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蚂蚁文档网 > 述职报告 > 面向能力培养的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与实践

面向能力培养的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与实践

时间:2022-05-16 08:05:04 浏览次数:

摘  要:本文通过对当前的教学实际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和探索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以期使教学从刻板的照本宣科转向积极的能力培养。

关键字:计算机基础教学;非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能力培养

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带来了各个领域的深刻变革和飞速发展,新技术、新事物如春笋般层出不穷,加快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高效。社会工作对计算机使用的依赖和密切程度也日益加深,如何更好地向社会输送既掌握本专业知识、又熟练操作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一直是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不断思考和探索的重要课题。作为高校学生必修的通识教育课,计算机基础教学旨在向各个专业领域普及计算机知识,推广计算机应用,使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基本操作以及常用应用软件的使用,并使其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帮助各专业的学生能够顺利地进入各种领域的社会工作,启发他们通过信息技术获得自我教育和继续学习的能力,能够处理和解决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各种实际问题,游刃有余地面对信息时代新形势背景下的工作挑战。

一、改革课程体系

1.现状分析。计算机基础教学始终围绕基础理论知识和软件应用这两个方面进行讲解,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及其相关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他们利用信息技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使他们善于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环境解决本专业领域中的实际问题。在教材的编写上注重知识性、系统性和理论性的全面,其弊端是使学生接触的知识面广而粗浅,从计算机的硬件、软件、网络、程序兼顾得面面俱到,对不同专业、不同领域对计算机的不同需求缺乏考虑,不同专业的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后,工作性质的需要使学生对计算机使用偏重和软件熟练程度各有不同。现有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施以同样的教学目标、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忽视学生就业后的实际需求,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更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2.改革课程体系。针对不同专业对计算机操作能力的需求,将计算机基础教学划分为两大模块,即基础理论和应用技能,利用总学时的1/3,采用教室教学的方式,向学生讲授计算机软硬件基本理论知识、信息网络等相关知识,使其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相关理论,全面提高计算机素养,注意启发他们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这一部分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并无区分,是学生们必须掌握的基础理论。在“应用技能”模块中,充分考虑不同专业学生对计算机应用软件的侧重和应用于方向,如汉语言文学、秘书学、法学、思想政治教育等专业需要对文档编辑类软件的熟练使用;数学与应用数学、城乡规划、初等教育等师范类专业需要熟练掌握演示文稿的制作和简单的图像处理技术;财务与金融工程、统计学等专业需要对报表制作、数据统计等熟练操作;艺术类专业对图像处理软件、音乐剪辑、视频编辑、网站制作的需求和兴趣,将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大体分为师范、经管、文史和艺术四大门类,编写各有侧重的教学大纲。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差异性的教学方式,并不是强调教学特殊性,而是“以学生为本”教育思想的基本体现,以学生的能力培养为导向所进行积极的教学改革探索,以完成基本教学目标的基础和前提下,在相关专业领域有所侧重的进行展开。例如office办公软件(word、excel、PowerPoint)的基本使用是各个专业学生都要求掌握的,但是他们的各自专业和未来从事的工作领域又要求了他们对上述软件的使用侧重及掌握熟练程度有所不同,因此,对文史类的学生增加了word高级进阶知识的讲授,向学生展示除了该软件除文字处理外在文字排版方面的强大功能,介绍了很多文字排版的进行图文美化的小技巧,特别针对汉语言文学、秘书学专业的学生重点讲授了word的审阅功能,如字数统计、比较文档、文档修订等,以便于他们工作中的文稿修订和协作办公;对经管类学生,增加了excel的数据管理功能和财会类函数、统计类函数等高级应用内容;对数学与应用数学、初等教育等师范专业学生增加了利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教学幻灯片的技巧和版面美化的介绍,如版面的配色方案、表格和流程图的美化、动画特效,甚至于shift键的强制复制、等比缩放对象、画等边多边形、shift+enter组合键的非制表位换行等特殊功能都有所涉及。

鉴于学时的限制和教学大纲要求,有些与专业相关的模块和大型专业软件无法非常细致的深入,如艺术专业的图像编辑处理软件Photoshop、视频编辑软件Premiere、音频软件Nuendo等,只能通过精彩的示例,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后续学期以选修课的形式,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二、丰富教学方法

1.案例教学法。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将传授的书本知识转变为实践能力,使枯燥的知识点成为融会贯通的操作技能,进而启发学生能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解决生活和工作的实际问题。从教学经验来看,案例教学法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能够得以充分地体现,学生不再被动的接受教师的知识灌输,而是将学习的体验变为探究和创新之旅。如在讲解word的页面布局功能时,以学生的毕业论文排版为例,学生既能对毕业论文的版式要求有所了解,为他们完成毕业论文做好计算机技术基础,更能对文字大小、颜色,段落行间距、项目号、页面边距,段落缩进等设定有最直观的认识。具体生动的案例使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理解和运用理论,又在理论的指导下升华和创新实践。

2.协同学习模式。随着计算机使用的普及,对计算机操作零基础的学生几乎绝迹,即便来自落后不发达地区的学生也有一定的计算机使用经验,很多中小学已经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程,这样就造成了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水平的参差不齐,加之学生兴趣爱好、接受能力的差异,教学中很容易出现这样的情况,熟练操作计算机的学生对粗浅的书本知识产生厌学情绪,而基础薄弱、接受能力差的学生却因为跟不上教学进度焦虑,协作学习模式能更好的应对教学对象复杂的情况,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组成学习小组,接受教师通过各组综合能力评估后而设定不同的项目任务,结合任务驱动教学法,使组内成员通过互相协作、配合共同来完成学习目标。在讲授PowerPoint的幻灯片制作时,教师设定自己是一个希望找到适合的网站制作公司来制作企业网站的部门负责人,而学生要通过制作PowerPoint幻灯片来阐述自己方案,进而争取到客户。学生们甚至仿效企业部门进行角色入境,设定组长为总监、擅长表达的学生为客户经理,擅长制作的学生为技术主管,通过与“客户”沟通来了解客户要求,组内成员互相沟通和进行工作衔接,来完成幻灯片的制作,并由“客户经理”向“客户”和其他“竞争单位”来表述本小组的制作成果。这样的协作学习方式使先进带动落后,基础差的同学可随时向组内“高手”请教和学习,高手通过教学相长得以磨练和提升,极大的带动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组内成员的优势得以发挥,激发了学生们的创新能力,他们查找资料、互相切磋、密切配合,经常有出人意料的优秀的作品涌现;不仅提升了他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更使沟通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竞争意识等全方位得以提升。协作学习方式更使他们意识到实际工作中沟通和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为他们顺利融入社会进入工作角色打好基础。

三、完善评估考核

科学、完善的考核方式不仅可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如实的反馈教学质量并便于教师根据教学效果及时的调整教学活动的方向和形式,更重要的是,能够对学生的学习目的和方式进行正确的引导,使他们摆脱多年形成应试教育的思维,真正将学习作为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有效途径。学习是个渐进的过程,评估和考核也应与此对应,形成一个动态开放的评价系统。我们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成绩评定分为了三大部分:10%为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出勤率、课堂测试和课堂课后作业完成情况等,期末考试占60%,形式为上机考试,将基本的理论、概念等设计为为单选、多选、判断等客观题题型,而windows的操作、Internet Explorer、Outlook、Access和office办公软件操作的部分则为实践题,题目由题库中选取,涵盖教学大纲中要求的知识范围,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及实践能力;项目作业占30%,根据如上文所提及的教师对学习小组布置的项目作业的完成情况进行打分,教师与项目负责人的评分又各占分值的50%权重。立体而多层次的考核方式,避免了学生为了通过期末考试而临时抱佛脚进行死记硬背,使他们意识到学以致用的重要性,有助于他们对知识的积累和巩固,激发他们学习的自主性,启发了他们的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张兰芳.高师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1年第10期:43-45.

[2]金蓉,庄红,黄德生.面向能力培养的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改革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0.1:145-147.

[3]李惠敏.高校计算机基础基础课程教学创新的探索与实践[J].华人时刊,2011.12(下):80.

(作者单位:贵州铜仁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推荐访问:教学改革 计算机专业 面向 培养 实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