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蚂蚁文档网 > 述职报告 > 挖掘民族民间艺术应突出创新思维——改编“武山旋鼓”舞的启示

挖掘民族民间艺术应突出创新思维——改编“武山旋鼓”舞的启示

时间:2022-05-27 19:10:03 浏览次数:

[摘要]天水旋鼓曾获全国第十届“群星奖”广场舞蹈比赛金奖,并应邀参加了北京第四届国际旅游节开幕式的演出。天水旋鼓是在“武山旋鼓”的基础上整理、改编而来,在对“武山旋鼓”的挖掘过程中,编导并不是采用简单照搬、临摹或复制性的编排,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突出创新,特别是在服装、道具设计、表演内容、动作编排、队形变化、鼓点节奏等方面都体现了创新思维,从这一特例中,可以对我们今后挖掘民族民间艺术带来新的启示。

[关键词]天水旋鼓 民间艺术 创新 民俗文化

“旋鼓”主要流传于甘肃省天水市辖区武山县的滩歌、山丹、百泉、龙泉、龙台、马力、新观寺、南峪等乡镇。要使“武山旋鼓”舞这一古老的文化艺术形式焕发出青春的活力,奏出时代的韵律,必须在改编时要有准确的定位,在编排上要有新的创意,既要保留其原汁原味的民俗风格,又要有所突破,有所创新,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要求,留给观众丰富的想象空间。既保留“俗”文化的原貌,又追求“雅”文化的境界,古朴而又典雅,使其更具观赏性和时代感,并赋予新的时代气息和精神内涵。

在天水旋鼓舞的创排过程中,我主要在动作设计、队形变化、服装、道具、鼓点、表演内容等方面作了很大的改变和充实,特别是在艺术性、表演性、整体性、艺术感染力和突出时代特点等方面作了重点表现,使其充分展示我国西部人民勤劳勇敢、自強不息、粗犷豪放的个性品质,以其浓郁的乡土气息,抒发西部人民建设自己美好家园的的豪情壮志。

一、服装、道具的设计体现文化内涵

服装和道具是舞蹈构成的延展材料,在服装设计中,首先,在确定款式和材料时,一定要考虑到不能妨碍鼓手较大幅度的动作,要能展示表演者的“体态美”和“动态美”。作为主要道具的旋鼓,我们可以认为它是人体的延伸,各种动作和表演风格是由旋鼓的特形而生,它的特形也决定了动作造型和整体造型,道具也要便于展示其特质和动态风格。其次,服装、道具的内涵就是深化表演主题,天水是人文始祖伏羲的诞生地,天水旋鼓是孕育在天水这块文化积淀深厚的沃土之中,在服装、道具设计上既要尊重旋鼓起源的各种传说,又要尽可能体现天水的地域特色和文化背景,因而在鼓面图案上突出了“太极八卦”图形,这与伏羲文化相联系。力求从形式到内容达到相对统一。

二、表演内容丰富充实

要使天水旋鼓成为一种舞蹈表演形式,就要遵循舞蹈的编排规律,在充分体现编排理念的同时,要努力追求其完整性和观赏性,还要特别追求结构的合理性,这就不能单一的表现旋鼓,要尽量扩充表演内容,丰富舞蹈语汇,增加表演情节。因此,我们用“华伞”和“旗幡”的位移来占领舞台空间,用钹和锣的敲击增加音效气氛,用甩“蟒头”的表演展示舞蹈技巧(“蟒头”是当地民间祭祀活动中“师公”用的假长发辫)。设计了“小鬼跳神”的情节,平添诙谐与滑稽,增强了喜剧色彩。这些表演内容都紧扣当地的民俗风情,也尊重旋鼓的起源传说,特别是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最大限度的展示地方民俗文化。

三、动作编排旋转奔放

在伏羲文化的精神里,笔者认为最本质的内容是崇尚自然,它包含了人们揭示自然规律并遵循自然规律改造自然的哲学思想,因而,旋鼓的表演要从内容到形式相统一,在动作形态上自然随意,不留匠斧痕迹。在表演气质上充分体现伏羲文化的人文精神和思想内涵;追求自強不息、百折不挠、努力进取、刚健有为的精神,以积极乐观的态度主导人生,充满生命的活力。在动作设计上有低姿、中姿、高姿和跳跃,这与华伞、旗幡的空间位移相呼应,表现出较合理的舞台表演层次和立体感。在动作设计中仍然循着旋鼓起源和发展的脉络,或隐或现其“祭祀”、“牧羊”、“军事”、“欢庆”的影子。在击鼓动作上除保留一些原始动作外,突出了舞蹈化动作,击鼓技巧还吸收和借鉴了太平鼓的大抡鼓,安塞腰鼓的体侧击鼓,威风锣鼓的体前上下击鼓等展示鼓文化的特色动作,在继承、借鉴的基础上,也创编出一些天水旋鼓舞的个性化的动作。

四、队形变化旋转自由

天水旋鼓的队形特点就是旋转开阔,连绵不断,进出有序,开合自然。如前所述,我们在舞蹈特点上要向藏族舞的“锅桩舞”靠近,就要突出“圆”和“旋”。在民间流传着很多富有地方特色和富有生活情趣的队形变化,这些队形都是人们从自己的周围生活中提炼,加工而来,单从其队形名称上看,就有非常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俗特色,比如“剪子扣”是从生活用品的剪刀形状演绎而来。“龙摆尾”、“二龙戏珠”就是展示对龙的崇拜,这是从民间社火的舞龙中受到的启示而创编的。“钻花眼”的来历就更具想象力了,据说是人们看到在农家小院中,俏皮的小鸡常常从花园的篱笆围栏孔中钻出钻进,好有情趣,因而就出现了模仿小鸡钻花眼的队形。“旋蜗牛”、“蛇蜕皮”、“蚰蜒出洞”、“野马分鬃”、“长蛇阵”等均源于对动物习性的模仿。这些队形从表演时的外形上都酷似所要表现的主题,且最大的特点都是以“旋”为主,很少有带棱角的队形变化。

五、鼓点节奏富于变化

在鼓舞的表演中,可以说节奏是灵魂,鼓点的轻重缓急,节奏的稳定、变化,更是体现表演情绪的关键。丰富的鼓点变化,会产生良好的听觉效果、烘托演出气氛、展现个性风格。在旋鼓表演时,一般以钹为前奏,主要起到掌握击鼓节奏和指挥表演的作用。天水旋鼓的击鼓多以重击、轻击、点击、擦击、弹击和顺势滑击为主要敲击手法,因而就有了非常丰富的鼓点变化,在我们整理的鼓谱中就有了轻击、较重、渐强、渐弱以及很多带符点的节奏。天水旋鼓还由于自身构造的特点,增添了佩环的音效,这是天水旋鼓最具特色的表现形式,我们在很多地方都采用了抖环的动作,发挥了很好的装饰音效果,当你观看旋鼓表演时,会听到鼓声“咚咚”、环佩“叮当”、铜钹“锵锵”、喊声“嗨嗨”,构成了多么美妙的视听效果,具有强烈的听觉、视觉冲击和震撼力。

改编后的天水旋鼓充分体现了我国北方地区威武朴实,雄壮有力的舞蹈风格,独具地方特色。在精神气质上表现出强悍、粗犷、刚毅、豪放的品格,充分展示出了西部汉子的阳刚之气。

参考文献:

[1]郭承录.武山史话.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5.

[2]曹昌光等.羲皇故里天水游.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

[3]海和平.甘肃鼓文化探考.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8.

推荐访问:武山 民间艺术 改编 挖掘 启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