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蚂蚁文档网 > 述职报告 > 蚌埠区域大禹治水口述史研究

蚌埠区域大禹治水口述史研究

时间:2022-04-09 10:02:39 浏览次数:

摘 要 “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治水精神作为上古神话传说,已流传千年。史书《山海经》、《淮南子》、《吕氏春秋》、《楚辞》等都对其有所记载。而坐落于蚌埠市怀远县境内的涂山作为淮河流域古文明的中心,有禹王大会诸侯的禹墟遗址以及禹娶涂山氏女遗址“大禹故居”,这些文化遗存都是涂山大禹治水的实证。在民间,更有不胜其数大禹治水的美谈流传甚广。本论文通过对相关史料的研究以及安徽省蚌埠市区域内大禹治水的口述记载,有助于深化淮河文化的研究,为涂山大禹文化增添光彩,弘扬我们中华民族九州大同的团结精神,也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及研究意义。

关键词 蚌埠涂山 大禹治水 口述传说 治水精神

中图分类号:K0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7.08.073

Bengbu Regional Oral History Research

on King Yu Combating the Flood ——with other Documents

ZENG Yan, ZHOU Yongyuan, GAO Shanchun

(School of literature and education, Bengbu University, Bengbu, Anhui 233030)

Abstract "Three times passing the door without entering" spirit as King Yu combating the flood myths and legends, there have been thousands of years. History of "The Classic of the Great Wilderness", "Huainan Zi", "Lu", "Chu Ci" and so on their records. Tu and is located in Huaiyuan County of Bengbu City, the Huaihe River Basin as the center of ancient civilizations, there are princes of the Hui Yu Yuwang conference site and marry Yu Tu"s female site of the former residence of Da Yu, these cultural relics are empirical Tu King Yu combating the flood. In the folk, more numerous well King Yu combating the flood spread. This study is based on the relevant historical materials, Anhui city of Bengbu province in the region of the oral King Yu combating the flood records, helps to deepen the study of Huaihe culture, to add luster to the Tu Yu culture, promote our Chinese nation Kyushu Datong spirit of solidarity, also has certain research significance and value of literary value.

Keywords Bengbu Tusha; King Yu Combating the Flood; oral legend; flood control spirit

1 大禹治水神話口述史的背景

相传上古时期,天下百姓因造作了种种恶事触怒了黄帝,黄帝派遣水神共工降下一场前所未有的洪水来警告世人,这场洪水气势汹汹、排山倒海而来,百姓深受其害,陷于水深火热之中。洪水不但冲毁了房屋等建筑,更让田地里的谷物颗粒无收,飞禽走兽与鬼怪虎视眈眈,瘟疫泛滥,难民们四处逃荒,流离失所,凄惨无比,正如《孟子 滕文公》所记载“洪水横流……禽兽逼人”,“蛇龙居之,民无所定”所说一样。

黄帝的孙子鲧见此民不聊生的惨景,决定尽自己所能把天下苍生从这洪水中解救出来。正当鲧苦恼着该采取何措施时,猫头鹰和乌龟告诉鲧,若是得到一种生长不息的土壤——息壤,这一法宝,再汹涌泛滥的洪水也能将其阻退。鲧千辛万苦从黄帝那偷来这一法宝下凡治水,果然大地上的洪水消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欣欣向荣的绿野美景。不幸的是,人间焕然一新的景象很快被黄帝发现,鲧偷窃法宝之事也暴露了。黄帝勃然大怒,刺死了鲧,收回息壤,让民间继续处于滔滔洪水之中。

鲧死后三年,尸体亦完好无缺,不曾腐烂。鲧因为自己的使命还未完成,是以他用精魂在肚子里孕育了新的生命,那就是他的儿子——禹。据《荀子 成相篇》记载:“禹有功,抑下鸿,为民除害逐共工。”禹后来未辜负父亲的嘱托,赶跑了共工,用息壤平息了洪水,并且如虎添翼的得到了河图,疏通了河道,完成了父亲用生命去守护的使命。[1]

2大禹治水的口述传说

大禹治水的民间传说,于我们熟悉而陌生,缘由是我们仅知道大禹治水的故事,可并不清楚大禹治水的具体内容、措施以及具体地域。关于民间流传的大禹治水故事,我们对蚌埠市境内的怀远县涂山进行了实地调查。调查涉及的范围与对象广泛且具有目标性,目的是为了使调查的结果更全面和具体,不至于管窥蠡测。在调查中,我们了解了许多关于大禹的故事与传说,其中屡次被提及的便是禹治水于涂山的英雄事迹、禹为民除害于涂山的勇敢无畏、禹会诸侯于涂山的英勇壮举以及劈山导淮等传说。根据《左转》“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以及《史记》“夏之兴也以涂山”的记载,这些民间传说与历史文献记载相差无几,民众口述与历史文献互为佐证,可见“涂山”在安徽蚌埠市境内,证实了大禹治水确实是在怀远县的禹会区。

2.1 劈山导淮

在调查中,当地人谈及上古怀远,涂山与荆山相连,名为荆涂山。淮水自南而来,汇聚于荆涂山脚下的硖山口。由于荆涂山地势连绵起伏,呈东西走向,淮水本应穿过硖山口,但是硖山口狭窄,阻挡了大量的淮水的流泻。而荆涂山南的地势是东高西低,所以大量的阻挡在硖山口的淮水只好绕涂山西向北去,与西北而来的涡水相汇。正是聚集在此淮水与涡水因硖山口的地势造成了洪涝灾害,威胁着荆涂山人民的生命安全。禹带领着当地民众反复勘察,根据水的流向和地形地势,决定将涂山与荆山从中劈开,采取疏导的措施,引水导洪。但是劈山的难度大家是有目共睹,为了还黎明百姓安宁不受水患困扰的生活,禹身先士卒,和大家一起栉风沐雨,餐风饮露,克服种种艰难险阻,以顽强的毅力,不懈的精神,齐心协力地完成了劈山这项浩大的工程。后来“劈山导淮”之词即源于此,至今,在怀远涂山的山脚下的上洪村周围附近,禹当时劈山所留下的斧凿痕迹仍然清晰可见,“劈山导淮”的故事也一直在怀远涂山流传着。

2.2 禹锁无支祁

根据当地人口述,我们得知禹在治淮途中,还为民除害。当时有个部落首领叫无支祁,是当时的地方恶霸,欺压百姓,反对阻挠禹和民众施工治水。于是禹领导人们矢志不渝的与恶势力作斗争,最终成功地制服和铲除了恶势力头子无支祁,使人们从此安居乐业,不受欺负。《勘淮笔记》对这件事也有详细记载。从此之后“禹锁无支祁”成为涂山当地家喻户晓的故事,当地人们谈及此事,依旧对禹满怀的感激与崇敬之情。

2.3 禹会诸侯于涂山

“禹会诸侯于涂山”的事也被当地人们称赞不绝,此事在我国史书名著《汉书》《左传》里都有所提及。在治水过程中,禹不仅带领当地群众“劈山导淮”,还召集了各国的诸侯共同商量谋划治水的大策。正如谭其骧教授所指出的:“大禹在涂山大会天下诸侯时,已经成了部落联盟的头头,有了天子之位(《关于涂山的谈话》)。”[2]而禹在涂山会天下诸侯之处,被人们命名为“禹会村”,唐代彭晁在《禹庙记》中说:“禹会诸侯于此,故村名禹会。”这个村庄在涂山脚下延续至今,怀远涂山的“禹会村”也因“禹会诸侯于涂山”而闻名。

3 大禹婚姻家庭的口述传说

为了进一步佐证大禹治水在蚌埠涂山境内的真实性,我们还对蚌埠市怀远县涂山区域进行多次实地调研。调查中除了禹治水于涂山的故事,当地人还和我们提及了禹娶妻生子于涂山的佳人美谈和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奉献精神。而在禹会村中,且尚存“启母石”(望夫石)和“台桑石”,现在仍屹立在山中,它们分别是由涂山氏女望夫化石和“启所生处”而来,常有人去参拜,庙会时人更多。不管是文献还是民众口述,“啟母石”和“台桑石”是很好的两个证据,都表明它们与大禹相关。我国近代出版的权威性词典《词源》在解释“台桑”这一地名时为“启所生处”。且史学界公认涂山在安徽省怀远县城的淮河东岸。由此可见,启出生于怀远,即启之父——禹,其事迹确实于涂山之中存在。

在禹会村中,尚存“启母石”(望夫石)和“台桑石”,现在仍屹立在山中,它们分别是由涂山氏女望夫化石和“启所生处”而来,常有人去参拜,庙会时人更多。不管是文献还是民众口述,“启母石”和“台桑石”是很好的两个证据,都表明它们与大禹相关。根据明代邑贤袁赋诗云:“涂山之国临淮海,山中石母几千载。苦历冰霜不事妆,任教风雨颜无改。独坐岩头望百川,怀襄疏濬为桑田。平成底绩非无日,不恤三过实母贤。”的记载,“启母石”是女娇对大禹望穿秋水的思念,抱子思君的迫切愿望而化作的石头,以此继续等待禹的归来。

3.1 禹娶女娇于涂山

根据调查我们得知了禹在涂山灾区治水时,已入而立之年,因一心致力于造福百姓的治水事业中,未曾考虑自己的终身大事,一直未有配偶。机缘巧合之下,他在涂山遇见一位仪态大方,面容姣好,人淡如菊的女子——女娇(《大戴礼记 帝系》曰:“禹娶于涂山氏,涂山氏之子谓之女娇氏”)。而女娇早已对这位为国为民,心系黎民百姓的治水英雄产生爱慕之心,这样一来,两人互生情愫,情投意合,本应结合,但是灾情严重,大公无私的禹当时顾不及儿女之情便去南方治理水灾了。女娇又是知书达理、顾全大局、体恤支持禹工作的女子,一直等到禹从南方回来,才有涂山与禹通婚(《吕氏春秋 音初篇》:“禹行功,见涂山之女,禹未之遇,而巡省南土。涂山氏之女乃令其妾候禹于涂山之阳,女乃作歌曰:‘候人兮猗!’实始作为南音;周公及召公取风焉,以为《周阳》、《召南》” )。[3]

禹和女娇喜结连理之后,并未一起过着朝夕相处、相濡以沫的婚后生活。为了让天下苍生都能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禹不惜牺牲了自己的幸福与家庭。婚后第四日,禹率众离开了涂山,去到那些需要他的百姓身边,治理洪水。(《吕氏春秋》载:“禹娶涂山氏女,不以私害公,自辛至甲日,复往治水”。《书益稷》:“(禹)娶涂山,辛、壬、癸、甲……惟荒度土功。”注:“辛、壬、癸、甲,四日也。禹娶涂山,甫及四日,即往治水也。”)禹个体利益服从集体利益、舍小家顾大家的公而忘私的精神也是我们众多人所不及的。

3.2 女娇生子启于涂山

禹夜以继日的在外鞠躬尽瘁于治水大业,而他的妻子第二年就为他生下了儿子启。(《吴越春秋》:“禹行十月,女娇生子启。”)启诞生于涂山的台桑,在母亲女娇的教育培养下,文韬武略,后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根据《楚辞·天问》“禹之力献功,降省下土四方,焉得彼嵞山女而通之于台桑?闵妃匹合,厥身是继,胡维嗜不同味而快朝饱(饥)?”和《淮南子》“禹治洪水,通轘辕山……石破北方而启生”,台桑即女娇生启时所在地,随后此地便有“台桑石”这一典故传说,本小组也在当地人的带领下实地考察了台桑石所在处。

3.3 三过家门而不入

东奔西走的禹曾三次经过涂山,有时甚至从家门而过,听见屋内儿子哇哇的啼哭声以及自己多年未见的妻子手拍儿子的抚慰声。日夜牵挂的家人就离自己仅一面墙的距离,禹是多么的想与家人相见一面。可是,禹怕相见后没有勇气再离母子而去,怕这坚定了这么多年的脚步在跨进这门槛后就再也迈不出。所以,禹在每次经过家门时,都毅然决然的继续前行,哪怕听见这朝思暮想的声音,也绝不停留片刻,全心全意地投入自己的使命中(《路史》载:“(禹)居外三十年,三过门而不入。”《史记 河渠书》载:“禹抑鸿水十三年,过家不入门。”)。女娇与禹一别就是十几年,每日都在与禹相遇之地望穿秋水,抱子思君,也没有等到禹归来。朝思暮想的女娇后来在这个地方化成了化石,永生永世的等待禹。启母石迎新月白,防风冢映夕阳红”明代巡按御史张士隆登涂山写有《题启母石》诗:“亭亭独立向江滨,四伴无人石作邻。云鬓挽成千载髻,蛾眉淡扫四时春。霜为腻粉凭风傅,霞作胭脂仗日匀。莫道岩前无宝镜,一轮明月照精神。”[4]现今位于怀远涂山之阳,启母涧之西,每年都有五湖四海的人们慕名前来参拜祈祷。禹和女娇都彼此牺牲了家庭,奉献给了人民事业,这种精神,如今仍是世人学习的典范。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事迹不仅在涂山当地乃至整个华夏民族盛传不衰。

4 大禹治水精神的口述传说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涂山大禹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組成部分,自古天成。同其他文化一样各具特色,其对本地域的影响力可谓是深刻而又广泛,在蚌埠区域内从未间断对大禹治水精神的传承与发扬。大禹治水留给后人宝贵的精神财富,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有机内核之一,也已深入现代人们的内心世界,其光芒照耀我们在前行的道路中不至于迷失本心,更不用说在蚌埠区域内大禹治水有何等深厚的影响。

4.1 禹治水的文化精神

蚌埠区域内有关大禹治水的神话传说之所以能够流传后世而长久不衰,与其自身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是紧密相连的。在对蚌埠涂山多次了解有关大禹治水的事迹后,从大禹治水的文化表象中找到其包含的实质性的内容。正像格尔茨所讲的那样:“我以为所谓文化就是这样一些由人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对文化的分析不是一种寻求规律的实验科学,而是一种探求意义的解释科学。”[5]大禹治水的文化精神,一直被人们所赞颂,所提倡的,得到各朝和诸子百家的一致高度肯定。大禹治水不仅对当时社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且在历代传承与发展中,其体现出的精神与道德标准渐渐影响着蚌埠区域内人民的文化发展与带动社会前进的步伐。

4.2 禹治水的科学精神

大禹治水体现出科学创新的实事求是态度。禹在治水时,是在借鉴前人的经验和不足中做了更为具体的治水措施和更为严谨的治水方案。为了治理洪水,禹带领民众疏导洪水,采取科学的方法提高了治水的成功率。治水的数十载,历尽千辛万苦终胜水患于涂山,民众受到极大的鼓舞,更对大禹的精神和行为感到敬佩。这是科学的治水方案与团结民众的力量,众志成城,是治水成功的根本因素所在。

4.3 禹治水的民族精神

大禹治水精神的传承体现在民族精神方面的有:“治水如治国,因势而利导之”“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等,不仅在远古时期对先民的生存的生产提供了很大的帮助,至今也深深影响着现代蚌埠区域内的人民。人民从治水中总结经验和理论,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方法运用到各方面,这使得蚌埠的发展不管是在历史还是在现代都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大禹治水所展现的精神有公而忘私精神、民族之上精神、民为邦本的精神。

总之,大禹在治水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是蚌埠区域内宝贵的精神财富。美国著名人类学家露丝 本尼迪克特的文化模式理论认为:在每一种文化内部具有多样性的同时,也都具有使得每种文化具有一定模式或具有区别于其他文化特点的主旋律,也就是所谓的民族精神。[6]在我们看来,这个主旋律相对于蚌埠区域而言,那便是大禹治水精神文化的继承,这是不同于其他地域文化特征的存在。也可以说大禹治水的神话传说生生世世铸造着蚌埠区域内的“地方之魂”。大禹治水神话传说能够创造并历经数代不断传承下来,与其对当地人民的深远影响有密切的关系。我国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说:“许多古老民族都说远古曾有一次洪水,是不可抵抗的大天灾。独在黄炎族神话里说是洪水被禹治得‘地平天成’了。这种克服自然、人定胜天的伟大精神,是禹治洪水神话的真实意义。”[7]所以可以看出大禹治水的神话传说所体现的不畏艰险、大公无私、舍己为民、因势利导、厚德载物等精神从远古时代就开始萌芽并发展扩散。这些大禹精神经过数千年依然传承下来,说明它已内化为我们精神文化的一部分,并融进我们性格深处,使我们能更好地建设和谐社会和走向小康之路。

5 禹治水于涂山总结

大禹治水史实已是历史云烟,至于《山海经》《国语》《孟子》《墨子》《战国策》等一些典籍中近似神话的记载,是人类文明史前口述历史的结果,可见口述史于史前便已产生。在中华文明史中,大禹治水的壮举是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说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大禹不仅在水患方面立下功劳,在团结民众,振奋人心上的作用也是不可置否的。大禹治水于大部分人来说仅是一则故事,可对于怀远地区的人民却是他们精神的寄托和文化的象征。

大禹治水传说在蚌埠是一个标志性的里程碑,提及蚌埠便会提到大禹治水传说、禹王宫及禹会村等事物。大禹治水的成功不仅对蚌埠区域内的人文文化产生影响,更在中华文化的发展中产生巨大的作用;为古代的蚌埠区域不仅提供了相对稳定的地域和环境条件,还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和思想基础。大禹治水的精神是艰苦奋斗、无私奉献、齐心协力等,这些组成了蚌埠区域的文化象征。不管是从文献资料中翻阅大禹治水的传说,还是对涂山地区的民众进行的实地调研,我们都可以得出大禹治水确实存在于蚌埠区域内,且在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的研究中,在不断地证实这一结论的正确性。

基金项目:蚌埠学院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611305036) 英文标注为“Project 201611305036 Supported by Nation Trainning Program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for Undergraduates”

参考文献

[1] 鲍志娇.中国神话[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1:195-196.

[2] 沈叶鸣.源远流长的涂山大禹文化[J].江淮论坛,2000(3):143-144.

[3] 袁珂.中国古代神话[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1:229-233.

[4] 李焕俭.启母石故事.百度百科,2012.

[5] 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M].韩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5.

[6] 庄孔韶.人类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7] 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一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22.

推荐访问:蚌埠 大禹治水 口述 史研究 区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