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蚂蚁文档网 > 述职报告 > 淡水白鲳成鱼池塘套养鱼苗技术

淡水白鲳成鱼池塘套养鱼苗技术

时间:2022-05-28 10:30:08 浏览次数:

淡水白鲳具有食性杂、生长快、个体大、耐低氧、病害少和易捕捞等特点,因其肉厚刺少、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深受消费者的青睐。淡水白鲳与其他鱼苗同池混养,是利用白鲳与其他鱼苗的生长特点打“时间差”,实现相互协调、资源共享,可大大提高水体利用率,是值得推广的一种养殖模式。现将淡水白鲳成鱼池塘套养鱼苗技术介绍如下,供参考。

一、池塘条件

养殖池塘要求靠近水源、水量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源、排灌方便、池埂坚固、淤泥较少、池底平坦,面积以10亩左右为宜,水深1.5~2.0米。养殖池塘要建有独立的进排水系统,并配备增氧、抽水、投饵等机电设备。

二、放养前准备

1. 清塘消毒。冬季抽干池水,清除池内杂物和过多淤泥,冻晒池底,使有机物得到充分分解。春季进行池底平整,淡水白鲳鱼种放养前15天用生石灰干法清塘,用量为75~100千克/亩,方法是加水化浆后趁热全池泼洒,以杀灭病原菌和野杂鱼。

2. 投施基肥。待药物毒性消失后,向池内注水50~80厘米深,然后投施基肥。一般投施经发酵的畜禽粪(以鸡粪为佳)等有机肥,投施量为300~500千克/亩,培育基础饵料生物;3~4天后追施EM菌、单细胞藻类激活素等,增强培水、净水效果。待池塘水体中有大量浮游生物出现时,选择晴好天气放养淡水白鲳鱼种。在养殖过程中,若发现水质变瘦,可适时追肥,一般施尿素、硫酸铵、过磷酸钙,投施量分别为1千克/亩、1.5千克/亩和1~1.5千克/亩,可多施硫酸铵类,以有效调节营养盐类的平衡,利于快速提高水体肥力。追肥应坚持“少量多次”的原则,其作用是增加池塘营养物质,培育浮游生物、附着藻类、底栖动物等,为鱼种提供充足的天然饵料。

三、鱼种放养

1. 鱼种质量要求。放养鱼种要求规格整齐、体质健壮、鳍条齐全、无畸形、无伤病。

2. 淡水白鲳鱼种放养。淡水白鲳鱼种放养规格为10尾/千克,放养密度为1000尾/亩左右,放养时间在5月上旬。

3. 鲫、草、鲢、鳙鱼夏花放养。鲫鱼夏花的放养规格为600~700尾/千克,放养密度为8000尾/亩左右;草鱼夏花的放养规格为200~300尾/千克,放养密度为4000尾/亩左右;鲢、鳙鱼夏花的放养规格为1000尾/千克,放养密度为8000尾/亩。放养时间在7月上旬。

4. 鱼种消毒。鱼种放养前用2%~4%食盐溶液(不含碘)药浴5分钟左右,以杀灭其体表病原体和寄生虫。

四、投喂管理

为便于观察鱼的摄食情况,减少饲料浪费,养殖池塘内需搭建投饵台,设置4米×6米食场,使用投饵机投喂。饵料选用通威牌鳊鱼颗粒饲料,粗蛋白含量为30%,日投喂量为池鱼总体重的10%左右,前期日投喂2次,上、下午各投喂1次,中、后期日投喂4次,上、下午各投喂2次,以下午投喂为主,占日投喂量的60%。饲料投喂应定质、定量、定时、定位,并根据水温、天气、鱼的摄食和生长情况灵活掌控。

五、水质调控

1. 加换水。在养殖过程中,池塘中残饵、污物较多,厌氧发酵产生氨氮、硫化氢等有害物质,使养殖水体水质恶化,尤其是高温季节水质变化更快。因此,必须定期向养殖池塘内加水,一般每7~10天加水1次,每次加水20~30厘米深,夏季高温季节应尽量保持最高水位。当养殖水体水质变坏时,应采取换水措施,方法是先排出部分池内老水,然后再加入新鲜水,每次换水量应达到30%,以保持良好的水质条件。

2. 适时增氧。根据天气和鱼的摄食、活动情况,适时开启增氧设备增氧。增氧设备具体操作要求是:晴天中午开(晴天傍晚不开),阴天清晨开,连绵阴雨天半夜开(阴雨天白天不开),浮头提前开,鱼类生长旺季坚持天天开,以增加池水溶氧,为鱼类提供舒适的生长环境。当增氧设备出现故障时,可采取撒施化学增氧剂粒粒氧的应急增氧措施。

3. 使用生石灰。在养殖池塘内定期使用生石灰,可起到净化水质、调节pH值、改善养殖环境和预防鱼病等重要作用。一般每15天使用1次,用量为10~15千克/亩,方法是加水化浆后趁热全池泼洒。

4. 使用生物制剂。在养殖池塘内定期使用光合细菌、芽孢杆菌、底质改良剂等,通过微生物分解水体中和塘底的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毒有害物质,有利于维持鱼塘生态环境的稳定,增强鱼体免疫力,减少鱼病的发生。每30天使用1次生物制剂,用量可参照产品使用说明书。

六、病害防治

防治鱼病要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做到无病先防、有病早治。主要预防措施有:一是用生石灰清塘;二是用食盐或高锰酸钾溶液药浴消毒鱼种,以防带病原入池;三是每7天用漂白粉对食场及周边消毒处理1次,以防细菌大量滋生;四是在鱼病流行季节,每15天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对池水消毒1次,以防病毒性或细菌性鱼病的发生;五是定期投喂用中草药、光合细菌、免疫多糖、复合维生素、大蒜素等制成的药饵,增强鱼体免疫力,减少鱼病的发生。淡水白鲳抗病力较强,一旦发病应使用高效、低毒、副作用小的渔药及时治疗,以免造成损失。在养殖过程中,应严格遵守休药期制度,严禁使用国家禁用渔药。

七、日常管理

1. 加强巡塘。坚持每天早、晚巡塘,观察水质肥瘦、有无缺氧和鱼类摄食活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2. 认真记录。平时应认真填写好塘口记录,主要记载品种数量、天气状况、投饵施肥、鱼病防治、水质调控、捕捞销售等内容,为下一个养殖周期提供技术参考依据。

3. 检查池鱼生长情况。每隔15~20天抽查鱼体1次,观察池鱼的长势情况并称重,以此计算出饲料系数并对下阶段饲料投喂做出相应调整。

八、起捕销售

8月淡水白鲳即可达到商品规格,全部起捕上市。因淡水白鲳喜欢群居和群游,且又生活在下层水域,一般第一网就可捕获70%左右,通常拉3网就可捕出90%~95%。值得注意的是,在捕捞时可在围网中间加上长15米左右的大眼网(三到四指),以免鲫、草、鲢、鳙鱼受伤,并力求将淡水白鲳捕尽。

(作者联系地址:江苏省金湖县水产技术推广站 邮编:211600)

推荐访问:鱼池 养鱼 淡水 技术 白鲳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