动性失语语言功能的影响,探讨该治疗方法的效果,为脑梗死运动性失语寻求一种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采用《汉语失语症检查法》(ABC法)作为诊断和疗效判定依据,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及治疗后进行疗效评分。结果:治疗组治疗脑梗死运动性失语优于治疗前(P<0.01),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头舌针联合言语康复训练是治疗脑梗死运动性失语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头舌针;康复训练;脑梗死;运动性失语;针刺

【中图分类号】R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601-02

脑梗死是常见病、多发病,失语是本病的一个常见后遗症,而运动性失语是失语症的主要部分。失语给病人造成的危害不亚于肢体的残废,随之而来的心理障碍尤其突出,发生语言障碍后可造成患者与外界的交流减少,导致其与社会群体越离越远,给个人和家庭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所以失语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将中医的针刺方法与现代康复技术结合起来,积极开展治疗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优化。

主要研究方法:

1 一般资料

1.1 诊断标准

1.1.1 西医诊断标准

脑梗死诊断采用1995年中华神经病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全国脑血管疾病第四次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

1.1.2 运动性失语诊断标准

符合西医诊断,并伴有语言障碍,且语言障碍以口语理解能力相对较好,复述能力有一定障碍,自发言语及表达能力差为特点。以《汉语失语症检查法》作为诊断工具。

1.2 病例选择

1.2.1 纳入标准

(l)符合中风病诊断标准,并经《汉语失语症检查法》评价诊断为运动性失语。

(2)意识清楚,病情基本稳定,定向力基本完整,无明显记忆障碍和智力障碍。

(3)无明显的吞咽障碍及发音器官受损所致的构音障碍。均经头颅CT或MRI证实为脑梗死。

1.2.2 排除标准

如其它脑血管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出血),脑肿瘤所致的构音障碍,合并心、肺,肝肾,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全身状态不佳,重度痴呆,拒绝或无训练要求者;颅脑外伤所致的失语及瘾病性失语;年龄在40岁以下或80岁以上者。

1.2.3 中止、剔除标准

(1)未能完成疗程中途要求退出的受试者。

(2)未能严格按照治疗方案执行的受试者。

(3)临床研究过程中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或病情变化不能继续接受治疗的受试者。

1.2.4 病例来源

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神经内科的住院病人。

2 研究方法

2.1 病例分组

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患者,随机单盲分为两组,头舌针结合言语训练治疗组和单纯言语训练对照组。

2.2 治疗方法

两组药物应用相同,主要包括支持疗法,降低颅内压、减少脑水肿、改善脑血循环,应用脑保护剂及对症治疗等相关药物。治疗原则参考《2010年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1],主要治疗用药14天不变。

2.2.1针刺治疗

治疗组在与对照组用药基本相同的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

选穴:头针取病变侧言语一区(运动区的下2/5,上点在前后正中线中点往后0.5厘米处,下点在眉枕线和鬓角发际前缘相交处,上下两点连线即为运动区);舌针取廉泉及其左右旁开各一寸(廉泉位于颈部,前正中线上,喉结上1寸,舌骨上缘凹陷处),金津(在口腔内,当舌下系带左侧的静脉上),玉液(在口腔内,当舌下系带右侧的静脉上)。若伴有肢体瘫痪的加刺穴位: 肩髃、曲池、合谷、伏兔、阳陵泉、足三里、解溪等。

2.2.1.1针具选用

苏州医疗用品厂生产的华佗牌针灸针,规格: 0.35x40mm。

2.2.1.2针刺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进针前均常规皮肤消毒。言语一区:将针灸针呈30°沿头皮斜刺入帽状键膜下层,进针1.0寸,行捻转手法不提插,快速捻转行针180次/分钟左右,捻转30秒。进针后15分钟捻针,捻针时间及频率同前。进针30分钟后起针,起针前捻针,捻针时间及频率同前。舌针:廉泉及其左右旁开各一寸均向舌根方向斜刺,快速进针0.5寸深,行捻转手法,频率120次/分钟左右,捻转30秒。进针后15分钟捻针,捻针时间及频率同前。进针30分钟后起针,起针前捻针,捻针时间及频率同前;点刺金津玉液穴,令患者张口,用消毒棉棒将舌体翻卷起,暴露穴位,自舌系带两侧凹陷处分别向舌根部方向快速刺入,深度约0.2寸,以出现酸、麻、胀等感觉,并向喉部放散为佳。获得针感后,立即起针。如出血用棉棒压迫止血。

2.2.1.3疗程

每日1次,7次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2.3 言语训练法

①利用口形及声音训练:在训练开始时先教会患者通过口形及声音支配控制自己的唇舌运动练习发音。训练者先做好口形发音示范,然后指导患者通过镜子观察自己发音时的口形,首先练习最容易见效的如拼音字母等,由易到难,由短到长,并在视触觉帮助下观察发音器官的位置和口形,并随时纠正。每天训练5分钟。

②训练有关发音肌肉:重点指导患者练习舌及口腔肌肉的协调运动,如鼓腮、磕瓜子、嚼口香糖等,促进患者发音准确。每天训练5分钟。

③利用语言训练磁带练习:将日常生活常用词组、句子制成适宜患者跟读的录音带,一般先让患者练习2个字的词组,根据语言康复情况练习句子,每次练习10分钟。

④刺激促通法:重在运动失语的康复练习。

说话:重度失语者,复述(短文)、读音(短文)称呼、动作描述(动词的表现、情景画、漫画说明);中度失语者,事物的描述,日常生活话题的交谈;轻度失语者姓名、听写(日常物品单词)。每次练习10分钟。

⑤实用交流能力训练:将一叠图片正面向下扣置于标题桌子上,与患者交替摸取,不让对方看见自己手中图片的内容。然后运用各种表达方式(如呼名、迂回语、手势语、指物、绘画等)将信息传递给对方,接收者通过重复确认、猜测、反复质问等方式进行适当反馈,治疗师可根据患者的能力提供适当的示范。每次练习10分钟。

以上训练均为每天一次,每7次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每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2.4 观察项目

语言功能评定,采用 《汉语失语症检查法》评定患者口语表达(包括谈话及复述)方面的语言功能变化。

2.5 统计方法

将所有信息录入SPSS,建立数据库,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x±s)表示。应用t检验,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在统计学上有意义。

3 结果

4 结论

对于脑卒中后失语的治疗,人们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西医治疗上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疗法的康复方法。药物治疗方面的文献报道并不多,西药有嗅隐亭、d-苯丙胺与阿米替林等。西医的治疗重点放在语言康复训练方面,国外在言语训练康复治疗失语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早,文献报道较多。国内对言语训练的研究较晚,自八十年代初现代康复医学理论引入中国以来,始终处于被忽视的地位,相关研究不多。大量临床实践告诉我们:语言康复训练对脑梗死运动性失语患者有明显康复作用,且训练的时间越早越好。最近研究证明,感觉刺激的性质和类型与神经元的生长和机能发展是有关系的[2]。

国内传统医学对脑卒中后失语的治疗有独特方法,针灸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疗法之一,从古至今一直应用于脑卒中的治疗,脑卒中不语常作为脑卒中病的一个兼证来辨证配穴治疗,疗效是得到广大中医学者认可的,其指导理论为经络理论,通过对腧穴-经络的刺激来疏通经络,平衡阴阳,调节脏腑功能。随着现代康复理念越来越多的被医学者所接受,中医对脑卒中后失语的治疗亦趋向于中西兼顾,二者结合。到目前为止,关于舌针或头针结合言语训练的治疗报道己经多见,而头舌针结合言语训练的报道尚不多。以往资料提示,针刺治疗脑卒中失语疗效确切,头针与舌针疗效似乎尤为明显。

舌针疗法是在中医理论和针灸理论指导下,结合现代解剖知识及生物全息论,通过针刺刺激舌体上特定穴位, 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3]。中医认为中风后言语謇涩与心、肝、肾、脾四经关系密切[4],而舌体与四条经脉关系密切。针刺舌体及局部腧穴不仅可以刺激与舌体关系密切的经络,达到疏经通络、调和气血的作用,西医认为针刺舌体可以通过刺激末梢神经增强中枢神经的兴奋性,促进神经神经反射,通过皮层-丘脑-皮层的调节,使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的传导系统相互平衡,重建语言冲动的神经环路,加强语言功能恢复。头针疗法是在中国传统针灸学及现代解剖学、神经生理学、生物全息论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是通过针刺头部的特定区域以治疗各科疾病的一种微刺系统方法。根据大脑皮层功能在头皮上的相应投射区,头皮上可分为智力区、语言区、运动区、平衡区、情感区等,在这些区域施以针刺,针感反射性地作用于各反射区部位的神经系统,调动和激发了机体的一系列自我调节机制,改善头部的血流速度,促进脑组织的营养代谢,激活和调动大脑细胞。还能使一些药物很容易通过血脑屏障,直接营养了脑细胞,促使神经功能恢复。

本研究显示:头舌针联合言语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语言功能恢复有较好的疗效,有力于达到促进患者回归家庭、社会、工作的目的,有很好的临床价值。目前临床上总体来说多以头针结合言语训练或舌针结合言语训练治疗为主,将三者结合起来治疗本病的研究预计将成为一种趋势。基于此,本课题将三者结合起来进行讨论研究,并与其他治疗方法相比较,研究其临床价值并推广。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 中华神经科杂志[J]2010,2(43)

[2] 梅俊荣,脑梗塞运动性失语患者语言康复的训练[J]社区医学杂志,2006,4(3):48

[3] 韩清波,中国疗养医学[J]2011,20,8,721-722

[4] 陈丽萍,舌针、语言训练治疗中风失语疗效的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1997,1(1):30

推荐访问:失语 言语 语言 功能 影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