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蚂蚁文档网 > 述职报告 > 论贾宝玉出家与心理需求

论贾宝玉出家与心理需求

时间:2022-05-28 19:40:04 浏览次数:

摘要:翻开《红楼梦》的章回目录,发现其中出现最多的字就是“情”,一共出现了三十一处之多,在这本以情为纲以情为本的伟大著作中,做为灵魂人物的贾宝玉更是一种情种。然而就这么一个多情的人他最后为什么会悬崖撒手,遁入空门呢?原因是多方面的,这其中他的各种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更是促使了他最后走上出家这条道路。

关键词:贾宝玉;心理需要;出家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09)-09-0041-02

曹雪芹笔下的贾宝玉始终是一个孤独的追求者,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在评论《红楼梦》时,有这样一段著名的论述:“悲凉之雾,遍被华林,然呼吸而领会之者,独宝玉而已。”这就说明了在那个以时代感伤为背景的世俗社会中,贾宝玉的孤独感。做为一个多情善感的富家公子。他既不能按照自己的志趣去选择生活道路和生活方式,也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去选择朋友和婚配甚至连身边的伺侯自己的小丫头的去留都有无权决定,他的孤独、他的不满源于心理深处,源于他的心理需要在世俗中无法得到实现。

需要在心理学中是指有机体内部的—种不平衡状态,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人的需要都受社会的制约,都带有社会性。需要是推动人活动的动力和源泉。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而从《红楼梦》中贾宝玉的生活来看,他的这五种需要仅是生理需要得到了满足,其它的需要都没有得到满足,这就使他对现实生活感到不安、无奈、失望,急于寻求解脱。贾宝玉在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环顾四周他发现自己根本无力也无法改变环境,不能做到对自己解脱的外求化,于是他慢慢转变到从心灵的深处寻求解脱,也就是说他把对人生的追求内化了。而当一个对生活感到万分失意时,选择归依佛门是一件很自然的事。

一、自我实现的需要和尊重需要得不到满足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指人希望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潜能,不断完善自己,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实现自己理想的需要。这种需要的实现必须付出巨大的努力,冲破重重人生障碍。尊重的需要是希望有稳定的地位,得到他人高度评价,受到他人尊重并尊重他人的需要。这种需要得不到满足会使人产生自卑和失去信心。

关于贾宝玉,《红楼梦》中有《西江月》二词批注极恰: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喜闻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由此二词来理解,贾宝玉是乎是一个不学无术,甚至有点痴傻的纨绔子弟,所以他不受世人尊重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是理所当然的事,然而真的是这样的吗?随着书中他的人生故事的展开,我们就会发现事实并非如此。贾宝玉其实是个知识广博的聪明才俊,追求精神上的超脱,向往过着诗意般的生活。因不喜欢做八股文,不愿走仕途经济的道路,不符合当时世人一心想高官厚爵,光宗耀祖的想法,所以遭到世人的唾弃。而正是这种世俗偏见与他本质的巨大差异。更加突显出贾宝玉的悲剧性。

宝玉其实并非真的“腹内原来草莽”,在书中多处写到他过人的机智与渊博的知识,他作诗作赋都绝非是平凡之辈。在书中随处都可见贾宝玉自编的小故事,这些故事不仅合时合景,更显示出了他的聪明机智、灰谐幽默。而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中更突出了他们吟诗作对的天赋。贾宝玉为祭晴雯而写的《芙蓉诔》既写活了睛雯又表达了自己的思念,更控诉了这个黑暗的社会,可见他的文学功底之深厚非同一般。

然而,尽管贾宝玉知识渊博,文采风流,但他的聪明在当时的社会不是思想上的主流,被称为“歪才”。当时的思想主流就是做经济文章,走仕途之路,光宗耀祖。做为一个男人一出身就要背负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大责任,就贾宝玉来说他的思想却恰恰与正统相左,是“愚顽怕读文章”“于国于家无望”,这就注定了他的思想和行为在当时不被人接受,甚至是要受到指责的。也正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贾宝玉得不到别人的认同、尊重,在他的内心深处总是有一种自卑感,既便他生在显赫的世家,地位尊贵,面对秦钟,他觉得自己“竟成了泥猪癞狗了”“粪窟泥沟”,并认为生在侯门公府是一件极其可耻的事。贾宝玉既无法让自己去适应那个欲望横流的社会,也无法改变环境来适应自己,他慢慢发现要想求得自身的解脱,那么只有从内心深处寻求出路,当自己做到无欲无求无我时,也就没有痛苦了。贾宝玉最爱看《南华经》,并时常对参禅有灵光乍现。出家人讲求精神上的重生,与世无争,正好与贾宝玉的天生喜欢自由,向往无拘无束的充满诗意生活的思想相符。

二、爱与归属的需要得不到满足

爱和归属的需要是在生理和安全需要满足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人要求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系,如结交朋友,追求爱情的需要,隶属于某一群体并在群体中享有地位的需要。它包括给他人爱和接受他人的爱。这种需要得不到满足,人就会变得冷漠,无情,孤独。

因为从小就住在一起,贾宝玉与林黛玉的感情建立是除了日久生情之外还具有共同爱好志趣与叛逆的性格基础。他们两个人的性格中都有一种“痴”病,一样的多愁善感,都是见落花流泪,见春去感伤的性情中人。两人都喜欢读四书以外的书籍,对经济文章都不热衷,这也是贾宝玉对林黛玉别眼相看的一个因素,贾宝玉与林黛玉的感情渐渐从兄妹之情转变为男女之情,并且因为薛宝钗的出现而日益明朗化。贾宝玉是从小时和黛玉耳鬓厮磨,心情相对,到如今稍明时事,又因看了那些邪书僻传,凡远亲近友之家所见的那些闺英闺秀,皆未有稍及林黛玉者,所以早存了一段心事。俗话说:情人眼里出西施,尽管在贾宝玉身边有许多风华绝代的女子,可他却总认为无人可及林黛玉。

随着时间的推移,贾宝玉对林黛玉的爱越来越深,这也成了他的一块心病。贾宝玉因丢了玉正在病中,每天痴痴呆呆的,但当听说能跟林黛玉结婚便显得异常的清醒与兴奋,就算是在这种没有清醒的自我意识状态下,他对林黛玉的爱却始终是如一的。这段爱情可以说是刻骨铭心的爱,是贾宝玉能找回自我幸福生活下去的希望与明灯。然而贾宝玉的现实婚姻并非如他所愿,他梦想的结婚对象是林黛玉,但实际与他步入婚姻礼堂的却是薛宝钗。

林黛玉的死使贾宝玉失去了爱的对象,他的爱情宣告夭折,他的爱的归属感落空了,他对生活也失去了信心,贾宝玉也曾想到过死,可他的生死也是身不由己,正如宝钗说的:他若半途死了,上对不起老太太、太太,这是不孝;下对不起妻妾,这是不义;所以他是死不得的。于是在以后的生活中他变得越来越冷漠,越来越无情。尤其是自贾府被抄后,薛宝钗又见贾宝玉终日只为闲情痴意糟蹋自己,消磨时光,时常下言归劝宝玉,希望他能够接续祖宗遗绪。每每这时宝玉便觉得

话不投机。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情感上的伤害与孤独更容易使人对现实生活感到失望、迷茫,从而急于寻求一个精神上的支撑点以达到内心的平衡与释怀,而佛门中说一个人晤道有三阶段:“勘破、放下、自在。”的确,一个人必须要放下,才能得到自在。所以,情感上的打击加上生活中绪多不如意的累积使他本来就有的厌世情绪最终发展成了看破红尘。这既是一种对现实的逃避也是一种精神上的升华。

三、安全需要得不到满足

安全的需要是人对生命财产的安全、秩序、稳定,免除恐惧和焦虑的需要,它是在生理需要满足的基础上产生的。这种需要得不到满足,人就会感到威胁和恐惧。因此,人们总是希望自己生活在安全、有秩序、可能预测和熟悉的环境中,做自己喜欢的事。

大观园是人间天堂,是贾宝玉避风港湾,这里不但山好水好风景好,更重要的是这是人美心美事事美。在这里贾宝玉可以没大没小,没尊没卑,可以由着自己的性子庸懒的过着每一天。书中第二十三回中写道:自贾宝玉奉元妃之谕进住花园以来,心满意足,再无别项可生贪求之心。每日只和姊妹丫头们一处,或读书,或写字,或弹琴下棋,作画吟诗,以至描鸾刺凤,斗草簪花,低吟悄唱,拆字猜枚,无所不至,倒也十分快乐。

大观园是女人的天堂,贾宝玉是唯一一个住在其中的男子,每每想到众姐妹们不能陪他一起老去就觉得心里闹得慌,常叹:“为什么散得这么早呢?等我化了灰的时候再散也不迟。”可见,大观园的衰落使贾宝玉不但失去了理想的生活环境也失去了他的精神花园,内心变得更加的孤独迷茫,所以他离开大观园时正病得神智不清。

贾母是贾府的核心、权威的象征,她因贾宝玉长得神似年轻时的荣国公贾代善,所以对他特别的宠爱。贾宝玉从小就跟在贾母身边,去哪都带着他,贾母总是给他最好的随从,安排最细心的丫环,给他最宽松自由的生活环境。丫头们是惧怕老太太才处处容忍宝玉对他们的无理,赵姨娘是惧怕老太太才不敢明目张胆的对天真烂漫的宝玉使坏,贾环是惧怕老太太才既使心理对宝玉这个兄长一百个不敬也不敢表露出来,贾政是惧怕老太太才既使恨铁不成钢也不敢相逼太紧。正是由于贾母的这种偏爱他才能在生活中化险为夷。贾府被抄时上至贾母下至仆人,没一个不是吓得胆战心惊的。贾宝玉的性格本来就胆小懦弱,没见过大风大浪,那经得起这般惊吓。书中第一百七回说他:“从来没有经过这大风浪的,心下只知安乐,不知忧患的人,如今碰来碰去都是哭泣的事,所以他竟比傻子尤甚,见人哭他就哭。”一个平日里在老祖母的宠爱下只知享乐的衣食无忧的公子哥,既无一技之长,又无社交之手段,更无吃苦耐劳之决心,怎么可能在家财散尽后好好的生活下去呢?贾宝玉搬出大观园后又逢贾府被抄,若大的家族一夜之间就分崩离析,面对这种重大的家庭变故贾宝玉是“越发弄的话都没有了”。

贾母死后,大家是树倒猢狲散,都在打着各自的小算盘,而贾宝玉每天除了哭泣流泪也没有什么别的作为。一想到最疼爱自己的祖母死了,昔日的姐姐妹妹也是死的死,嫁的嫁,就连一尘不染的妙玉也被人劫走了,这个家真的散了。于是一而二,二而三,不禁起也《庄子》上的话,虚无缥缈。经历过兴衰盛变,品尝过生离死别,生活上的巨大变化使得贾宝玉感叹事事无常,觉得生无所恋,于是大病一场。心理学上有:当一个人遭遇重大的变故或打击时就会有一个应激反应,(心理应激是有机体在某种环境刺激作用下由于客观要求和应付能力不平衡所产生的一种适应环境的紧张反应状态。)当心理应激超过人的适应能力就会损害人的健康,加重已有的精神和躯体疾病,或使旧病复发。贾宝玉大病一场正是在经过重大的家庭变故后出现的应激反应,诱发了他的旧病,是心理疾病躯体化。

大观园的衰败,众女子的离去,贾府的被抄,尤其是贾母死后,贾宝玉更是失去了最强大的保护伞,这使得他人身安全受到了威胁,心中产生了迷茫与恐惧。贾宝玉失去了理想、熟悉的生活环境,他的安全需要也落了空。从而最终促成了他的出家。

人在经历过大起大落,大喜大悲之后最容易对人生大彻大悟,这可能就是所谓的顿悟。贾宝玉在人生理想无法实现不能受到世人的尊敬,他已感孤独彷徨,于是将全部生活激情转移到儿女柔情,可是在儿女柔情中他最终也没有能实现他与林黛玉共赴婚姻殿堂的爱情理想。理想没有了还可以有爱情,爱情没有了还可以有亲情,可到最后贾府被抄,贾母去逝,连家都散了,贾宝玉的心理需要从高到低一个个被现实所否定。人一旦连安全需要都得不到满足就会对生活感到害怕、迷茫,贾宝玉从一个机灵的小伙到病得迷迷糊糊,再到后来出家,其实就是他的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他内心对人生、命运的探索、迷茫与挣扎的过程和结果。

推荐访问:出家 需求 心理 贾宝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