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蚂蚁文档网 > 述职报告 > 王羲之《洛神赋》的身世之谜

王羲之《洛神赋》的身世之谜

时间:2022-05-16 14:00:04 浏览次数:

zoޛ)ji}}mO_};imiiiiiiv大学藏本);大德三年(1299年)书(伪,故宫博物院藏);1300年(大德四年)为盛逸民所书(天津艺术博物馆藏)。

从上面三个版本书写时间看,在四年内留下的三个版本,在某种程度上都接近王羲之的神形。可以说,赵孟临写过这本《王右军洛神古赋》,而他本人也是这本字帖的收藏者。而赵孟传世另外三个版本,则远离王羲之的《洛神赋》,说明他对《洛神赋》兴趣已逝,转投到其他书家门下了。同样,在董其昌的《画禅室随笔》中记载:赵文敏临禊帖,无虑数百本,即余所见,亦至夥矣。余所临,生平不能终荐。然使如文敏多书,或有入处。盖文敏犹带本家笔法,学不纯师;余则欲绝肖,此为异耳。—临禊帖题后之二

在这里,董其昌说赵孟,临写《兰亭序》数百本,他临写《洛神赋》也绝对不下百遍。为什么他临写的《洛神赋》,没有一幅达到祝枝山的水平呢?

其一,赵孟是有名的书写“快手”,据说可以“日书万言”,快刀萝卜不洗泥,泥沙俱下、走马观花,他的临摹方式,根本无法逼近王羲之。

其二,正如董其昌所言,赵孟临帖带有自家笔法,学师不纯。他只是一个快意恩仇、赵体“意临”书写工匠而已。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王右军洛神古赋》,绝对不会是赵孟手笔。就笔者目前所见赵帖,还没有任何一个书帖,能达到《王右军洛神古赋》的水平。

在宋代,书写《洛神赋》的书家,有黄庭坚、米芾,再有就是宋高宗赵构。

先说南宋的赵构,他虽然政治上昏庸,但书法水平在南宋却是首屈一指,他曾在晚年写有草书《洛神赋》。笔者见过赵构书写的《千字文》,笔法结构都来自于怀仁集字《圣教序》。然而,《圣教序》是一本“有毒”的字帖,虽说这是唐人的集字,但由于唐人的书写习惯,把王羲之书法中大量古雅的意韵过滤掉了。赵构早年书体中即缺少隶书的意韵,从流传下来给岳飞的诏书看,他缺乏这本字帖“造假”的可能。但赵构五十六岁后开始了长达三十多年的书法研修生涯,他晚年书写的草书《洛神赋》当中,章草、隶书的味道才渐渐多了起来。

米芾和黄庭坚,他们都是王献之的追随者,让他们造出这种具有隶书味道的行楷,米芾的“刷字”,笔触跳跃,黄庭坚瘦硬的枯柴笔法,造假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二王父子的分野,除了王羲之笔法“内”,王献之“外拓”笔法之外,王献之笔意纯为“今体”,而王羲之残留大量章草和隶书味道。据说,擅写今体字的王献之,曾经向父亲建议,去除章草和隶书的残留,但父亲笑而不答。具有“革命性”的王献之,在他“中庸”的父亲面前,由于革命太彻底,虽然继承了家学,但是彻底背叛了传统,而对整个文化生态,他只是一个开拓者的角色。和他的父亲相比,既继承了传统,又有自我的创新,书法境界高下立判。

如果要在王羲之的书法体系中,寻找《洛神赋》的参照物,只能在王羲之的《十七帖》当中,用《来禽帖》中的二十个字作为参考了:青李来禽,樱桃日给腾,子皆囊盛为佳,函封。多不生。

所以,在这本字帖的拓片初装上,有“南唐澄心堂本”七个字,可靠性是非常高的。

其一,这本字帖“隶味儿”十足,缺少唐楷的顿挫,用笔古雅纯正秀逸。其二,历史上楷书名家(小楷),行楷能达到这种水平,无人可出《洛神赋》之右。

从刻本的情况看,宋代的阁帖鼻祖《淳化阁帖》,其中大量的魏晋书帖,很少能见到隶意十足的作品,甚至包括二王的书法在内,只有《十七帖》的二十个字,可以与此相媲美。所以说,这本字帖是南唐拓本,可能性还是非常高的。

另外,从脱文残损来看,这个碑刻的祖石,很可能是唐刻,乃至南朝遗物,这种可能性不是没有的。

还有一种说法是,这本字帖的碑刻,是唐代贺知章所刻,南唐陈后主拓制的。笔者见过贺知章的《孝经》,他的草书和孙过庭相差太多。唐拓《十七帖》(敕字本),据说是贺知章的摹本,他能摹刻出这样的拓本,谁说没有这种可能呢?这本字帖,是否是贺知章的摹本,或者是他本人的写本,我们目前还无法确定。

这本《王右军洛神古赋》,楷书结体实在完美,在笔者见到的楷书中,只有署名虞世南的《破邪论序》,某些字在结构上,非常像此帖。隋末唐初的虞世南,是否见过这本字帖,还未见到相关的资料。

令人惋惜的是,我们找不到这个拓本的祖石,拓本的身份也就一直是个谜了。

关于“集字说”:拓片末尾的落款,永和十年二月六日,晋右将军王羲之书。永和十年,王羲之的职位,已经改为会稽内史,一个卸任的右将军,这样的题款可能性不大。

题款中间“山阴张氏藏”五个字,显然是后人添加的,和《快雪时晴帖》后面的“山阴张侯”具有明显的不同。

此帖无关真伪,书法水平之高,摹刻之精巧,实为“神品”。

正所谓:兰亭石刻无下品,我观此帖胜兰亭。

附录:

据中华书局《善本碑帖录》(张彦生)考古学专刊乙种十九号记录:又,王羲之洛神赋行书帖,传世拓本、伪本亦少,见印有刻残字本,又汝帖刻数行本,此帖传世少,后多定为伪造。——《晋金刚经帖·附告誓文洛神赋帖》

汝帖为宋汝州守王,大观三年(1109年)刻于任上,故称汝帖。全12卷,汝帖汇刻了历代法书。

三代金石文8种;秦汉三国刻书5种;晋、宋、齐、梁、陈五朝帝王书30行;魏晋九人书48行;晋渡江三家十七帖48行;二王帖洛神赋等;南朝十臣书;北朝胡晋十二人书;唐三朝帝后四人书;唐欧、虞、褚、薛四家书;唐李、颜、韩、贺、柳、李六臣书;唐讫五代诸国七人书206字。

(责编:李禹默)

推荐访问:洛神赋 王羲之 之谜 身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