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蚂蚁文档网 > 述职报告 > 这些药容易引起腹泻

这些药容易引起腹泻

时间:2022-04-05 10:45:53 浏览次数:

王大爷咳嗽严重,用了几天抗生素。咳嗽好些了,但又出现腹泻。弄得整个人挺虚弱的。到医院看病、化验后,医生说是服用抗生素引起的药源性腹泻。

吃药也会腹泻?王大爷尽管是第一次听说,但是回想一下,这种情况以前也有过。

医生解释说,腹瀉主要由细菌感染、病毒感染、食物中毒、腹部着凉、肠道炎症等原因引起,但是有一种情况容易被忽视,那就是使用药物引起的腹泻。在药学中,这种腹泻称为药源性腹泻。凡是能够引起胃肠道黏膜损伤或者胃肠道功能紊乱的药物都可能导致腹泻,常见的有以下药物。

1. 抗菌药物

腹泻是抗菌药物最常见的一种不良反应,几乎所有的抗菌药物都可能引起腹泻,特别是抗厌氧菌类、头孢菌素类、林可霉素类、大环内酯类(如克拉霉素、阿奇霉素、罗红霉素)药物最容易引起腹泻。主要因为抗菌药物大量使用或不恰当使用可以促使肠道内正常菌群减少,还可以使细菌对糖类代谢率降低从而导致吸收不良,引起渗透性腹泻及肠道功能紊乱。

大环内酯类药物可以直接刺激胃窦和十二指肠收缩,引起胃肠蠕动改变,导致腹泻。如果对抗菌药物过敏,产生腹泻的概率还会相对增高,通常情况停用药物后腹泻会逐渐好转。如果腹泻迟迟不见好转,要及时去医院治疗。

2. 抗肿瘤药物

抗肿瘤药物中,氟尿嘧啶类以及伊立替康是最易引起腹泻的两类药物。对于每日腹泻超过5次的患者,应立即停止使用化疗药物并积极进行对症治疗。轻度腹泻的患者一般在停药后症状会慢慢好转。

3. 抗结核药物

抗结核药中,利福平最易引起腹泻,胃肠道功能低下的患者服用后腹泻发生率较高。可以调整为小剂量顿服,如果减少使用剂量后腹泻症状仍然不见好转,应停药更换其他抗结核药治疗。

4. 抗酸药物

大剂量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或者H2受体拮抗剂(如雷尼替丁),胃酸分泌量会逐渐减少,胃肠道pH值将逐渐升高,从而使肠道内菌群数量增加,容易滋生细菌从而引发腹泻,通常停药后会慢慢好转。

5. 抗阿尔茨海默病药物

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药物中以胆碱酯酶抑制剂最易引起腹泻,最典型的药物是他克林和维他克林,两种药物具有胆碱酯酶抑制作用,可以促使胆碱活性增加,增加肠道蠕动引起腹泻。

服用这类药物易在服用早期出现腹泻症状,停药后症状会慢慢好转,建议服用此类药物,初期从小剂量服用,必要时与止泻药物同服。

6. 非甾体抗炎类药物

非甾体抗炎类药物如阿司匹林、消炎痛、布洛芬、芬必得、扶他林等,也可能引起腹泻,这类药物能降低环氧合酶的活性,减少前列腺素合成,增加肠黏膜白三烯的合成量,使肠黏膜血流量减少和肠渗透性增加,导致细菌和病毒的产生并诱发腹泻。另外,长期大剂量使用非甾体抗炎类药物会导致小肠黏膜损伤从而引起腹泻。

对于这类药物,选用肠溶剂型进行治疗,可以减少腹泻的发生。餐后服用并采取直立位给药,可以避免药物对胃肠道产生刺激,还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增加药物吸收率从而减少腹泻的发生。

7. 降糖类药物

降糖类药物种类繁多,其中临床中最常使用的二甲双胍易引起腹泻。二甲双胍有片剂、缓释剂、肠溶剂等剂型,二甲双胍普通片剂在胃内可以立即溶解,高浓度二甲双胍会黏附在消化道黏膜上,引起刺激导致腹泻。

因此,在使用二甲双胍时,建议从小剂量开始,根据病情逐渐加量。患者多在初次使用二甲双胍后24小时内产生腹泻,腹泻症状会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逐渐减轻或消失,因此建议选用二甲双胍缓释剂型或肠溶剂型,可以有效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

8. 泻药

泻药是一种可以促进大便排泄的药物,如果认为泻药不会引起腹泻就错了。

泻药中以刺激性泻药副作用较多,其中之一便是腹泻,此类药物会对肠道产生强烈刺激,造成肠道生态内环境被破坏,使肠道有益菌群数量减少,并改变肠道内pH值从而引发腹泻。

因此,治疗便秘不宜长期大量使用强烈刺激性泻药,用药前后注意多饮水,以促进药物在体内的吸收、代谢与排泄,从而降低腹泻的发生概率。

要特别说明的是,服药后发生腹泻,需立即咨询医师或药师。对于以上容易引起腹泻的药物,从小剂量开始服用,再根据病情逐渐增加使用剂量。

(编辑    林    妙)

推荐访问:腹泻 容易引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