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蚂蚁文档网 > 述职报告 > 云南艺术学院少数民族乐器精品课建设调查

云南艺术学院少数民族乐器精品课建设调查

时间:2022-05-23 09:30:05 浏览次数:

摘 要:云南艺术学院作为云南地区的一所综合类的艺术高校,在坚持采用民族特色的办学定位的背景下,更为了弘扬和发展云南少数民族器乐,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民乐系开设了云南少数民族器乐课。经过多年的努力,该课程成功申报成为校级精品课程,在其建设过程中也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在地区及高校领域颇具影響。因此,本文拟对此进行详尽调查,以期对云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建设、发展有抛砖引玉之效。

关键词:云南少数民族器乐 建设过程 传承意义

一、课程建设的背景

云南是一个多文化多民族的少数民族大省,在全国56个少数民族中云南省就占了26个。在这样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云南自然而然的也成为了一个充满了少数民族文化的多元化社会。云南艺术学院地处少数民族地区,对于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无论从研究还是创作,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特色办学也成为云南艺术学院的一个办学定位,其本身拥有良好而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同时也肩负着记录、学习、传承这些传统而优秀的民族文化的义务。

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民乐系占有良好的优势,许多学生本专业学习的乐器都有相似的民族乐器的,为学生学习民族乐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为了使学生们在学校不仅能学到自己本专业的知识,还能够了解认识民族器乐、民族音乐的历史。甚至于演奏这些器乐并喜欢民族器乐,民乐系建立了少数民族器乐合奏课。

目前,民乐系设立了三种不同类型的少数民族乐器课程:最早设立的是弹拨乐器类,如:彝族小四弦、彝族三弦和白族龙头三弦。之后又先后设立了拉弦器乐类和吹奏类。其中,拉弦乐器类包括彝族小二胡。而吹奏类乐器则包括傣族葫芦丝和巴乌等。

二、课程的乐器介绍

在浩瀚的云南民族音乐器中,弹拨乐器的发展相对比较完善,自身的语言表现力强,富于抒情性,擅长演奏活泼跳跃的旋律。在我省中最具代表性的弹拨乐器有:小三弦、四弦、其奔和达比亚。因此本课程的主要乐器采用了彝族四弦琴、彝族三弦琴和白族三弦琴。

彝族四弦是彝族人民的传统器乐,也称“月琴”、“弦子”。就如它的名字一样,四弦有四根琴弦,分别绑在四个琴轴上,用于调音。琴箱形状是圆形或者相似于六边形。一般采用拨片或者手指演奏。民间艺人一般使用的是老的彝族四弦只有八到十一个品,因为音域比较窄,表现力有限,因而只适用于民族节日、节庆上所使用的小调。为了丰富音乐表现力,本课程所使用的是经过昆明乐器厂改进的小四弦,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品,提高了音域范围。这时的四弦琴已经可以演奏一部分的传统乐器的曲子。从听觉角度来说,四弦琴不在像以前那样的单一。

彝族三弦因为《阿细跳月》这首著名的曲目而被大家认识,是彝族人民使用非常频繁的乐器,每逢火把节等各种节日彝族人民都会带着心爱的三弦边弹边唱边跳。彝族三弦形似中国传统弹拨乐器三弦,但由于信仰的原因,彝族三弦的琴头一般都会采用龙头。琴杆上平滑为按指板,并没有设品。同样是用拨片或手指弹奏。

白族龙头三弦流行于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洱源等地区,和彝族四弦一样同样琴头雕龙,也是拨片或手指演奏。同样平滑未设品。形状多为六边形,少部分是八边形和扁圆型。

三、本课程建设的过程

从1997年8月开始,民乐系老师利用学校假期,对我省音乐艺术发展比较好的地区进行重点调查。对张老五、王德兴等一批有代表性的民间弹拨乐演奏艺人进行对象性专访,在学习演奏的过程中进行声像资料的记录。广泛收集各种民间弹拨乐器的乐曲。

从2001年开始,弹拨器乐类的民族乐器合奏课由民乐系的老师们组织排练和教学。由于本课程所使用的少数民族弹拨乐在演奏方法和技巧方面与琵琶的演奏技巧较为相似,这使得琵琶演奏专业的学生则能够较为容易的掌握这些弹拨类的少数民族乐器,因而,他们便成为第一批学习和演奏彝族小三弦、彝族小四弦等民族乐器的学生。在课程建设之初,整个民族乐器团只有八到九个同学,其中只有六个演奏四弦或者三弦,其它则要负责演奏中阮或者大阮来伴奏。虽然从声部音效上来说、乐队人数远远不够,但是经过老师辛苦的探索和各位学生的努力学习,排练出了由刘晓耕老师创作的彝族四弦曲《石榴树下》和由那少承老师创作的彝族三弦《阿苏召》。最终展现给学校的各位领导、老师和同学们,走到了大众视野,慢慢的获得了许多业内同行包括业外人士的赞赏和鼓励,获得了业内外的高度评价。成功的演出效果给了师生以极大的鼓舞,增强了课程建设的信心和动力。

经过师生多年的不懈努力和积极探索,无论是创作还是表演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目前,参与少数民族乐器学习和演出已成为民乐系学生必不可缺的一门课程,乐团人数也从以前的不到十人增加到现在的三十多人。而乐器的种类也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白族的龙头三弦琴。乐团不再全是从事琵琶演奏专业的学生,很多古筝以及打击乐演奏专业的学生都参与其中,声部的增加为乐团音乐表现力的加强奠定了技术基础。演奏曲目的丰富为乐团注入了新的活力,如在原来曲目的基础上增加了由云南艺术学院教授尹懋铨老师创作的彝族四弦曲《彝山琴韵》和白族龙头三弦曲《蜂采蜜》。由于这些新鲜元素的增加,使得乐团在各个方面能够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完善,演奏出来的效果也越来越好。

云南少数民族器乐演奏精品课的不断建设,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传承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还取得了丰硕的教学成果。如2009年荣获了《国家教育部三等奖》、2014年《教育厅一等奖》,2010年代表大学生艺术团到孟加拉和尼泊尔演出、成为2016年中国-东盟艺术教育成果展演入选节目等多项荣誉。

尽管本课程已赢得了许多成果和荣誉,然而,在课程的建设过程中仍存在着诸多亟待改进和解决。

首先,在民乐系的课程设置中没有舞蹈的相关课程,然而,通常情况下少数民族乐器的演奏形式多为边弹边唱边跳,为了还原这种热闹的氛围,团员们也必须能够边弹边唱边跳,但是很多团员都是学习乐器演奏专业的学生,大家基本没有接受过舞蹈训练,也没有演唱的功底,因此,完成舞蹈和演唱则存在较大困难。针对这一现状,编舞教师所精心编排的舞蹈动作,对于演员而言则显得差强人意。在台上演员们不敢大胆展示,在舞蹈的表现上显得缩手缩脚,甚至影响了自己的弹奏效果和整体的舞台表现。所以,民乐系的老师和同学都希望能让乐器专业的同学也参加专业的舞蹈训练,让大家都拥有一点舞蹈基础。在排练舞蹈的时候能让同学更快、也更准确的习得舞蹈动作。同时也就不会因为不自信,手脚不协调造成舞蹈部分的缺失。

其次,在演唱方面,因为所演奏的是少数民族器乐,演唱的歌曲自然都是民间歌曲。而不同民族及其歌曲的唱法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唱腔及自己的语言。演员们在进行演唱时往往很难把握各种民歌的韵味,而纯粹模仿的语言使得音樂难以情动人。然而,由于民乐系专业性质的不同,使得课程设置受到很大限制,传统的课程几乎不能满足这一精品课程建设需要。

再次,由于少数民族人们生活的场域的改变,使附之于其上的民族民间音乐也失去了原有的文化内涵,从而使在现代文明熏陶下的当代大学生无从感受其文化真谛,因此,如何长期、卓有成效地请民间艺人进学校、进课堂将对该精品课程的建设有着重要影响。让学生深入民间同样意义非凡,如参加、参观民族节庆使学生感受较为原生的民间文化。通过与民间艺人的交流和学习,能够使学生增强对少数民族乐器产生、发展及功能有更多的了解和认知。从而使其学习、演出更能体现该乐器所蕴含的更深文化内涵。

最后,在精品课程的建设过程中,师生们深深体会到少数民族乐器团不应该只在学校演出或比赛,而应该具有更大的舞台,让更多的民众认识少数民族乐器的魅力所在,那么,如何创建一个更大的、真正属于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平台是摆在课程建设者面前的一个问题。

四、本课程建立的意义

云南少数民族乐器精品课的成功立项,足以说明其所受到的重视程度。在其课程建设过程之中,尽管困难重重,但通过努力仍获得了很多荣誉,同时也能为云南少数民族乐器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很多帮助和借鉴。

例如通过老师带领学生下乡采风,找老艺人们学习手艺时,村子里面大人小孩都能看到,不知不觉中增加了村民对他们本民族器乐的崇拜,认为他们的本民族乐器和歌曲这些原本在他们眼中落伍的文化并不是一无是处,同样也能受到人们的重视与喜爱。他们自然而然会对本民族的文化产生认同感也能产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同时老艺人的地位也会随之升高,并且因为有了人们去学习也能带来一些收入,使得手艺也能成为“饭碗”。通过这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他们本民族会有更多的人主动学习少数民族音乐。至少能让这门手艺不会落魄到人死艺亡的地步。

同时通过少数民族乐器课在学校的演出,使得学生们能够认识少数民族音乐,同时能通过音乐本身对各民族文化产生兴趣,使民族文化获得了更多的关注度。随之,研究民族文化的学者也会越来越多,使得这些小小的“历史博物馆”能够被人们珍惜,人们也会尽力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从声、像、图、文、谱等方面将这份珍贵的艺术文化保留下来,并进行系统的整理与研究,防止文化的消亡。也通过少数民族器乐演出,使得大众对这些器乐的了解度加深,社会上关注民族文化的人也会随之增多,或许能够为这些民间艺人带来关注度,并带来物质的提升,使手艺能成为吃饭的工具。

五、小结

少数民族音乐是人类发展的有声的“历史书本”。一个民族的文化能够反映在它们的音乐中。通过大家保护、记录和传承使得这些珍贵的资料能够源远流长,并且能够为后代留下可以了解祖先生活的印记。云南艺术学院少数民族乐团抱着能够发展、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目的建设了乐团,并在一步步的磨砺中努力对现有的乐团进行改造和发展。在满心希望乐团能够发展的越来愈好、获得更多的赞同和欣赏的同时,也希望通过少数民族乐器团能让大家能够多多关注少数民族音乐的发展和创新。同时能够为民族音乐的传承提供一些帮助,增加大众对民族音乐的认知,甚至能够建立属于少数民族音乐的媒体平台,使得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能够得到更多的重视和支持。真正能够让少数民族乐器不会被历史发展的长流吞没。

参考文献

[1]物质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刻不容缓[J].李飞.大众文艺.2015(22)

[2]“文化生态保护区”及其“非物质音乐遗产”“保护”的学术探讨[J].蓝雪霏.中国音乐学.2015(04)

[3]新时代的中国音乐文化观[J].胡帅.艺术教育.2017(23)

[4]云南民族文化产业的实践与反思[J].樊泳湄.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6)

[5]云南民族文化探源[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仇学琴,2006

[6]云南本土音乐创作评论的现状与思考——基于2002—2012年CNKI的统计分析[J].杨英.民族音乐.2013(05)

作者简介

李曌辰(1993.2),女,汉族,云南昆明人,研究生,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系

(作者单位: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系)

推荐访问:民族乐器 云南 艺术学院 调查 建设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