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蚂蚁文档网 > 述职报告 > 草鱼养殖及防病技术要点

草鱼养殖及防病技术要点

时间:2022-05-28 10:25:04 浏览次数:

[摘 要] 草鱼因具备生长状况良好、养殖成本较低、市场价格平稳等特点,成为了众多养殖户的首选养殖品种。此外,消费者对草鱼的喜爱也是草鱼养殖量较多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于养殖户来说,养殖过程中面临草鱼病害防治问题,一旦防治措施不合理,就会对产量和质量带来较大影响。以往的养殖经验表明,在多雨的季节或者年份草鱼发生病害的概率更大。虽然大部分养殖户都意识到了病害防治的重要性,并且采取了定期防治的手段,但是草鱼病害的发生仍不可避免。究其原因,主要是防治措施不合理导致的。基于此,本文就草鱼养殖和防病的技术要点进行分析,旨在保证草鱼的产量和品质,为人们提高健康安全的食品。

[关键词] 草鱼;养殖技术;病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 S94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要想达到健康养殖的目的,就必须了解草鱼的生活习性和营养需求,并且研究引发病害的原因,据此制订合理的养殖计划,为草鱼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通过总结以往的养殖经验发现,引发草鱼病害的因素有很多,其中草鱼的生长环境、饲料的合理配置以及水质安全均可以影响草鱼的健康生长。而为了给人们提供更加健康、安全的食品,需要在养殖过程中控制药物的使用,采取科学的养殖方式来防治病害,確保为人们提供无药物残留、安全放心的草鱼。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健康食品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这就为鱼类的健康养殖提出了新要求,需要进一步提高草鱼养殖技术水平。

1 草鱼鱼苗养殖防病要点

鱼苗在孵出15~25 d后是鱼苗的培育阶段,总结以往的养殖经验发现,此阶段的多发病为白头白嘴病、车轮病及跑马病等。引发这类疾病的主要原因是鱼苗培育密度过大,饲料配置不够合理,水质无法得到保障。为此,要想避免在培育阶段发生病害,就必须对培育密度、饲料配置和水质问题进行合理控制。

1.1 合理控制培育密度

鱼苗在培育阶段主要以浮游生物为食,如果在特定的空间内分布过多的鱼苗,就会因食物不足而影响大部分鱼苗的体质。此外,如果鱼苗密度过大,也会对水质产生严重影响,对鱼苗的生长环境造成破坏,这会为疾病的发生和传播提供有利条件。为此,在鱼苗培育阶段,控制鱼苗养殖的密度是保证健康养殖的关键。通常情况下,将鱼苗养殖密度控制在15万~20万尾/667 m2为最佳,超过20万尾/667 m2就会增加患病的概率。

1.2 科学施肥

相关资料显示,鱼苗培育期间投放的天然饵料仅能提供维持鱼苗食用8~10 d,部分养殖户选择在8~10 d后在池塘内投入豆浆和肥料。事实证明,投入豆浆和肥料不仅不能为鱼苗提供饲料,还会给水质带来损害。为此,鱼苗喂养8~10 d后可以选择喂食黄豆粉来代替浮游生物。

1.3 定期改善水质

为了给鱼苗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需要在培育期间保证每隔3 d更换一次清水,每次加水的量控制在3~5 cm即可。加注清水的主要目的是增加水中的溶氧量,促进有机分解,提高鱼苗的代谢能力和食欲,进而有效抑制病菌滋生,保证鱼苗健康生长。需要注意的是,加注清水时尽量选择黄昏时段。

1.4 及时分塘饲养

鱼苗培育阶段的生长速度较快,约20 d鱼苗的体长就会增至两三倍,体质量更是增加60倍之多,对应的摄食量和排粪量也会增多,以往投入的饲料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鱼苗摄食的要求,而排粪量的增多也加速了水质变坏的速度,如果不能及时加注清水就很容易引发疾病。因此,此阶段需要及时进行分塘饲养,确保鱼苗健康生长。

2 草鱼鱼种养殖防病要点

当鱼苗长至50~150 g时,进入了鱼种的培育阶段。其中体长10~20 cm、体质量9~150 g的鱼种是急性传染性草鱼出血病的多发群体。同时,细菌性肠炎、烂鳃及赤皮病也是这一阶段较为多发的疾病,此类病症的死亡率可达80%。如果得不到有效防治,将会给养殖户带来大量的经济损失,产量也会明显下降。而养殖环境和病原体传播是这类疾病发生和传播的关键因素,因此养殖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鱼种培育池以面积0.20~0.67 hm2、深2.3~2.5 m(不低于2.0 m)为宜;②夏花放养前2周,加水l.0 m深左右,然后用生石灰(每次100 kg/667 m2)清塘消毒;③夏花放养前5 d施基肥(667 m2施发酵粪肥100 kg或尿素3 kg、过磷酸钙6 kg),由于鱼种长至6 cm后食性由浮游动物转向草食性,因此鱼池放鱼后禁止再施肥,以免败坏水质;④苗种下塘前用聚乙烯毗咯烷酮碘(PVP-I)60 mg/L药浴25 min左右[1];⑤夏花放养密度以6 000~6 500尾/667 m2为宜,并搭配20%的蜻鱼种;⑥投喂颗粒饲料时以鱼边吃边撒为好,黄昏时应增喂适量浮萍或水草;⑦5-6月每10~15 d加水一次,每次加5~6 cm;7-9月每7 d加水一次,每次8~12 cm。当水色变成深绿或鱼群摄食量突然下降时,应及时加换部分清水。

除以上几点之外,还可以通过在稻田培育草鱼鱼种、在成鱼池内培育鱼种等来提升鱼种成活的概率。另外,如果养殖条件允许,可以使用草鱼出血病疫苗对鱼苗进行浸泡,或者可以对8 cm以上的草鱼鱼种注射疫苗来达到增产的目的。

3 草鱼成鱼养殖防病要点

在草鱼的成鱼养殖阶段,出血病、细菌性肠炎、烂鳃、赤皮病等还会伴随发生。另外,中华鳗病也是成鱼养殖阶段的重要疾病。产生上述疾病的主要原因有暴食和水质问题,因此养殖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3.1 加强越冬饲养管理

草鱼种越冬期的饲养管理,即在越冬期,特别是晴天,坚持投喂适量的豆饼或菜饼。

3.2 科学控制食量

成鱼在越冬之后会由于饥饿而食量大增,尤其是在春夏的交替之际。3月,水温达10~15 ℃时,可以将每天的喂食量控制在成鱼体质量的3%,可以饲喂高脂肪饲料,便于成鱼尽快恢复体质。4月,水温达到15 ℃以上后,投食饼类饲料之后,可以投入适量的嫩草,让成鱼完成对食草的过度。5月,水温上升至25 ℃左右,这一阶段可以每天喂食3次[2]。

3.3 定期加注清水

定期加注清水,改善水质。5月底,鱼体进入正常生长期后商品饲料和草料均喂食较多,水质容易腐败,从此时开始每15 d应加注一次清水;7-9月高温时期,7 d加一次清水;10-11月,每15 d加注一次清水。每次加水水深5~10 cm,天气热或水质恶劣时还应换水。

参考文献

[1]魏良芳.草鱼成鱼养殖与鱼病防治技术分析[J].福建农业,2015(6):142.

[2]邓晓明.试析如何提高草鱼病的防治效果[J].农技服务,2017(3):153.

推荐访问:草鱼 防病 养殖 要点 技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