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蚂蚁文档网 > 述职报告 > 论对圆雕的认识

论对圆雕的认识

时间:2022-03-10 10:30:50 浏览次数:

在四节圆雕课学习中,从理论学习到实践的探索,在对圆雕的艺术领域中学习到了更多的雕塑方法。雕塑的艺术创作在生活中处处都显得立体化,三维化。雕塑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诞生与发展的步伐逐渐成熟。千百年来雕塑艺术以多样的面貌存在于人们的生活空間之中,丰富,充实着人们的精神生活,陶冶了人们的情操,点缀,美化了生活环境

在第一节课中老师给我们讲解了很多关于圆雕的基础知识,首先对雕塑的基本理念做一阐释。

一、圆雕的概念

圆雕作品又称立体雕,是指非压缩的,可以多方位、多角度欣赏的三维立体雕塑。圆雕是艺术在雕件上的整体表现,观赏者可以从不同角度看到物体的各个侧面。它要求雕刻者从前、后、左、右、上、中、下全方位进行雕刻。

圆雕的手法与形式也多种多样,有写实性的与装饰性的,也有具体的与抽象的,户内与户外的,架上的与大型城雕,着色的与非着色的等;雕塑内容与题材也是丰富多彩,可以是人物,也可以是动物,甚至于静物;材质上更是多彩多姿,有石质、木质、金属、泥塑、石膏、纺织物、纸张、植物、橡胶等等。多用于喷泉或花园及室内。

二、圆雕的特点

圆雕的特征是完全立体的,观众可从四面八方去欣赏它。就圆雕来说,它不适合表现自然场景,却可以通过对人物的细致刻画划来暗示出人物所处的环境。如通过衣服的飘动表现风,通过动态表现寒冷,通过表情和姿势表现出是处在炼钢炉前或在稻田之中。渲染大规模的群众场面不是它特长,可是集中深入地塑造富有个性的典型性格却是它的拿手好戏。圆雕不适合表现太多的道具、烦琐的场景,要求只用精神的物品或其局部来说明必要的情节,以烘托人物。如用坦克残骸的局部来烘托志愿军战士,用山崖的局部来烘托登山队员勇攀高峰的精神。

形体起伏是圆雕的主要表现手段,如同文字之于文学,色彩之于绘画。雕塑家可以根据主题内容的需要,对形体起伏大胆夸张、舍取、组合,不受常态的限制。形体起伏就是雕塑家借以纵横驰骋的广阔舞台。

由于圆雕表现手段是极精练的,所以它要求高度概括、简洁,要用诗一般的语言去感染观众,正因为如此,硬要它去表现过于复杂、过于曲折、过于戏剧化的情节,将无法体现圆雕的特点。它常常以寓意和象征的手法,用强烈、鲜明、简练的形象表现深刻的主题,给人以难忘的回味。由于圆雕作品极富立体感,生动、逼真、传神,所以圆雕对石材的选择要求比较严格,从长宽到厚薄都必须具备与实物相适当的比例,然后雕塑师们才按比例“打坯”。“打坯”是圆雕中的第一道程序,也是一个重要环节,特别是大型的圆雕作品,还需要先在泥土上“打坯”,竺修订完“泥稿”后,再正式在石材上“打坯”。“打坯”的目的是确保雕品的各个部件能符合严格的比例要求,然后再动刀雕刻出生动传神的作品。圆雕一般从前方位“开雕”,同时要求特别注意作品的各个角度和方位的统一、和谐与融合,只有这样,圆雕作品才经得起观赏者全方位的“透视”。

三、实践心得

在做圆雕作业中,选择了高尔基石膏临摹,我们选用了稍软的油泥来做,在单头的圆雕塑造中,从固定架子,用铁丝固定底座,控制做的头像的大小以及往上面挂泥的稳定性。在塑造的过程中,老师一直告诉我们注意整体,雕塑的重点在于体面关系,可以理解成,先是正方形的基底,然后在这个层面上分析人物面部的体面关系。雕塑不能只管他像与不像,而是要时刻把握空间大关系,走出局部,从整体出发,用心去感受。

记得在上学期学习浮雕的时候与这次的圆雕课有着不同的理解,浮雕多于平面的基础上塑造,是雕塑和绘画的结合。圆雕的立体方向,从不同的角度可以观察作品的空间性。在制作高尔基头像中,由于高尔基的头发和额头的面积,在用泥和体块关系分析中,在额头处理中根据造型手法的不同,体量感和起伏感逐渐在变化。在第一节课上课的时候老师给我们展示了很多关于佛像的圆雕雕塑作品。从体形体态的刻画,生动形象,所有的动势都能展现出人物的个性。夸张的面部表现,给整个雕塑形象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在后期刻画高尔基临摹雕塑头像的细节刻画上,还是从整体到局部,局部中分析整体的思想来雕刻。在面部的肌肉组成和下颌骨体积关系的体态分析上,相当于刻画骨骼中往上面固定肌肉组织,确定各个面部比例的位置,360度观察石膏头像的侧面耳朵和后脑勺的形态。高尔基的鼻子相当于整个雕塑作品中的中心,突出,体态大的特征,以中心来固定周围的面部关系。

四、总结

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在实践的过程中体会圆雕雕塑的意义和表现和艺术形态的多样性。对圆雕的认识,它可以在生活中处处表现出来,表现的应用素材是多样的可变的,从泥塑,石雕,木雕等等,从古代的石器时代到现如今,从中国到西方,圆雕的形态力量,给人印象深刻性和震撼性,都是让人为之感叹的!圆雕处在生活中,每一样东西都是可以用圆雕艺术形态来表现的。学习雕塑,学习一种相对永久性传承的历史意义的艺术创作形态。

作者简介:

范琼予(1992—),女,汉族,黑龙江人,硕士,单位:大连工业大学; 研究方向:环境雕塑。

摘要:青春语文观是特级教师王君所倡导的一种风靡全国的语文教学理念,其在国内有着较为广泛的影响力,本文通过对青春语文教学观的反思,得出其在语文教学中的独到之处:即咬文嚼字似的文本解读、新颖独到的教学设计和对学生主体教学理念的追求。

关键词:语文教学 青春语文观 王君

在当下的语文课堂中,语文教师对教学的把握似乎还停留在老八段的状态,一篇课文的教学总是先背景介绍,再讲解生字词,最后分析课文、总结思想,每日备课唯教参是从,原本一篇篇精彩独到的课文,最后都变得味同嚼蜡,让师生倍感疲惫。而相反有一大批语文名师的课堂却深受好评,受到了学生的喜爱,王君老师无疑是这其中的典型代表,其所倡导的“青春语文观”风行全国。所谓“青春之语文,其本质就是提倡通过激活汉语言文学本身的生命力等手段使语文教学过程保持青春状态,进而为教师和学生创造、保持、享受整个人生的青春状态(即幸福人生)做准备”。①在当前语文教学成为众矢之的情况下,王君老师的语文课堂究竟有何魅力让其风行全国?笔者认为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是青春语文观追求咬文嚼字似的文本解读。王君说:“美读与咀嚼,应该是文学作品教学的主要形式,对语言咀嚼的灵活度和深入度,更是评判一堂课有无语文味的重要标准。”②其在论述青春语文的达成时,也曾说道,“青春语文要有咬文嚼字的文本意识”③。文本无疑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依托,但是很多教师在各式各样的教参、助读资料中“乱花渐欲迷人眼”,失去了独立面对文本的能力,把一篇篇优美的文章肢解成生硬的教学框架,而王君老师的课堂却有着另一番独辟蹊径的景象。如其在教学《我的母亲》时,《我的母亲》这篇文章语言朴实自然、简单明了,学生一读就懂,这给教师的教学增加了难度,似乎这篇文章“没什么可讲的”,教师处理会变得非常棘手,一不小心恐怕又会变成肢解课文的“老八段”。王君老师索性来了一次咬文嚼字式的文本解读,其在讲授课文中胡适描写母亲的对我管教之严的片段时,有一句话“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多久了”,这本是很普通的一句话,学生也较容易忽略,而王君老师却让学生反复阅读这句话,并引导学生想象“母亲到底坐了多久了,母亲会怎样

————

①王君.王君讲语文[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8.

②王君.王君讲语文[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8.

③王君.王君讲语文[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8.

坐?还有文中那个”从“字会让你想到一些什么”?①这样一来,这幅母亲对我管教之严的画面就动起来了,母亲的神态动作,母亲的音容笑貌,统统浮现出来,而那个“从”字更是激发了同学们的激情和想象力,有学生回答道:“母亲一定是天天如此等待儿子醒来,而年幼的儿子却是从来懵然无知”,课讲到这里,同学们探究文本的兴趣高涨起来。“管中规豹,可见一斑”,由此可见,在王君老师的课堂上,老师和学生紧扣文本,从文本中去体会语言本身固有的魅力,更通过咬文嚼字的方式带动学生去积极地思考与学习。

二是青春语文观追求新颖独到的教学设计。在当下的语文教学中,一篇课文的教学环节,似乎也被固定化了。每讲课文必导入,教师预设问题学生回答,导致课堂氛围不活跃,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不高。王君老师说“课堂教学要有“常式”,更要有“变式”,“常式”和“变式”相结合,课型就能不断创新,课堂教学就有可能永远充满活力②”。这里的常式有两种,分别指“教师导学型”和“学生质疑型”,变式有三种,分别是“教师聆听确定教学重点”、“小组合作各司其职”和“分组对抗性学习”。王君老师在教学朱自清先生的《春》时③,就设计了“假如朱自清是话题作文《春》的作者,你给朱自清评多少分”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分为立意组、构思组、语言组分别对文章进行打分,小组合作各司其职,极大地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他们可以对作者进行自由点评,更可以从中学到批判性的思想。类似这种例子,在王君老师的课堂上还很多,如其在教学冰心的《纸船》时,拟写了一封冰心给学生们的信,请求学生们为其改诗,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不做老师教学的旁观者。

三是青春语文观尊重学生的独立体验。王君老师的课堂最精彩之处就在于教師与学生充满激情的思想碰撞,往往使教学达到意想不到的高潮。一些教师在教学时,似乎对课堂上所提的问题都有自己的预设答案,学生若与老师有不同答案,课堂即出现了混乱与偏差。而王君老师为了在课堂上学生能够更好的独立体验与自主表达,

————

①王君.青春课堂.王君与语文教学情境创设艺术[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②王君.青春课堂.王君与语文教学情境创设艺术[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③王君.青春课堂.王君与语文教学情境创设艺术[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并不拘泥于预先设计好的教学步骤,而是更去关注课堂的生成。甚至可以为了学生的发言和表现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教学设计,如其在教学《岳阳楼记》时,这堂课的最后本来设计有一个拓展朗诵的环节,既在学生的自由朗读展示之后,王君老师有一段声情并茂的独白做总结。其在教学实录中讲到“由于前一个环节,学生的发言非常踊跃,使课堂不断呈现波澜起伏的状态,几次都想停住却不忍心,最后决定把这珍贵的五分钟教给学生去讨论。这篇文章不需要那么一个光明的尾巴来拓展升华,不是永远不需要,只是在这堂课的特定对话氛围不需要”①

————

①王君.一位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王君专业求索笔记[M].北京:中国轻工业版社,2012.

参考文献:

①王君.王君讲语文[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8.

②王君.青春课堂.王君与语文教学情境创设艺术[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③王君.一位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王君专业求索笔记[M].北京:中国轻工业版社,2012.

④王君.语文教学探索手记[M].北京:远方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

马畅(1992.10-,)女,汉族,山东滕州,硕士研究生,湖南师范大学,研究方向:语文教学方向。

推荐访问:圆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