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蚂蚁文档网 > 述职报告 > 区域规划 天津园艺工程研究所规划

区域规划 天津园艺工程研究所规划

时间:2022-03-16 00:09:44 浏览次数: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区域规划 天津园艺工程研究所规划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

区域规划 天津园艺工程研究所规划

区域规划

关于我国区域规划基本理论问题的认识

我国当前对于区域规划理论问题的认识分歧较大,干扰了区域规划的编制工作。弄清区域规划的基本理论问题,有利于统一关于区域规划的认识,促进区域规划编制走向规范化、合理化。

一、基本内涵是对要素布局和权利设置的长远谋划

区域规划本身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具有很深的历史烙印,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因时而异,各个时期对区域规划的理解都具有合理性。但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以前关于区域规划各种理解的局限性逐步暴露出来。比如,区域规划与地区性国土规划的出发点是不同的,区域规划是从协调行政区关系的目的出发开展的,是利益相关的数个行政区总体利益最大化;国土规划是从单个行政区空间利用效益最大化出发开展的,其结果并不能保证利益相关的数个行政区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国土规划更加注重效率,区域规划更加强调协调。区域规划与地区性发展规划也存在重大区别,地区性发展规划的项目布局是通过项目建设而形成的,是

属于已经或者即将进行的布局;而区域规划中的项目布局属于未来设想的布局,是一种理想状态的布局,规划中的项目是否实施并不确定。将区域规划等同于利益分配方案的最大缺陷是将过程与结果混淆起来,规划短期过程中需要博弈,需要进行权利分配,但规划一经制定,便具有指导资源配置的功能,促进行政区关系的协调。因此,结合时代特点,需要对区域规划的概念进行重新界定,逐步统一对区域规划的认识,为规范区域规划的编制创造前提条件。

区域规划是上级政府以跨行政区的经济上联系密切的区域或者生态环境攸关区域为对象、以资源优化配置和促进人地和谐为目标,确定难转移要素的空间布局,引导易转移要素进入预设范围,它将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城市体系等实体性要素落实到具体的空间范围,防止城市及工业区的不合理布局;它将水资源利用规模或者比重、主要污染物排放规模或者比重、运行机制及监管责任等权利性要素落实到具体的政府部门,对资源及空间利用的主要权利在行政区之间进行初始分配。它将实体性要素和权利性要素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空间约束和权利

约束的有机统一。它是长期性、基础性、约束性规划,是相关行政区编制其他规划的基础。

简而言之,区域规划就是上级政府对跨行政区的经济区域或者生态环境攸关区域内难转

移要素的约束性布局和易转移要素的引导性布

局和相关权利设置所作的长远谋划。

这里,需要对概念中的相关范畴进行界定。

区域规划的对象既可能是经济区域,又可能是生态环境攸关区域。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推进,经济区域和功能区域相互交织,编制区域规划要考虑区域经济联系和生态环境

功能的完整性。经济区域是经济上密切联系的区域,从投入角度看,是区域主要产业所需投入品的供给地区;从产出角度看,是主要产业所生产产品的销售地区。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就是保持区域经济正常运行所涉及的必要区域。我国历史上形成的行政区划分主要考虑到国家进行政治

管理的需要,比如同属于海河流域的北京、天津和河北省被划分成三个单独的行政区。在行政区经济的影响下,形成了北京、天津经济十分发达,而周边地区如承德、张家口等地区却比较落后的

现象。因此,对于这些经济联系、人员往来本来十分密切的区域,需要上级政府通过制定长期规划协调行政区关系,促进区内合理分工,提高区域整体效益。

区域规划还要解决行政区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外部效应问题。生态环境攸关区域是生态环境上明显相互影响的区域和产生明显单向影响的

区域。一个行政区域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导致相邻行政区受到明显的损失,比如江苏或浙江对太湖的污染,破坏了太湖的生态环境,都会使对方受到损失;辽宁、河北、天津、山东对渤海的污染都将使其他省市受到损失;河南对淮河的污染使安徽受到损失。我们将这样的区域称为生态环境攸关区域。一般来说,生态环境攸关区域主要有三种类型:一类是太湖型区域,即共同污染,共同直接受损。一类是渤海型区域,即共同污染,无人直接受损。一类是淮河型区域,即上游污染,下游直接受损(这里的上下游划分只具有相对意义)。只有通过国家的统一规划才能从根本上防止类似太湖那样的生态环境灾难发生,才能将行政区不计成本、不计环境容量发展经济的冲动拉回到适度范围。区域规划属于长期规划,规划期

限长,解决区域发展的主要矛盾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比如环渤海区域规划的期限要根据渤海生态环境状况进行确定。相对于其他行政措施来说,区域规划可以稳定各行政区的政策预期,明确各行政区的政策边界,时间较长,比较透明,连续有效。

我国跨行政区规划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次:国内跨省(区、市)规划,省内跨市规划,市内跨县规划,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国内跨省规划以及省内跨市规划,市内跨县的区域规划地位较低,编制的必要性不足,这是由区域规划本身的特征决定的:区域规划是一项基础性、战略性规划,市内跨县往往是省内跨市规划的落实,内容比较具体,战略性比较差;同时实施区域规划也需要较强的财力支持,市级政府缺乏组织实施规划的财力保障。此外,在实施市管县的体制下,市对县与县之间的基础设施建设、流域治理、资源开发、空间布局往往具有较强的调控能力,从而对区域规划的需求比较少(当然对部分县市面积大、县市内分异特征比较明显的区域可以编制区域规划)。因此,我国的区域规划主要是国内跨省规划、省内跨市规划。

二、基本作用是协调关系与优化布局

区域规划是为了解决制约整个区域整体利益最大化的基础性、根本性、共同性、长期性问题而出现的,它以规划的形式,来协调行政区关系、优化空间开发结构和提出区域政策的基本框架。行政区关系是最重要的区域关系,但单个行政区域的发展在行政区规划的指导下容易出现无序甚至混乱的状态(对一个具体的行政区来说属于理性状况),进而对相邻行政区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导致行政区间的冲突。因而,需要区域规划来规范行政区的发展方式和发展目标,弥补市场缺陷,合理调整政府间资源利用和税收分配关系,实现区域共同利益最大化。空间开发结构是指空间中点、线、面之间的关系。优化空间开发结构是指经济空间中增长极、发展轴、发展带之间保持合理的关系。区域规划是在尊重生产要素集聚与扩散规律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发展条件,对生产要素在区域之间的配置进行合理安排,提高资源配置的空间效益。

三、基本内容主要涉及八个方面

区域规划既包括了空间规划的内容,又包括部分发展规划的内容,是空间规划和发展规划的有机融合,它是空间规划和发展规划中最重要、最长远、可逆性差的内容通过规划的形式落实到地域空间上。总体来看,区域规划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八个方面:

一是主要功能区的划分,将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的范围落实到大致的空间上。主要功能区描述了开发与保护的大致边界,有助于防止各行政区盲目无序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这里的功能区边界不需要十分准确,因为这些边界地区属于过渡地区,性质本来就是模糊的,实际开发活动一般情况下很难实施。相反,如果有比较明确的开发活动,则其边界容易界定,不需要大费精力。

二是空间布局框架与城镇体系建设,明确区域空间开发结构。区域空间布局框架是在主要功能区划分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人口和产业的布局形态,它由点、线、面、网络组成,点是最基本的形态,是线、面、网络的基础。点所在的

位置是各级各类城镇所在的位置,要明确其规模与职能,实现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

三是区域内资源合理利用和产业发展方向与布局。资源利用关系是跨行政区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水资源在行政区之间如何划分,矿产资源在何处开发,相关产业及配套设施在何处布局,受损地区如何补偿都应该在区域规划中予以明确。要在规划中明确区域内重要矿产资源、水资源、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布局,规范调整区域资源利用关系。产业关系是区域经济联系的重要内容,行政区之间在主导产业的选择、配套产业的布局等方面进行沟通与协调,并通过规划的形式予以明确,实现行政区之间在产业间合理分工或者产业内合理分工。要明确区域禁止发展和鼓励发展的产业标准、类型,引导产业在设定范围内布局。

四是基础设施布局,明确区域内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电网、管道等主要基础设施的走向、节点、等级、数量等。基础设施是影响人口布局和产业布局的基础性因素,也是影响区域关系的重要因素,基础设施密集分布的行政区之

间经济联系往往十分密切。要从区域总体利益最大化的角度,促进基础设施在行政区之间合理布局。

五是大流域治理,主要是指流域内防洪、排涝、减灾、抗旱的统筹安排,实现流域水资源及相关资源开发的合理利用。流域关系是影响区域关系的重要因素,流域内各行政区往往唇齿相依,要统筹考虑抗灾、减灾设施的建设与布局,减少水患所造成的损失。

六是生态环境保护。在跨行政区的经济区和功能区内,生态环境状况是相互影响的,要从整个区域的角度,合理进行生态建设,统筹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及其布局,设置排放配额,促进排污权交易,从而降低重复投资,实现主要排放物的集中规模化处理。

七是人口分布与城市化,主要是大致预测人口的分布及其变化趋势。人口是流动性比较强的要素,人口流向影响着基础设施、基础产业的布局,也将影响到城镇体系的状况。区域规划要防止人口向局部城市过度集中,要构建反磁力系

统,引导人口合理分布,提高城市化的质量和水平。

八是区域内外经济合作。区域经济合作关系是行政区关系的重要内容,既包括行政区之间的经济合作,又包括与区域外部的经济合作。良好的区域合作关系可以降低区域之间的交易成本,促进形成合理的劳动地域分工,提高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在规划中要明确行政区之间的合作重点、合作机制及其保障措施。

四、区域规划是编制其他规划的基础和依据

区域规划属于基础性规划,规划期限很长,规划内容基本稳定,不能随意变更,它是编制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规划和城市规划的基础,这些规划在制定时均应考虑区域规划的相关安排。同时,区域规划一旦制定,国家在制定全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时,也要考虑区域规划的存在及其基本内容的约束性要求,并将其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这主要是因为区域规划的核心是难转移要素的约束性布局和易转移

要素的引导性布局,以及相关权利的初始配置,

这三种规划都要涉及到这些要素。目前,在区域规划缺失的情况下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规划,导致了“三规”

在内容上的重叠和冲突。今后要抓紧开展区域规划编制工作,使其成为其他规划制定的基础,成为规划衔接的总枢纽。

五、以区域合作理论和空间布局理论作为直接理论基础

区域规划以人地关系分析为背景,涉及的理论跨越了很多领域,包括经济学、地理学、环境科学、资源科学等,既包括与空间相关的理论,又包括与时间相关的理论,甚至还包括了一些规划方法论,不同知识背景的规划人员在规划过程中用到的理论实际上难以罗列。这里探讨编制区域规划的理论基础,即为什么要编制区域规划,对于规划编制过程中用到的理论不再进行叙述。

总体来看,关于区域合作的理论和空间布局的理论是区域规划最为直接相关的理论,进而成为区域规划的理论基础。区域合作的理论包括规模经济、集聚经济、比较优势、交易成本、外部效应、囚徒困境、公地悲剧等相关理论。空间

布局的理论包括区位论、点轴论、圈层论等。因为区域规划就是要规范资源开发利用秩序,明确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空间布局,引导产业和人口合理布局,解决“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矛盾。除了这些理论以外,其他理论如区域发展理论可以作为区域规划理论的补充。

(作者单位: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

劳动地域分工理论

绝对利益理论(亚当.斯密:生产绝对有利的产品,交换其它产品)

比较利益理论(李嘉图:在绝对优势和绝对劣势的情况下,发展相对优势部门)

要素禀赋学说(赫克歇尔、俄林:劳动力、资本、技术等)

要素替代理论(同一生产可以使用不同生产要素,有利的要素组合替代不有利的要素组合)

技术差距理论

产业结构优化

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斯密认为提高生产率是增加国民财富的重要

条件之一。他认为分工能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其理由有三个:第一,分工能使劳动者的熟练程度增进,故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第二,分工使每人专门从事某项作业,可以节省与生产没有直接关系的时间。第三,分工使专门从事某项作业的劳动者比较容易改良工具和发明机构。斯密认为每一个国家都有适合于生产某些特定产品的绝对有利的条件。如果每一个国家都按照其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去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彼此进行交换,则对所有交换国家都是有利的。各国都按照各自的有利条件进行分工和交换,将使各国的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将会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物质财富即国际分工应按由于地域、自然条件不同形成的商品成本绝对差异进行。

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他认为每个国家不一定生产各种商品,而应集中力量生产那些利益较大或不利较小的商品,然后进行国际贸易。在资本和劳动力不变的情况下,生产总量将增加。如此形成的国际分工对贸易各国都有利。李嘉图认为,在资本与劳动力在国际间

不能自由移动的情况,按照比较成本论的原则进行国际分工,可使劳动配置更合理,增加生产总额,对贸易各国均有利。但其前提是完全的自由贸易。因此,比较成本的核心是“两利取重,两害取轻”。

4.赫-俄要素禀赋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俄林认为,因为各种生产要素彼此不能完全代替,所以生产不同的商品时需要不同的生产要素配置。根据商品所包含的要素密集程度的不同,可以把国际贸易商品大致分为劳动密集型的、资本密集型的、资源密集型的或技术密集型的。各国生产要素的储备比例是不同的,有的国家资本相对雄厚,有的国家劳动力相对充足。因此,商品生产的相对成本不仅可以由技术决定,也可以由要素比例和要素稀缺程度的不同而决定。一般来说,劳动力相对充裕的国家,劳动力价格偏低,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成本在这里相对低一些;而在资本相对充足的国家里,资本的价格会相对低,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可能会有利。根据该理论,各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那些能够充分利用本国充裕要素的产品,以换取那些需要密集使用其

稀缺要素的产品。通过国际贸易可以减少国际间生产要素分布不均的缺陷。

二、区域分工理论

(一)区域分工的意义

区域分工是区域之间经济联系的一种形式。由于各个区域之间存在着经济发展条件和基础方面的差异,因此,在资源和要素不能完全、自由流动的情况下,为满足各自生产、生活方面的多种需求,提高经济效益,各个区域在经济交往中就必然要按照比较利益的原则,选择和发展具有优势的产业。于是,在区域之间就产生了分工。

区域分工的意义在于,能够使各区域充分发挥资源、要素、区位等方面的优势,进行专业化生产;合理利用资源,推动生产技术的提高和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有利于提高各区域的经济效益和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效益。

(二)成本学说

成本学说是运用生产成本的比较来解释国际分

工的一种理论。这里,主要介绍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

斯密在1776年出版了《国家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提出了绝对成本学说。他认为每个国家都有适于生产某些特定产品的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如果每个国家都根据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去进行专业化生产,就可以使成本绝对降低。然后,彼此进行产品交换,则对有关国家都有利。这样,如果各个国家都能够利用优势条件发展专业化生产部门,就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使各国的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正确的分配和最有效的利用。在自由贸易条件下,用成本最低的产品去进行自由贸易就能用最少的花费换回更多的商品,从而比它们各自都去生产所需要的一切东西更能增加国民财富。因此,他主张国际分工的原则是,就某种商品而言,如果别的国家生产的成本比本国低,那么该国就不要生产这种商品;输出本国绝对成本低的商品去换来货币,然后购买别国生产的廉价商品,就会更经济、合理。斯密的学说最早成为扩大国际贸易的理论基础。但是,它也有不足之处。不难发现,根据

他的观点,如果一个国家与其它国家相比,在商品生产方面都处于绝对劣势,那么就很难甚至不可能发生国际分工和贸易。这显然与国际分工和贸易的实际相矛盾。

比较成本学说是李嘉图在1817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提出的。他认为,由于资本和劳动力在国家间不能完全自由地流动和转移,所以,不应该以绝对成本的大小来作为国际分工和贸易的原则,而是要依据比较成本来开展国际分工与贸易。如果有两个生产率水平不相等的国家,其中一个国家生产任何一种商品都处于绝对有利的地位,但有利的程度不同;另一个国家生产任何一种商品都处于绝对不利地位,但不利的程度不同:在这样的情况下,两个国家仍然可以通过国际分工和贸易而相互获得利益。因为,一个国家无论处于什么发展阶段,经济力量如何,都有其相对优势,即使处于劣势,也能从中发现相对优势。在自由贸易的条件下,各国应该把资本和劳动用于具有相对优势的产业部门,生产本国最有利的产品,利用国际分工和贸易完成相互之间的互补,从而在使用和消耗等量

资源的情况下,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本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要素禀赋学说

要素禀赋学说是由赫克歇尔(E.Heckscher)和俄林(B.C.Ohlin)提出的。1919年,赫克歇尔就提出了要素禀赋的有关论点。在此基础上,俄林在1933年出版的《区际贸易与国际贸易》一书中比较全面地提出了要素禀赋学说。所以,后人也把要素禀赋学说称之为赫克歇尔-俄林模型或H-O学说。

要素禀赋学说的基本思想是,区域之间或国家之间生产要素的禀赋差异是它们之间出现分工和发生贸易的主要原因。一般地,在资本丰富的国家,利息率水平相对低于工资水平。在劳动力丰富的国家,工资水平相对低于利息率水平。所以,如果各个国家都密集地使用丰富的要素生产商品就能获得比较优势。也就是说,资本丰富的国家可以较便宜地生产需要大量资本的资本密集型商品。劳动力丰富的国家则可以较便宜地生产需要大量劳动的劳动密集型商品。在国际贸易中

它们就能够出口使用低廉生产要素比例大的商品,进口使用昂贵生产要素比例大的商品。这样,既发挥了各自的比较优势,又满足了相互的需求。在自由贸易的条件下,各个区域或国家都应该根据要素禀赋条件,进行分工,开展贸易,从而更有利于提高各区域或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从19世纪初-20世纪40年代的基于产业、企业的区位选择、空间行为和组织结构规律性研究阶段,和二次世界大战以后-20世纪80年代的区域总体空间结构与形态演化规律研究阶段,以及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新空间经济学阶段.研究重点从抽象的纯理论研究演变为从总体出发寻求各种经济主体在空间中的最优组合与分异的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化理论研究.对于区域经济空问结构研究,经典区位论所揭示的区域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形态,基本上概括了区域经济空间分异的主要特征性规律,是当今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化的基础性理论.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化理论是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化研究的主要理论,这些理论不仅可以为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化研究提供理论范

式,也为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研究提供有益的启示.新空间经济学对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和增长集聚的动力分析,为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化研究提供了新思路与方法.伴随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化理论的发展,其相应的方法也从静态分析模拟逐步向动态过程的空间演化模拟发展.新方法与技术手段在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研究中已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复杂性科学方法和GIS与RS技术的结合展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区域(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

TPC理论是关于在一定地域是以一定的专业化部门为核心,能够充分发挥专业化部门在整个地域的生产联系的生产地域经济体系的形成机制与过程的理论,这里,专业化部门是指具有全国意义和影响始终与区域以外其他区域的产业发生紧密联系的产业部门。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包括三个分支理论体系,(1)生产结构理论;(2)综合体内相互联系理论;(3)动态理论。

1. 生产结构理论

既然TPC是整个国民经济结构的一个地域组成部分,在某种程度上也就是国民经济结构组成的一个地域缩影。因而也就必然包括了国民经济结构中三大产业部门。但TPC与整个国家国民经济结构除TPC以外的区域经济结构毕竟有着报大的不

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

同。这是因为,TPC并不象国民经济结构那样具有为数众多门类齐全的部门,而且即使是按三大产业部门来划分,在部门的比例组成上也与整个国民经济结构有明显的区别,地域生产综合体所以不同于其他区域经济结构,还因为它是全国范围内有重大影响的专业化部门。这些专业化部门在全国劳动地域分工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可见地域生产综合体与其他区域经济结构不同之处也在于其在整个国家经济增长与经济结构变化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不同。从50年代起,原苏联学者就对区域产业结构分类进行了探讨,形成了不同的分类方案,因为这些分类都是对现存地域国民结构的

现象描述,因而各个分类方案之间大同小异。比如萨乌什盒曾将区分为:(1)主要的生产部门;(2)为区内主要的厦辅助性的其他生产部门提供原科和燃料的基础部门;(3)附属性的生产部门;(4)辅助性生产部门;(5)区内生产部门;(6)服务性部门。按原苏联学者班德曼的划分,生产结构由以下几个要素组成:生产部门、服务性基础设施、人口和当地自然资源,这里我们对班氏方案作一简单介绍,

TPC的生产部门包括专门化生产部门和分工性生产部门。专门化生产部门是TPC中心,一个区域能否有资格建设TPC,关键在于这个区域能否建成具有全国意义的专门化生产部门。而且一个区域的专门化部门的规模越大,在全国的地位越重要,建成的地域生产综合体的规模也就相应越大。分工性经济活动是在TPC范围内次一级的生产活动。分工性生产部门包括附属性生产部门和服务性生产部门。附属性生产部门主要是满足区内需要的生产部门,其特性和发展速度往往由专门化生产部门的需要来决定,而这些部门在一定时候也可发展成为TPC内部的专门化生产部门,而服务性生产部门主要是为TPC范围的人民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生产部门。

基础性设施是服务于生产部门的,但也是整个经济活动中所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基础设施的配置状况与完善程度,直接关系到生产活动能否正常运转,基础设施包括三类生产性基础设施(铁路、电力输送线、管道、供水、电讯等),社会性基础设施(旅客运输、贸易、零售店、托儿所、学校、医院、住宅等)和公共机构性基础设施(如党政机关、科研机关、艺术机构、高等教育机构)。

人口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因而在综合体人中的迁移、年龄、性别、教育水平、部门分布机构、居住条件、工作环境与健康状况既影响到整个生产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正常运转,本身也受这些外部环境的影响。

地方性自然资源在报大程度上决定了每个TPC范围内的专门化经济活动甚至其功能与空间结构。事实上,一地的资源条件说明了特定区域的发展潜力,而且也提供了TPC形成的先决条件。自然资源可分为五类:矿物资源、燃料与能源、术资源、植物资源和土地资源。建立综合体的准备阶段首先是对资源的评价,包括资源的可运输性,可更新性,蕴藏程度与含量,也必须考虑气候因素,社会经济条件和旅游设施,污染程度等外部条件和限制性固素,对资源的评价包括数量和质量的评价,其中质量的评价还包括着区位因子的分析。

由上而见,所谓的生产结构理论是指TPC由各种生产要素所组成,这些生产要素包括自然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因子,TPC的生产结构实际就是这些诸多因素相互结合所形成的统一体。

2,专业化与综合发展相结合的原理

在原苏联,专业化生产部门包括矿业和制造业,也可以是农业部门,专业化生产活动决定TPC在全国劳动地域分工和经济区中的地位,影响专

业化部门生产结构和发展速度的因素包括五个方面:综合体中资源的组成,国家对专业化部门生产产品的需求,区域的地理条件,单位产品的资本投资和运营成本,产品运到消费昔的运输成本,在现实中,专门化生产部门往往由一个或多个完整的或部分的生产循环所决定,与通常的技术循环有所不同的是。生产循环是建立在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技术和经济的基础之上的,通常一个循环的核心包含了一个至二个主要生产部门,而这两个生产部门代表了一个TPC范围的专业化活动,对于这样的生产循环,柯洛索夫斯基、萨乌什金和赫鲁晓夫等人都有过专门的探讨,生产循环的形式和空间联系应根据已知的地方资源的组成、级别、规模和在国家经济中的经济地位的变化而相应地作出改变和调整,专业化产业可以区分为区域之间的专业化部门或区域内部的专业化部门,这要根据这些部门在原苏联和区域经济中的作用来定,那些具有区际重要意义的产业部门通常将其产品输往国家的其他经济区域,而都有区域意义的产业部门主要用以满足区域市场。

提出专业他与综合发展相结合的原理是为了说明在TPC的发展过程中除了要考虑到专门化部门的发展,也要考虑到其他各种非专门化部门的发展。这是因为:第一,专门化部门在扩张过程中离不开综合发展,因为专门化部门与协作配套部门,社会基础设施建设部门之间有前向,后向,侧向的连锁关系,因而前者的发展就离不开后者的支持。第二,专门化与综合发展相结合是指专门化生产扩张过程中,综合发展也相应地扩张,这样才能支持专门化部门的发展,综合各部门的发展速度过慢的话,将不能满足专门化部门的发展需求,但如果综合各部门的建设过快的话,又会造成各种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浪费,第三,由于专门化部门发展是针对一定时空条件下的经济部门扩张而言,如果其他综合部门的发展跟上了这一发展,当外界条件发生变化时,区域经济就不会出现大的起伏涨落。比如由于资源(自然)被采掘一空时,区域专门化部门变得不专时,如果各综合部门发展到一定水平,区域经济就不会迅速衰落,甚至有能力支援形成新的专门化部门。

3. 动态原理

由于TPC的形成过程要经历10年之久,因而TPC的大规模的研究与设计工作需经历若干阶段:科研与设计阶段,基础设施的准备阶段,主要生产项目的建设阶段,使各生产性设施投入运营阶段,这几个阶段一般来说是相互联系与衔接的,常常在建设过程中出现某一TPC建设程度与其他程序交迭或重复出现的现象,比如在新的生产活动被引入TPC过程中对某些部门需作重建,在企业正式投产以后年中,基础设施需要改善等等,因而在TPC发展过程中建立模式时有必要进行时序划分,在对TPC进行动态模式分析时需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TPC生产结构和空间结构比例关系;(2)TPC每个建设阶段资源的有效配置; (3)资源在空间范围内合理分布与

充分利用;(4)TPC对环境的适应性及TPC与其他区域发展之间的关系;(5)TPC在未来扩张的范围与限度。正是由于TPC建设过程中具有强烈的动态性,因而建设中作为主管部门需要考虑: (1)对规划中的TPC及其空间结构的区位选择;(2)TPC各组成部分的时序选择;(3)对TPC发展的不同过程的管理;(4 )项目布局过程中的替代趋势与TPC成型过程中的发展预测,比如当基础设施成本下降时,资源与环境保护的成本上升;(5)由于一些不确定因素出现带来对丧繁的选择问题。

事实上TPC形成过程中许多内在或外在的因子都可能发生变化。比如当在萨彦的热电站建成以后,邻近的库兹巴斯TPC项目就需要予以修改,随着贝阿铁路的建成,从西伯利亚运出的原油会迅速增加,这自然会影响到奥伦堡TPC,塔吉克的TPC 以及远末的TPC发展过程、结构与规模,科学技术进步也是影响TPC规划与形成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子。首先科学技术能够提高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程度,响到资源的利用效率,因而由于科学技术的作用,某些综合体的开潜力和在区域分工中的地位就需要予以重新评价。再者,科学技术也击影响到每个TPC内外产业之间的连接关系,使得产业之闻的分工与协作不折加强,从而使TPC的功能与结构都不断产生变化与调整。

由此来看,TPC的动态原理是指在TPC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TPC内部的各个环节,各种组成要素的增长与扩展呈动态变化的规律。且由于TPC 是一个开放系统,本身又与外部区域经济和其他TPC发生物质能量的输出输入交换关系,外界环境也都会对TPC的变化产生影响力。从行政与经济隶属关系上TPC又与上一级经济区和国家经济行政机构发生必然联系。这样TPC是处在各种内外因素相互作用的网络的节点上,各种因素都会修改和矫正TPC发展的运行轨迹,使其处于动态发展变化过程之中。这也就要求对TPC的内外各种关系相应地进行动态协调,以保证TPC本身接照稳定和谐的道路进一步发展。实际上,在原苏联的TPC发展计划中,一般都是根据TPC内部各种条件建立静态模型,然后再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引入各种变量和不确定因素进行动态仿真,在此基础上实现TPC发展决策的合理化与科学化。

根据TPC的基本原理,从国家开展区域政策的角度来看,进行医域规划时一般都立足于以下几点:(1)在解决国家经济问题中区域的地位;(2)在联邦生产体系中医域的专门化和专门化产业的构成;(3)服务于若干区域的基础设施要素; (4)若干区域均有需求的稀有要素开发中的限制性因素;

(5)区域之间的环境保护措施;(6)专业化工业的生产成本和其产品输往目的地的转移成本等。由于在全苏,部门经济和区域经济可算作整个国家宏现经济的次一级系统,整个苏联的区域经济可以由各种级别的地域生产结构综合体系来表示,级别的高低反映了地域在全苏联整个经济中的贡献,地域生产结构分类中的首级地域是经济区,在经济区之下,有两个相联结的次一级地域级别——大规模的TPC和工业节点。而TPC的等级是反映经济区在全苏经济中地位的一个判别标志。一般说来,一个经济区可以有若

干个TPC,但整个经济区内现存的空间结构往往其由某一个特殊的TPC来定,因而区域规划的程序一般是经历五个阶段:(1)在经济区一级,确定TPC 集合系统和TPC的分工;(2)在TPC一级中决定每一TPC经济结构中主要要素发展的规模与比例关系;(3)在TPC一级,决定每个TPC发展时序和工业节点的空间结构;(4) 定每个TPC内部每工业节点的空间结构;(5)制定经济区中每个TPC的建设计划。由此看来,在原苏联经济区范围内的区域规划都是围绕着地域生产综合体的建设而展开的。

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

区域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一定时空尺度区域内,人类通过能动地控制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在不断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又不超越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条件下,既满足当代人和本区域发展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和其他区域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判定一个区域的发展是否属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标准为:一是自然资源系统的开发利用是否合理;二是经济系统是否高效;三是社会系统是否健康;四是生态环境系统是否能实现良性循环。

由人类及其生存环境共同组成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综合体,称之为人地系统。人地系统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复杂的巨系统。一定地域的人地系统,称之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研究核心是协调特定地域的人地关系。从空间结构、时间过程、组织演变、整体效

应、协同互补等方面去认识和寻求全球的、国家的或地区的人地关系整体优化、协调发展及人地系统的调控机理,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基于这一认识,区域可持续发展可以视作一个复杂系统,也具有动态、开放、非线性和可调控等特征。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与区域外的其它系统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其各子系统之间、子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处于不断运动变化之中,可能通过对现有状态不同程度的偏离,产生时间和空间上都相对有序的结构。系统反馈机制是动态平衡系统的一种固有性质,并可作为系统的调控切入点。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科学技术条件下,人口资源环境容量受一定阈值区间的限制。在这一区间内,当系统偏离稳定发展状态时,正反馈促使其返回原来的状态;而一旦超出这一区间,负反馈将加速系统的崩溃。由于人类活动的参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过程实质上是一个自组织与组织合作的过程,人们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发展模式对区域发展过程进行干预。在一定时期内,区域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渐进过程,其在时空上的稳定和有序程度,可以区域内人口

(Population)、资源(Resources)、环境(Environment)与发展(Development)(简称PRED)之间的协调程度体现。

1、PRED协调发展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区域PRED之间关系的协调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过程界面。在不同尺度的区域发展过程中,PRED之间总保持着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关系;在不同的发展阶段,PRED各要素之间客观上存在着与之相适应的和谐与合理匹配关系。为了谋求区域可持续发展,就要求人类采取合理的政策与措施,规范人类在自然环境中的行为,不断促进和协调PRED 之间的关系,保持区域PRED之间的“协调—不协调—协调”的动态循环。随着人们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利用能力的提高,区域可持续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2、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内核是全球问题的提出和全球意识的确立

全球问题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直接影响经济增长的极其复杂的社会问

题和环境问题的总和。这些问题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具有全球性规模,涉及全人类利益,要求在全世界范围内协同一致的努力才能得到解决。如全球变暖、人口剧增、南北发展失衡等。解决全球问题需要建立全球意识,因为全球问题具有全球规模的普遍性,涉及人类眼前和长远的根本利益;解决全球问题需要树立新的价值观——全球意识观。所以只有用整体性、公平性和持续性的准则,建立“全球性伙伴关系”才有可能摆脱非可持续的危机。

3、人与自然协同进化的原则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无论是生物圈的形成,还是人类的进化都是靠自然界自身的力量和生命体遗传变异中心法则经过上亿年和数百万年缓慢演化的结果。然而自近代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凭借科学技术的成果,逐步从纯自然的状态下提升出来,打乱了地球表层演化的秩序,改变了自然进化的动力,在科学技术的驱动下,自然进化已被社会进化、文化进化所取代。反思工业文明发展的内在机制,我们看出了它的不可持续性,说明人类的未来的确是不

容乐观的。当然人类的文明还要持续下去,文化进化也不可能停止,唯一的出路只能是把文化进化同自然进化结合起来,实现文化进化的自然化。这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4、人地系统动态仿真模拟和大系统理论的应用是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方法

由于人地系统内部或外部物质、能量、信息交换强度和作用方式的变化,导致系统的稳定性和有序性变化。特别是随着人类作用于自然环境广度与强度的不断增强,自然界对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反馈作用也相应地增强。因此,通过系统动力学模型中“人机对话”功能,在人类本身的再生产和经济社会活动同资源环境之间寻求一种理想的组合状态,以便在空间结构、时间过程、整体效应、协同性等方面,使区域的物质流、能量流达到合理的流动和分配。并对全球或区域环境影响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参数定量化,建立社会生态系统仿真模型,动态模拟及预测区域发展的未来。虽然这种用数学的精确语言来模拟人类社会行为的方法存在着模糊性,但他们被罗马俱乐部的科学家们用来进行“全球模拟”,并首次庄严地

提醒人们要关注那些对人类生存造成威胁的全

球问题。这一方法为世界各国制定未来发展计划所采用,并成为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方法之一。

又由于区域可持续发展所具有的整体性与协调

性特点,决定了其本身又是一个大系统问题。要对其中的众多因素及复杂关系进行分析,必须运用系统论的方法。大系统理论方法可以用来进行可持续发展研究。大系统理论强调建立系统中各子系统的相互关系,可以采用一系列的分解方法,如“分解—协调”、“分解—集结”、“分解—联合”等方法,来求解大系统的最优化、稳定化、模型化等问题。根据历史资料、经验数据建立大系统的广义多层次、多级别、多种类的模型体系,如多层、多段、递阶大系统模型,集成模型,变粒度模型,智能模型等。采用一些具体的衡量方法,如资源承载力、环境可持续水平等,对系统的可持续性进行分析,包括系统的技术性能进行分析(如稳定性、信息结构的能通性、可协调性分析等)、经济上的投入产出分析、社会有序性的分析及对生态环境影响分析等,确保系统长期稳定运行。在分析得出结论的基础上对其结果进

行处理,总结出对系统的可持续性的评价,根据预先确定的系统目标,提出系统的改进措施(如对系统的结构、参数的修改,或者定性的政策与建议)。最后将基于系统模型得到的改进措施付诸实践,对实际系统重新进行规划,采取新的管理手段,实施新的政策法规等,建立一个更完善的实际系统。对于这个新系统,在一定时期以后可以再次进行可持续性的分析与评价,从而形成一个应用大系统理论指导可持续发展的反馈式结构体系。为制订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的控制决策、改革方案与发展规划,提供定性和定量的科学依据。

空间区域管制理论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产生于本世纪30-40年代,以区位论为基础,并且沿用了区位论学者思考问题的方法。区域空间结构理论不是要求得出各种单个社会经济事物的最佳区位,而是研究各种客体在空间中的相互作用及相互关系,以及反映这种关系的客体和现象的空间集聚规模和集聚程度,因此把一定范围内的有关客体看成了具有一定功能的有机体。依据空间结构理论,区域经济

的发展过程在地域空间上也有一个演进过程:任何一个区域的发展,都是先从一些点上开始,然后在各点之间沿着一定的轴线发展,并辐射到面,并且交互成经济网络。

推荐访问:天津园艺工程研究所规划 标签 区域规划 XXX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