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蚂蚁文档网 > 述职报告 > 杜仲叶菜点食品的开发与推广现状研究

杜仲叶菜点食品的开发与推广现状研究

时间:2022-05-14 14:10:02 浏览次数:

摘要 阐述杜仲叶菜点在小范围食用的效果反映,以及杜仲叶栽种与原料利用现状,分析杜仲叶系列食品在中国市场缺失的原因,提出对策,并分析效益。

关键词 杜仲叶;菜点食品;原料利用

中图分类号 S567.1+9;S789.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6-0285-01

1 杜仲叶菜点在小范围食用的效果反映

1.1 中式菜点

杜仲叶菜点作为中式菜点受到亲友(多为医务、营养、烹饪工作者)的认同。成都高档餐厅将其作为小吃点心推出受到消费者欢迎和追捧。

1.2 西式糕点

用杜仲叶作为配方,口感、外观均受食者认同。

1.3 饭粥饮料

以粥品为例,一年四季作为1~2次/周的主食,受到欢迎;用作保健药酒,同样受到好评。

2 杜仲叶栽种与原料利用现状

2.1 杜仲叶未被社会重视,浪费、流失严重

20世纪90年代以前,由于滥砍滥伐,杜仲遭到极大破坏。90年代,受国家政策扶持,杜仲种植得到了长足发展。令人痛惜的是,杜仲叶没有被规模化地有效利用——以四川省为例:人工种植自然生长的杜仲山林,漫山遍野的杜仲树叶落地腐烂。如四川省广元地区的杜仲栽种面积大,以号称“中国名特优经济杜仲之乡”的旺苍县最多,近3.33万hm2,但只限于树皮的利用[1]。

杜仲叶在国内更多作为保健品原料被收购,药业公司将其作为绿原酸和黄酮提取的原料。比如,在河南已经建设成我国最大的杜仲生产基地和保健品绿原酸保健品胶囊[2]。2006年,据成都青山公司信息,有日本旅游团队在四川省采购杜仲茶叶。另在贵州省安顺地区,日本人长期在该处66.67 hm2的杜仲林场收购杜仲鲜叶,现场进行打包运输至本国。

2.2 公众对杜仲叶的认知度低,致杜仲叶菜点未被普遍应用

习惯成自然的思维方式导致公众认知缺失。公众传统习惯是将杜仲树的干皮熬制煎液服用,杜仲皮废渣丢弃或作为饲料添加。即便是药膳,也只限于杜仲干树皮用于肴馔的制作介绍,未见采用杜仲树叶[3]。

2.3 个别专家信息不灵,误导媒体,影响公众认知

对于国外,尤其是日本研究和运用杜仲叶的成果鲜有科普知识介绍,更谈不上大规模的宣传互动。个别专家误导媒体,影响公众认知。如北京电视台、北京青年报、北京晚报等曾经在不同年份报道:有的街区或者公园内,满地的杜仲落叶被一些老人捡拾作为家庭保健用。可是中医专家通过媒体称:“杜仲叶的药用价值尚待观察”,“梦遗疼痛的人绝对禁止使用”,“如果在家使用,一定要外用,切忌口服”等[4-6]。媒体的公开报道,导致百姓无所适从。个别专家缺乏对国家关于杜仲叶政策的了解。比如,近年来不下2次向有关科研院校提交申报杜仲叶的课题,均未获通过。其实,国家卫生部早在2002年2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卫发监发〔1002〕51号),其中附件2 “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名单”列出了115个品种,杜仲叶排名第50位。

2.4 研究者与企业家之间缺乏互动

检索资料发现,中国大陆有关杜仲叶的研究成果甚多。可是,杜仲食品除杜仲茶叶、杜仲挂面外,无其他品种。

2.5 指导学生创业缺乏后续跟进

曾2次将杜仲叶菜点研发和推广的课题提供给学生作为就业策划方案项目,希望用于其创业实践,学生在创业大赛获奖以后,缺乏相应条件跟进。如四川旅游学校烹饪系2009级学生于2010年参加本校学生创业大赛获二等奖名次,一家小规模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法人,看好此项目,曾与校方沟通并希望合作,后因主、客观原因未成;2010级学生于2011年,代表学校参加四川省大学生创業竞赛,获创业大赛人文社科二等奖后无进一步的跟进措施。

3 杜仲叶系列食品在中国市场缺失的原因分析

3.1 中医只用杜仲树皮的观念深入人心,科普力度不大

人们对于杜仲叶的作用和使用方法的知识缺乏。其实,古人早就有杜仲嫩叶的著述,《图经本草》:“初生叶嫩时采食…”。杜仲叶理论研究成果与知识,局限在专家学者小范围。对于国外,尤其是日本研究和运用杜仲叶的成果鲜有科普知识介绍,更谈不上大规模的宣传互动。

3.2 政府缺乏在科研院校、餐饮、食品企业专事信息沟通的中介机构

不对称的信息导致林农缺乏杜仲叶的保健知识,推销意识无从谈起,进而导致收入受损,地区经济受影响,中国大众享受不到杜仲叶带来的保健作用和效果。具有商业头脑的人缺乏信息和实体经济支撑;实力雄厚的大型餐饮、食品企业尚无从事杜仲叶立项,开发和推广的战略。

3.3 人工和物流成本高

以四川省为例,杜仲山林大多在山区。中国栽种杜仲不像日本的杜仲树木经营以采摘叶园为主。保留树干高度为0.5~0.8 m,每年采摘杜仲树叶,制作保健食品[7-8]。比如,成都青山农业开发公司在1999年在蒲江栽种的杜仲,目前胸径为15 cm左右,高度却在4~5 m以上,采摘杜仲叶比较麻烦,四川地区的杜仲林区基本如此,加之山区公路相对较远、林区道路崎岖等,以致更增加采摘树叶的成本。而且,将杜仲叶运到食品加工企业或者运抵餐饮市场存在一定困难:研究人员多次开车前往80 km外的蒲江山区采摘杜仲叶作为课题研究的原料,时间成本、过路费、汽油费、汽车磨损、人工成本等较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老龄化更趋明显,采叶的人工成本高,杜仲自生自灭的情况显而易见。

4 对策

4.1 积极推广杜仲叶作为一种公众的常态食材原料

中国大陆野外人工栽培、自然生长的杜仲林规模大,大量的杜仲叶由于未得到有效利用而飘落腐烂入土。如果,杜仲叶作为一种公众的常态食材原料,每年不仅可节约大量粮食;还可将杜仲叶的保健作用最大限度地开发,人们的医药费将极大减少。比如,中国健康教育中心2012年1月9日公布的‘中国慢病监测及糖尿病专题调查’“2011年全国约有成年糖尿病患者9 700万人”,而杜仲叶富含绿原酸等生物活性物质的降血糖作用也被证实[9],其对糖尿病的预防有积极意义。

4.2 加大杜仲叶保健功能的宣传力度

科普宣传部门当为首选,做好杜仲叶保健功能的宣传,让国人知晓其保健作用;具备实力的中国企业,在看好此项目的同时,重视从现代营销学的角度,宣传杜仲叶的保健作用,使公众对其认知度提高,从而实现知识性消费。

4.3 科研院校和食品、餐饮企业加强合作

科研院校和食品、餐饮企业加强合作,让餐饮和食品企业将其作为新的项目开发。中国优秀的大型食品和餐饮企业参与到杜仲叶食品开发的项目,本身就是一个推动杜仲叶知识普及和食品投放市场的实际行动。

5 简单效益分析

5.1 社会效益

杜仲叶的食品通过科普宣传推广,将在各级政府和民众中引起热烈反响,进一步提高人们对杜仲叶的食用和保健功能的认识水平,掀起食用杜仲叶的高潮并持续升温。

5.2 经济效益

杜仲林区和林农直接受益12.25亿元。假设:按1994年全国300万hm2计,四川省杜仲资源占全国杜仲资源的30%,为90万hm2,栽株2 500株/ hm2,共22.5亿株。按四川杜仲树资源的10%计,即2.25亿株的杜仲树叶用于食材,按每株产鲜叶3 kg,干燥后1 kg,药材市场收购干叶5元/kg计,直接经济效益为11.25亿元。如果大型食品餐饮企业参与其中,杜仲叶保健品的附加值难以估量。

综上,随着公众对杜仲叶的认识普及,国内科研院校与食品和餐饮企业利用现有技术集成,参与到杜仲叶的开发和推广,杜仲叶所带动的产业,势必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林農直接受益;保护森林植被;地方经济受益;餐饮,食品行业及公众受益。同时,涵盖了运输,包装,新的餐饮、食品企业的出现;中国大陆民众的医药费用降低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前景乐观,实为多赢的优秀项目。

6 参考资料

[1] 张文峰,程立.旺苍“三木”药材发展的调查与思考[EB/OL].(2008-11-14)[2013-05-28].http://.cn/o/2010-10-08/150418202136s.shtml.

[5] 苏印泉,马希汉,杨宗英.日本的杜仲研究开发评述[J].西北林学院学报,1996,11(2):94-100.

[6] 李立权,冀献民,牛爱华.杜仲资源在日本、韩国开发利用简况[J].中国食物与营养,1997(1):20.

[8] 张康健.杜仲叶降血糖的两大特色[J].长寿,2011(11):46.

推荐访问:杜仲 现状 推广 食品 开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