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蚂蚁文档网 > 述职报告 > 外骨骼手臂对于脑卒中后手功能康复的疗效观察

外骨骼手臂对于脑卒中后手功能康复的疗效观察

时间:2022-05-18 11:15:03 浏览次数:

zoޛ)j馝k{-0 {-0 44iQ_�M9M}M}]5uM|m5ݴ׍vMy}]kaL�H>tӟ]vըky方案,包括 OT 训练、PT 训练等,每天 2 次,每次 30 分钟,每周 5 次,共4周。


1.2.2 实验组在常规干预基础上每日完成运动想象时在机械手带动下完成手指屈伸运动 100 次(每次训练约持续 0.5 小时),每周 5 天。

1.3 评估方法 每组患者分别在入组前、治疗后2周和4周后及训练结束后3个月时进行Brunnstrom分期、FMA手功能评分、MBI评分。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运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描述,t 检验分析;计数资料以率作为统计描述,χ2检验分析;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Brunnstrom 分期(表1) ①治疗前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治疗后Brunnstrom 分期均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Brunnstrom 分期改善程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FMA(手功能评分)(表2) ①两组间治疗前FM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治疗后FMA评分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后试验组FMA评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MBI评分(表3) ①治疗前两组间MBI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治疗后MBI 评分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后试验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对患者的日常活动具有重大影响[3]。传统的手部功能康复模式以被动式康复锻炼为主[4],新型的康复技术手段主要针对脑中枢区域进行刺激,但对于新型的康复技术因其应用的时间短,其对于卒中后手功能恢复的疗效及长期预后的临床资料较少。本研究从手部功能及生活能力恢复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了脑机接口联合外骨骼介导的康復治疗与传统康复手段的疗效,并证明了前者对于脑卒中后手功能的康复效果优于传统的康复方式,患者的生活功能的得到明显的改善,疗效优于传统的康复技术辅助下的手部训练,其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2014)[J].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5, 48(6): 435-444.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J].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5, 48(4): 246-257.

Schweighofer N, Choi Y, Winstein C, et al.Task-oriented reha-bilitation robotics[J].Am J Phys Med Rehabil, 2012, 91(11Suppl 3): S270-S279.

贾杰.脑卒中后手功能康复应评价和治疗并重[J].上海医药,2014, 35(2): 6-9.

推荐访问:后手 骨骼 疗效 手臂 康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