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蚂蚁文档网 > 述职报告 > 成长记录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成长记录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5-24 11:50:06 浏览次数:

摘 要: 成长记录袋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和评价工具,凸显了新教育评价观所倡导的教育评价的发展性功能和动态性特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使用成长记录袋,能记录和珍藏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过程,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某些问题。本文试图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建议。

关键词: 成长记录袋 小学语文教学 应用指南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提倡采用成长记录的方式,注意收集、积累能够反映学生语文学习发展的资料,记录学生的成长过程”。在这种背景下,成长记录袋成了小学语文领域研究和应用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成长记录袋的意蕴

不同学者对成长记录袋有不同的称呼,“档案袋评价”、“苏格拉底式研讨评定”、“表现展示评定”及“学生学习成果档案评价”等都是其代称。尽管人们对其称呼不同,但意蕴是相同的,有“优秀作品选辑”的意思,即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系统收集一定的学习主题的相关资料,通过整合、选择与反思,形成独具个性的内容丰富的成长记录袋,以展现不同学生的学习历程及成果,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发展性评价。

它改变了以往教育评价过于注重甄别和选拔的倾向,改变了以往教育评价注重定量评价、只以卷面成绩论英雄的倾向。在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中,使用成长记录袋就是学生和教师汇集学生优秀语文作品的样本,形象地展示学生语文学习的进步状况,记录与珍藏学生语文学习成长历程的过程,让学生充分体验到语文学习成功的快乐。

二、成长记录袋的特点

1.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在传统的教育评价中,考试对学生而言相当神秘,从考试标准的制订、试题的选择直到分数评判都被教师掌控,学生与家长被完全隔绝在外,有时制定试卷仅仅是几个老师的事情,所以往往有学生听到考试后面露难色、坐立不安。这是传统评价对测验客观性的追求所决定的。成长记录袋评价与此截然不同,它改变了传统教育评价教师这一单一评价主体及教师包办一切的现状,加强了自评、互评,使评价成为学生、教师及教育管理者、家长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

(1)成长记录袋能让学生参与评价过程,做到自我评估:学生是选择成长记录袋内容的主要决策者,从而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拥有判断自己学习质量和促使自己进步的机会。在此过程中所有学生(不仅仅是尖子生)都能体验到成功带来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成长记录袋能让同伴参与评价过程,做到同伴互评:学生把自己满意的作品提供给同伴,同伴站在同龄人的角度看待作品,不但能反映学生的真实想法,而且能在评价他人过程中取长补短。同学间互相评议、互相修改、互相欣赏、共同提高,最后放入成长记录袋。

(3)教师、教育管理者参与评价过程:学生自评与同伴互评,并不代表不需要教师的存在,相反教师在此过程中是强有力的后盾,能起到推动作用。通过成长记录袋,教师可以看出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长处和短处,可以看出学生的不同发展需求,在今后的教学中做到因材施教。

(4)家长参与评价过程:家长应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成长记录袋,通过欣赏、写评语、主动推荐孩子作品的方式进行激励性评定。

2.评价过程的发展性。传统的语文评价将考试作为教育评价的唯一手段,通常以单元、期中、期末测试为主,最后根据卷面成绩评定学生。采用成长记录袋评价,我们不但关注学生语文学习的最终结果,更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成长发展的过程,注重学生的内心感受,有机地将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我们在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的基础上,随机地进行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为学生多次展现自己的机会,以探究学生语文学习的历程和进步的轨迹。例如我们这样评价学生的书写能力:开学初进行诊断性评价,即在班级学生之间举行一次书法作品展,了解学生的基础。展览后,把书写的作业放入成长记录袋。接下来,根据此次评价结果进行及时指导,加强督促并规定书写内容和书写要求。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进行一次形成性测评,通过欣赏、互评,学生既看到自己的优点与进步,又看到与别人的差距,在这一过程无形中增强学生的上进心,进一步激励自己刻苦练习,到期末时再进行一次总结性的评价。这样,评价过程的动态化不仅让我们看到学生书写能力的逐步提高,更让学生看到进步。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这样成长记录袋的使用便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成长记录袋在小学语文学习中的具体应用

1.识字与写字。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在小学语文学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识字方面,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多认少写的识字教学原则,规定小学生在六年的学习生活中应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其中,第一学段(1-2年级)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如果仅仅把识字工作局限于课堂45分钟,教师全部包揽识字任务,这不但对刚刚接触汉语拼音和汉字的小学生来说是有压力的,而且加重教师教学任务,小学生识字更难以取得理想效果。“每天多识三个字,在生活中识字,在愉快中识字”的成长记录袋的使用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小学生将通过广告牌、食品袋、故事书等认识的字,经裁剪、粘贴、摘录后汇集到成长记录袋中,并定期和同伴交流,比比谁识得准,识得多,在轻松的氛围中增加学生的识字量,进一步激发他们对汉字的兴趣。

在写字方面,可采用竞赛的方式,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书写作业,相互评价,相互欣赏后放入成长记录袋中;同时要求学生收集平时的优秀作业,将优秀作业放入成长记录袋;也可以经过比较后,将有进步的作业放入其中。

2.阅读。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规定,在阅读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并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六年学习中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其中第一学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可见,课外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因此,教师首先要筛选出适合小学生的一系列读物,并列出书单供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读哪一本。同时,设计阅读摘展示卡,读完一读物(一篇文章、一个故事或一本书),便及时填写一张阅读展示卡,摘录读物好词好句、印象深刻的语句,并写下自己读完这份读物的最大收获和体会,定期展示阅读卡,适时开展评比活动,让学生在竞争中培养读书兴趣。最后将阅读展示卡收入成长记录袋。

3.写作。鼓励学生动笔写日记或周记,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感受,将写得好的日记或周记挑选出来进行表扬;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觉得新奇有趣、印象深刻的内容,实现作文的书面交际功能。初步定稿后,倡导自己修改或同伴相互评改,重新誊写后放入成长记录袋。最后,把有关过程性资料如一些自改、互改的作文草稿也一同收入成长记录袋。

4.口语交际。口语交际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因此,在成长记录袋使用过程中,可以这样设计:学生根据教师所提问题作答,或选择一个主题或一段话,随时录音或组织专门的记录小组进行记录,并将成果放入成长记录袋;设计情境,接电话、当一次小导游、学会拒绝、开小小新闻发布会、为陌生人引路等,进行口语交际光盘的制作,随时积累有关资料并收入成长记录袋。

5.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学习课程将语文书本知识与生活相联系,与其他学科相联系。在这门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组织这样的活动:当一回小记者,访问杰出人物,编写采访稿;搞一个社会调查,并完成一份调查报告;当节目主持人,或设计一个有创意的栏目等,最后把采访记录、调查报告及有关栏目设计的材料放入成长记录袋。

四、成长记录袋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困惑

成长记录袋是新课程改革中出现的新鲜事物,它作为一个“舶来品”,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出现在美国,人们对这一新鲜事物接触时间短、了解不深入。虽在我国中小学中已有成长记录袋的应用,但在应用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

1.教师缺乏对成长记录袋的深入学习。目前,由于教师自身教育教学理论的缺乏,加上缺乏相应的培训和指导,有的学校虽已进行相关培训,但培训效果并不理想。教师对它的认识十分有限,对其性质和特点的理解还比较肤浅,基本上停留在日常概念水平。对成长记录袋理论的肤浅了解,在实践中易出现以教师为中心的越俎代庖的现象或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流于形式。

2.耗费精力和时间。采用成果袋评价注重过程评价,耗时多,一学期内要精心完成,学生、教师、家长都必须付出较多的精力和时间,特别是多为班主任的语文教师,不但有语文教学任务,而且需管理班级,工作量大,负担过重;同时,我国小学班级规模大,学生人数众多,对成长记录袋的使用是一种挑战,更是一种困难,这一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

成长记录袋内究竟应该放哪些语文材料,哪些内容最能展示小学生的语文素养,还需要语文教师进一步探索。

五、成长记录袋的问题消解

成长记录袋看似简单的概念,其实有深刻的理论基础,杜威的“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民主化”的教育思想、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均为其提供了理论基础。因此,现阶段对于教育教学理论缺乏的一线教师,一定要抓住这个能改变自己教育观念的机会。

1.培训方式的变革。教师的教学观念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其教学行为,教师教育观念能否改变将极大影响这种发展性评价观的实施效果。学校应不定期地进行成长记录袋的理论培训,使教师具备较高的理论素养。培训方式与培训的效果密切相关,在培训中应注重采用参与式集中培训的方式。以往的教师培训,多采用专家报告或专家讲解的形式,由于培训者的理念与被培训者——教师的教育观念缺乏直接的碰撞和沟通,培训者和教师之间易形成认知隔离带,造成理念传播的阻碍或在传递过程中失真。培训应采用参与式培训的形式,专家进行理论解读是必要的,更重要的是教师的积极参与探讨,倡导教师进行行动研究。教师是成长记录袋评价的具体实施者,深知实施中的条件和障碍,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参加完培训后,教师之间相互沟通、交流、分享学习资源,形成“学习共同体”。

2.教师的“精神自觉”。“精神自觉”就是要求教师把眼光从单纯“以物质衡量人”的标准中转移出来,更关注自己的精神世界,并在生活中身体力行,自觉追求和谐美好的精神生活。成长记录袋作为一种发展性评价,致力于记录学生的学习成长过程,它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和评价能力。它不可能一蹴而就,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然而,现实情况是:某些学校将学生的考试成绩与教师的经济利益挂钩,这就迫使教师不得不以考试成绩评定学生。同时,成长记录袋要求每个学生在这一过程中都得到发展。然而,部分教师从经济角度出发,只关心个别学生以追求升学率获得奖励。教师是一个培养人的职业,教育对象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教师在履行职责时不能仅从物质层面考虑,更要从精神方面考虑,考虑到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积极的“精神自觉”会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更有利于成长记录袋的应用。

3.学校、家长、社会的支持。教育创新上的实践需要方方面面的努力与帮助,它不可能仅仅凭借一个人的努力就出成果,成长记录袋评价亦如此。首先,学校管理者需要给教师提供一个安全的和支持性的研究环境,不让教师因学生成绩的暂无提高而产生压力甚至放弃研究。其次,家长应采取理解的态度,支持一切为了孩了成长所进行的创新,而不能只将目光盯在孩了成绩的一时变化上,还可以积极的态度记录小学生语文成长的点点滴滴,主动地提供给教师,形成一股力量强大的教育合力。最后,社会应为成长记录袋评价提供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对教育上的一切为了孩子的创新措施采取容理解包容的态度。

4.有选择地收集学生作品。虽然语文成长记录袋是用来收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生成的各种作品,但是不能求全,样样都收。不仅要根据评价的目的和所选择的成长记录袋的类型有选择地收集,更要对学生进行收集的指导,共同探讨成长记录袋的收集原则,否则将对日后的整理和评价造成困扰。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周丹丹.档案袋评价及其在我国的应用现状分析[J].学校管理与发展,2011,(7).

[3]霍力岩.档案袋评价怎么了.谈当前档案袋评价中的几个问题[J].2005,(6).

[4]王秀霞.档案袋评价法在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中的应用研究[J].2005,(6).

通讯作者:段作章

推荐访问:小学语文 成长 记录 教学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