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蚂蚁文档网 > 述职报告 > 探讨建筑材料质量检测技术

探讨建筑材料质量检测技术

时间:2022-05-25 15:40:08 浏览次数:

摘要:伴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的原材料也在不断的更新、改进。其是工程施工的物质基础,因此建筑材料质量的优劣,会直接关乎到整个建筑工程的最终质量。因此把好建筑材料质量这一关,做好检测与控制其质量的工作尤为重要,现在建筑材料检测的相关标准已经比较完善,可是由于一些工作人员在检测过程中因为自身的疏忽或是其它的原因而漏检了一些材料项目,笔者根据自身的工作经验,简单叙述了如何检测建筑材料质量的技术,以供参考。

1、试验检测所需要的条件

1.1 试验检测项目的确定

施工现场所用的建筑材料品种繁多,进场检测项目要服从国家、行业及当地建设主管部门(或所属有关部门)的规定。例如配制混凝土用的水泥,需按批检验其安定性、强度、凝结时间和细度。混凝土用粗骨料按常规进行颗粒级配、含泥量及泥块含量、针片状颗粒含量等检验项目。

1.2 环境温度与湿度

温度和湿度对一些建筑材料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故在标准中对试验环境条件有明确规定。如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SBS)等防水材料,其性能对环境温度较为敏感,要求拉伸试验时室温须控制在23℃±2℃。用取自同一母体的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SBS)样品制作成9组试件用作拉力试验,先将9组试件平均分作3个大组,之后再按5℃为一个温差等级分别作拉力试验。其中1个大组试件在23℃标准要求的环境下试验,另2个大组试件分别在28℃和18℃的环境下作拉力试验。试验过后分别计算出每一大组中的3 组试件抗拉强度平均值。结果是在28℃环境下试验的3组试件抗拉强度平均值比23℃标准温度环境下试验的3组试件抗拉强度平均值低2.85%,而在18℃环境下试验的3组试件抗拉强度平均值则比23℃标准温度环境下试验的3组试件抗拉强度平均值高出3.55%。该试验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环境温度对材料试验的影响。因此要求试验时必须将温度和湿度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2、建筑材料试验检测与控制方法分析

2.1 进场施工材料的检测? 建筑材料进场使用前,一定要先进行检测。这些材料包括土建、水、电材料、节能材料(特别是幕墙、门窗)及建筑主管单位、监理单位确定必须送检的其他建筑材料,在使用前必须进行检验,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不得使用。建筑材料入场前主要检验材料外观、尺寸、性状、数量等等,另外还要对材料的质量证明文件一一检查,相比于材料的外观部分,材料的内在质量更加重要。而按照材料检验方式的不同,分为普通送检、见证取样送检、不合格复检和监督抽检。当材料进场复验出现不合格时,对于规范允许重新取样双倍复检的材料,必须在监理单位的见证下,由施工单位按有关规范标准重新抽取双倍试件进行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对于各类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若检测不合格应禁止使用,在建设、监理、施工单位的共同见证下就地封存,并通知质量监督人员进行见证处理。对于允许可以重新取样双倍检验检测的材料,经监理单位见到检测合格证后方可使用,若所检测仍不合格则要对工程现场进行封存,并通知质量监督相关部门人员进行见证处理。?

2.2 材料进场后的质量控制? 材料进场时,还应对照设计要求进行检测验收,工程上使用的所有原材料,都必须事先审批后方可进入施工现场,质监员在日常监督检查和工地巡查中,应将工程材料进场复验情况作为工作重点,进入现场的原材料与提交的资料在规格、型号、品种、编号上必须一致,每次检查中应认真核对施工记录和材料进场复验报告,查证材料进场复验频次、数量、报告结果是否满足要求,是否存在先用后检等问题。不同种类、不同厂家、不同品种、不同型号、不同批号的材料是否分别堆放,界限清晰,并有专人管理。对于发现问题的,应及时签发监督文书,便于追踪工程质量,对分析质量事故的原因也有很大帮助,并对责任单位进行不良行为记录。? 2.3 完善建筑材料质量检测系统? 目前,工程检测管理软件在单位质量检测上面的应用并不完善,而仅仅是成为代替手工操作的工具而已,所用软件有些系统功能较差、有些功能不全面,严重影响着工程材料的检测效率和结果。建筑材料质量检测所需软件系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功能:系统要能够准确并及时为各级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实施有效的质量控制提供准确依据,尤其是涉及到工程质量和安全隐患的不合格检验项目的数据,能够通过网络及时传送给相关部门,有效地提高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权威性,更好地实现工程质量控制的目标。对所有工程的编号、名称、委托单位、联系人、监理单位、见证单位等信息进行登记,信息将在收样管理、报告编制等子系统得到调用。为了便于管理,具体样品收样与报告发放工作往往会放在窗口进行;同时考虑到在同一界面上处理收样信息、报告发放信息,可以清晰的体现各试验项目的业务处理情况,因此该软件系统将样品的收样管理、報告发放等工作放在同一子系统中进行处理。?

3、样品管理对策

样品的采取,应按标准、规范的规定采取。取样后,要立即包装或标识,并委派专人送检,严防样品受到污染或与其他样品混淆。现在有许多建筑单位由于送检人员不固定,造成混凝土抗压试件在送检过程中将试件混淆,导致一组或者数组试件因数据偏差太大而无法确定代表值,从而试验结果无效。

4、数据处理

4.1 数据的修约取值

在检测过程中读取和记录原始数据时,应在最小刻度之后再估读一位估计值。但也有个别例外,如游标卡尺和千分尺,只要读到最小刻度即可。数据在计算过程中无需进行修约。在计算出结果时才按规范规定按“四舍六入,五单双”的规则进行修约。

4.2 异常数据的处理

在许多检测项目的检测中,规范均规定了组内误差(组内误差是指在一组试验一次成型的几个试件的测量值之间的误差)的处理。如一组三个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之间的误差。当检验结果出现不评定的情况时,说明在检验过程中出现了较大的问题,须及时查明原因并予以纠正,再重新进行检测。不允许将个别偏差大的数值调高或调低以达到规范规定的范围而不重新试验。这是因为检验结果出现不评定时,说明检验过程出现较大的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有可能影响全部的试验结果,而不仅仅影响偏差大的一个或几个数据。

4.3 区别对待数据误差

严格按标准规定进行的试验方法,由于操作人员的熟练程度的差异以及材料的匀质性、设备仪器、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影响,都会使、试验结果产生误差。对于数据误差要区别对待:同一组试件之间的误差,若在规定的范围之内是允许的,但若超出了允许范围则应重新试验。将同一个样品分成2个或3 个试样,用相同方法在同一仪器上分别进行试验所得结果之间的误差,称为平行试验误差。同一材料、同一样品在不同试验设备所获得的试验结果的误差,称为再现性误差或对比试验误差。其试验一般是将水泥、钢材等较匀质材料的样品等分为两份,一份交当地质检机构,另一份留本单位,分析比较两个测试单位的试验结果,若相对误差较大,应找出原因并予以改进。这种试验根据需要每年可进行1~2次,以提高本单位的试验质量。

5、结束语

总之,提高建筑材料检测与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对于整个建筑工程的材料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作为建筑材料检测的专业技术人员,必须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高工作的责任心,及时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努力学习,不断丰富理论知识,提高实际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1] 建筑材料的检测与试验探讨研究,建材发展导向(下)2010年6期

[ 2]赵巍, 建筑材料的检测方法探析,科技资讯, 2009年第9 期.

推荐访问:建筑材料 检测技术 探讨 质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