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蚂蚁文档网 > 述职报告 > 玩收藏先要做功课

玩收藏先要做功课

时间:2022-04-11 09:46:57 浏览次数:

现在,人们对收藏品的兴趣日增,这无疑是件好事。不过与此同时也不可忽视藏市的内在原则,如果光靠一本目录去收集藏品,却不熟谙一种藏品的基本收藏知识与市场上的行规,那最终还是要吃亏的。

图便宜险上当

元旦守夜,我接到不少朋友的新年祝福,其中一位更喜形于色,说岳父留下来的一部老纪特邮票终于补齐了,其中最后一枚是“国庆15年”小全张,因全品相难觅一直没补上。不料2009年国庆节后去邮市,居然觅到一枚全品相的,所以回家后自然引来爱妻夸奖,兴高采烈之意不绝于耳。

我在祝贺这位朋友的同时,出于职业的敏感顺便问了句价格,他告诉我这枚小全张成交价是15000元。听了此价我的心突然沉了下去,因为这枚“国庆15年”小全张如果是全品相的,那当时市价至少应在18000元附近。莫非这位朋友在市场上捡了个漏?但潜意识告诉自己,在上海两大邮市中的邮商柜台上,这类高档邮票是不可能捡到漏的,除非这枚小全张存在瑕疵或是洗胶票(指重新通过化学药剂将霉点、泛黄等瑕疵清洗掉后再上胶的邮票)。

第二天我特地让他将这枚小全张带来看看,果然我的判断得到印证。小全张洁白如新,虽然这枚小全张没有背胶,但发行45年的邮票即使保存再完好,背面多少会存在泛黄现象,但这枚小全张却非如此,可以肯定是一枚加工过的洗胶票。

好在他购买邮票摊位的邮商我非常熟悉,1月3日到他摊位补了3500元的款,换了一枚真正的全品相“国庆15年”小全张,也圆了朋友老纪特票完整之梦。

淘金需先懂行

事实上,这位朋友所经历的事情,在近年来的邮市上屡见不鲜,一些集藏者看到洁白如新的纪特邮票、文字和编号邮票乃至JT邮票,就认为是品相上佳的俏货,殊不知这类看上去卖相不错的老票,其实都是洗胶票,在未清洗前或多或少存在着霉点、黄斑或污渍等情况。虽然收集这类邮票无伤大雅,但由于化学药剂存在着不稳定性,过上三年五载之后,其原来的泛黄等毛病会旧病复发。自然,买进洗胶票所吃最大的亏就是花了全品相的钱,得到的却是处理过二手货,这实在是冤枉之极。

不过让人感到惊讶的是,不少邮商却乐于此道,为什么?原来近年来不少购买老票的集邮者并不熟悉邮票,他们初上手接触到的都是近年来发行的新邮,虽然知道全品相的概念,但却爱屋及乌地将新邮票的品相标准应运到老票上,认为纸张洁白的邮票就是全品相,而没有考虑到经过20年后,大量前期老票或因保管不善,或因纸张本身的原因,出现了霉斑或泛黄等情况。以至于他们到邮市上购买老邮票时,见到有泛黄的原胶票反而弃如敝屐,却对卖相挺括的洗胶票情有独钟,久而久之,邮商为了生存也就只好顺应买方意愿,将那些泛黄的原胶票变为洗胶票,既做了生意,又买了好价钱。

收藏是一种乐趣不假,但追求原汁原味的品相却是每一个收藏者都应该知道和遵守的原则。特别是当代发行的邮票、钱币、纸钞和磁卡等现玩藏品,如果通过修补、清洗、挖刻和裁切等方式处理后,则其全品相的概念就无从谈起。除非那些存世量极少的珍品因无法觅得,只能够退而求其次来弥补空缺外,通常全品相的收藏原则是最重要的。它不仅关系到藏家的收藏品位,也关系到今后价格的升值前景,所以现玩藏品一旦出现瑕疵,则价格就会立刻掉到冰窟窿。如近半年来第三套人民币中的“红一角”券价格从1300元攀升到2500元,但我在市场上看到一张品相完好仅仅是对折过的“红一角”券,却在柜台上标价600元而一直乏人问津,只是这样折一下身价掉了四分之一还无人承接,由此可见品相的重要性。

前几年,古玩市场热气腾腾,一位与我非常熟悉的邮商介入后小有斩获,就拉我也去淘金。但我却告诫他,藏品市场上的品种繁多,每类藏品都有自身的特点,相互之间并非融会贯通,你对邮币卡熟悉,但对古玩却一窍不通,所以遵循古训“隔行如隔山”之言,不应该进入生疏的古玩市场。果然,一年后这位朋友拎了袋赝品回邮市,交了学费不说,还没有摸到古玩真正的边。(摘自《理财周刊》2010年2月刊)

推荐访问:要做 功课 收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