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蚂蚁文档网 > 述职报告 > “一根筋”搞发明深海网箱不怕砸

“一根筋”搞发明深海网箱不怕砸

时间:2022-05-28 15:15:06 浏览次数:

乡村发明家,个个有高招。本期的发明家名叫翟玉明,他用了十年的时间搞出了一个发明,为了这项发明,他吃尽苦头,欠了一屁股债。而今天,他却要砸掉这个发明,这是怎么回事呢?

青岛海琛网箱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翟玉明,发明的这个东西叫“深海抗流抗风浪网箱”。这个黑不溜秋的大网箱经过三年暴晒,又经过大锤砸,人工踩,一点变化都没有。

翟玉明今年49岁,出生在山东省唯一的海岛县——长岛,在那里,他度过了将近20年的渔民生活。养殖捕捞、育苗、当船长,一般海上的行业都干过。

传统的水产养殖,都是在近海滩涂上挖池子或者围堰养殖,翟玉明对这种开发模式有着清醒的认识:内海养殖已经到了极限。而深海几乎是一片没有人开发的处女地。

适合养殖的外海水深一般在20米左右,水压、海流以及海水的盐度都与内海有很大的区别。以往的深海,只能用来搞海带和扇贝的养殖,如果用来养殖经济价值比较高的鱼类,那效益就非常可观了。翟玉明就想,能不能发明一种适合深海养殖的网箱呢?

国内传统的网箱主要是木制筏式网箱,这种网箱养殖品种单一,不能养底层鱼,每年都得维修。这种网箱经不起大的风浪,只能在半封闭的海湾使用。

没有现成的技术可以借鉴,凭着上学时积累的数学和机械方面的功底,翟玉明开始自己搞设计,画图纸。到2006年秋天,他的第一个深海养鱼网箱搞出来了。试验时的一个意外发现,改变了他的研究方向。

收网箱时里面有个海参,大概是250克重,已经出不来了,是小的时候进去的,在网箱里长大了,当时看到以后,他觉得这个网箱应该适合养海参。

当时受大菱鲆事件影响,鱼类养殖行情大跌。翟玉明转念一想,为何不用这种网箱养经济价值更高的海参呢?于是他又改进设备,重做模具。

前后总共做了三批模具,第一批大概花费30多万元,第二批20多万元,后来一批又20多万元,中间做了好多用不上的,做完了以后都淘汰了,前后投入100多万元。没有了收入来源,还要投入大笔的资金搞研究,时至今日,翟玉明一家还是住在一个仅有30平方米的小房子里。

一张张的图纸,一遍遍的试验,翟玉明认准了这条路,谁也改变不了。只有干到底才能成功,要不成功就把命搭上了。

不成功则成仁,翟玉明认准了一条道,就是这个一根筋,把家里值钱的东西都变卖了,老婆孩子跟着吃苦受累,他是破釜沉舟,在此一举了。那他搞的发明到底怎么样呢?

烟台市的一家水产养殖企业的667公顷水面,今年他们养的海参,用的全是翟玉明发明的新型网箱,长势相当好,和野生的一个样。这海参从网箱一拿出来马上都缩成球了,说明它肌肉发达。

深海养殖能给海参创造接近野生的环境,海参的品质有了很大的提升。用上这样的网箱,不再需要潜水员下水捕捞,只要把网箱提起来就可以了。

网箱由于个头巨大,在下降或者上浮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侧翻的情况。一旦侧翻,里面的海参就会溢出来,给养殖户造成损失。这就用到了翟玉明的一项关键技术——自动平衡。

深海网箱长年泡在海水里,如果材料不够结实,网箱就会出现破损。翟玉明想了一招“破坏性试验”的办法,把一个完整的网箱,放在室外暴晒三年,加上大锤砸、人工踩,验证了材料的强度。去年夏天,从山东省过境的“梅花”台风又再次帮他验证了网箱的可靠性。那场台风,网箱就是平移了一下,大概十米八米,远的二三十米。这个网箱抗12级以上大风没问题。

能抗海流,能抗大风浪,养殖品质一流,奋斗十年,翟玉明终于成功了!靠着这个新型网箱,翟玉明申请了一项国家发明专利和三项实用新型专利,建起了自己的网箱加工厂。辽宁省、河北省以及山东省沿海地区的养殖企业都用上了这个网箱。不过,翟玉明还是不太满意,“一根筋”地要把这条路走得更彻底。

翟玉明说,世上没有完美的东西,只能更完美,这个网箱没达到十分理想的状态,他估计下半年网箱完全定型,可以发展得更快。 (孟波)

推荐访问:网箱 深海 发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