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蚂蚁文档网 > 作文范文 > 文化自信视域下研究生精神文化培育路径研究

文化自信视域下研究生精神文化培育路径研究

时间:2022-06-20 15:55:07 浏览次数:

 文化自信视域下研究生精神文化培育路径研究

 该论文来源于网络,本站转载的论文均是优质论文,供学习和研究使用,文中立场与本网站无关,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如果需要分享,请保留本段说明。

  摘

 要: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高校文化处在社会文化的前沿,既承担着育人的重要职责,也承担着引领社会文化的重要任务。文章以研究生文化自信培育的重要意义出发,深入探讨了研究生文化自信缺失的内部因素与外部影响,并从社会、学校、师资、学生等四个方面提出了研究生群体文化自信培育的对策路径。

 关键词:文化自信;研究生;精神文化;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9)11-0013-02

  習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在“四个自信”中,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本国特色的文化得到长久发展,坚定的文化自信,必须在国民的心中扎下深根。研究生群体学历水平高,综合素质强,是未来国家发展振兴的主要力量,文化自

 信的观念更要在研究生群体中得到强化。

 一、研究生文化自信培育的重要意义

  新的时代形势下,中国人民想要实现新的历史性发展,依然离不开文化这一融于中国人血脉中的力量。当代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唯有坚定文化自信,对本民族文化传统常怀敬畏之心,才能使我们在世界文化碰撞交流的大潮中,不迷失方向[1]。新的时代,全民族的共同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梦的美好向往,文化的繁荣昌盛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我们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是华夏大地生生不息的精神滋养,值得我们认真学习,诚挚信仰。

 文化自信的信念需要在全国人民的精神世界中得到响应。研究生群体享受高等的教育资源,对国家社会发展的方向和形势具有更敏锐的感受力和理解力。培育文化自信,研究生理应成为主体人群。但是从近年来的调查来看,研究生的思想世界中存在一些共性问题,如理想信念不够坚定,诚信意识有所缺失,价值追求功利化严重,心理负担巨大等。人类社会发展进化的精神滋养,解决研究生出现的种种思想问题,需要我们视域转向文化,在我们民族的文化传统中汲取智慧。

 二、研究生文化自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与本科生相比,大多数情况下,研究生群体的求学经历、求学动机、社会经验、自我认知以及家庭背景等方面都要显得相对复杂,个体和群体差异性更加明显。开展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寻找研究生思想中文化自信缺失的症结所在。

 (一)知识结构单一,学习目的功利化 研究生的日常学习任务

 以专业内的科学研究为主,学习范围基本上局限于本专业领域。自文理科分别,学生的知识结构就开始走向单一,走向专业教育阶段,无论是教学目的还是学生的学生目的都以“谋生”为第一要义,思想文化作为精神层面的产物,在广大学生心中的地位根本无法和专业素质相提并论。长期的不接触就会导致研究生对于本民族文化的陌生,没有了解过传统文化的经意所在,又何谈文化自信乃至文化信仰呢。事实上,传统文化就像一座用之不竭的宝藏,蕴藏于我们生长的这片泥土之中,无论是否被人发现,它的光芒始终都在。真正的宝藏不会被岁月的风尘掩盖光彩,我们民族优秀的文化正是如此,它熔铸于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之中,即使大多数人被世界的纷繁一叶障目,但只要静下心来去了解,去认识民族文化,就一定会为她的魅力和生命力所折服。所以,研究生精神文化培养要注重中国特色为社会主义文化的认识学习,让广大研究生对本民族的文化传统有充分的认识,从而证实文化继承与传播的使命,培育其高度的文化自信。

 (二)文化观念偏颇,价值观受侵蚀

  在我们民族近代的历史上,为挽救民族危亡的局面,探索国家振兴的途径,一些有识之士从思想文化领域寻找突破,将大量西方思想主义引入中华大地,为解放思想,启发民智做出了贡献。但是这一行为走向了极端,为民族传统文化带来了巨大打击。全盘西化的观念彻底抹杀了民族文化的应有价值,也在国民思想中埋下了文化自卑的种子。新中国建立后,民族文化重获了一段蓬勃发展的时期。改革开放使得中国的思想文化世界再次变得多元,各种异质文化纷纷涌入,

 而且涌入速度和规模都可以说是空前的。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不可逆转,我们也在这种大形势下进行着思想文化的交流碰撞。研究生群体的视野较为开阔,具有灵活的思维方式,往往成为最先接触外来事物的群体。研究生是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的中坚力量,全社会有责任规范研究生的思想倾向,建立民族文化自信,端正其价值观念。

 三、研究生文化自信培育的路径

  文化自信的培育应是针对社会全体成员而展开的,但是研究生群体接受高层文化教育,是社会先进文化最主要的制造者,具有极大影响力的社会文化的积极传播者,是社会文化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所以研究生的文化自信培育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需要将这一环节融入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一)社会方面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社会都要关心知识分子、尊重知识分子,营造尊重知识、尊重知识分子的良好社会氛围。崇尚知识文化的社会环境,有利于提升研究生群体对自身机制和使命的认同感和责任感。为此,党和国家要加强舆论引导,广泛宣传中国特色为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内容,让广大研究生获得更多机会,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学习[2]。除了传统的广播、电视、报纸媒体形式,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社交工具都可以成为研究生群体自主学习的信息渠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宣传教育工作,不应只由主流媒体来承担,各种媒体形式都应该为国民文化自信的建设贡献力量。所以,应该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教育与现

 代媒体工具相结合,利用各种喜闻乐见的形式,让民族的文化传统在日常生活中传播推广,也为研究生的自主学习增加有营养有内涵的学习内容。同时,研究生也可以通过这些媒体平台发表心声,要加强对研究生反馈内容的关注,进行思想倾向的监督和引导,了解广大研究生的文化观念现状,尽量满足其精神诉请求,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教育的常态化,为文化自信的培育打下基础。

  (二)学校方面

  高校是研究生主要的培养基地,也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进行者。培育研究生文化自信,学校应该从教学内容和形式上多做思考。一定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相关课程的容量和质量,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容融入其中[3]。学校还要不断创新教学形式,发挥多媒体教学工具的作用,将纪录片,文化综艺等节目引入课堂,使教学内容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学校要为研究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提供良好的校园环境。学生党员和社团组织是研究生自我教育过程中的主要队伍,学校要加强学生党员的选拔和培养工作,保证学生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在广大研究生中可以起到模范作用。学校还要做好学生社团的领导和支持工作,给与学社社团组织一定的活动自由,但要注意方向的引领和监督,并为其提供资金、场地以及管理人员的支持保障。发挥学社党员和社团组织在研究生群體的影响力,促进自主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有效开展。学校在研究生文化自信的培育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引导和保障支持角色。

 (三)师资方面

  中国传统教育讲究言传身教,耳濡目染,就是要通过学生和教师在长期接触中,让老师的人格魅力绽放光彩,让教师的道德情操感化心灵,收获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所以,研究生文化自信的培养,要鼓励导师们引领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学习,组织一些学生和导师共同学习的项目,一同感受本民族文化的无限魅力。导师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全社会传播推广的主力军,首要任务就是带动自己的研究生。导师们也应该意识到,学习能力不应是研究生优秀与否的唯一衡量标准,想要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者,未来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思想政治教育至关重要。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有利于研究生抵制不良思想倾向,踏实学习,矢志报国,研究生导师要对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中发挥引领作用。因此导师自身也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学习和理解,并践行本民族文化传统中的人格修养,以道德示范来促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文化自信的培养。

 (四)学生方面

  研究生的学习能力较强,习惯于自主学习的方式。研究生精神文化培养的最佳实现途径也是通过自我教育的方式完成,其他依靠外力来进行的教育都只是起到引导作用,研究生自我反思,自我探索,最终实现自身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所在。研究生党员队伍是研究生自我教育中的重要力量,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文化自信的培育工作要让学生党员队伍发挥作用[4]。党员学生要自觉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容,以自身

 行动带动身边更多的研究生同学,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研究生社团是研究生群体自己的群众性组织,与研究生联系广泛,在研究生群体中比较具有影响力,社团组织也是研究生自我教育中一支重要的队伍。所以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文化自信的培育也离不开社团组织发挥其影响力。社团组织也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微博头条文章等新媒体工具,进行日常文化的宣传和推广。无论是研究生党员和社团组织,其各种努力都是为了营造研究生自我教育的良好环境和氛围,让文化自信在研究生群体中自行生根发芽,日益壮大。

 总之,研究生群体肩负时代使命,是国民文化自信培育的主体。但是在研究生群体中还存在着文化观念,知识结构的偏颇,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培育文化自信重点在于培养其对于本土文化的热情,需要多方合力,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云彬.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J].红旗文稿,2010,(9).

 [2]傅静.新时代下文化传承创新与高校党建交融的思考[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2).

 [3]王景云.全球化视野下大学生文化自信建设探究[J].教育探索,2008,(6).

 [4]刘士林.中华文化自信的主体考量与阐释[J].江海学刊,2009,(1).

 “分子生物学”课程思政教学探索

 该论文来源于网络,本站转载的论文均是优质论文,供学习和研究使用,文中立场与本网站无关,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如果需要分享,请保留本段说明。

  摘

 要:课堂教学是大学实施学术立教、学德树人的主阵地,应践行习近平新时代教育思想,将学科资源、学术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实施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为一体的课程思政,以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分子生物学”是生物类专业的主干课程,文章从课程目标、思政元素挖掘及实施路径等方面探索了“分子生物学”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思路,以期实现德业双修与德才兼备的人才培养目标。

 关键词:课程思政;分子生物学;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9)11-0015-04

  大学的核心使命是人才培养,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高校的一切工作都应紧密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展开,着力培养和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

 之帅也(司马光《资治通鉴·周纪一》)”、“学校之中,惟以成德为事(王守仁《答顾东桥书》)”点明了育人和育才的辩证关系; “立德为先,树人为本”,办学必须始终尊重这个人才培养的辩证法。课堂教学是大学立德树人的主渠道、主阵地,抓好课堂教学有助于提升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人才培养质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所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这一教育理念已成为高校实施“课程思政”、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行动纲领和工作指南。

  经济主体多元化所带来的社会多元价值交织渗透,对我国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产生很大影响,只靠思政课对大学生进行价值引导的局限性日益凸显[2-3],亟须建立多学科同频共振的“大思政”格局,对大学生开展价值引领。课程思政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形成的关于人才培养的综合教育理念,要求所有课程充分挖掘知识体系所蕴含的思政德育元素,将学术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构建“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维教学目标和全课程育人体系,促使所有教学活动都肩负起立德树人的功能、全体教师都承担起立德树人的职责,实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同频共振[4-7],完成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课程思政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的生长点[8],那么,如何在突出学科专业知识和技能传授的

 专业课程中确定德育目标、将显性专业知识传授与隐性思政教育有机融合、在授业、解惑、提智、增识过程中“润物细无声”地融入德行层面的精神指引是值得高校专业课教师深入思考的课题。

  “分子生物学”是生物类本科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专业核心课程[9-10],在分子水平上阐释遗传信息的复制、传递、表达、调控、突变、修复、互作的机制。基于“夯实基础、拓宽知识、增强能力、提高素质”课程目标[11],教师应积极探索课程思政,将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核心价值观教育、民族文化教育落细、落微、落实于教学全过程,将课程建设为立德树人的“阿基米德支点”,实现“师者也,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戴圣《礼记》)”、“学必以德行为本(吴澄《草庐学案》)”的大学教育之本,师生共悟“德者业之本,业者德之著。德益进而业益修,业益修则德益进(张履祥《备忘三》)”之真谛,协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自明其德”。

  一、重塑“分子生物学”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必定是个体本位与社会本位的统一[12],大学课程教学目标的设置要落实“以本为

 本”、推进“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还原大学追求真理、探究高深学问的本质[13],结合课程蕴含的隐性思政德育元素,培养学生成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我们构建了基于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分子生物学”三维立德树人目标,将科学精神、思想品德、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培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一)知识目标

  “分子生物学”课程的核心内容是揭示核酸与蛋白质结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14]。通过课程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涉及调控生物基因组稳定、复制、转录、翻译、重组、突变、选择性表达的分子精细机制的理论知识和前沿进展;掌握在生命科学领域开展研究所涉及的试验设计逻辑和数据分析方法。

  (二)能力目标

  搭建系统性强、构架清晰、与国际接轨的“分子生物学”知识体系。不断提升批判性文献阅读能力、科学分析能力、发现并解决问题能力;获得知识迁移能力,形成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习惯。

  (三)德行目标

  提升国际视野与格局;养成诚信合作、无私奉献、文化自信、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的人格品质;塑造科学精神、辞海精神、工匠精神;增强时代责任感、使命感、承担历史使命;升华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二、“分子生物学”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

  “课程思政”必须做到“思政”与“专业”有机融合,实现二者相长[15]。教学内容是思政的载体,需要精心组织教学内容,找准“道”与“术”的契合点,以无缝对接和有机互融方式,完成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

  (一)跟踪学科前沿,培养国际视野与格局

  “分子生物学”发展日新月异,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不断涌现。因此,在高等教育发展日益呈现出鲜明国际化趋势的背景下,教师要以高超的教学学术水平构建学术性课堂,将学科前沿研究成果融入课堂教学,做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既要授“鱼”又要授“渔”,使课堂成为学生发掘新知识、启迪学术创新思维、获得学术成长的探索性活动。

 例如,在讲解假基因概念时,学生了解到假基因是基因组中与正常基因序列相似的非功能性DNA 拷贝。那么,假基因真的就没有任何生物学功能?教师通过将“Evolutionary Genetics:Smells like a Pseudo-pseudogene(Current Biology,2016)”、Olfactory receptor pseudo-pseudogenes (Nature,2016)文献内容引入教学,使学生了解到假基因并不一定是没有功能的,在基因组中存在伪假基因(pseudo-pseudogene)。在讲解 RNA 非对称转录内容时,引入有关天然反義转录的文献;在讲解 DNA 复制起始需要RNA 引物的内容时,引入 Deep-sea vent phage DNA polymerase specifically initiates DNA synthesis in the absence of primers(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2017)的研究结果,使学生了解到噬菌体 NrS-1 的 DNA 聚合酶可以在没有任何引物存在的情况下从头起始DNA复制。通过学术课堂活动,使学生能够跟踪“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从国际视角不断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自觉做到“学必日新”;认识到在以科学技术为主导的当代社会,必须立足中国、胸怀世界,通过个体的努力学习推动国家的强大。

  (二)增强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

  我国科学研究水平正在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国际科技创新的话语权不断强化。在“分子生物学”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展示我国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增强学生的国家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在讲述生命起源内容时,不仅传授拉马克及达尔文的进化论,还要介绍老子有关生命起源的论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德经》)”。其对宇宙诞生及生命起源的阐释,与现代科学相互启发印证。

  将“诸药所生,皆有境界(《本草经集注》)”、“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晏子春秋·内篇杂下》)”融入表观遗传学章节,让学生感受中国文化底蕴的博大精深。

  在蛋白质生物合成章节,介绍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首次人工合成酵母丙氨酸 tRNA 的创新科研成果。在真核生物前体 mRNA 剪接加工章节,引入施一公团队发表的文献“Structural Basis of Pre-mRNA Splicing (Science,2015)”、“Structure of a Yeast Spliceosome at 3.6 Angstrom Resolution(Science,2015)”,首次揭示了高分辨率剪接体三维结构及其对前体 mRNA 进行剪接的分子机制,是生命科学领域的重大原创性突破。在 DNA 结构章节,引入文献“Cryo-EM Study of the Chromatin Fiber Reveals a Double Helix Twisted by Tetranucleosomal Units(Science,2014)”,介绍朱平和

 李国红研究组解析 30nm 染色质高级结构的重大成果,使我国在染色质三维结构这个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通过将我国杰出科学家的科研成果融入课堂教学,使学生充分了解我国科学家在理论创新、机理解析等方面做出的国际一流贡献,自觉增强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和认同感,承担国家科学文化价值传承的重任,以对世界科技文化兼容并蓄的气魄,努力为国家科技进步、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科学精神和动力源泉。

  (三)加强专业化的职业精神塑造

  “分子生物学”发展至今,所有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产生与突破都凝聚了无数科学家的艰辛。以优秀科学家例如 Johann Gregor Mendel、Nettie Maria Stevens、Thomas Hunt Morgan、Barbara McClintock、Seymour Benzer、Oswald Avery、Francis Harry Compton Crick、James Watson、Frederick Sanger、Joshua Lederberg、谈家桢、施一公等事迹为切入点,使学生了解到科学研究需要付出“筚路蓝缕、手胼足胝”的艰苦努力,具有严谨性、踏实性、规范性、协同性、合作性特征,自觉培养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学术素养,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践行六大特质,即“执事敬,主一无适之谓;发愤忘食,乐以忘忧”的敬业精神、“客观唯实、追求真理,将研究成果建立在充分可靠的检验基础之上”的求真精神、“追真探规、内外相应、言行相称”的诚信精神、“不盲从、不迷信、理性怀疑、敢于挑战”的质疑精神、“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坚韧精神、“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的合作精神。

  (四)

 严于律己,遵纪守法,竞争与合作兼并

  通过基因的表达调控、信号通讯、表观遗传学机制内容的传授,以基因社会学为比拟,使学生深刻理解自己是伟大中国梦奋进历程和国家民族发展大业中的一员,在校期间要“勿惰寸功、心无旁骛、潜心明道问学、进德修业”,如同响应内外环境信号的基因,适时表达或关闭,以合作与竞争并存方式,和谐予生命之美,时刻响应党和人民的召唤,认真履责,奉献自己的才智。以细胞编程性凋亡、基因诱导表达等内容,引导学生要有大局观、团队合作意识和奉献情怀。不论身在何处,都要接受监控、遵纪守法,有压力、有动力、有创新,如同基因稳定遗传而又适度变异那样,勇于与时俱进、敢于标新立异,但是不可冒进,避免犹如脱离正常生命轨道的癌细胞,成为生命秩序的叛逆者而毁灭生命个体。

 通过对“分子生物学”课程内容中所蕴含思政资源的挖掘,将“传道”落实到“授业、解惑”的教学全过程,在丰富有深度教学内容的同时,让专业课教学回归到育人的本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即育人又育才,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实现个人理想信念、价值取向、学习能力、知识水平、意志品质、思辨能力、创新精神、社会责任、使命担当、国际视野、人文情怀等方面的提升。

  三、推进“分子生物学”课程思政教学的途径

  (一)实施研究型教学

  在新教学理念和新教育技术的推动下,课堂教学模式正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 教师要善于建立基于建构主义、

 合作教育理论指导的翻转课堂、对分课堂、TBL (Team-Based Learning,团队为基础的学习)、PBL (Problem-Based Learning,基于问题的学习)、CBL (Case-based learning,基于案例教学习)、双语教学等多轨并行教学模式,将“知识建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贯穿教学过程,把知识传授置于解决特定科学问题的具体情景中,为学生创设高效的学习氛围,建立学习共同体,促使学生自觉开展深层次和成就式学习,通过学生自身主动的探究来组建学科知识结构、培育科学思维与学习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与创新思维。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培育发散思维及后继学习能力,实现新旧知识的融会贯通,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更新更合理的知识体系。在完成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的同时,“润物细无声”地引导学生努力学习,坚定四个自信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和历史使命感;树立国际视野;培育科学精神,学会交流沟通、团队合作。

  (二)开展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对教学过程具有总结、鉴定、诊断、反馈、导向、改进、激励和管理功能[16]。然而,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的课程考试仍然采用传统的期末闭卷终结性模式,存在“重知识记忆轻能力培养、重标准统一轻个性差异、重知识传递轻问题探究、重教学结果轻学习过程”弊端。因此,课程组在“分子生物学”中贯彻“立德树人”理念,实施考试方法改革,建立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试体系,促使教学本质从“重教”向“重学”、从“重结果”向“重过

 程”、从“重记忆”向“重能力”的转变。实现对学生学习能力、动机、态度、情感、意志、人格、人际交往技巧等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全面、综合评价,克服传统终结性评价存在目的功利化、内容教材化、题型机械化、反馈过程缺失等诸多弊端,将教与学双向活动有机结合。这种基于“重过程—考能力”的课程考核方式,可以有效督促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将抽象的理论知识有效内化,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提升专业教师的思政水平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专业教师的道德、文化以及能力水平直接制约着课程思政的实效性。“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要做“授业解惑”的“经师”,更要做“明德传道”的“人师”,以娴熟精湛的专业技能和深厚浓烈的专业情感扎实课程思政,践行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时代重任。

  “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朱子文集》)”,教师要敬业、爱业、乐业、勤业、思业、精业,做到“教书与育人、言传和身教、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在课程思政过程中,培植自己的“三高”特质,即“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的德高;“下苦功夫、求真学问、潜心问道”的学高;“提升教学学术、掌控课堂能力”的艺高。“善于教育者,必能注意学生之道德,以养成其优美之品格(《西学东渐记》)”,教师的人格力量是学生成长的重要源泉,而这种人格力量来源于教师高尚的师德;来自于教师对教育事业、对学生深厚的爱。“为人师者,必先正其身,方能教书育人,此乃师德之本也(《礼记·学记》)”、“为师先为人,修业先

 修德(《论语》)”,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坚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在课程思政过程充分实现师表的导向功能、感化功能、陶冶功能和培育功能。

  四、结语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育理念,强调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的紧密结合。教师要深入挖掘思政教育资源,确立课程德育目标,构建学术课堂,开展教学学术研究,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推动课程思政持续深入。思政路漫漫,教师要“尊德性而道问学”、“美其道、慎其行”、“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对学生成长发挥引领和表率作用。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2][7]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 2017,(1).

 [3]祝华东.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戏剧影视类专业课程的教学实践[J].美与时代:上,2018,(11).

 [4]初文华,张健,李玉伟.理工科专业基础课程中的思政教育探索——以《水力学与泵》课程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8,(30).

 [5]陆道坤. 课程思政推行中若干核心问题及解决思路——基于专业课程思政的探讨[J].思想理论教育,2018,(3).

 [6]裴晨晨.浅析高校开展“课程思政”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决策咨询,2018,(4).

 [8]邱伟光.论课程思政的内在规定与实施重点[J].思想理论教育,2018,(8).

 [9]汪洋.活用“微课”助力分子生物学课堂教学[J].教育现代化,2018,(35).

 [10]段瑞君,杨希,梁健,等.分子生物学模块化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生物学杂志,2018,(1).

 [11]徐启江,李玉花.分子生物学分级式课程体系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5).

 [12]周光礼. “双一流”建设中的学术突破——论大学学科、专业、课程一体化建设[J].教育研究,2016,(5).

 [13]王海洲.重塑大學教学生态 焕发课堂生命活力[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8,(2).

 [14]莫日根,邢万金,范丽,等.科学史引导的分子生物学教学架构和实践[J].生物学杂志,2016,(5).

 [15]成桂英.推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三个着力点[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9).

 [16]胡义伟,高元琪.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导向下的课程考试改革研究[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6,(5).

推荐访问:视域 文化 培育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