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蚂蚁文档网 > 述职报告 > 牛结核病的诊断与防治

牛结核病的诊断与防治

时间:2022-04-05 10:30:56 浏览次数:

摘 要 综述牛结核病的病原学、临床症状、流行病学、病理变化,总结牛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并结合目前养牛业的生产实际提出本病的防治对策。

关键词 牛结核病;牛分枝杆菌;诊断;防治

中图分类号:S858.2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7.27.047

1 定义

牛结核病(Bovin tuberculosis)是由牛分枝杆菌引起人和动物共患的一种慢性传染病,目前在牛群中最常见。临诊特征是病程缓慢、咳嗽、衰竭,病理特征是在体内多种组织器官中形成特征性肉芽肿、干酪样坏死和钙化的结节性病灶[1]。本病在养牛行业广泛流行,对人和动物健康的危害极大,给养牛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2 病原学

牛分枝杆菌对外界的抵抗力很强。尤其对一般消毒药、干燥、低温、阳光以及腐败耐受性比较强,在腐败粪便中可存活7个月左右,在0 ℃的环境下可存活5个月左右,在水中存活4~5个月,在牛奶中存活3个月左右,在直射的阳光下可存活2 h以上,在患病动物和人的痰中存活10个月左右。4%氢氧化钠、3%氯化氢、6%硫酸不能使其灭活;该病菌对碱类、季铵盐、有机酸、无机酸也有一定的抵抗力。5%来苏儿需要48 h才能将其灭活,5%甲醛则需要12 h以上才能将其彻底杀死;对70%乙醇、10%漂白粉、碘化物、湿热、紫外线敏感,可很快将其杀死,对该病菌的消毒效果很理想。

3 流行病学

牛结核病在世界各国广泛流行,奶牛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发生的最严重。主要感染牛,也可侵害人、猫、犬、山羊和绵羊、灵长类动物以及其他一些食肉动物。其中奶牛最易感。

患病的牛和人是主要的传染源,病菌常存在于病牛和病人的痰液、乳汁、粪尿、生殖道分泌物中,污染空气、饮水、食物和饲料而传播感染其他易感动物。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传播,也可通过交配传播。其中,通过消化系统被污染的饲草饲料传染是一个重要的感染途径;犊牛的感染多是由于吸吮了感染牛的奶或被饲喂了带病菌的奶,成年牛多是因为接触到了病人或病牛而感染的。本病可在全年任何时候、任何年龄段的牛身上发生,无地域性。

4 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

4.1 临床症状

该病可潜伏最短16 d,最长可达数年。根据牛分枝杆菌所侵害的部位,可将本病分为肺结核、肠道结核、脑和脑膜结核、乳房结核、淋巴结核、生殖器结核6种。

4.1.1 肺结核

干咳,鼻腔分泌黏液性鼻涕,气喘、呼吸急促、困难,体温升高至40 ℃以上,发热类型为稽留热、弛张热,消瘦贫血,淋巴结肿大,瘤胃鼓气。

4.1.2 肠道结核

该类型结核病多发生于犊牛,病牛消瘦,便秘和腹泻交替发生,食欲减退,排带血或浓汁的腥臭粪便。

4.1.3 脑和脑膜结核

常发生运动障碍或癫痫等神经症状。

4.1.4 乳房结核

淋巴结肿大,乳区发生硬结;泌乳量下降甚至停止,乳汁稀薄;乳腺萎缩。

4.1.5 淋巴结核

可并发于结核病的各个类型中,可见颈淋巴结、腹股沟淋巴结、股前淋巴结、肩前淋巴结、颌下淋巴结等出现无痛热的肿大。

4.1.6 生殖器官结核

表现为母牛不孕,频繁发情,流产;公牛睾丸和附睾肿大,阴茎发生糜烂、结节。

4.2 剖检变化

根据动物机体对结核病的反应性不同,可将结核病变分为增生性结核和渗出性结核。有时在同一机体可同时存在着这两种病灶。当感染机体抵抗力较强时,多以细胞的增生为主,可形成增生性结核结节,该结节是由巨细胞和类上皮细胞聚集在结核病菌周围而形成的肉芽肿;当感染机体抵抗力较弱时,以渗出性的炎症为主,并发生钙化、坏死和化脓。该类型的结核,可在组织中发现弥漫性沉积的纤维蛋白和淋巴细胞。渗出性结核症状多见于肺和淋巴结。

剖检可看到在纵隔淋巴结、肺和肺门淋巴结、肠系膜淋巴结表面以及切面被数量不等的白色或黄色结节所覆盖,切开可见干酪样或者已钙化的坏死,在切开的过程中有砂砾的感觉;有的切开后是个空洞,这是因为排出了软化和溶解的坏死组织。胸腔和腹腔常发生结核结节,此类结节质地较坚硬,小如粟粒大如豌豆,颜色为灰白色,状态为半透明或不透明,俗称“珍珠病”。胃肠黏膜溃疡或有结核结节。乳房可见内有干酪样物质的病灶。

5 诊断

当动物出现消瘦、咳嗽、淋巴结肿胀、持续性的下痢、乳腺炎等症状时,可以基本推断为感染结核病。再结合剖检病理变化即可做出诊断。但因动物个体的差异,结核菌素变态反应试验不能完全检出所有的患病动物,常出现非特异性反应,因此要结合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以及微生物学等一些检查方法综合分析判断,即可做出准确可靠的诊断结果。

5.1 实验室样品的采集

全程无菌采集病畜的痰、乳、腹水、尿、脑脊液或分泌物、淋巴结以及病变的肺、肝、脾。

5.2 病原学检测方法

5.2.1 显微镜检查

按照《动物结核病诊断技术》(GB/T 18645-2002)规定的要求进行抗酸染色并涂片,然后在显微镜下检查。此方法的优点操作简单方便、经济,缺点是阳性检出率较低。

5.2.2 分离培养

按照《动物结核病诊断技术》(GB/T 18645-2002)规定的方法要求进行接种细菌并分离培养。可通过测定菌落的培养特性和生化特性,结合菌落的形态、特征做出诊断。该试验的缺点是要求的条件较高、阳性检出率较低、试验耗时很长。

5.2.3 动物试验

该试验可以用于结核病的确诊,结合病菌的分离培养和涂片镜检,可使试验结果更为准确可靠,还可以区别鉴定牛型、禽型、人型结核分枝杆菌。缺点是试验的要求条件较高,实验操作历时较长,操作步骤很繁琐。

5.3 分子生物学检测

PCR和荧光定量PCR试验:PCR不仅可以检测痰液中的结核杆菌病,还可以检测组织中的结核杆菌病,目前,该方法已经在生产实际中广泛应用。缺点是检测结果容易出现假阴性和假阳性,而且不同生产厂家的试剂盒检测结果也往往不同。

6 防治措施

6.1 强化检疫

引进牛只时,要从非疫区引进,还要坚持隔离飼养观察制度,经结合菌素变态反应结果为阴性时,才可以解除隔离,混群饲养。

6.2 定期监测牛群

每年要对牛群进行2次以上的结核病监测,发现阳性者,坚决淘汰并进行无害化处理,净化畜群。

6.3 加强消毒

每年定期对场区进行3次以上的环境消毒,每天对禽舍消毒,如果发现阳性病例者,要立即对场区环境进行一次彻底的消毒。通常用的消毒剂为20%漂白粉和20%石灰水。

参考文献

[1]闫若潜,李桂喜,孙清涟.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指南[M].2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责任编辑:刘昀)

推荐访问:结核病 诊断 防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