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蚂蚁文档网 > 作文范文 > 互联网+重塑中国农业表征机制与本质

互联网+重塑中国农业表征机制与本质

时间:2022-06-27 10:20:02 浏览次数:

 互联网+重塑中国农业表征机制与本质

 摘 摘

  要:“互联网+”重塑农业的具体表征涉及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各个方面。在农业各环节形形色色的变化表现之下,“互联网+”为农业带来的实质性改变主要是通过信息可得性的提高、信息流动性的增强和信息前瞻性决策能力的提升来实现的。因此,农业产业环节产生改变的关键在于信息。这一改变过程包括两方面:一是按照工业化思维提高生产效率,不断扩大生产规模;二是依循互联网的创新思维方式,改变传统农业的经营模式和盈利点,同时降低因为生产规模扩大而带来的营销风险。“互联网+”重塑农业的本质是让农业不断向着服务化的发展模式转变,农业发展已进入知识服务农业阶段。在今后的农业发展中,应充分把握信息化历史发展机遇,注重生产端的技术变革,及时推动中国农业的全面转型。

 关键词:互联网+;农业信息化;电子商务;农业发展阶段

 “互联网+”代表着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主要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联合,以优化生产要素、更新业态体系、重构商业模式等途径来完成经济转型和升级。在对传统行业进行升级的过程中,互联网改变了产品的交易场所、拓展了交易时间、丰富了交易品类、加快了交易速度、减少了中间环节。而农业作为传统的生产方式,也在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过程中,与代表着革新的互联网之间产生了激烈的碰撞。近年来,中国农业与“互联网+”之间的碰撞尤为突出。在政策上,中央“一号文件”从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物联网发展、促进农产品流通等多方面支持现代农业发展。在投资领域,涉农企业融资在 2018 年达到高峰,联想、网易等大型互联网企业越来越青睐农业,新希望、大北农等传统涉农企业也纷纷投资互联网企业。目前,农业已成为最受投资机构青睐的 B2B 电商行业之一,涉农企业融资金额快速增长。在市场规模上,根据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据,2017 年在中国各类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中,涉及农产品的电子交易市场就占据了约 30%,2018 年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 2305 亿元,同比增长 33.8%。可以预见,随着未来电子零售市场渗透率的不断增加,线上消费总量与农产品消费量还将进一步实现快速增长。“互联网+”正在深刻影响着中国农业,甚至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对传统农业进行重塑。现有研究中对农业与“互联网+”之间的讨论多集中在“互联网+”改造传统农业的主要表现、涉农电商的发展状况、互联网信贷的发展逻辑、农产品流通的升级等内容上。相关讨论虽然涉及农业生产的诸多方面,但仍只是对发展状况的初步总结。对于农业与“互联网+”,目前还有一些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没有被涉及,主

 要包括:第一,“互联网+”重塑中国农业的本质是什么?这一重塑过程是对农业的实质性改变,还是仅是在旧形式上的“添砖加瓦”?第二,这一改造过程对中国的农业发展意味着什么?互联网的加入是否意味着中国农业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第三,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之下,我们应该如何赶上发展浪潮,抓住历史机遇,实现农业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和健康发展?这些问题都还需进一步探讨。

 网 一、“互联网+ ”重塑中国农业的具体表征

 若要讨论“互联网+”重塑中国农业的作用机制并阐述这一改变过程的实质,我们就需要了解中国农业在产业链各个环节中被重塑的具体表征。由于农业所发生的改变有很多,为了能够更全面地阐述这些改变,这里以农业产业链中产前、产中和产后三阶段为划分基础,从各个环节中原有的发展瓶颈出发,重点阐述“互联网+”的发展给中国农业带来的利好改变。农业产业链涉及金融与农资服务支持、农产品生产、品牌营销、农产品流通等诸多环节,包括了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的所有环节和整个流程。在前互联网时代,中国农业生产规模小、生产经营分散,整个产业链条被分割在不同地区和部门,而乡村物流体系的落后和农村地区信息获取能力的不足,又阻碍了农业生产和交易效率,最终导致农产品交易质量难以保证,小农户对接大市场的难题始终无法解决。随着“互联网+”的到来,以电子商务、数据及维护服务、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网络营销等为主的互联网技术,为破解“小农户与大市场”等问题提供了新的发展模式。当然,互联网与农业的融合仍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目前的融合过程仍有诸多问题,但就总体来说,“互联网+农业”已经呈现向好的发展态势。

 程 (一)产前:重塑农资供应和金融服务过程 1. 农业生产前端的发展瓶颈

 农业生产前端主要包括农资供应和金融服务两部分,但在小农户生产背景下,经营规模的狭小和细碎提高了讨价还价、收集信息、评价结果等过程中产生的交易费用,从而导致农业生产前端的农资供给和金融服务环节始终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在农资供应方面,虽然我国农资市场容量超过 2 万亿元,但是,整体相对滞后的农资流通体系和严重不足的农技服务使得厂商无法获得终端农户的全面信息,最终导致大量利润被臃肿低效的中间渠道吞噬。而农资市场中信息的阻塞,也使得信贷保险难以得到有效推广,农资供应普遍过剩。在金融服务领域,由于生产与生活的数据均难以收集,因而基于资产抵押、用人单位背书的企业或者个人征信体系难以建立起来,涉农产业通过正规信贷渠道贷款存在困难。因此,我国农村信贷市场中的正式信贷市场供给长期处于抑制状态,非正式信贷形式比正式信贷形式更为普遍。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与长期存在的金融抑制构成了农业发展的重要矛盾,农业领域迫切需要更加创新的金融机制。

 2. “互联网+ ”改变了农资供给与金融服务的盈利模式

 2016 年,农业部办公厅印发《农业电子商务试点方案》,提出要支持与鼓励农资产业进行电商化发展,不断解决农业产业链条中的发展痛点。发展农资电商需要整合农资企业、经销商、农服公司、农户、金融公司等农资产业链上的参与者,从而发挥农资电商的核心价值,为农资企业寻找到新的盈利模式。目前农资电商主要有三种组织形式:一是反向 O2O 模式,农资企业通过布局好线下服务,为农户提供惠农金融支持和农技指导,并通过联合第三方平台为农户提供跨界交易服务,吸引生产者线上购买其产品;二是代购模式,通过发展村级代购员,让其了解村中农户的具体需求并帮助农户下单购买;三是农资平台模式,该模式以京东、淘宝等大型平台为基础建立“县级服务中心”,并凭借平台的流量优势,开展“京东白条”“蚂蚁花呗”等金融服务,为农户提供方便、快捷的“一站式”服务。总体来看,在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农资电商企业在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的过程中深入挖掘农业市场相关数据,不仅可以为农资经销商提供各地的农产品价格、农产品品种信息、物流信息等数据服务,而且可以利用收集的生产信息,通过与金融机构的合作为生产者提供农业保险、商业贷款等金融支持,当农资电商平台具有一定规模和访问量时,还可以通过收取广告商的广告费来增加盈利。新的盈利模式不仅解决了传统农资市场中存在的信息阻塞、农技服务不足、供需不平衡、中间渠道臃肿等问题,而且通过提供生产服务数据,改变了农民的融资模式,为“农业资本”的实现提供了新途径。

 程 (二)产中:优化农业生产过程 1. 农业生产的不可确定性

 受制于环境的不确定性,农业生产的产量和质量也具有很强的不可预见性。一方面,传统农业生产自然属性强,生长周期长且品种多,生产过程难以规范,产品质量难以控制;另一方面,农户和中小企业往往不具备生产标准化与质量监管的条件,再加上从生产者到消费者中的层级与环节繁多,导致产品质量与价格不对称,打击了生产者提高产品质量的积极性。但是,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则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运用生产监控、环境监控以及大数据分析来搭建的精准农事管理体系,通过改变农业生产中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加强了生产各个环节中的劳动过程控制,提高了农业的生产效率。

 2. 传感技术优化农业生产投入,促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

 农业信息感知技术是智慧农业的基础,主要涉及农业传感器技术、GPS 技术以及 RS 技术等。在种植过程中,联网的作物传感器可以不断收集光、温、水、肥等各个农业要素信息,让农民实时了解田间信息,从而优化各项农资的投入。GPS 技术的实时三维定位和精确定时功能,可以针对农田中的作物苗情进行描述和跟踪,农业机械可以将药、肥送到准确位置。在收获期,农民可以运用收集的耕种数据,通过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精确收割作物。除此之外,在生产数据基础上的专家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可以通过数据、模型和知识,推理模拟出由人类专家才能解决的各种复杂、具体的问题,为生产者在作物管理、灌溉优化、配方优化等方面提供科学的指导与决策参考。传感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精准管理,有效控制了因环境导致的生产不确定性。

 3. 可追溯体系实现产品溯源,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

 射频识别技术俗称电子标签,可以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与互联网结合后,生产方实现了对农业生产的全程跟踪指导,而通过射频识别技术的追溯系统,可以在上述数据的基础上,对作物的生产过程进行全程监控与追踪,通过快速反应、追本溯源,控制农产品质量,实现产品分级。

 4. 大数据分析技术连接市场供需两端,优化生产结构

 智慧农业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连接农产品市场供需两端信息,不断推进农业经济的优化,实现可持续的产业发展和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在种植期,涉农信息企业可以通过互联网与农产品市场的连接,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等分析手段预测未来农产品的市场走向,综合与生产相关的气候、土壤、病虫害等信息,对作物种植生产进行预测和优化,由此对作物的种类和生产决策提供最合适的策略。在销售期,农民可以通过市场数据和储存成本给客户制定最优销售策略,并将数据作为下一期生产的依据。除此之外,企业还能够给家庭农场提供农产品价格、耕作开支、天气监测、预测利润等行业服务,减少生产者因预测市场信息失败而造成的损失。虽然智慧农业的发展和推广仍然存在技术瓶颈,但目前已有一些企业在智慧农业生产方面拥有突出表现。例如,大北农集团通过互联网生猪管理平台,为线上的养殖户提供养殖建议,帮助其优化了猪群规模,精细了疫病防治策略,制定了更加合理的饲料配比;佳格耘境 Saas 云平台则将气象、植被、土壤和生产监测数据进行系统整合,为实现节水、节肥和防范自然灾害风险提供了数据支持。

 (三)产后:改善流通渠道,完善市场营销及竞价过程

 1. 产后市场流通、品牌营销、价格形成等方面的现实约束

 传统农产品销售是以批发市场为核心的流通模式,一般会经过生产者、经销商、批发市场、超市等多个中间环节,因为流通链条长、涉及的交易主体多、流通基础设施薄弱,所以容易造成农产品在销售过程中的流通成本高、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尽管我国农业组织化发展迅速,但并没有改变小规模生产与小规模流通的基本格局。臃肿的流通环节不仅增加了物流成本和农产品损耗,而且导致传统的农产品市场难以实现充分竞价,不善于营销的小农户在树立农产品品牌的过程中更是举步维艰。在前互联网时代的农业发展过程中,这一现实约束始终没能得到实质性突破。作为“互联网+”的主要表现形式,电商平台的加入为解决这一现实约束带来了新的发展方案。

 2. 信息平台和电商平台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

 以互联网和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线上信息平台,将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的农户、中间批发商、经销商等连接起来,使农产品市场信息能快速准确地传达到各个节点,提高了农产品供应环节的透明程度,降低了流通环节的交易成本。销售端的电商平台则以传统生鲜供应渠道为基础,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改进中间环节,将农产品流通从货源组织、物流环节、配送环节、零售环节四个阶段分解重构为货源组织、零售交易、物流配送三个阶段,进一步减少了流通环节,缩短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距离,有效解决了农产品的流通困局。

 3. 基于信息流的预测机制减少了生鲜农产品的物流损耗和成本约束

 在销售末端,电商平台虽然将零售环节分解为零售交易与零售配送,整合了线上线下销售资源,改变了传统零售中只能等待顾客到店消费的时空限制,但是供应链运作结构的

 改变也使物流和协同成本增高,电商平台仍然面临着物流分散及作业流程整合难度大的问题。互联网最大的特点是对信息的汇集与处理。在电商平台零售端物流不经济的难题面前,数据分析和预测机制可以在线上交易信息的基础上,根据顾客订单信息按地理位置合理安排产品配送路线,并通过提高先期预测的准确性,有效缩短配送时间,实现生鲜农产品的精准化供应,进而降低物流损耗,控制物流成本。

 4. 线上评价机制实现品牌营销和农产品市场充分竞价

 互联网本身具有天然的营销优势,使得新时代的农产品营销不必再依靠高昂的传播成本来实现品牌创建,而是通过连结无数的消费者和厂商实现传播方式的去中心化和碎片化,帮助人们以极小的成本获得大量信息并应用到消费与生产决策中,最终对零售市场的价格产生显著影响。一方面,电商平台在数据技术层面上,不仅可以集合大量外生客观信息,最大限度地减少市场中客观信息的不确定性,降低人们获得产品信息的交易成本,而且可以用在线评论、排名、无理由退货等信息披露与反馈评级机制,使得人们获得“社会不确定性”范畴的信息,极大地提高品牌营销和价格形成的效率。另一方面,反馈的信息能够为商家树立良好的信誉,从而使其有意愿为自身产品的质量背书,保证了农产品质量,最终形成品牌溢价。以每日优鲜的运作模式为例:在以分散为名的农产品市场,每日优鲜所有的计算资源均由机器系统提供,依靠后台的精确算法在运营城市中进行选址布仓,并对管理的 1000 余款商品的损耗和销售情况进行监控,及时调整类目并调度补货。消费者通过在线反馈对所购商品进行晒单、评价的同时也为其他消费者提供决策依据。每日优鲜对前置仓的精巧投入和对交易信息的实时分析一方面保证了平台可以依据顾客订单安排配送,降低了生鲜零售的高损耗和高物流成本,另一方面又能进一步谋划未来的生产布局,将需求信息反馈到生产端,从而降低供给的波动性,保障生产端的稳定和对常规用户的正常供应。依靠强大的数据分析布局,每日优鲜在众多亏损的生鲜品牌中脱颖而出,实现盈利。

 网 二、“互联网+ ”重塑中国农业的作用机制

 通过上文分析,我们已经了解到“互联网+”为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各个环节带来的改变及其具体表证。但我们仍不清楚,在上述众多改变的表象之下,“互联网+”到底通过什么机制实现了这些改变。而只有找到“互联网+”真正影响农业的机制,才能帮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农业在数字经济中产生的变化。

 (一)信息在改变过程中的作用尽管从结果上看,互联网技术带给中国农业的改变是方方面面的,但是通过对上文进行总结可以发现,无论农业被重塑的具体表现形式如何,各类改变总体上都在围绕着信息发生。或者说,“互联网+”正是通过改变信息来重塑中国农业的。各个环节中的具体改变其实都围绕着三方面发生。

 1. 提高数据精准性和信息可得性信息是现代社会中任何商业活动的一个基础性元素。在前互联网时代,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距离较远,农业信息往往难以获得,因此生产者只能依靠自身经验进行大致的农事安排。而“互联网+”在物联网和数控农业技术的基础上

 大大提高了生产者对信息的获取能力,不仅在信息收集的量上实现了跨越,而且提高了数据获取的精度。上文中提到的农业所发生的各种改变,其实都需要以信息可得性的提高为基础。产中阶段和产后交易阶段中的改变,都可以归结为数据精确性和信息可得性的提高。在产中阶段,正是因为智慧农业中以信息感知技术为主的物联技术实现了对农业生产数据的准确收集,生产者才能在决策阶段中最高效地利用各种农业资源、最大限度地减少农业能耗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在产后交易阶段,随着信息收集成本的降低,过去难以获得的用户信息在线上交易时代变得精确而易得,这些也为后期的产品溯源、数据分析等技术的实现提供了可能。

 2. 增强信息流动性当信息流动加速时,新的流动方式会打破原来的信息不对称的壁垒,改变消费者行为和厂商的经营模式,打开原有交易结构中的黑箱,重塑产业链条中的价值体系。总体来看,产前金融农资供给端和产后流通端的颠覆性改变,都源于信息流动性的不断增强。在产前的金融和农资供给端,各环节之间的信息互通改变了农资供应企业的盈利模式。过去简单的线上销售和松散的交易关系只是将互联网视为信息传递的工具,企业依然是在原属领域中竞争,其价值创造逻辑并未改变,充其量只是扩大了交易规模。而只有当农业自身的价值创造环节与互联网产业链的相关价值创造要素相融合,才能根据互联网的经济特征对原有资源基础和利用方式进行再思考,进而创造出全新的价值创造方式。对于农业产前的金融和农资供给来说,一方面,电商平台的加入增强了价值链之间的信息流通,让原本独立的农资销售与融资相结合,利用交易信息的数据来考察生产者的潜力与成长前景,有效缓解了融资贷款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和地理可及性等问题;另一方面,农资平台在增长到一定规模后通过平台的信息优势,利用广告费增加赢利点,最终为供需失衡的产业前端市场带来颠覆性改变。产后流通端的改变也得益于信息流动性的增强。在农产品的品牌营销过程中,品牌建立逻辑的改变离不开互联网传播方式的去中心化和碎片化。在线评论、排名、无理由退货等信息披露反馈评级机制,都是在互联网信息大众产生、大众参与、大众共享的基础上衍化而来的线上参与方式,从本质上来看都是互联网对信息实现的互通互联。流通组织的改变动力源于不断简化分销渠道,降低流通过程中的产品损耗和流通成本。在互联网时代,正是由于连接平台消除了生产方与销售终端之间的信息延迟,才能进一步引发下游流通组织充当主导企业、上游生产者作为节点企业的供应链逆向整合过程,展现出基于经营商品而创造商品、同时基于创造商品而经营商品的流通创新机制。总之,正是互联网带来的高效的信息流通能力为上述环节提供了改变的基础和可能。

 3. 信息分析提高决策的前瞻性农业的最大特点是小农户造成的分散性,而互联网可以基于大数据的实时性与超前的预测能力实现前瞻性的生产及库存。农业产中生产端决策准确性的提高和产后销售端对库存的优化布局,都受惠于互联网技术中强大的信息分析能力。在产中生产端,虽然物联数控技术改进了生产技术、提高了生产效率,但是由于农业生产本身难以摆脱时空约束,生产滞后为供需平衡带来的困难依然难以解决。而随着数据产生和处理方式的不断发展,大数据管理中强大的分析能力和预测能力可以为生产者提供准确的市场信息和生产决策,进而缓解生产者因决策失误造成的损失。在产后销售端,物流成本过高是生鲜电商企业失败的重要原因。2016 年中国农业生鲜电商发展论坛发布的数据显示,在全国 4000 多家生鲜电商中,4%的企业持平,88%的亏损,7%的巨额亏损,只有 1%的实现了盈利。根据前文对每日优鲜运作模式的描述可知,在精确算法的基

 础上利用大数据分析进行选仓布局,正是其在一众亏损的企业中脱颖而出的秘诀。因此,在信息获得之后,信息分析能力是未来涉农企业转亏为盈的关键。综上所述,在互联网对农业带来的众多改变中,无论是出于何种模式,有何种表征,其转变过程都是生产与信息的互动。在生产前端,基于对信息的不断收集催生了新的平台盈利模式;在生产端,只有当生产信息被不断收集才能实现对生产过程的监测和智能控制,也只有当销售端的顾客信息被收集并分析,才能反作用于生产,有效解决供需平衡问题;在流通领域,基于对流通数据的整合分析可帮助电商平台控制物流成本实现盈利;在营销阶段,正是买方的在线评价信息打破了供需两端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而信息的获得、流动和分析之间又通过相互促进及补充,最终惠及整个农业产业链条。尽管目前企业仍处于探索阶段,但也出现了利用强大的信息分析能力脱颖而出的案例。互联网时代的农业发展,仅仅依靠规模化来实现利润是远远不够的,而必须依靠基于服务化的信息来带动,这是“互联网+”改变农业的关键因素,也是未来农业发展必须依靠的方面。

 台 (二)改变的前提是平台从根本上来说,“互联网+”重塑中国农业的过程是围绕农业产业链条中信息的改变进行的。中国的农业信息技术其实已经经历很多年的发展,发达国家也在智慧农业方面进行了很多尝试,那么为什么“互联网+”对农业的改造浪潮发生在了现在的中国?在信息发展之外,是否还有其他的关键因素? 1. 过去信息化发展的短板物联技术、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新一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无疑帮助农业实现了自身突破。但是在讨论万物互联和信息共享的巨大作用之时,人们忽略了农业领域的信息化其实在电商到来之前就一直在不断发展。以农产品流通领域为例,在线下,无论是欧美国家的大型超市还是东亚国家的批发市场,都已经在减少流通环节和充分利用市场信息、改善供需平衡等方面作出很大改进。例如,以家乐福、乐购等大型超市为主导的“农超对接”模式根据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将订单分派给农户,让菜农按单生产,而大型超市则通过直采进一步整合供应链并将采购价格降低 15%—20%;以日本批发市场为主的物流发展模式,则通过不断完善的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高度组织化的农民协会和健全的农产品物流发展制度,提高了农产品批发市场的集散功能,有效缓解了小农户和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沃尔玛的中央数据库中存储着几千万条顾客数据信息和订单处理系统的数据,强大的数据系统通过对保存的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可以帮助决策者按产品、顾客需求进行分析。但是,上述过程中对农业信息化而作出的努力始终存在一个短板,即数据之间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在功能上不能关联互补、信息不能共享互换、信息与业务流程和应用相互脱节,形成了所谓的“信息孤岛”。对这一短板进行改进,需要一个可以强化信息有效流动的平台。

 2. 互联网平台助推信息加速流动在中国,互联网与农业能在近年来结合得如此之快,很大程度上是借了国内互联网平台发展的东风。“互联网+农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的前提是中国互联网产业本身取得较快发展。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 45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08 年中国网民和宽带接入数量就已超过美

 国,近年来国内互联网、宽带用户接入规模均居全球第一位。截至 2020 年 3 月,中国网民规模为 9.04 亿,互联网普及率达 64.5%。与此同时,移动支付和快递业务的猛增,也对电商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随着贫困地区网络基础设施“最后一公里”逐步打通,“数字鸿沟”加快弥合,居民入网门槛进一步降低,互联网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信息交流效率得到提升。基础平台相当于大规模制造的“大”生产,增值应用是个性化定制的“小”生产。因为支撑服务业必须是以平台形式(社会化大生产方式)提供生产性服务,而不靠平台的倍增放大作用直接提供人工形式(小生产方式)服务的只能算生产性服务中的简单再生产。中国涌现的一大批世界级的互联网平台企业,为中国传统企业的改造升级提供了一片沃土。中国农业的发展新势头不是无中生有,而必须以国内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和带动为前提。未来中国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也必须要继续依靠互联网平台的不断成熟与壮大。综上,中国农业产业链条正是在互联网平台的助推下实现了信息的加速流动,“互联网+”正是通过这一作用机制重塑着中国农业。

 网 三、“互联网+ ”重塑中国农业的本质

 如果说改变机制的关键是信息,而信息本身就是一种服务型经济,那么“互联网+”重塑中国农业的本质其实就是农业向着服务化方向改变的过程。

 行 (一)农业的改变从工业化与服务化两方面同时进行通过上文中对“互联网+”改变农业产业链的分析可知,农业的改变主要从两方面进行:一方面,物联技术、传感技术等通过控制生产流通过程,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流通效率;另一方面,互联网通过增强信息流动性和对大数据进行深度分析,进一步解决了农业生产和经营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使得供需双方更好地对接,从而倒逼“精细农业”,实现了新的产品创新。其中,第一方面的改变无论是通过提升技术、降低生产成本,还是通过精准监控实现生产的标准化,其本质都是旨在继续依照工业化的思维,通过扩大规模或降低成本来获得更多利润,基本上没有跳出一产和二产的生产逻辑。而当农业生产规模扩大的同时,也会伴随着更大的营销风险,近年来不断发生的农产品滞销现象就是最好的例证。而第二方面的改变过程则是充分吸收了互联网为商业模式带来的创新,通过影响农业产业价值的生发逻辑,改变传统农业的经营模式和盈利点,而这才是互联网的加入能够切实为农业带来创新的部分,也是对农业产生的根本性改变。

 (二)服务化是农业转型与升级的方向数据获取和提供生产策略的过程体现的是信息收集的服务,流通和零售过程体现的是交易的服务,安排物流布局和供给决策的过程体现的是分析的服务,当然这其中还涉及支付、物流、融资等各种衍生服务。互联网凭借其信息化特点,除了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标准化水平之外,更为关键的是对农业产前融资及产后流通等方面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其本质更多体现在通过服务业来打造生态系统,真正回归客户价值,重塑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信用承诺关系,发展可以为消费者提供安全优质产品的产业新生态。因此,如果说农业产业化的本质是农业向着工业化的发展模式靠近,那么“互联网+”则是一个关于服务化的故事。产业化与服务化最直观的区别在于,产业化是大规模生产,长于降价竞争,进入低端结构,提高经济增长速度;而服务化是差异化生产,长于提价竞争,进入高端结构,提高经济增长质量。过去的农业发

 展主要按照工业化的发展思路,不断追求专业化生产和规模化效益,着重于对传统农业生产技术的改造,但是无法避免随之而来的营销风险。新时代农业在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的基础上开始通过服务化进行转型,通过注重产品差异化,着重在价值获取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上实现突破。因此,中国农业的发展模式正在从工业规模化的发展方式向服务化发展方式转变。

 段 (三)农业服务化预示着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在“互联网+”的改造下,中国农业正在从工业化的发展道路向着服务化的方向发展。面对这样的发展态势,我们还需进一步思考,从工业化时代到互联网时代,当生产能力与思维方式都实现巨大飞跃时,我们对于农业发展的认知是否也应该基于新的时代发展要求而作出相应转变?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未来的中国农业又应该选择一条怎样的发展道路?认识农业发展和增长源泉一直是经济学家尤为关注的问题。舒尔茨在论述改造传统农业时强调工业品的投入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作用,比如,化肥、农药、杂交育种、水利的大规模使用激发了土地产出潜力,提高了单位土地产量,当具备了上述条件后即进入了现代农业阶段。速水佑次郎等提出了诱导性发展模式和技术变迁路径,认为技术开发可以促进用比较丰富的(因此是便宜的)要素代替经济中比较稀缺的(因此是昂贵的)要素,从而刺激农业增长。在动态发展过程中,资源分配的不均衡是诱导技术变革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一个瓶颈引起的问题的解决,通常产生另一个瓶颈,这是技术变革从一个生产过程向另一个生产过程传播的动力。然而,容易被忽略的是,一国之农业增长过程,不仅体现在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替代,而且体现在有关产品需求和要素存量信息传递能力的提升上。在工业化时代,农业发展的营运模式以生产为导向,通过规模经济实现利润追求,因而更为关注物质的投入和生产方式的改进。然而,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个性化需求开始取代共性需求,供给方规模经济开始让位于需求方规模经济,信息产品和知识对于产业发展的作用日益突出。这意味着,对农业增长变化源泉和技术变迁的关注,不能仅局限于生产技术的变迁,更要扩展到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的整个作业链条中。在过去,我国农业的发展路径更接近于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的发展过程,自然资源丰裕与否对于增长的影响至关重要,技术变革也多体现在生产方面,此时的农业发展多局限在生产瓶颈上。之后,随着工业品的不断投入,资本密集程度提高,土地产出能力持续上升,农业发展开始向着现代农业阶段迈进。发展到现在,当农业在供给能力上可以基本实现国内食物的充足供给,甚至出现供大于求之后,其发展的限制瓶颈就跳出了生产领域,变成了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匹配,即供需之间的难以调和。尽管对于当前阶段的识别还比较困难,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当促进技术变迁的主要瓶颈跳出生产领域之后,当前并不是简单处于工业化惠及农业发展阶段,而是进入知识农业阶段,是服务业快速惠及农业发展,而不是简单的“生态化”,这和舒尔茨的改造传统农业理论有本质区别。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服务化不等于服务业,而是更注重用信息服务的思维模式去发展现代农业。

 四、走中国特色的农业服务化发展道路中国农业已开始进入知识服务阶段,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直接忽略农业的工业化发展。纵观“互联网+”与农业融合的过程,由于零售终端离市场最近,也最易与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相结合,因此现有变革更多是体现在平台营运模式的思维改变和对品牌塑造策略的改变上。而在生产领域,农业物联网产生的利益附加值难以被一般农户和企业看到,重塑生产端所能产生的效益也远不如电商来得迅速,因此,尽管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互联网+农业”,却始终没能对生产端产生显著

 改善。就生产端已有的改变来看,尽管一些农业科技公司(如慧云信息等)在物联网与农业生产技术的融合上有所突破,但整体上由于我国农业经营规模较小、农业生产投入见效慢、回报周期长,国内的智慧农业进程始终不及电商表现突出。中国在农业生产与互联网融合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美国的农业发展起步早、水平高,80%以上的大型农场都已在生产领域和经营领域普及农业互联网,同样的玉米种植面积,在中国黑龙江需要 1000 人进行劳作,在美国却仅需 3 个人就能依靠自动化设备完成;即使在小规模生产的日本,农户中的互联网应用率也已超过 50%,并在农业专家系统、农业信息获取及收集、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等领域实现了不同程度的普及。实际上,虽然涉农电商发展势头正盛,但也已经开始暴露其自身短处。一些发展较好的纯销售型电商企业开始认识到,仅靠线上交易无法解决农产品标准化、产品质量和产品创新等问题。互联网的主导权仍将是传统产业的生产者,而不是电商企业。只有拥有了产业基础,再加上互联网思维的助推,才能走得更远。在社会、产业和企业层面,中国的工业化环境与欧美发达国家存在差异。中国的信息化是在工业化还没有完成的环境下发展起来的,因此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工业化与信息化并行发展的格局,这就导致中国需要走中国特色的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发展道路。就中国农业而言,这一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的过程需要我们时刻把握住长期趋势与存在的短板,对发展的方向作出准确判断。具体而言,要从如下方面着手:第一,适时切换发展思路。从长期发展的角度来看,农业过去始终按照工业化的发展思路前进,而在互联发展大背景下,当工业化的发展思路开始被互联网解体,一味寻求规模效应和产出利润的发展思路再也无法维持农业今后的持续发展。在工业化目标期限将至、信息化已经到来的时刻,若想在新的发展势头中不被落下,农业发展必须快速找到新的动力引擎。第二,注重未来农业信息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农业向着服务化的行进过程需要依靠对生产流通信息,甚至是客户信息的高度利用。若要实现信息的高效流通,就需要完善对信息的管理,以及数字贸易的发展理念和监管思路。第三,继续着力提高国内农业生产能力。从“互联网+”与农业融合的发展情况来看,中国农业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与工业化的要求仍有一定差距。信息给了农业实现超越发展的机会,但同时也不应忽视,农业与互联网的结合仍处于起步阶段,尚未成熟。虽然“互联网+”为农业发展带来了颠覆性的商业模式,但是互联网的信息化服务一定是建立在良好的工业化生产基础之上的,如果农产品生产效率、产品质量、标准化水平等生产能力无法实现根本性的转变和提升,那么现在活跃的商业模式也将难以长存。综上所述,农业发展已开始步入知识服务阶段,信息化给了农业实现超越发展的机会,但生产端的改进仍然不足。近年来,中国通过大力推动涉农电商发展,让“互联网+”在流通零售领域发挥了巨大作用,但若要实现中国农业的全面转型,还需在短期内加快实现农业生产上的变革,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服务化发展道路,实现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共同发展。只有实现了生产端层面上的“互联网+农业”,才能牢牢抓住信息化的发展机遇,在互联网时代的“东风”下,真正实现对中国农业的重塑,完成农业发展的阶段性跃迁。

推荐访问:互联网 表征 重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