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蚂蚁文档网 > 述职报告 > 株洲:中国十大最具投资价值城市

株洲:中国十大最具投资价值城市

时间:2022-05-24 16:45:06 浏览次数:


打开文本图片集

株洲,位于湖南东部,古称建宁,公元214年,三国东吴在此设建宁郡,到南宋绍熙元年(公元1190年)正式定名为株洲。解放之初,株洲只是一个7000人的小镇,1951年为省辖市,1956年升为省辖地级市,1983年实行市带县体制。2007年获批国家“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现辖5县4区和1个国家级高新区、1个“两型社会”建设示范区,总面积11262平方公里,总人口391万,市内建成区面积108平方公里,城区人口105万。

地理交通

株洲是一个交通枢纽城市。“北有郑州,南有株洲”,株洲是贯穿南北、连接东西的重要通道。铁路方面,株洲是南方最大的铁路枢纽,京广、沪昆铁路在这里交汇,衡茶吉铁路正在加紧建设。武广高速铁路建成通车,到北京只要4个小时,到广州2个小时。株洲火车站平均每3分钟接发一趟列车,是全国五大客货运输特级站之一。公路方面,106国道、107国道、320国道、京港澳高速、上瑞高速以及连接闽南、赣南、湘南的“三南”公路都在境内穿过。随着正在建设的岳汝高速、长株高速的竣工通车,株洲的交通优势更加明显。航运方面,穿城而过的湘江,是长江第二大支流,四季通航,千吨级船舶可通江达海。空运方面。去黄花国际机场经长株高速直达,仅40公里、20多分钟车程。

株洲地貌:市域地貌类型结构:水域637.27平方公里,占市域总面积的5.66%;平原1843.25平方公里,占16.37%;低岗地1449.86平方公里,占12.87%;高岗地738.74平方公里,占6.56%;丘陵1916.61平方公里,占17.02%;山地4676.47平方公里,占41.52%。山地主要集中于市域东南部,岗地以市域中北部居多,平原沿湘江两岸分布。

株洲山脉:株洲市位于罗霄山脉西麓,南岭山脉至江汉平原的倾斜地段上,市域总的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北中部地形岭谷相间,盆地呈带状展布;东南部均为山地,山峦迭障,地势雄伟。

自然环境

株洲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热充足,无霜期在286天以上,年平均气温16℃至18℃,是名副其实的膏腴之地,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为湖南省有名的粮食高产区和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长江流域第一个粮食亩产过吨的县(市)就产生在株洲管辖的醴陵市。境内物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矿产有煤、铁、钨、铅、锌、金、锡、铀、钼、铜、银、铌、钽、稀土、萤石、石膏、硅石土、高岭土、石灰石、花岗岩等40余种。为有名的有色金属之乡。丰富的农产和矿藏资源,加上气候、土壤、地质、植被所具有的多样性特征,为多层次开发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株洲是一个开放宜居城市。株洲是全国绿化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作为以移民为主的新兴工业城市,具有“五湖四海、开放包容”的特点。近年来,深入开展“四创四化”,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交通管理模范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推进城市绿化、美化、亮化和数字化工程,城市面貌焕然—新,城市品位明显提升,着力打造“以现代工业文明为特征的生态宜居城市”,吸引了海内外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前来投资置业,在株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有10家、“中字号”企业有15家,外资企业数量居湖南省第二位。

株洲是一个优秀旅游城市。株洲是全国优秀旅游城市,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形成了以“古、红、绿”为特色的旅游品牌。位于炎陵县鹿原陂的炎帝陵被称为“神州第一陵”,是华夏儿女寻根祭祖的圣地。株洲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炎陵县、茶陵县是6个革命老县之一。有洙泉书院、水口叶家祠、先农坛、红军标语博物馆等为代表的革命遗址。“朱毛会师”在炎陵十都乡,人民军队第一个连队建党旧址在炎陵县的水口,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是茶陵县工农兵政府,被称为“中国第一个苏维埃”。神农谷国家森林公园,空气负氧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在14万个以上,为亚洲之最,有“天然氧吧”之称。株洲方特欢乐世界被誉为“中国迪斯尼”。神农城将打造成“全球华人炎帝景观中心”。

经济发展

综合

初步核算,2012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1759.4亿元,增长11.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6.8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1066.4亿元,增长13.4%,其中工业增加值951.9亿元,增长13.4%,建筑业114.5亿元,增长14.1%;第三产业增加值546.2亿元,增长11%。

全市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8.5:60.5:31调整为8.3:60.6:31.2,其中,第一产业比重下降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提高0.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提高0.1个百分点。第一、二、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9%、61.9%和31.2%,其中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3.6%。

全市城区生产总值874.2亿元,增长11.5%,占全市的比重为49.7%;县域885.2亿元,增长12.5%,占比为50.3%。城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33亿元,增长24%;县域为80.8亿元,增长25.7%。城区规模工业增加值385.3亿元,增长12%;县域382.4亿元,增长16.6%。城区固定资产投资631.9亿元,增长35.7%;县域518.5亿元,增长35.2%。

全市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2%,同比下降1.6个百分点。市区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7%,同比下降2个百分点。市区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6%,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类上涨1.6%,同比下降6.3个百分点;烟酒及用品类上涨3_3%,同比下降3.2个百分点;居住类上涨3%,同比上涨3.3个百分点;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2.9%,同比上涨0.2个百分点。

全市单位GDP能耗为0.903吨标准煤/万元,下降6.3%,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7.7%。

农业

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11.2亿元,增长3.9%。其中,农业94.7亿元,增长3.5%;林业15.9亿元,增长4.3%;牧业81.4亿元,增长4.8%;渔业7.7亿元,增长3.1%。

全年粮食产量180.7万吨,增长1_2%;水果产量24.3万吨,增长8.9%。出栏生猪437.9万头,出栏牛羊58.7万头,家禽出笼2105.2万羽,水产品7.9万吨。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277.6万千瓦,增长6.8%。

全年开工各类水利工程3.1万处,增长4%,投入资金8亿元,增长24.6%。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平方公里,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300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900公顷。

工业、建筑业

全市工业增加值951.9亿元,增长13.4%,工业化率为54.1%。规模工业增加值767.7亿元,增长14.6%。从经济类型上看,国有企业增长5.4%,股份制企业增长15.8%,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8.7%,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增长17.7%。从全市规模工业六大支柱产业上看,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医药食品加工制造业和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分别实现增加值116.1亿元、116.4亿元、38.3亿元和11.1亿元,分别增长15.7%、19.7%、17.2%和22.6%;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实现增加值158.2亿元和48.9亿元,分别增长11%、11.1%。规模工业综合效益指数为242.2%,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92.8亿元,增长15.6%;实现利税178.2万元,增长21%;实现利润85.5亿元,增长20.5%。企业亏损面为6.3%,增长0.1个百分点。全市“5115"’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774.6亿元,增长14%,占全市规模工业的33.7%。全市建筑业增加值114.5亿元,增长16.6%。

固定资产投资

全市固定资产投资1150.5亿元,增长35.5%,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按所有制分,公有制经济完成投资357.7亿元,增长27.4%;非公有制经济投资792.8亿元,增长39.5%。按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13.2亿元,增长162.6%;第二产业投资613.5亿元,增长46.7%,其中工业投资611.1亿元,增长46.2%;第三产业523.8亿元,增长23%,其中城市基础设施投资271.4亿元,增长25.8%;房地产投资189.7亿元,增长0_7%;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204.7亿元,增长33%。三次产业投资额比为1.5:53:45.5,第二产业投资占比提高3.7个百分点。全年施工项目2133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59个;2012年度新开工项目1776个,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69个。

交通运输、邮政电信

全市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增加值67.6亿元,增长11%。全市公路货运量1.6亿吨,增长16.7%;水运874.9万吨,增长18.2%。公路货物周转量186.2亿吨公里,增长31.1%;水运货物周转量36.5亿吨公里,增长28%。公路客运量1.5亿人,增长10.1%;水运客运量3.1万人,增长5.4%。公路客运周转量78.8亿人公里,增长12.3%,公路线路年末里程1.3万公里,增长0.1%。年末民用汽车保有辆62.6万辆,增长18.9%。

全市邮政电信业务总量31.7亿元,增长15.2%,其中,电信业务总量30亿元,增长16.6%;邮政业务总量1.7亿元,增长15%。

国内贸易、对外经济、旅游

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79.9亿元,增长15.4%。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零售额306.9亿元,增长21.7%;金银珠宝类、日用品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家具类和煤炭及制品类增长较快,分别增长29.9%、23.7%、23.8%、25%和37.7%。按地域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540.7亿元,增长15.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9.2亿元,增长15.4%。

全年进出口总额21.5亿美元,同比增长15.3%。其中,进口3.1亿美元,下降61.3%;出口18.3亿美元,增长74.5%。从对外出口国家看,对美国出口26578万美元,增长30.9%;对日本出口3356万美元,下降53.1%;对加拿大出口8277万美元,增长12.5%。从重点商品类别看,机电产品出口11.5亿美元,增长90%;高新技术产品出口0.82亿美元,增长40.7%。

全市实际引进境内省外资金195.3亿元,增长19%;新批境内省外项目288个,较去年减少52个;引进亿元以上项目86个,实际到位资金110.6亿元。

全市入境旅游总人数13.2万人次,增长37.8%;国内旅游者2067.6万人次,增长27.9%;旅游总收入达到135亿元,增长25.6%;旅游创汇4344.5万美元,增长40.7%。

财政金融

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总收入213.8亿元,增长21.9%;财政总收入占GDP比重达到12.2%,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其中,地方收入135.4亿元,增长24%,占比63.3%;上划中央收入64.4亿元,增长18%,占比30.1%;上划省级收入14亿元,增长20.9%。全市税收收入149.9亿元,增长21.8%,其中增值税10.9亿元,增长17.9%;营业税20.7亿元,增长24.7%;企业所得税5.4亿元,增长23.8%;个人所得税2.5亿元,增长2.2%。税收占财政总收入比重为70.1%,同比回落0.1个百分点。全市财政总支出279.4亿元,增长7.7%;一般预算支出22.8亿元,增长18.7%。

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1588.8亿元,增长17.1%,同比净增232.2亿元,其中城乡储蓄余额为942.5亿元,增长18.4%,净增146.4亿元。年末各项贷款余额812.4亿元,增长19.5%,净增132.4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总额483.7亿元,增长25%,净增96.7亿元;短期贷款余额310.7亿元,增长12.2%。全市存贷比为51.1%,提高1个百分点;不良贷款率为3.2%,下降1.6个百分点。

未来形势和任务

今后五年,是株洲实现科学跨越的关键期,是两型社会建设的攻坚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冲刺期。株洲迎来了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罗霄山脉连片扶贫开发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等重大机遇。同时,也面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创新能力不强、资源环境矛盾突出等多重挑战。株洲将以更大的魄力、更足的干劲、更硬的举措,奋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今后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在全面完成“十二五”发展目标的基础上,实现“两个突破、两个翻番、两个建成”,即到2017年,全市经济总量突破3000亿元,人均GDP突破10000美元;公共财政预算总收入翻一番,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建成全国文明城市。

围绕上述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突出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民生优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坚持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增进民生福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重点实施“四大工程”。

一是实施收入倍增工程。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以就业促增收;加强创业服务工作。支持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城乡基层就业和自主创业。落实支农惠农政策,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长效增收;完善收入分配统筹机制,积极引导企业建立工资增长机制,不断提高企业职工劳动报酬。

二是实施社会保障工程。全面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提高城乡居民社会保障水平;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增强社会救助能力,不断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水平;提高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率,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抓好棚户区、城中村和农村危房改造,着力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

三是实施健康惠民工程。加快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推进基本医疗保障普及化、医疗卫生机构建设规范化、城乡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构建市级医疗中心、区域医疗中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市区医疗服务体系,以及县级公立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有效缓解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加快创建国家健康城市;建立健全食品药品供应和安全保障体系,努力创建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城市。

四是实施文化提升工程。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壮大文化产业,加强市场监管,规范文化市场,繁荣艺术创作,激发文化活力,打响炎帝文化、红色文化和工业文化品牌。构建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突出抓好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群众艺术馆、神农大剧院、神农艺术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妇女儿童发展中心、夕阳红文化艺术中心等一批文化生活服务设施建设。努力让广大市民享受更高层次、更具品位、更加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

(二)突出产业转型,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以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逐步退出重化工业,着力构建产业结构优、创新能力强、开放程度高的现代产业体系,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一是壮大产业规模。大力推进“5115”工程,落实“三特”和“三优”政策,支持南车株机、南车株所、北汽株洲、南方动力、唐人神、五矿株硬、时代新材、千金药业等企业做大做强;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加快建设“四城三基地”,全力打造轨道交通、航空、汽车、服饰、陶瓷五大千亿产业集群;强化产业集群配套效应,继续在延伸产业链、扩大本地配套等方面狠下功夫;十分关注非公经济发展,引导中小民营企业集群聚力、抱团取暖,促使主机企业与配套企业共同发展。继续实施园区攻坚战役,推进特色产业园区建设,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打造园区核心竞争力,力争把醴陵经济开发区建成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二是优化产业结构。改造提升有色冶炼、化工、陶瓷、烟花等传统优势产业,逐步退出重化工业,大力发展以先进装备制造业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壮大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文化创意、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构建现代工业体系。大力发展生态、休闲、体验、观光等现代农业,提升粮食、生猪、花卉、果蔬等优势产业,壮大唐人神、好棒美、云田花木、神农粮油等骨干企业,加快构建新型农业产业体系。加快建成南车物流、芦淞服饰物流仓储配送中心、普洛斯物流、铜塘湾港区等物流基地,打造面向全省、辐射中南地区的区域性物流中心;加快神农谷国际文化旅游度假区和“一城三湖”景区开发建设,打造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推进金融服务创新,积极发展信息咨询、电子商务、服务外包等新型服务业,加快构建现代服务业发展体系。

三是提升产业质量。进一步优化产业投资结构,引导资本投向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产业绿色发展;严格产业准入,提高招商引资质量和效益,重点瞄准国内外500强、行业50强和央企,引进战略投资者;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加大轨道交通装备、刀片刀具、陶瓷等品牌产品的出口力度,实现“引进来”和“走出去”同步发展;促进产业创新发展,努力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力争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工业比重达到60%以上;深入实施节能减排全覆盖工程,坚决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产业低碳发展。

(三)突出城镇带动,推动城乡统筹发展。

树立“全域株洲”理念,按照“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要求,加快城镇提质扩容步伐,增强城镇集聚和辐射能力。努力形成城镇相连、交通便捷、就业充分、生态宜居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

一是科学规划城镇布局。强化规划龙头作用。按照“一主两次、两轴四带”的发展构想,以市区为主中心,以醴陵、攸县为次中心,沿岳汝高速、106国道完善市域城镇体系。确立城区沿江发展战略,做好湘江两岸城市景观设计,引导湘江两岸同步向南拓展。坚持“内提外拓、统筹发展”,大力推进云龙新城、武广新城、枫溪新城等“十大新城”建设,努力构筑“一体三极”“一圈三环”的城区发展新格局。强化乡村规划编制和建设管理,努力解决农村有新房无新村的问题。把云田、高塘、松西子、荷塘月色等一批乡村建设成为新农村的典范。

二是完善城镇交通体系。加快公路交通网络建设,建成长株潭南环线和醴茶、炎汝、垄茶等三条高速公路。形成“五纵六横”高速公路架构和“十纵十八横”国省干线公路体系。改造提升醴茶铁路,建成衡茶吉铁路、长株潭城际铁路株洲段,进一步完善铁路路网。推进株洲通用机场、炎陵通用机场建设,抢占中南地区通用航空先发优势。加快城市客运枢纽站场建设,完善城镇客运基础设施。

三是提升城镇品质品位。抓好城镇污水处理、停车场所、公交站场、消防设施、垃圾处理、排渍站等市政设施建设,健全电力、自来水、燃气、成品油等供应保障体系,完善城镇功能。强化建筑精品意识,改善城镇景观形象,推广城区“四创四化”经验,巩固城乡环境同治成果,健全城镇管理长效机制,提高城镇现代化水平。

四是加快县城建设步伐。县城建设要增强城市意识,积极探索城关镇镇改市的路径,让县城积聚更多的生产要素,有更完备的基础设施,通过园区建设,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化为市民,走出一条有株洲特色的新型城镇化路子。

(四)突出两型引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发展理念,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美丽株洲。

一是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完善节能降耗考核体系,降低能源消耗强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巩固“低碳交通、绿色出行”建设成果,完善电动公交和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构建节能健康的公共交通体系。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加强水资源循环利用,提高水、土地等资源的集约节约利用水平。

二是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突出抓好“一江四港”综合治理,加大工业和生活污水处理力度,基本消除烟囱,基本关停污染企业,基本解决污水直排湘江问题。加强饮用水源沿线生态保护,全面完成湘江株洲段河道采砂整治,抓好生态绿心开发保护,让人民群众喝上千净的水、呼吸上清洁的空气。

三是推进示范区建设。用好、用足、用活两型社会建设试验区的政策,结合实际,编制两型社会建设的指标体系,并一以贯之,形成株洲特色。加快云龙示范区高端服务业发展,打造全省乃至全国两型建设精品;加强天易示范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推进产城一体化建设;加速清水塘污染整治和重化工企业绿色搬迁,实现转型引领发展;努力把示范区打造成为高端服务业的先导区、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区、转变发展方式的引领区。

(五)突出科教先导,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强化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加快推进经济发展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努力建设创新型城市。

一是实施科技创新工程。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依托南车株机、南车株所、株硬集团、608所、千金药业等企业,建设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发展高新技术企业200家以上,争取实施50项以上国家“863”“973"’及国家重点专项计划,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力争科技成果转化率提高到90%以上,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到60%以上。

二是实施教育提升工程。全面实施“快乐德育、人文智育、阳光体育”,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职业教育优先发展,高等教育重点发展,幼儿、成人、特殊教育统筹发展,在全省率先建成教育强市。加快职教大学城建设步伐,积极构建职业教育“立交桥”,致力打造“中部地区职业教育创新之都”,建成株洲智慧谷。

三是实施信息应用工程。切实加快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步伐,建立健全制造、物流、交通、商业等产业智能体系,提升各类产业智能化应用水平。加速“三网融合”进程,促进物联网、电子商务广泛应用,构建高速、安全、健康的信息网络平台。提升“数字株洲”建设水平,加快数据中心资源整合力度,推进“数字社区”建设,强化市级基础平台统筹规划和集约建设,建立宏观经济与社会发展基础数据库。

推荐访问:株洲 最具 中国十大 投资价值 城市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