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蚂蚁文档网 > 述职报告 > 桐江书院考

桐江书院考

时间:2022-05-27 09:35:05 浏览次数:

【摘要】书院是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仙居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很多书院,如冲庵书院、安洲书院、义正书院,名气同样响亮,都曾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而遭毁灭,唯有桐江书院留存至今。

【关键词】桐江书院;溯源规制;影响新生

桐江书院位于仙居皤滩乡山下村与板桥村交界地带,距皤滩古街1公里。据县志记载,桐江书院系宋乾道年间(1156-1173),由晚唐诗人方干(字雄飞)第八代孙方斫兴资创建,因方干晚年隐居桐庐,故书院以“桐江”为名。据当地老人介绍,当时的桐江书院前有鼎山叠翠,后有溪水萦回,东有鉴湖烟柳,西可登临道渊山,的确是环境清幽的钟灵毓秀之地。

一、书院溯源

桐江书院和中国两位历史文化名人有着很深的渊缘,一是朱熹,一是王十朋。公元1156年,两人相聚皤滩,一见如故,互相探讨诗文。此段佳话有桐江书院首联为证:“文公访道地,殿元受业家”。朱熹与王十朋在“方氏义塾”讲学与就读的消息传开后,四方学士纷至沓来,这也大大激发了方斫等贤士兴建书院的热情。8年后桐江书院以其恢宏的气势与精巧的布局出现在世人眼前,一时文风蔚然,名振台郡。王十朋得知“桐江书院”建成后,亲书“东南道学世家”、“理学名崇”两块匾额,送至书院。淳熙九年(公元1182年),朱熹提举浙东茶盐公事兼主管台州崇道观,见当年的义塾建成了书院,再览王十朋的两块匾,不禁感慨万千,面对书院前“鼎山积翠,远映图书……”的清幽环境,手书“桐江书院”,“鼎山堂”两匾,希望桐江书院这座儒家文化的授业讲堂,如鼎峙之山坚不可摧,如鼎峙之山牢牢地撑起儒家文化蔚蓝的广袤天宇。朱熹对桐江书院可谓寄予了深切的厚望。同时,朱熹还亲手在书院前植下五株苦槠树,隐含孟子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之寓意,鞭策求学的学子们甘于寂寞,吃苦耐劳,奋发向上。随后,朱熹遣子从学于桐江书院,并作《送子入板桥桐江书院勉學诗》以资勉励。

桐江书院于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被入侵的倭寇掠劫后烧毁,至清同治九年(1870)在方干三十二世孙方作梅及国学生方维平等方氏后裔牵头下,在原址上开始重修,三年后建成。后因科举制度取消,书院逐渐衰败。2000年至2003年书院经过全面修葺,占地面积45亩,面对鼎山而筑,并重新浚挖了桐江、鉴湖,进行内、外景布置,把古老的书院开发成一个集旅游、休闲、科教于一体的风景名胜区。

二、书院规制

桐江书院承袭湖南岳麓书院的学规。岳麓书院是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当时朱熹制定了《朱子书院教条》,这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有名的学规。桐江书院以中国顶尖的书院学规为规范,足见方斫办学的严谨和雄心。桐江书院还制定了完整的人员编制体系和严格的《桐江书院讲授规程和自修学程》:

——每日须黎明即起,正襟危坐少顷,以定夜气,每日须黎明即起,整襟危坐少顷,以定夜气,屏缘息虑,以心观心,令昭昭灵灵之体,湛寂清明,了无一物,养未发之中,作应事之本。

——坐而起也,有事则治事,无事则读经数章,取其明白正大、简易直截,其支离缠绕、穿空凿巧者,断勿寓目。

——饭后看“四书”数章,须看白文,勿先观注;白文不契,然后阅注及大全。凡阅一章,即思此章与自己身心有无交涉,务要体之于心,验之于行,苟一言一行不规诸此,是谓侮圣言,空自弃。

——中午焚香默坐,屏缘息虑以续夜气。饭后读《大学衍义》补,此穷理致知之要也,深研细玩,务令精熟,熟则道德经济胥此焉出,夫是之谓大人之学。

——申酉之交,遇精神懒散,择诗文之痛快醒发者,如《汉魏古风》《出师表》《归去来辞》《正气歌》《却聘书》,从容朗诵,以鼓昏惰。

——每晚初更,灯下阅《资治通鉴纲目》。阅讫,仍静坐,默检此日意念之邪正,言行之得失,苟一念稍差,一言一行之稍失,即焚香长跪,痛自责罚。如是日消月汰,久自成德。即意念无差,言行无失,亦必每晚思我今日曾行几善,有则便是日新,日新之谓盛德;无则便是虚度,虚度之谓自画也。

三、书院影响

桐江书院“声名自昔盛仙邑,甲第于今肇凤毛”,历代从书院中走出来的进士就有十多位,举人、贡生、秀才更是不胜枚举。从桐江书院的前身方氏义塾及桐江书院培养出来的史载人才,除状元王十朋外,还有方斫本人。方斫于宋乾道八年(1172)年中特科进士,终嘉州文学。方刚,宋淳熙八年(1181)中特科进士,终直郎。方一新,于宋端平二年(1235)中特科进士,任湘乡县丞。其余因当时书院没有现今的档案思想观念,失之记载,这给后人以论培养出多少人才为功绩定评者,留下了可矢之的。

桐江书院对于后世的儒士来说,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归宿。他们往往抱着朝圣者的心理来寻访或许已经残墙断垣的桐江书院,来此抚今思古,追怀桐江书院那一段辉煌的历史。按清代林孙枝《桐江书院遗瓦歌为谷音方丈赋》,乾隆辛亥(公元1791年),当地农民锄田得到一片明嘉靖年间书院遗瓦。自宋至清,历代政权更迭,兵燹毁坏,屡毁屡建,周围数株合抱的苦槠树见证了日月沧桑。历代歌咏诗词不少,清乾隆年间张龙圻的《鉴湖映月》:“满目玻璃夜静时,天心水面两相宜。菱花看向波中落,桂影才从镜里移。鹊结柳梢惊寒蝉,鱼潜萍毯畏垂丝。当年奇迹任人在,景仰先生百世师。”诗中所描写的正是张龙圻寻访桐江书院遗址时的情景。清朝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候选知县方松亭在其废墟上重建。民国期间书院曾改为祠堂,解放后办过山下小学。文化大革命又使书院一片狼藉,朱熹手书的“鼎山堂”匾额被藏至湫山乡方宅村,王十朋手书“东南道学世家”、“理学明宗”两匾被毁,柱上的对联或被凿空,或者涂上石灰得以保存。一到春天,书院前面是满畦的油菜花,金黄灿烂,书院的背后绵亘不尽的青山,古苦槠树依然蓊郁。

四、书院新生

重建后的桐江书院景区占地150多亩,由牌坊、状元桥、桐江、鉴湖、书院、长廊、道渊古宅、古戏台等景点构成,外景以田园风光结合公园格式布置。绿草如茵,碧水环绕,桃红柳绿,白鹭竞翔,远山如屏,云走雾消……一幅清幽村野水墨跃呈眼前。书院前有朱熹当年手植的两棵苦槠树,古兀中充满生机。植若槠树于书院前,反映了古代读书人“十年寒窗无人知,一朝金榜天下闻”先苦后甜的思想。书院占地150多亩,现存的主体是三进两抱的建筑格局,由正门、鼎山堂、大成殿及东西厢房构成,为清代时期的建筑物。书院建筑白墙黑瓦,呈现出典型的浙东建筑形制。书院内布置明伦堂、先贤厅、读书屋、山长室等,供奉孔子、朱熹等人的塑像。庭院深深,高墙耸立,斑驳的墙面似乎在诉说着当年的情境。书院牌楼虽为新垒,楹联似乎依旧:“鼎山西北天对地,道学东南第一家;声名自昔盛仙道,甲第于今肇凤毛; 道子芳名远,桐江世泽长。”横批是“道学东南第一家”。背面横批为“源远流长”,有联曰“理学名家朱子金兰契,桐江殊泽程门翰墨香”。进入桐江书院宅第,大门两侧砖墙上刻着:“文公访道地,殿元受业家。”“文公”即理学名家朱熹,“殿元”则借指南宋官至龙图阁大学士的状元王十朋。通过这些楹联就能八九不离十地反映出书院的地理位置、历史渊源、办学宗旨、当时影响等。宅第内一前一后两大主建筑,一个叫鼎山堂,鼎山堂横匾乃朱老夫子手书;一个是大成殿,塑着孔老夫子和众弟子的像,一派儒学气象。一边廊宇内是课堂,墙上挂着《书院学规》《书院课程》《桐江书院讲授规程暨自修学程》《书院编制》之类当时书院的规章制度。另一边是书院介绍,墙上还贴着仙居县进士榜,榜上方初、方裕二人系皤滩方氏后裔。

五、结语

书院,这个隐没在山间田野的民间学习机构,在延承古代文化的骤然缺失下,进入了一个无功利的时代。当学堂书斋、金榜功名,这些封建科举选拔的产物,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后,只为观瞻、怀念和憧憬旧时文人的一隅方斋,而成为了一个怀念历史人文的现实读物。没有了读书办学朗朗轻诵的桐江书院,也慢慢地熄灯闭门了,同步走上了文化古迹的宿命——人文可以旅游中再版,并成为一种现实消费。如今,桐江书院景区作为仙居古文化旅游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有的特色为仙居加入了一笔浓厚的书卷气息。

参考文献

[1]胡佳.浙江古书院[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2.

推荐访问:书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