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蚂蚁文档网 > 述职报告 > 中国石油开采市场情况及发展前景

中国石油开采市场情况及发展前景

时间:2022-05-17 11:05:02 浏览次数:

【摘要】多元博弈中世界石油市场的竞争态势与中国石油开采市场的情况及发展前景密切相关。本文系统的归纳总结了目前中国石油开采市场情况,探究了石油市场的发展趋势,为石油行业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石油市场 竞争态势

1 引言

石油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物资能源在特定的形势下决定着整个国家的安全。国际新形势下,世界石油市场呈现石油资源虽然比较充裕,但需求不断上涨致使供应紧张的态势,基于石油市场贸易的巨大利益特性,世界石油市场中的投机性与垄断性也逐渐增强。中国国内自从石油、石化两大集团进行重组后,中国国内的石油市场基本上形成了南北分立、相互交叉的态势。国内外关于石油市场的相关研究,美国迈克·T·克莱尔在《资源战争:全球冲突的新场景》著作中分析了资源匮乏在未来将成为世界国家之间冲突的最重要根源;刘佩成(1998)研究了世界石油市场的发展趋势及前景;刘明(2000)研究了国际石油市场的油价变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何辉(2003)分析了影响我国石油市场供需的主要因素;于民(2007)对非洲石油经济依附性发展与中国非洲石油市场开拓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张一弛.(2011)在研判趋势 共谋发展——记第五届中日石油市场研究成果交流会一文中研究了中国石油的需求情况,并说明中国2020年前中国石油需求将保持增长态势,但增速将明显下降;郭莎(2012)分析了我国石油市场供求的计量经济分析。

2 目前中国石油开采市场的基本现状

伴随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综合国力逐步提高,我国对石油能源的需求量增长迅速,然而我国石油能源的消费增长速度远远大于国内石油产出的增长速度,供需矛盾已经逐步凸显。国际形势下,我国已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 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同时我国是世界产油大国,石油产量在世界排名中较前。2000年时,中国石油产量为1.63 亿吨,2008 年石油产量达到约 1.9 亿吨2010年底,中国石油开采行业销售石油等自然资源累积收入高达近万亿元,收入较高的地区是黑龙江省、新疆、天津市、陕西省及山东省。同比增长近35个百分点,2011 年时已突破 2亿吨,2011年底中国的炼油能力达到 5.4 亿吨,比例占世界总炼油能力的12.2%,仅次于美国。针对中国石油行业的现实情况,巨大规模的石油产量依然解决不了国民对石油资源的需求,整体趋势目前我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逐渐上升,海外石油能源市场已经成为开拓国内石油市场方向必须环节。

3 探究中国石油开采市场的发展前景

伴随中国综合国力逐步提升、经济管理的深化改革以及全球一体化的形成,国民发展对石油能源需求增长速度越来越快,综合分析国内石油开采市场的发展前景,海外市场的大范围开发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与手段。从多元博弈中非洲市场的竞争态势来看,西方大国依靠各自的市场优势正在争夺非洲的石油资源,中国也正在积极开拓非洲的石油市场,从石油进口量以及其他发展趋势来看,非洲国家已然成为中国进口石油多元化的重要渠道,是中国开发海外石油能源的一个重要选择地,中国必然凭借良好的中非关系,通过友好合作的方式为中国开拓非洲石油能源市场。从中国与俄罗斯的长期合作合作来分析,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而俄罗斯是第二大石油出口国;中国以建立石油储备、保证石油安全,多元化进口模式,俄罗斯的战略目的为建立多元化出口模式、占领国际石油输出主导地位,中俄两国石油战略的不谋而合,成为两国进行石油能源合作的基础。中俄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的关系,中国向俄罗斯提供250亿美元的石油贷款,俄罗斯联邦为中国输出30亿吨石油。中国与俄罗斯最大的石油合作项目斯-大线,这条中俄石油输送管道的成功建设标志着中国与俄罗斯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进一步加强,这将预示着中国与俄罗斯在友好合作的基础下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4 总结与建议

在经济全球化加快发展的今天,国际分工更加深化、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更替、世界能源秩序以及世界石油市场也在变化,中国经济依然融入世界经济的发展之列,与世界各国的经济利益密切相关。石油作为不可再生的资源,其供应矛盾问题是亟需解决的问题,同时是中国等发展中国家长期面对的严峻挑战。针对中国石油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中国首先应该加强能源信息统计系统的建设,使其能够对石油能源的生产、消费、进出口等各个环节的有效运行做出系统的判断。其次以最快的速度建立长期的海外石油能源供应基地,确保满足国民的需求;再次做好节约能源的宣传工作,节约能源、发展替代能源是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级部门的相互配合,同时也是我国经济保持健康良性发展的必然政策选择。

参考文献

[1] 张一弛.研判趋势 共谋发展——记第五届中日石油市场研究成果交流会[J].国际石油经济,2011,12:14-24

[2] 王立敏.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前景与石油市场展望——“2010年石油市场形势研讨会”综述之国际篇[J].国际石油经济,2009,12:1-5+87-88

[3] 宋磊.世界石油市场:在动荡中寻求平衡[J].国际石油经济,2009,07:1-6+90

[10] 董秀成.我国石油市场主体结构新格局[J].中国石油企业,2007,12:57-59+9

[4] 于民.非洲石油经济依附性发展与中国非洲石油市场开拓[J].学术论坛,2007,07:87-89+95

[11] 卢向前,王立敏.变化·调整·适应——石油市场探寻新的平衡——“2007年石油市场形势研讨会”综述[J].国际石油经济,2007,01:20-39+87

[12] 马志光.国际石油价格趋势与中国石油市场发展策略[J].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2:1-5

[13] 何辉.影响我国石油市场供需的主要因素[J].中国能源,2003,05:23-26

[14] 王涛.我国建立现代石油市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J].胜利油田党校报,2005,05:98-99

[15] 苏德勤,高源,林珍铭.世界石油市场总体走势分析与启示[J].世界海运,2003,02:9-13

[16] 郭莎.我国石油市场供求的计量经济分析[J].科学之友,2012,15:79-81

[17] 刘明.国际石油市场的油价变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J].浙江经济,2000,12:22-23

[18] 刘佩成.世界石油市场的发展趋势及前景展望[J].石油化工动态,1998,01:18-21+59

[19] 黄解宇,马卫锋.从国际战略性大宗商品交易方式演变看中国石油市场改革[J].资源科学,2007,01:203-208

[20] 史丹.深层次开放将加速我国石油市场改革步伐[J].中国中小企业,2007,01:23

[21] 张雪夫.石油市场及其稳定供给的策略研究[D].浙江大学,2006

[22] 李富兵.关于当前世界石油市场的几个基本判断[J].中国矿业,2009,02:12-15

推荐访问:发展前景 开采 中国石油 情况 市场

猜你喜欢