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蚂蚁文档网 > 述职报告 >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时间:2022-04-08 09:38:48 浏览次数:

[摘要] 文章探讨了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意义,论述了发展循环经济是工业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具体体现,并提出了目前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工业化道路 循环经济 建议

一、循环经济的战略意义

1.循环经济的本质特征

循环经济是相对于传统型经济而提出的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它要求运用生态规律、经济规律和系统工程的方法,通过资源“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理,一是将生产过程中单位资源消耗降到最底限度,二是又利用创新技术将废物再加工处理成为再生资源。从而彻底改变传统型经济“资源-产品-废物”的单向型运行。实现了“资源-产品-废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闭路循环。

2.循环经济的实践价值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发展的一股流和趋势。它相对于传统经济,至少显示:(1)资源再生所创造的直接经济效益。由于再生资源在形成过程中生产周期短,中间环节少,因而与原生资源相比具有明显的增值优势;(2)因废物排放减少而降低的环境成本。通过对废物的再利用、再循环,使企业的污染排放大为减少,直至趋向于零排放,因而企业应缴的排污费和用于污染治理的费用也会相应减少。特别在我国加入WTO后,企业环境成本的降低,还会增强其应对绿色壁垒的能力。

3.循环经济的战略地位

国际政治、经济发展的局势表明,未来竞争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就是资源竞争。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贫乏,生态环境脆弱,在资源存量、环境容量方面都已承负不起传统经济下高强度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如果继续走传统型经济发展之路,那将势必加快资源匮乏、环境恶化的趋势。因此,要继续保持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趋势,实现到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再翻一番的战略目标,必须尽快建立一个资源环境低负荷的运行体系,大力开发应用高新技术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1.发展循环经济是工业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目前,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的态势明显。从资源状况看,中国人均资源拥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矿产资源占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人均占有能源水平更低,原油人均占有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8.6%,天然气人均占有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5%。有关调查显示,以我们目前自然资源的开采和消耗速度,我国已经探明的45种主要矿产中,2010年可满足的只有21种,到2020年仅剩6种。由于生产中能源等资源利用率低,造成废弃物的大量排放,目前我国环境污染的70%以上来自工业生产。如不采取有力措施,依然沿用高开采、高消耗、低利用、高废弃的“三高一低”的线性经济模式发展下去,我国的自然资源和环境将无法承受,等不到环境质量转折点的到来,社会经济就已经不能正常发展了。因此,必须改变现有的经济运行模式。循环经济强调对自然资源的低开采、高利用,是我国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协调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矛盾的必然选择。

2.发展循环经济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具体体现

十六大关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论述,为我们搞好生态文明建设、正确处理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指明了方向。但用什么样的具体模式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三大要求纳入统一的框架中取得“共赢”,则是需要深入探索的一个重大问题。从循环经济理论和一些发达国家及我国的实践来看,发展循环经济符合我国国情,体现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本质要求。

循环经济是国际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实践模式,它强调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表现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经济增长方式,做到“生产和消费污染排放量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循环经济要求按照生态规律组织整个生产、消费和废物处理过程,其本质是一种生态经济。与传统经济模式相比较,循环经济具有三个重要特点和优势:

(1)循环经济可以充分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废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传统经济是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所构成的单向物质流动。在这种类型的经济活动中,人们以越来越高的强度把自然资源和能源开采出来,在生产加工和消费过程中又把污染和废物大量地排放到环境中去,对资源的利用常常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循环经济倡导建立在物质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模式,根据资源输入减量化、延长产品和服务使用寿命、使废物再生资源化等三个原则,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循环流动过程,使得整个系统从生产到消费的全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少产生废弃物,最大限度地减少废物末端处理。

(2)循环经济可以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共赢”发展。传统经济通过把资源待续不断地变成废物来实现经济增长,而忽视了经济结构内部各产业之间的有机联系和共生关系,忽视了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传递、迁移、循环等规律,形成高开采、高消耗、高排放、低利用的“三高一低”的线性经济发展模式,导致许多自然资源的短缺与枯竭,并产生大量和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成对社会经济和人体健康的重大损害。循环经济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准则,模拟自然生态系统运行方式和规律,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使社会生产从数量型的物质增长转变为质量型的服务增长;同时循环经济还能拉长产业链,推动环保产业和其他新型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社会发展。

(3)循环经济在不同层面上将生产和消费纳入到一个有机的可持续发展框架中。传统的发展方式将物质生产和消费割裂开来,形成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和产生大量废物的恶性循环。目前,发达国家的循环经济实践已在三个层面上将生产(包括资源消耗)和消费(包括废物排放)这两个最重要的环节有机联系起来:一是企业内部的清洁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二是共生企业间或产业间的生态工业网络;三是区域和整个社会的废物回收和再利用体系。取得了循环经济发展的良好实践成果。

三、采取切实措施,加快发展循环经济

1.把推动经济向循环经济转型作为政府宏观经济指导的一项战略任务

(1)制定发展循环经济的具体规划。要依据国家的宏观政策,立足于经济发展现状和市场需求,提出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制定具体的发展措施。在产业结构上,要逐步压缩“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的“三高”产业,利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绿色环保产业。在区域布局上,要注重循环经济产业链的构建与衔接,逐步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2)调整产业政策。根据规划调整产业政策,限制“三高”产业的发展,扶持生态型产业发展,鼓励和引导企业开展“闭路循环”式生产,投资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积极发展绿色环保产业,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减少污染。

(3)建设生态园区。在加快园区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注意引导园区建设向既要经济效益又要保护生态的方向发展。

2.建立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引导和价格推动机制

坚决贯彻国家关于鼓励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综合运用财政、税收、价格、金融等手段和措施,加大对循环经济型企业和产业的扶持力度,引导社会和企业重视对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制定完善的政策法规,利用市场调节手段,对不符合循环经济的行为加以规范和约束。建立资源环境有偿使用制度,运用价格机制,逐步提高资源利用补偿费用和排污收费的标准。

3.建立发展循环经济的信息服务系统

循环经济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发达的信息系统之上。企业能源综合利用技术的获得、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产业链接、资源的整合、再生资源的相互转移开发等等,这一切都需要借助发达的信息网络来实现。在今天市场中介体系尚不发达的情况下,政府应协助推动建立循环经济的信息服务体系。

总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尖锐矛盾,协调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同时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现实需要,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具体体现,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应该加快制订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加强政府引导和市场推进作用,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中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同时,要开发并建立循环经济的绿色技术支撑体系,以绿色消费推动循环经济发展,从而使我国的经济社会沿着新型工业化道路更快、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数字资料来源: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发展循环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宏观经济研究》2005年第4期,第3页

[2]冯之浚主编:《中国循环经济高端论坛》,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7页

[3]诸大建:《用科学发展观看待循环经济》?《文汇报(沪)》2004年3月22日

推荐访问:工业化 要大力 发展循环经济 道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