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蚂蚁文档网 > 述职报告 > 上海世博会与城市文化

上海世博会与城市文化

时间:2022-05-21 08:45:05 浏览次数:

上海世博会是第一届以“城市”为主题的世界博览会,城市文化的展示和交流是此次世博会的重要内容。世博会公众论坛的主题设置和世博展馆的设计都体现了城市文化与世博会的互动,并为上海文化的发展和创新提供了借鉴和参照。上海世博会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形象、文化创新能力,推动了文化产业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对周边区域发挥着辐射作用,成为上海建设文化大都市的助推器。

[关键词]上海;世博会;城市文化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18X(2010)08-0007-07

杨剑龙(1952—),男,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化学、文艺学;刘畅(1982—),男,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上海200234)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召开是上海城市发展进程中的标志性事件,必将对上海的文化大都市建设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上海世博会把“城市”作为世博会展示和演绎的主题,凸显了城市文化与世博会的紧密关系,也强调了未来城市发展的重要趋向。

一、世博会公众论坛的城市文化视野

展示、活动和论坛是上海世博会的三大组成部分,其中世博会论坛又被分为公众论坛、主题论坛和高峰论坛。自2009年4月至2010年4月,世博会公众论坛54场陆续在海内外、全国各省市区、上海市各区县举办,围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会主题,“不同角度的阐释,既拓展了理解上海世博会主题的视野,又深化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1]。论坛对与城市相关的诸多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其中对城市文化的探讨是世博会论坛的重要内容。

在上海区县论坛的主题设置上,海派文化的历史底蕴和传承创新成为关注的焦点之一。卢湾区论坛紧紧抓住石库门文化这一具有海派文化特色的建筑文化样式,发掘石库门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品牌价值,寻找保护和开发文化遗产的有效途径,提出充分利用城市文化遗产达到对文化资源的整合,通过打造“石库门”这一文化品牌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黄浦区论坛将城市发展与开埠地“三民文化”(民俗、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和创新结合起来,展现了在开埠之后近代上海庙会、戏曲等呈现的海派文化内涵与表现形态,从解读城市文化的历史与流变来审视海派文化的多元性和开放性。虹口区论坛则着眼于近代历史名人在虹口的文化活动和区域文化生态的多样性、丰富性,以保存文化记忆作为论坛的主线,探讨城市历史演进过程中文化教育事业的开拓和更新,并由此思考如何将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城市发展的软实力。金山区论坛以“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与开发”为主题,以枫泾水乡古镇的保护性开发为基点,聚焦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以及历史文物的保护措施和思路,共同探讨在城市化进程中如何实现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体现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闸北区论坛以“历史文化建筑的功能再造”为主题,主要涉及城市历史建筑遗产的现代意义、现代创意与传统工业建筑转型、现代建筑的文化意义、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的互动等几个方面,由历史文化建筑的现代转型延伸为思考城市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对接,尤其是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前景进行了较为深入的交流。奉贤区论坛主要讨论“民族民俗民间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围绕“三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话题,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创新与文化产业联系起来,提出通过文化产业化的运作来提升“三民”文化的价值。

围绕文化产业的发展,静安区论坛和徐汇区论坛讨论的是城市文化与市场经济的积极互动。静安区论坛以“商业街区与现代戏剧的互动与融合”为主题,与会者从商业街区的文化性格、商业街区与文化的融合发展、上海现代戏剧谷的建设三个角度,探讨文化与商业相结合的创新思维和成功经验,为静安区商业街区与上海现代戏剧谷的互动与融合提供了对策和思路。“产业和文化的地域融合”这一主题体现了徐汇区论坛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整合文化资源的发展思路,该论坛一方面梳理和分析了徐家汇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另一方面提出抓住世博会的历史契机以现代视角整合和开发原有资源,通过创新实现文化和产业的有机结合。对城市发展的反思凸显了传统文化生态与现代文明的矛盾及互补。青浦区论坛的主题是“新江南水乡的生活智慧”,由江南水乡的历史文化记忆审视现代都市生活的文化症候,探究城市化进程中的文脉传承和文化更新,将江南水乡文化的保护、开发与提升城市生活品质联系在一起。

世博会的省区市专题论坛、文化传媒论坛等相关论坛,也分别从城市发展的角度出发聚焦城市文化。陕西省论坛突出了西安的历史文化底蕴及其与城市现代化的和谐共生,通过对城市发展思路和文化遗产保护实践的阐释,讨论如何在城市化进程中延续和巩固城市的文化个性。文化传媒论坛“创意与城市未来”以上海世博会对创意产业的推动为楔入点,依托世博会对创意理念的演绎和拓展,寻求在文化资源的整合过程中建设和发展创意城市。

上海世博会公众论坛将城市文化问题置于世博会的历史机遇下,在研讨中提出推进文化创新和提升文化产业的思路和对策。这些论坛对城市文化的关注和思考主要集中于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传承与创新,通过解读城市文化,尤其是上海文化的历史内涵、多元形态以及城市生活与市民心理的文化积淀,为当下城市发展和文化生态建设提供了多方位、多角度的视点。

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从世博会论坛对城市文化多个方面的讨论来看,建构多元和谐的城市文化生态和人文精神正是实践这一主题的必然选择。世博会论坛以城市文化为重要议题,也凸显出当下城市发展所面临的困境。

人类的城市化进程是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今天的城市正在以迅猛的速度发展、扩张。在这样的时代潮流中,城市生活受到了现代文明的冲击和改变——科技手段的应用使生活变得更加便捷、舒适,现代化的生产与消费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物质需要,但现代人却又总是在繁华的都市中感叹自我的迷失。有学者认为:“城市是社会全面发展的关键”,“一方面,城市是人类聚居和创造公共财富的基地,另一方面,城市又是贫穷、社会分化、污染、交通堵塞的渊薮。人们认识到‘城市可能是主要问题之源,但也可能是解决世界上某些最复杂、最紧迫的问题的关键’”[2](P21)。当代城市面临着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不同层面的危机和挑战,由此造成的道德、心理、文化失范引发出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人如何安居在城市,是城市发展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从这个意义上看,对城市文化环境和人文精神的构建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此背景下,全球化时代文化趋同性和多样性的矛盾凸显出本土文化的生存焦虑。全球化进程中城市文化的个性被逐渐削弱,直接表现为城市格局的趋同性、生活方式的趋同性和流行文化的趋同性。于是在很大程度上,大同小异的城市规划和布局遮蔽了城市的原有风格,消费主义与娱乐时代用千篇一律的物质表象弱化了生活的丰厚内涵。异质文化在现代社会遭遇被同化的危机,作为城市标志的文化差异性越来越淡薄,与之相对应的是城市生活随着文化内涵的逐渐衰减而显得浮躁空泛。因此,面对文化趋同性的渗透,中国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如何把握并彰显自己的文化个性,在与国际接轨的同时如何保持民族文化的特质和核心价值,成为引起普遍关注的话题。

由于城市化、全球化带来的弊病和冲击,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愿景成为世博会公众论坛积极关注城市文化问题的重要原因。对于上海而言,城市文化建设始终是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增强城市的软实力、竞争力和吸引力,塑造与上海国际大都市地位相符合的文化形象,尤其是在上海提出要建设成为“文化要素集聚、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发达、文化创新活跃的文化大都市”[3]之后,城市文化的发展在产业结构升级和城市转型的背景下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因此,世博会论坛的城市文化主题正是以世博会为契机探讨和推动城市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发掘文化资源的可利用性和产业价值,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推进上海的文化大都市建设。

在对文化遗产、文化产业等问题的研讨中,世博会公众论坛体现了上海文化在城市历史性转型中的自我定位。世博会论坛从历时和共时双重视野思考上海文化的发展:一方面,论坛在城市文化和城市精神形成与演进的历史过程中,探究当代上海文化的精神内核和文化品格,通过探讨以石库门、老城厢、市民生活和民俗活动等为载体的文化遗产,梳理和诠释了本土文化的历史底蕴,从中展示了城市文化个性特征的历史沿袭;另一方面,世博会论坛立足当下,针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趋势,试图为城市发展与时代接轨、与世界接轨确立清晰的思路,即在城市文化建设中吸纳国内外的先进理念和实践经验,走文化和产业相结合的道路,打造具有上海特色的文化产业,从现代生活方式、文化产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创新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文化繁荣的新机遇和新途径。

二、世博展馆:城市文化的感性呈现

城市文化和上海世博会的互动不仅体现在世博会论坛的举办和内容设置上,也体现为世博展馆对城市文化的感性呈现。围绕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世博展馆通过对人类文明成果的展览和演绎,阐释了城市的发展历程和未来理念。在上海世博会的5个副主题中,“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主题是世博会对文化多样性、异质性的认同,世博展馆集中地表现了具有地域特色和时代特征的城市文化元素。

从世博展馆的设计和展出来看,它们对城市文化的呈现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世博展馆展示了城市文化的历史积淀,使城市个性在文化展示中得到充分呈现和张扬。意大利馆的布局突出了广场、庭院、小径等意大利城市传统格局的建筑特色,将该国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服装、名画、小提琴、跑车等元素融入展馆的陈展中,使游客得以体会雅致的文化风情和充满幸福感的城市。法国馆以“感性城市”为主题,以园林、喷泉、溪流呈现绿意盎然的“凡尔赛花园”,以塞尚、凡•高、米勒、马奈、勃纳尔、高更、罗丹的七件艺术经典之作,通过凸显法式生活的展区设计和体验、体现文化特色的艺术及城市影像展示等方式,直观而集中地传达出法国文化的魅力与现代都市形象。埃及馆和土耳其馆分别以城市历史的生成和进化作为展示活动的主题。前者展示以法老时代的珍贵文物为起点,贯穿了几千年来埃及城市发展和市民生活变迁的漫长岁月,体现了以开罗为中心的城市物质文化、民俗文化以及城市规划、改造的演变过程。后者呈现了人类最早的定居点之一——安纳托利亚和文化名城伊斯坦布尔的城市记忆,展出了包括人类第一次城市规划在内的文化遗产,以对城市“过去”、“现在”、“未来”的穿越展现城市人文精神的延续。

第二,世博展馆彰显多元文化的融合,通过展示不同文化元素的包容、共存,显示出城市和谐发展的人文理念。中国国家馆体现了东方智慧和现代文明的对话,展馆既吸纳了建筑、汉字、国画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又将现代科技成果和城市理念融入对中华文明史的全景式陈展中,以传统文化和现代城市的互动、交汇展示了“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印度馆的主题是“和谐之城”,不仅它的外观设计集中了印度教、佛教、伊斯兰教等不同宗教的建筑特色,而且借助影像构成的“时空隧道”,向参观者展示了从古印度到现代印度多元文化和宗教的和谐共处,以及城市与乡村、传统和现代的融合。澳大利亚馆用“旅行”、“发现”、“畅想”三个活动区形成了对该国生态、文化与城市风情的叙述,将土著艺术、现代视听艺术、历史与自然的展示结合起来,显现了该国的文化多样性及其塑造的生活愿景。

第三,世博展馆体现出现代理念下的文化创新,在场馆构造和内容展示上凸显了现代城市理念与城市文化的碰撞、对接。各个展馆借助现代观念和现代科技手段,对城市文化的历史遗产与现代形态进行了创造性的演绎和重塑,由此展现的城市未来图景从生态、人文等不同角度诠释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主题馆将上海文化和现代环保设计相嫁接,吸取了包括老虎窗、天井等在内的上海石库门建筑特色,赋予这一建筑外观以新的功能和实用价值——“老虎窗”式屋顶是世界上单体面积最大的太阳能屋面,外墙则是5 000平方米的生态绿墙——这一海派文化符号的功能更新从侧面展示了未来城市发展的生态之路。荷兰馆的主题是“快乐街”,用沿街分布的20幢小型展馆阐释了现代城市的规划理念,它们以空间、能源等方面的科技创新和建筑设计的多元化,使参观者能够实地感受到创意生活的人文魅力和“快乐”城市的现代内涵。

上海世博会展馆为展示人类文明成果,尤其是不同种族、地域的文化多样性提供了一个巨大平台,以世博会为契机所形成的跨文化交流无疑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价值。从城市文化的角度而言,上海世博会场馆在城市发展和人文精神的构建中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平台效应。

首先,这种平台效应表现为世博展馆集中展示了不同国家的文化特色和城市发展轨迹,成为各参展国彰显文化差异性和城市个性的舞台。在世博会的历史上,世博展馆作为人类文化的载体和结晶承载了厚重的文化内涵,其中的部分展馆直至今日依然是城市文化的地标性建筑:1889年巴黎世博会的标志建筑——埃菲尔铁塔,是现代巴黎最具代表性的人文景观;1970年大阪世博会场馆保留而成的日本国立民族学博物馆,也已经成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和著名的民俗展示场所。

在上海世博会上,围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各国以科技之城、和谐之城、创意之城等的构想,突出了参展方对城市与现代生活的理解。世博展馆分别将具有本区域特点的文化元素融入对城市主题的阐释中,使对城市历史、现状和未来的叙述,因为文化的浸润而具有更加深厚、独特的人文底蕴,同时也展现了社会进步的多元路径和多种可能性,极大地丰富了城市发展的理念与实践。

其次,世博展馆成为多元文化交流、互动的平台。世博会始终是不同文化汇聚、包容的重要媒介,而人们也认识到“文化的交流与传播,这才是真正支撑起世博会的核心要素”[4](P23)。上海世博会以“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作为5个副主题之一,强调城市发展中的文化多样性和异质性,而世博会的展示活动在多元文化彼此尊重、沟通中发挥着纽带作用。世博展馆通过融合传统和现代、本土和异域的城市文化生态,凸显了文化和谐共存的现代理念。围绕参展国和展馆,上海世博会还举办包括“国家馆日”在内的各种文化活动,“对参展方而言,这些活动是一个重要的公关姿态,向参观者特别是当地观众展示自己最友善和美好的一面”[5](P113)。由此,世博展馆为参观者提供了亲身感受、体验异质文化的机会,这必将极大促进不同文化间的相互理解和交流认同。

最后,世博展馆展现了城市发展的前景与趋势,从生态环境、人文社区、创意经济、科技创新等角度对城市文化的传承和构建提供了新的思路。上海世博会是第一次以城市为主题的世界博览会,世博展馆的设计、陈展表达了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人文构想。在“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下,上海世博会设置了5个副主题:“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城市新经济的繁荣”、“城市科技的创新”、“城市社区的重塑”、“城市与乡村的互动”,这些副主题作为相互联系的整体,通过展馆对城市生活的多方位展示传递出文化、经济、科技、社会和谐发展的现代理念。城市最佳实践区的设计就是围绕宜居城市的建设、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现代生活的科技创新等问题,以城市的具体案例为着眼点,在和谐、创新的理念支撑下,描绘自然生态、现代文明与城市人文内涵相结合的“和谐城市”蓝图。

世博展馆体现了对文化传统、文化个性的尊重和合理利用,将文化元素融入城市创新的进程中,为现代城市的发展注入了更为丰厚的人文底蕴。因此,展馆对城市文化的感性呈现及其所产生的平台效应,对上海的城市文化建设具有借鉴意义:一方面,上海应当充分重视和继承民族文化遗产,通过合理有效的开发利用,打造具有地域特色和品牌价值的文化产业与文化产品;另一方面,城市文化的建设要坚持走文化创新的道路,将现代理念和创新性思维运用于文化发展中。

三、世博会与文化大都市建设

上海世博会为上海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了历史机遇,是上海在新世纪实现城市转型和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契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上海面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历史性转型,同时也处在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的重大历史契机。在此背景下,世博会无疑对提升上海的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具有巨大拉动作用,不仅将直接带动上海经济的新一轮发展,而且为城市发展注入和谐、创新、环保的现代理念,推进包括总体规划、基础设施、城市环境、管理水平、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等在内的城市软件、硬件建设。

面对上海城市的历史性转型,上海提出建设文化大都市的战略构想,这是在新历史阶段实现上海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然要求,体现出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的文化定位和发展目标。在此过程中,举办世博会对于上海建设文化大都市、塑造文化中心地位具有积极作用。

世博会展示和提升了上海的文化形象。自获得2010年世博会主办权以来,上海以世博会的举办为契机开展了一系列文化活动,向世界展示了上海的丰厚历史底蕴与城市精神。在世博会的筹备过程中,上海加快推进对城市文明形象的塑造,通过举办“迎世博文明行动”、“百万家庭学礼仪”等活动提升城市的文明程度,营造出与现代大都市地位相符合的人文环境和文化氛围。世博会上海区县公众论坛以交流互动的形式探讨了上海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轨迹和未来趋势,勾勒出上海文化的整体特征和时代律动。世博园区的展馆设计、陈展和演艺活动更加直观地体现了上海海纳百川的胸怀和中西合璧的魅力,成为城市展示自我形象的窗口,同时也成为上海展现文化个性、显示特色的平台。因此,世博会有助于上海打造自身的文化品牌,在跨文化交流中凸显出多元开放、兼容并蓄的文化内涵,提升与塑造上海的城市文化形象。

世博会是上海提高文化创新能力和吸引力的有利契机。创新是世博会的魅力之所在,也是社会前进的助推器。历届世博会都为人类文明成果的创新提供了展示与实践的舞台,而上海世博会更是围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将创新作为构建现代城市与和谐生活的重要元素。此次世博会突出了城市发展中的文化创新,在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文化与产业的对接等方面,都体现出创新精神在城市文化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巨大影响,必将对上海提高文化创新能力产生积极的效应。世博会的跨文化交流也为文化创新创造了条件,多样性文化元素的集聚不仅为文化创新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使上海文化能够在广泛借鉴人类文化优秀成果的基础上找到新的方向和动力,而且通过整合和吸纳多元文化可以进一步提升上海文化的品质,推进文化创新机制的建设,极大地增强城市的文化吸引力和综合竞争力。

文化产业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获得新的发展机遇。上海世博会对上海文化产业发展具有巨大推动力,“据专家预测:2010年的上海和周边的南京、宁波、杭州等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将在世博会带领下成为亚洲最大的会展城市群,并以会展产业为核心,带动娱乐、传媒、印刷、广告、设计、网络等相关产业群,聚拢历史上空前的人流、信息流、商品流和资金流”[6]。世博会的举办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市场,必将拉动包括文化创意产业、旅游业、传媒业、娱乐业在内的多种产业,从而形成具有高附加值的文化产业链条,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在文化产业发展的同时,城市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也在世博会的举办过程中得到进一步完善。有学者指出:“全国之所以有那么多的人口流到上海市来,尤其是要把事业和家庭安在上海市,他们肯定认同上海市公共设施建设的相对齐全给个人生活带来的便利,肯定也希望能更加便利。”[7]一方面,上海世博会为公共文化活动提供了空间资源:不仅世博园区的建造使黄浦江两岸增添了新的文化景观,而且在世博会结束之后园区内的部分展馆、建筑也将被改造为博物馆、文化会展中心等公共文化设施,从而在硬件设施上推进城市的公共文化服务;另一方面,世博会提升了城市的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上海以迎世博为契机,充分发挥社区、博物馆、图书馆、展览馆等场所、设施的文化服务功能,在社区文化建设、公益性文化设施的改造升级、文化服务业的优化等方面,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后续发展创造条件。

世博会强化了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文化辐射作用。世博会的举办对上海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同时也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实现区域联动、和谐共赢的历史机遇。上海世博会期间分别在宁波、苏州、无锡、南京、绍兴、杭州举办主题论坛,世博会的综合效应从上海向周边城市发散,不仅能在商业、旅游、会展等领域为长三角城市群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而且能推动长三角城市群的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一体化。在此基础上,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经济圈必然带动长三角文化圈的形成。在此过程中,上海的区位优势、文化产业优势和文化资源优势对长三角地区的区域文化建设发挥着辐射作用。借助世博会,长三角城市群可以更好地接轨上海的文化产业、文化市场,整合区域内的文化资源,融入以上海为中心的文化产业链,通过文化形态、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互动、互补,实现长三角地区的文化协调发展。

世博会将使上海的文化大都市建设迈上新台阶,也必然为城市发展留下宝贵文化遗产。在世博会结束后,“后世博”时代的都市文化建设向我们提出了新课题。如何实现世博会留下来的展馆、设施和文化资源的二次开发、利用,是“后世博”时代上海文化建设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上海世博会的注册报告提出了世博园区后续利用的基本思路,即使之“成为21世纪初上海城市又一具有标志性的中心区域,并具有现代化国际性文化交流和商务服务中心的功能,将成为特大型城市中心城区开发和再造的典范”[8]。这意味着,“后世博”时代世博展馆、设施的功能再造将依托世博会营造的基础设施和文化资源优势,凸显会展中心、商务中心、文化交流中心、旅游休闲区的布局定位,将世博会的文化景观、遗产融入城市格局的优化配置,打造现代大都市的文化“绿地”。

上海世博会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历史机遇,它为这一产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和消费群体,通过融合多元文化、现代理念增强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在上海经济全面转型的过程中,面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文化创意产业正在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这体现出知识经济下现代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文化创意产业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将会推动上海加快建设国际大都市和文化大都市的步伐。然而,“后世博”时代的文化创意产业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消化世博会的成果与资源,将世博效应转化为产业发展的长效动力?如何以世博会为切入点培育文化品牌,提升产业价值?如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完善创意产业的创新机制?这都是文化创意产业在未来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问题。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是上海城市发展的里程碑,更对城市文化的传承、创新具有深远意义。世博会不仅为上海文化乃至中国文化创造展示和传播的平台,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在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中展现出自身独特魅力,而且必将极大地促进上海文化的发展繁荣,在文化大都市的建设中产生积极与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杨剑龙.上海世博会主题公众论坛的文化阐释[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10,(2).[2]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3]习近平.坚定走科学发展之路,加快推进“四个率先”,努力开创“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的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上海市第九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文汇报,2007-05-30.[4]吴建中.世博会主题演绎[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5]钱泽红.2010年世博会对上海城市文化发展的影响[A].上海文化发展报告(2009)[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6]尹继佐.推进体制创新 促进文化产业发展[N].文汇报,2003-08-17.[7]王正平,苏建军.中国城市流动人口道德状况及其引导对策[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9,(6).[8]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注册报告[EB/OL].http://www.expo2010. cn/a/20080614/001402.htm.

【责任编辑:王立霞】

推荐访问:世博会 上海 城市 文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