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蚂蚁文档网 > 述职报告 > 浅谈现代主义建筑设计

浅谈现代主义建筑设计

时间:2022-05-25 19:50:07 浏览次数:

摘 要:随着社会思想的转变,欧洲国家的建筑观也随之产生了变化,兴起了上世纪建筑界最有影响力的现代主义运动,进而通过战后的美国影响到了全世界。建筑原本承載的文化意义、历史意义逐渐消失,建筑的社会政治功能日益凸显。这样的转折来自于现代主义建筑运动。现代主义的先驱有瓦尔特·格罗皮乌斯、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勒·柯布西耶和弗兰克·劳埃德赖特,本文通过阐述现代主义建筑的起源与发展过程及其影响、分析现代主义建筑大师的作品,对现代主义建筑在东方国家的发展予以思考。

关键词:现代主义;建筑设计

1、现代主义建筑

1.1现代主义建筑的概念

“现代主义建筑”是界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一种建筑风格,它从发起到结束存在的时间虽短,但是对后世却有着很深的影响。尤其是指 20 世纪初期在前苏联、德国、荷兰等国家由一小批具有民主思想、左倾趋向的知识分子精英探索和奠立的建筑方式和建筑思维方式,即将服务的对象由王权贵族慢慢转向为广大的劳动人们,建筑设计中要考虑的因素很多,首先要考虑到成本的问题,生产成本和建设成本的基本要求,由于成本的要求而限定了形式简单明了,反对任何增加建筑成本的装饰性,采用一些新的工业建材及其施工方法等。

1.2现代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

美国著名建筑历史学家文森特.斯库利在其《现代建筑:民主的建筑》中说:“现代主义建筑是西方文化的产物。其形成始于民主和工业革命塑造的现代社会。和其他时代建筑一样,现代主义建筑试图为人类生活创造一个特殊的环境,来表现人们未达到理想中的目标而产生的思想和行动。”建筑艺术作为人类文化背景对它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其中包含着物质的层面和精神层面的双重影响和推动作用。因此,现代主义建筑的产生与社会文化生活、科学技术及艺术的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1)社会文化背景

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几乎同时发生,新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的社会变革为艺术和建筑理论的探新提供了动力,人们己经普遍认识的理论和风格不再适应飞速发展的时代需求,不断出现的新生事物也促使他们力图适应现有的社会条件,面向未来,这一时代精神促进了建筑的发展和进步。一战造成了惨重的人员和财产损失,战后的欧洲满目掩痍,急需重建,战争使经济衰退、工业产能不足,这就需要建设本着节约和高效的原则进行,从而促使建筑师在设计中使用廉价高效的现代技术和材料,并自觉取消了繁复的装饰,发展出适合新技术新材料的新风格,逐渐确立了现代主义建筑的主导地位。

(2)科学技术基础

科学和技术革命为建筑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建筑设备和新施工方法把建筑带上了新高峰。19世纪,电力的使用、内燃机的发明、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出现,这一系列技术革新都推动着建筑领域的发展变化,促使着建筑领域新的技术观、审美观、时空观的改进。

(3)艺术发展背景

19世纪后期至世纪初期工艺美术运动和新艺术运动都与现代主义建筑的产生有着密切的关系。工艺美术运动提倡复兴中世纪的哥特式风格来对抗工业化制造,主张功能、材料和造型的结合。新艺术运动则反对任何历史样式,要创造出一种前所未有的,适应工业时代精神的装饰方法,例如使用铁制作植物形态的装饰。在新艺术运动的影响下,欧洲各国的建筑师开始了建筑新形式的探索,力求使建筑适应工业化时代精神。

1.3现代主义建筑设计的影响

现代主义设计从建筑设计革命出发,影响范围极其广泛,其中包括城市规划设计、环境设计、家具设计、工业产品设计、平面设计和传达设计等等,形成真正完整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在这一系列的建筑设计改革的先驱中,首先最重要是德国人瓦尔特·格罗皮乌斯、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瑞士人勒·科布西耶、芬兰人阿尔瓦·阿图、美国人弗兰克·劳埃德·赖特等。

2、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作品

2.1巴塞罗那德国馆——密斯·凡德罗

“少即是多”是 1928 年由密斯提出的一项建筑处理原则。这项原则在巴塞罗那德国馆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它通过大理石墙面,玻璃,钢铁以及流动空间的语言,创造出了一个纯净、圣洁而又清新的时代经典。这座展览馆占地约为 50m* 25m。由一个主厅、两间附属的用房、两片水池和几道围墙构成。它除了建筑本身和几处桌椅之外,再没有其他任何的陈列品。整个德国馆是在一片不高的基座上面建立而成。建筑形体上的处理较为简单,有助于突出建筑材料本身的质感和纹理。墙面选用绿色的大理石,地面选用灰色的大理石,特地选用华丽的白玛瑙石作为主厅内部独立的隔墙。玻璃隔墙采用灰和绿两种不同的颜色,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细部的点睛之笔,例如内部的一片玻璃墙带有刻花,黑色的玻璃衬砌在水池的边缘。这些巧妙的搭配,使这座建筑散发出一种高贵和鲜亮的气氛。

2.2勒柯布西耶的萨伏伊别墅

萨伏伊别墅是现代主义运动的伟大标志之一,也是勒·柯布西耶的杰出作品代表。勒·柯布西耶与格罗皮乌斯同样是现代主义建筑的第一代大师。

萨伏伊别墅经历了三个历史时期。

第一个时期为十年时期(1928-1937 年)。萨伏伊别墅的概念的产生和建造时期,对应的是委托、设计各种方案,建立别墅并修整许多建筑物中各种技术失误。

第二时期是萨伏伊别墅废弃时期(1937-1959 年)。这段时期处于二战的黑色年代,这个建筑被 Poissy 公社买下,预备拆除别墅并在原址上建一所学校。

第三个时期(1959 年至今),萨伏伊别墅成为了国家财产并将其列入了历史建筑名册中,这意味着可以对这幢别墅开展修复活动,直到现在我们还可以看到这一伟大的作品。

萨伏伊别墅是一个完美的功能主义作品。这个建筑从表面上看起来没有什么太多装饰,完全不同于早期中世纪建筑。它的外部装饰采用白色的抹灰,形成一个白色光洁而又统一的整体,将钢筋混凝土结构和用砖填充的内部掩盖起来,它体现了机器才能做到的精确的生产。建筑表面平整,形体比较简单,长条窗为装饰部件。然而,无论从哪个角度望过去看到的都完全不同。这种不同并不是刻意的设计,而是内部功能的外部展现。第二层的花园露台与“白天部分”(客厅、餐厅和厨房)与“黑夜部分”(卧室及卫生间)呈三足鼎立的平等关系,功能分区明确,中间还安插着垂直的交通。在这座建筑里,可以看到现代主义建筑的精神所在,包括简单的外部装饰和对使用功能的重视。

3、对未来建筑设计的思考

纵观现代主义建筑的发展脉络来看,从现代主义的先驱格罗皮乌斯、密斯·凡德罗、柯布西耶和赖特到受到现代主义的影响的后期代表贝聿铭、安藤忠雄、伊东丰雄以及现在中国崛起的现代建筑大师王澍,他们似乎有着某种微妙的联系,有一条贯穿前后的主线——东方文化的融入,才使现代主义建筑在东方国家得到一种创新的发展。中国的设计在遵循本民族的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寻求突破口,会将中国带有东方文化特色的现代建筑走向世界。贝聿铭说:“我深爱中国优美的诗句、绘画、园林,那是我设计灵感之源泉。我在中国的设计从早期的香山饭店到近年的苏州博物馆,我都致力于探索一条中国建筑的现代之路。中国建筑的根可以是传统的,而芽则应当是新芽,这也是中国建筑的希望所在。我所做的仅仅是一点尝试,我对中国未来年轻的建筑师们寄予厚望。” 中国的现代建筑设计最为重要的是恰当地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从而选择一个具有生命力的思维结构与全新的视角,在新的社会基础上进行创造。

参考文献

[1]王受之.世界现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2]王李亮之.世界工业设计史潮[M].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2001.

[3]卢铿.新东方主义艺术观初探[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9

[4]罗小未.外国近现代建筑史[M].中国工业出版社,2004:84

[5]廖晓东.贝聿铭传[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

[6](法)勒·柯布西耶,(瑞士)W·博奥席耶等.勒·柯布西耶全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7]陈文斌.品读世界建筑史[M].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

吴昀格(1995.07),女,籍贯:内蒙古赤峰市,学历:硕士,杭州师范大学;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与研究;单位:杭州师范大学。

(作者单位:杭州师范大学)

推荐访问:现代主义 浅谈 建筑设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