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蚂蚁文档网 > 述职报告 > 尹明善:豪情点燃力帆梦

尹明善:豪情点燃力帆梦

时间:2022-05-24 13:45:05 浏览次数: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2008年上半年,力帆汽摩产品出口金额居行业首位,且增幅最为显著。通过10年国际市场的历练和积累,力帆的出口网络遍及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被权威机构认定为中国可以国际化的60家企业之一。

面对尹明善,囊括人生与命运的所有形容词顿时变得苍白;各种桂冠与他的气场相比,也黯然失色。

点燃一生不灭的希望火种

当1992年尹明善投资20万元筹建“力帆·轰达车辆配件研究所”时,曾让许多人费解。所谓研究所,其实不过是每月200元租来的一间不足40m2的旧农舍和几台从破产企业买来的旧机器。没有国企的资源依托,没有先入者的品牌优势,年已55岁的尹明善,要在夹缝中杀出条生路,谈何容易!

“我有很多希望,要在有生之年一一点燃”。要读懂尹明善,不妨回眸他那一段大起大落、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

12岁就承担起养家的重任,却自立自强,学业优秀;

23岁因所谓“反革命”坐了9个半月牢,失去成为优秀数学家的机会;

41岁结束长达20多年的“牛鬼蛇神”生涯,迎来人生的第一个春天,先后从事过大学教师、编辑、出版商、涉外经营等令人羡慕的工作;

47岁开始自己创业,2007年以20亿元的身价跻身百富榜。

身世坎坷、敢进敢退的尹明善,绝不放弃任何挑战的机会:“姜子牙81岁出山,我……一切都不算晚。”

入“摩帮”,后来者剑走偏锋

20世纪90年代的山城重庆以摩托车闻名,“嘉陵”和“建设”如两只猛虎雄踞行业顶峰。此外,还有一大批生产销售摩托车及配件的民营企业,如隆鑫、宗申等,人称“摩托帮”。尹明善作为后来者,没有重复其他小企业为大厂做边角料的老路,一开始就直指摩托车的“心脏”——发动机的生产。尹明善敏锐地发现,虽然当时的摩托车市场热浪灼人,但是发动机一直是瓶颈,国内只有50mL和70mL两个型号,其余大多从日本进口。尹明善断言,只要能够造出嘉陵和建设没有的新东西,力帆就不愁打不开市场。

他的绝活,表面看来,只是一个老得不能再老的招式:战略创新。善于思考的尹明善,后来还将他的战略实践上升到理论高度。对前来采访取经的人,尹明善总忘不了“兜售”他的“供给推动需求”理论。在他看来,创新不是为了被动适应市场,而是开创一个新的市场,只要企业走在需求的前面,就没有饱和的市场、饱和的购买力。

短暂的积累过后,尹明善有了500多万元资金,他果断拿出50万元搞开发。1994~1995年,力帆集团先后研制出全国首台卧式100mL四冲程发动机、卧式90型电启动发动机,开创了中国摩托车业的两个里程碑。

1993 年以来,摩托车业重新洗牌。到2001年,力帆集团以产销发动机184万台,实现销售收入38.5亿元,纳税1.136亿元的骄人业绩,荣升重庆摩托车业的第一霸主,且发动机产销量、出口创汇、专利拥有量、产销综合值4项指标居全国第1,综合实力在全国同行业排名第2。国内知名摩托车企业新大洲、钱江、轻骑、富士达、港日都采用的是力帆发动机。

攀上中国摩托车行业高峰的梦想成真之后,尹明善虽已是年过花甲,但他仍是壮心不已。“我想起一则寓言:一只猫刚走进一间屋子,一阵风吹来,门自动关上,猫被困在屋里。怨天尤人,困兽犹斗是徒劳的,聪明的猫会时时保持蹲伏的姿态,等待一阵风再度吹开这扇门时,一跃而出。我就是这样一只伺机而动的猫。”谈笑间,尹明善又盯住了下一个机会市场——海外。

从全球看,除中国外,全球每年的摩托车市场容量大约是1000万辆,其中半数以上被日本企业占领,剩下的被中国台湾、意大利等企业瓜分。1998年9月,力帆的自营出口权批下来了,起跑枪声一响,尹明善就挥舞大手笔开拓海外市场。

2001年,力帆集团出口创汇2亿美元,成为业内首家出口创汇超亿美元的摩托车企业。2003年,力帆集团开发的摩托车、发动机等产品通过了欧盟e-mark认证,标志着力帆产品可以自由进入欧洲18个国家。2007年,力帆集团出口创汇达4亿美元,占重庆市出口总量的9%,仍居国内同行之首。力帆的产品远销东南亚、西亚、欧洲、非洲、南美等100多个地区;力帆摩托在越南、泰国、土耳其建有工厂。

尹明善的品牌战略与国际接轨,战果一路辉煌。2001年9月,力帆摩托首销日本,改写了中日摩托车有来无往的历史。在越南,力帆摩托车更是占有绝对优势,越南驻华商务参赞说:在越南,“力帆”的牌子比“本田”响。

造中国车,圆百年力帆梦

2005年,一款力帆520轿车正式亮相,一时举世皆惊。

当时,汽车产能过剩的言论甚嚣尘上,而尹明善却在民企造车转入低潮的关头,毅然率力帆杀入。

尹明善的从容来自更远大的抱负。他盘算着,虽然有不少专家提出搞汽车的盈亏平衡点是年产30万辆,但就中国现阶段而言,不少企业达到2万辆的生产规模就能过得挺滋润。当然,竞争导致这个平衡点会不断提高,“如果说现在市场上的汽车是50块钱1斤的话,将来很可能就是20块钱1斤。”他预言,中国生产的自主品牌轿车,最终会像摩托车那样产生产量和出口双料世界冠军。在时间上,中低档车只需用5~8年,高档车也许要用30年,“世界经济发展史的运行规律证明,一定会是后来者居上。”尹明善心中规划着“百年力帆”的战略目标,他深知以力帆的企业性格和产业资源,进入汽车行业才能开拓全新的战略市场,建立更加牢固的发展基点和更加广阔的战略纵深空间。

牌照八字没有一撇,尹明善就毅然投资9亿元,建设了冲压、焊接、涂装、总装4大生产线。重庆市常务副市长黄奇帆后来透露:与力帆一起申请轿车牌照的多达八九家,但仅力帆获批。尹明善“豪赌”轿车,第一步赢了。力帆是新的《中国汽车产业政策》发布后,获批的第一家汽车企业。

尹明善将中国企业的造车之路分为三条。

合资造轿车是第一条路,其成就有目共睹。这条路已走了20多年,但中国汽车对外技术依存度仍高达80%以上。合资企业要改一个螺丝,甚至也得报外方批准。品牌方面,本来应该是双品牌,且中方在前,如“上汽·大众”、“一汽·丰田”、“长安·福特”,可每个公司都通过第二品牌的方式,采用了纯外国品牌,如“桑塔纳”、“捷达”、“奥迪”、“帕萨特”、“别克”、“嘉年华”、“蒙迪欧”等。合资之路给国外品牌积累了知名度,淡化了“上汽”、“一汽”、“长安”等本土品牌。外资“用30%的资本,占了50%的股本,获得了70%的利润”。而我们解决了众多人口的就业问题,为国家创造了巨额税金,增加了中国的GDP,也使中国有了百分之十几的造车技术。

以吉利为代表的第二条造车之路,是以自主知识产权打造民族品牌,一切从零开始,初期绝大多数甚至全部技术国产化。这条路无疑将为国家和民族积累技术、积累品牌,其方向正确,但过程曲折。

第三条造车之路,便是力帆之路。在尹明善看来,这条道路的核心是坚持自主知识产权、民族品牌,但实行开门造车,尽一切可能采用世界先进的硬件和软件技术,采用世界先进的零部件,聚积全世界造车人才。

力帆轿车在设计制造过程中,就有上海同济大学、重庆大学、重庆汽车学院、长春第九设计院、英国D&P公司、美国MSC公司、海归人士的DSI公司、日资上海晓奥享荣公司等参与。520轿车采用了与宝马MINI车相同的发动机,西门子与德尔顿等的电喷系统。人才方面,力帆聚集了原克莱斯勒、东风、云雀、哈飞、江南奥拓等专家,以及力帆自身的技术人员。也就是说,技术、零部件、人才都放眼全球。力帆轿车的技术、设备、零部件都是购买的,知识产权全部属于自己,截至目前,力帆轿车已被授权191项专利,品牌为“力帆LIFAN”。尹明善坚守两点:一定要民族资本控股,一定要永远使用“力帆LIFAN”的品牌。

显然,第三条路不同于“合资”之路,也不同于“从零开始”之路。起点在高、低之间,技术在全开放和全封闭之间。开门造车,为我所控,为我所用。力帆之路和第二条路的吉利、奇瑞等是同盟军,都是着力打造自主知识产权、民族品牌,既着眼于国内市场又瞄准国外市场。然而这第二、第三条路都是漫长、曲折的。

“现在我什么都不怕,就怕资金链断裂,所以,我们必须兢兢业业去算企业每一笔账,企业的生命太宝贵了”。迅速做大做强,不是力帆轿车事业发展的快慢问题,而是生死问题,其推动力则是巨额资本。“中国民营企业获取资金是相对困难的。以前企业小的时候,可以将每年赚的钱不断积累还用不完,但是汽车行业绝对不行,必须尽快打开资本市场大门。”尹明善承认,利用自有资金去发展,已经无法做到企业迅速做强所必需的资金要求,必须寻找新的融资渠道。2008年6月13日,世界500强之一的美国国际集团(AIG)以约9000万美元认购力帆集团股份,正式成为力帆集团的第二大股东。

力帆后来,如何居上?“我经常讲这个话,世界经济史是一部后来居上的历史,明朝的时候中国是老大,后来被超越了。其实汽车发展史也是一部后来者居上的历史,最先做到‘后来居上’的就是丰田,福特如今只有眼看着。中国老讲那句话,改变不分先后。造车也不分迟早,因为我们有市场支撑。”尹明善把宝押在技术研发上,他认为这也是后发者可以赶超实力悬殊对手的重要路径。“虽然重庆力帆的新车研发还比较脆弱,但企业目前已经有4000余项专利。我们是中国目前4万家民营企业中拥有专利数量最多的。2007年,力帆与英国利卡多公司签约,用1400万元去购买其数项发动机专利。”

企业的掌门人可以分为老板、企业家两种。老板最大的目标是赚钱,而企业家的最大目标是实现梦想。当一个老板懂得通过一种精神、一种文化,团结一群人,去共同实现一个企业梦想的时候,这个老板也就变成了企业家。

尹明善不止一次地提起他远大的目标:打造百年力帆,百亿力帆!现在的尹明善,出入已经离不开宽敞大气的力帆620中级车。这位富有传奇性的智者,以这种姿态来象征自己与企业的共进退。

推荐访问:豪情 力帆 点燃 尹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