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蚂蚁文档网 > 述职报告 > 阅读百年村庄——和顺

阅读百年村庄——和顺

时间:2022-05-27 08:25:03 浏览次数:

人与人、与事或与物是有缘的,我这样以为。

知道云南腾冲的和顺是在一本书上,它是著名侨乡,有保存完好的明清时代的民居,有全国最大的乡村图书馆等等,但对于曾游走过全国许多古镇的我,想阅读她的愿望是淡淡的,我怕展现在我面前的她因开发过度,有失自然与宁静,我怕她是又一个周庄,又一个丽江!

一个偶然机会,在长途跋涉数千里后与她相遇了。这个像马蹄窝似的百年村庄,安静地卧在西部高原的茫茫天地间。村庄是静谧安详的,没有游客,没有我所担心的铜臭和喧闹。村口的双虹桥下,一条弯弯的小河绕村而过,堤岸上古树横卧;水中对对白鹅在悠哉戏水;远处,洗衣亭中女人们的捣衣声随风飘来……我呆立桥上,眺望环列于缓坡之上、绵延两三公里的明清时代的民居、祠堂,竟不知自己身在何时何地!我不明白,我曾走过很多地方,为什么生命的激情唯独与这个遥远的村庄相遇。

西南第一侨乡

和顺位于腾冲县城西南4公里处,是云南著名的侨乡,古名叫阳温登,因境内有一条小河绕村而过,更名“河顺”,取“士和民顺”之意,雅化为和顺。和顺乡开发的历史很久远,可推至唐宋。在和顺的后山上有一地名叫“观音倒座”,是一个古墓葬群,近年来在那里发现了不少古梵文碑,是南诏大理国时代的遗物,上面还有少量汉字,是和顺迄今发现最早的古墓遗迹。明洪武中,寸、刘、李、尹、贾五姓始祖从四川巴县随沐英、兰玉、傅友德远征云南,以军职屯守和顺,永世位籍。此后,人文蔚起,科第蝉联,文明景象渐次形成,开创了和顺新的历史。从村庄往西去,就是古人心目中蛮烟瘴气之地——缅甸。明末以后,和顺的先祖们带着改变贫困的现实和对未来的梦想,沿着村中的古道“上路”了。由于与缅甸往来频繁,互通语言,遇有军事、外交、商业等公务,和顺人常被聘为翻译或向导,故而产生了为中缅两国文化、外交作出过贡献的寸玉、李瓒等翻译奇才。有的在缅甸做工开矿、贸易经商,他们开采和贩卖缅甸所产的玉石、宝石、象牙、琥珀等。经过一代代人的艰苦创业,部分旅缅和顺人在异国他乡奠定了事业基础,出现了被缅王尊为国师,并为缅王设计和督修皇城的尹蓉,涌现出了一批批雄商巨贾和社会上有影响的人士。在国外致富的和顺人,又回到家乡,置办家产,建桥修路,做公益事业,经数辈人的艰苦创业,逐渐使和顺成为遐迩闻名的侨乡。同盟会会员、云南辛亥革命元老李根源先生有诗云:“富庶更能知礼义,南州冠冕古名乡”,便是对此最好的概括。自从有了和顺男人们的“走”,这个村庄和它延伸出去的路一样,就没有了边缘。时至今天,和顺在“家”人口不到6000人,而侨居13个国家和地区的和顺人就有1万多。有什么能比流动更能激活一个边地村庄呢?难怪她流淌出来的气息,总能让人感觉到她的藏而不露。

徜徉在村庄,竟巧遇尹蓉的后人、腾冲县原政协副主席尹文和老先生,当他得知我来自四川时,非常兴奋。他告诉我说,他的祖上是从四川巴县迁来的,他们家族目前有很多人都在国外。我怎么也没想到,这闻名海外的侨乡竟是四川先祖开创的。更没想到,这个边城小镇竟有“高原水乡”和“小江南”之誉。全乡几乎都是明清住宅,从东到西,环山而建,渐次递升,绵延两三公里。双虹桥一带,石桥、石栏、牌坊、拱门、绿柳、荷塘,相互衬映,恰似一幅气氛浓烈的水墨画;而一座座古刹、房舍、祠堂、林园,疏疏落落地散布在这块小坝子上,恬静迷人。难怪有诗吟和顺:“远山莽苍苍,近水何悠扬,万家坡陀下,绝胜小苏杭。”走在用火山石铺筑的环村道上,你能看到每条小巷口都建有闾门,闾门之上都题有四字匾额“说礼敦诗”、“景物和熙”、“兴仁讲让”等。在与环村道交接的各巷口或宗祠、寺观的对面都建有半圆或扇形月台,月台边或修石栏或建弧形照壁;在台中种植椿树、香樟等常青树,树下设石桌、石凳,供人们乘凉休息,观赏田园风光。而这多是“走夷方”的男人挣钱回来做公益修的。他们还修路,每一条巷道都是用火山石铺成,中间有一道比较平整的石板路,乡人称它为“灯芯石”,是专门为在家的老人妇女孩子修的,不论是当官的还是有钱的,只要遇到老人妇女孩子,都得让出“灯芯石”,这已是和顺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了,无一不传递出传统诗书礼仪的气息。

和顺的人文景观很多,在小巷转悠,不经意抬起头来,就能看见蔡锷将军等名人的亲笔题字。位于村中的元龙阁保存完好,它始建于明代,重修于清朝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是儒道释三教合一的道观,现为道教活动的地方。元龙阁依山而建,层层叠叠,背靠青山,面临绿水,宛若人间仙景;村里还有一个魁星阁,环境清幽,是乡人避暑消闲的去处,也是乡人供奉魁星、设帐育人的地方;另有中天寺,气势雄伟,香火旺盛,内有中国佛教协会原会长赵朴初先生题写的两块匾额;双虹桥畔,文昌宫、土主庙、三元宫,并列一线,形成一古建筑群;而寸、刘、李、尹、贾、张、钏、杨八大宗祠,其建筑又各有千秋;哲学家艾思奇的故居,更是名扬海外……这是怎样的一个小村啊,它有着世外桃源般的祥和,有着亦商亦儒亦农的村民,有着保护完好的明清宅院,有寺有庙有宗祠,还有胡适题词、藏书7万多册的和顺图书馆!和顺人,不但营造了优雅宁静的生活空间、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活环境,而且对家乡文化教育也极为重视。从明清时期的私塾、义学到民国时期的两等学堂、女子师范、益群中学、和顺图书馆,无一不透出和顺文化的涵养。云南有关部门对和顺的历史文化遗产以及孕育这种文化的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极为关注。1999年底,和顺文化生态村课题组工作站、云南民族建筑与人居环境课题组和顺研究室在和顺挂牌成立。2000年,由课题组创办的“和顺弯楼子民居博物馆”,对和顺典型民居文化内涵进行了展示。目前,除国内专家学者在和顺选题进行研究外,先后有来自英国、法国、日本等国家和中国台湾等地区的学者到和顺作学术研究。

中国最古老的乡村图书馆

不少地方以好山好水为骄傲,还有的以出产为骄傲,如盛产桃子或最好的米等,而和顺却以有一个古老的乡村图书馆而自豪!近百年前,一扇在英国定做的梭拉铁门,辗转了数个码头,终于在缅甸被一队马帮艰难地驮在了马背上,翻山越岭运回了边地小村和顺,乡人将它用来做村子里图书馆的大门,这在经济并不发达的民国年间简直是个神话,然而一帮和顺热血青年却将神话变成了现实!他们不满足于乡人在缅甸找钱回来只是盖房子,想推动地方的文化事业,使乡人的活动走上更高的境界,于是结社读书。在清末和顺同盟会员寸馥清的带领下,组织了崇尚新文化运动的“崇新会”、“咸新社”;1924年在简陋的房舍前挂出了“阅书报社”的牌子,传阅新书新报,讨论演讲。后有热心人捐书捐款,号召乡人一起振兴本乡文化。于是,募捐活动从村子扩展到海外的同乡,从一两本画报、三五个铜板到全套二十四史、万有文库、一台复印机等,十分崇敬儒家文化的和顺人尽其所能,无论穷富,都怀着对儿孙的厚望,各自捧出一份心意。点点滴滴,日久年深,便由民间积攒出了一个中国最古老的乡村图书馆。1928年,正式扩建为“和顺图书馆”。当时交通不便,所订报刊经国内陆路要好几个月才能到腾冲,新闻成了旧闻,重要消息也变得不重要了。于是,和顺图书馆就请在缅甸的同乡订国内的报刊书籍,由水路从上海、广州、香港船运到缅甸仰光,再转运到和顺。这样,书报到馆的时间比国内邮政快了一倍。20世纪30年代,归侨尹大典先生将自己配装的收音机捐赠给了图书馆,并与乡中几位热心人每晚收录,连夜刻印赶制成新闻报纸,命名为《和顺图书馆电讯三日刊》,向社会广泛传播。该刊成了腾冲甚至滇西最早的新闻通讯刊物。由此,和顺图书馆在当时竟成了消息最灵通的“新闻中心”、“文化中心”,连腾冲城里的知识分子和青年都要来借阅新书报,这使得和顺图书馆的名气越来越大,影响也越来越大,不少名人都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其大门上“和顺图书馆”的匾额由和顺清末举人张砺书写,二门上的匾是胡适所写,阅览大楼的“和顺图书馆”是廖承志所写,图书馆还有艾思奇、钱伟长、李根源等名人的匾额和题词致函;其藏书至今有7万多册,古籍珍本1万多册,名播海内外。

百年老宅弯楼子

跨过双虹桥向右,沿着环村路就可以到著名的弯楼子了。在进入弯楼子巷道口的地方,你可以看到有一座贞节牌坊的遗址,其碑志是当时的社会名流所写,其中有白族才子赵藩和昆明学者陈荣昌撰写的内容。它是弯楼子李氏家族建的贞节牌坊,是为一个17岁嫁入李家,19岁亡夫,终身吃斋的女人修建的。和顺的男人们“走夷方”——到缅甸以外的地方打工挣钱,生活极为艰难,往往客死异乡,因此,这里寡妇特别多,贞节牌坊也特别多。当地流传着这样的民谣:“有女莫嫁和顺郎,还是新娘就成孀;异国黄土埋骨肉,家中巷口立牌坊。”而在外的和顺男人,对家的千般思念万般牵挂,往往表现为将挣到的一点点钱积攒回来修房修路,修为女人遮风挡雨的洗衣亭……而弯楼子得名,就是因为该家族在修楼房时,是沿着巷道的曲线建筑而成。弯楼子不仅是一座民居的“雅号”,也是清代道光二十年(1840年)创办跨国商号“永茂和”的李氏家族的代称。“永茂和”商号是和顺乃至腾冲经商致富的代表,在腾冲民间有“东董西董弯楼子”之称。清道光年间,“永茂和”商号就开始做进出口贸易了。其创始人李永茂和他的父亲李太昌先后都遵循家乡“走夷方”的习俗来到缅甸打工,靠一双脚闯出了一片天地。李永茂有三个儿子——李任卿、李朝卿、李济卿——都很早就到缅甸经商,并将其父在缅甸抹谷的店铺和主要业务迁往缅甸京都曼德勒,以求更好地发展。后逐步发展了仰光、八莫、南坎、抹共等分支机构,又与人合伙在香港、上海、重庆、宜宾、自贡设立分号,后又进一步发展到丽江、德钦、西藏、印度等,形成了一个连接中国扬子江到东南亚各重镇的跨国贸易圈。李氏家族的跨国贸易做得有声有色,赚了钱后回乡广置田产,便有了今天的弯楼子豪宅。

有200多人的李氏家族如今分散在世界各地,留守在空荡荡的大房子里看屋的只有年届70高龄的李坤拔老太太。她听说我们是四川人,非常高兴,忙说她们先祖是从四川巴县过来的,不过她从没有回过巴县。她热情地给我们讲解,带我们在弯楼子里转悠。这大屋有三个庭院,一院、二院展览李氏家族史及和顺民居文化,正房上高悬着“见义勇为”、“齐眉笃祜”、“实靖我邦”、“思敷寿永”等匾额,左厢房是李氏家族的议事厅,厅内挂着“永茂和”商号创业人李氏三兄弟的照片,他们都热心公益事业,为地方的文化教育发展作出过很大的贡献,捐资和顺图书馆、益群中学,在抗美援朝时还为国家捐献过飞机。前院是厨房,许多用具都是国外进口的,如美国的面包炉、德国的洗衣盆、压面机等。后院为居室,两边是西式晒台,英国进口的钢窗和传统木门交相辉映,让你惊叹不已。

从弯楼子大屋出来,沿着小巷,我数着和顺的房屋,像数着一个个梦。那些院落,是无数和顺男人怀揣着致富梦,赤条条走夷方一点点挣回钱回来盖的。走进那些深宅大院,总使人有一种无限的感慨,那些历经百年风雨沧桑的家园,积满了岁月的尘埃,显出往昔的辉煌,又透出历史的苍茫。宅门依旧,粉墙依旧,人却已是另一轮沧桑和情怀。阅读这个村庄,她无一不存留着个体生命突围的痛苦与高歌的痕迹,也许就是这个村庄所释放出来的历史与传统文化的独特气息,让我深感契合。我知道,我还会沿着她那青石板小路和深深的闾巷再走进去。

(责编郑红)

推荐访问:和顺 村庄 阅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